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貨篇第十七 (七) 原文: 佛肸(xi)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鹈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白話: 佛肸召孔子做官,孔子想要前往。子路說:”我曾經(jīng)聽老師您說過:’那人親身做了不善的事情,君子就不去他的國家。'現(xiàn)在佛肸占據(jù)中牟而叛亂,老師您卻要去他所在的地方,這話怎么說呢?” 孔子說:“是的!我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然而)不是有堅硬的東西嗎?無論怎么磨都不會變薄。不是有潔白的東西嗎?無論怎么染都不會黑。我難道是一個味苦的匏瓜嗎?怎么能掛在那里而不讓人來食用啊?!?/span> 感悟: 莊子在《人間世》里講了一個關于無用之木的故事,說有一棵樹非常高大,但毫無用處,用它做船會沉,做梁柱會生蛀蟲,做門窗會流汁液。不過呢,正是因為毫無用處,反而躲開了人對它的砍伐傷害。 孔子選擇了另一種方向,他總是不停的學習,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只要有機會,他就要施展自己的抱負。也許在莊子看來,這是一種很累的生活,覺得孔子熱衷于功名利祿,但孔子不這么想,他只是想做一個對國家甚至天下有價值的人,即使吃苦受累,甚至受一些委屈,他也不在意。 (八) 原文: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薄熬樱∥嵴Z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span> 白話: 孔子說:“由啊!你聽過六言六蔽的說法嗎?”子路回答說:“沒有。” 孔子說:“你坐下!我告訴你。喜好仁德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在于愚蠢而被人欺騙。喜好知識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是放蕩而不切實際。喜好誠信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是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喜好耿直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在于急切不通人情。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在于容易犯上作亂。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習,它的弊端是狂妄自大。” 感悟: 仁德、知識、誠信、耿直、勇敢、剛強,看起來都是好品質,但人很容易過度追求,反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過于追求仁德的人,心往往很軟,容易被人欺騙。過于追求知識的人,相信書里說的一切,忽略現(xiàn)實而不切實際。過于追求誠信的人,不懂得隨機應變,受到不必要的傷害。過于追求耿直的人,不能換位思考,常常不通人情。過于追求剛強的人,總想著戰(zhàn)勝別人,容易目中無人。 孔子認為學習可以糾正這些弊端,為什么呢?學習是一個不斷拓展自己眼界和胸懷的過程,讓人減少偏見,把身邊人作為自己的老師和鏡子,經(jīng)常反思自己,不斷完善自己,時刻調整自己,弊端自然就會減少??梢赃@樣說,學習是一個調節(jié)器,可以讓人處于中庸的狀態(tài)。 (九)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span> 白話: 孔子說:“小子們?yōu)楹尾粚W《詩》???學了《詩》可以興起你自己,可以博觀天地,可以懂得如何在人群中相處,可以明白在不如意的時候如何釋放怨氣。從近處講,可以懂得如何侍奉父母。從遠處講,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國君。從小的地方講,可以讓人多認識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span> 感悟: 《詩經(jīng)》是人類真誠情感的流露,可以讓人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其中的情緒是自然真誠的,也是適當?shù)?,讓人明白如何真誠的生活。一個人真誠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就能與萬物互相感應。 (十) 原文: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與!” 白話: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了《周南》、《召南》嗎?人如果不學《周南》、《召南》,就好比正對著墻壁站立一樣?!?/span> 感悟: 孔子非??粗亍对姟?,認為不學《詩》就不會說話?!吨苣稀贰ⅰ墩倌稀肥恰对姟分械膬蓚€篇章,孔子認為很重要,勸說自己的兒子伯魚去學習。如果不去學習,很多基本的東西都不懂,如同正對著墻壁站立,眼前除了墻壁,什么都沒有。 (十一) 原文: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白話: 孔子說:“禮啊禮啊,難道說的是玉帛嗎?樂啊樂啊,難道說的是鐘鼓嗎?” 感悟: 禮和樂都出自于人的內心,內心有敬意,才有了禮,然后才有了象征禮的玉帛。內心有和氣,才有了樂,然后才有象征樂的鐘鼓。如果本末倒置,禮和樂就失去了價值。 (十二) 原文: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yu)之盜也與!” 白話: 孔子說:“外表裝作很威嚴,內心其實很軟弱。這樣的人在小人中做個比喻,好比是穿墻挖洞的小偷一類?!?/span> 感悟: 外表威嚴卻內心軟弱,為什么會這樣呢?內心不真誠,就會沒有力量,害怕別人識破,只好裝作威嚴。人如果內外不一,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放在自己身上,如同小偷一般。 與其如此,不如向內尋找自己沒有力量的根本原因,坦然面對自己的軟弱,那么真誠就會從心中流露,力量就會隨之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