@2021 SLIGHT HEAT 戴胄忠清(忠誠廉正)公直(公正耿直)/擢(被提拔為)為大理少卿/上以(因為)選人(1.唐代稱候補、候選的官員。后沿用之。2.指選拔出來的優(yōu)秀人才。)多詐冒(假冒,冒充)資蔭()/敕令(下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不久)有詐冒事覺(被發(fā)現(xiàn))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流放;放逐。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遠方)/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下令的人)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用來)布(公布)大信于天下也(狀后,判斷句)。陛下忿(憤怒)選人之多詐(欺騙),故欲殺之,而既(已經(jīng),之后)知其不可,復斷(判斷;決斷)之以法(狀后),此乃(是)忍(忍耐)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zhí)法,朕復何憂(賓語前置;憂何,擔心什么)?”胄前后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犯顏直諫,意思是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guī)勸其改正錯誤,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諫的執(zhí)著態(tài)度。)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聽從,同意)之,天下無冤獄(冤屈的案件)。 鄃shū(古縣名,在今山東夏津附近)令裴仁軌私役(役使)門夫(看門的人),上怒,欲斬之。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祜hù諫(勸諫)曰:“法者,陛下所與(和)天下共(共同遵守)也,非陛下所獨有也。今仁軌坐(犯罪;因……犯罪;犯……罪)輕罪而抵(觸犯,遭受)極刑(死刑)[抵極刑,抵刑即處刑端刑罰],臣恐(擔心)人無所措手足(手腳沒有地方放。形容不知如何是好。措,安放)。”上悅,免仁軌死,以乾祜為侍御史。 上謂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曰:“朕以(認為)死刑至重(重大到了極點),故令三覆奏(司法名。是皇帝勾決朝審、秋審情實人犯下達執(zhí)行死刑命令前的必經(jīng)程序),蓋欲思之詳(周詳)熟(深透;仔細)故(緣故)也。而有司(有司:主管某部門的官吏,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之間,三覆(三度復審)已訖((事情)完結):又,古刑人(加刑于人,判刑;處罰),君為之徹樂(1.古代遇有災患病故或天象變異時,帝王或卿大夫撤除樂器,以示憂戚。2.借指逝世)減膳(古代皇帝在發(fā)生天災或天象變異時吃素或減少肴饌,以示自責)。朕庭無常設之樂,然常為之不啖(吃)酒肉。又,百司(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總稱)斷獄(審理判決案件),唯(只)據(jù)(根據(jù))律文(法律條文),雖(即使)情在可(值得)矜(憐憫;同情),而不敢違法,其間(那中間)豈(怎么)能盡無冤乎?丁亥(日),制(帝王的命令,下令):“決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官名。掌帝王膳食)勿進酒肉,內(nèi)教坊(唐 代設置于皇宮中掌女樂的官署名)及太常(太常,是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主要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禮,吉兇賓軍嘉禮以及玉帛鐘鼓等威文物的官員)不舉樂(奏樂)。皆(都)令門下(門下?。?/span>覆視(查核,察看),有據(jù)法當(判處)死而情可矜者,錄狀(記錄情況)以聞(報告;上報)。”由是(因此)全活(保全,救活)甚眾(多)。其五覆奏者以(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決前一二日,至決日又三覆奏。惟(只)犯惡逆(古代刑律十惡大罪之一。指毆打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死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人)者一覆奏而已。 上嘗與侍臣論獄(討論案件)。魏征曰:“煬帝時嘗(曾經(jīng))有盜發(fā),帝令於士澄(隋人。官至上儀同。大業(yè)元年(605),奉詔與黃門侍郎往江南諸州采大木,運至東都,造龍舟等數(shù)萬艘。隋亡,投竇建德為武賁郎將。)捕之,少(稍微,略微)涉疑似(謂似是而非或是非不明。指似是而非的事物。迷惑不解。亦指疑惑的事),皆拷訊(審訊過程中,用暴力手段逼取口供,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jù)。中國古代又稱“拷鞫”、“刑訊”、“掠治”、“拷問”)取(招致)服(服罪),凡(總共)二千余人,帝悉(全部)令斬之。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員,大理寺是我國古代掌管刑獄的官署)張元濟怪(以 為怪)其多,試尋(探求,探查)其狀,內(nèi)五人嘗為盜,余(其余的)皆平民,張元濟意不敢執(zhí)(堅持公道)奏(奏報),盡(全都)殺之。”上曰:“此豈唯煬帝無道(暴虐,沒有德政),其(那些)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這樣),何(怎么)得(能夠)不亡?公等(“各位”?!肮笔菍θ说淖鸱Q,“等”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們”)宜(應該)戒(以 為戒備)之。”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知識鏈接】 “五刑”,是指中國古代官府對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種主要刑罰的統(tǒng)稱。五刑為正刑或主刑,“五刑”之外的則為閏刑或從刑。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辟。漢代經(jīng)過刑制改革,肉刑逐漸廢除。以后隨著流放刑罰的不斷發(fā)展,其地位不斷提升,至南北朝時期流刑正式納入正刑“五刑”之中。自隋律起,正式形成了笞、杖、徒(剝奪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強制其服勞役的刑罰)、流、死的新五刑體系,這種體系穩(wěn)定下來,一直延續(xù)到清末,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覆奏 司法名。是皇帝勾決朝審、秋審情實人犯下達執(zhí)行死刑命令前的必經(jīng)程序。 此制確立于北魏和隋,清代因之。順治初,定朝審情實人犯,由刑科三覆奏聞。雍正二年(1724) 定秋審人犯亦照朝審例三覆具奏。所謂三覆奏,即秋審、朝審定擬情實者,冬至前在刑部尚書、侍郎及大學士、軍機大臣參與下,皇帝根據(jù)招冊,反復斟酌,勾決下達執(zhí)行死刑命令之日,由刑科給事中三次覆奏,請皇帝再予考慮。這三次覆奏,勾決時一次,勾到前一次,勾到后將原本再進呈復閱一次。經(jīng)三覆奏后,皇帝仍然予勾的,就下旨執(zhí)行,以此表示對死刑的慎重。但到乾隆十四年(1749) 決定朝審仍然三覆奏,秋審則減去二覆奏,而改為一覆奏。嘉慶二十年(1815)朝審亦改為一覆奏, 即在勾到前五日,由刑科覆奏一次, 即將原本進呈復閱。如有變更,就歸入下次秋審、朝審。如無變更,一俟批發(fā),就將犯人處決。 十惡俗稱“十惡不赦”。中國古代十種為常赦所不原的重大犯罪。一為謀反,二為謀大逆,三為謀叛,四為惡逆,五為不道,六為大不敬,七為不孝,八為不睦,九為不義,十為內(nèi)亂。自秦及以后逐漸形成,北齊時始定重罪十條:一反逆,二謀大逆,三叛,四降,五惡逆,六不道,七不敬,八不孝,九不義,十內(nèi)亂。隋代始以“十惡”之名,定入法典。經(jīng)唐至清,除元代改名為諸惡外,相沿不改。 SLIGHT HEAT #2021# |
|
來自: 嘗百草的神農(nóng)氏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