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介紹了《理想國》原名是《國家篇》,在書中,柏拉圖以老師蘇格拉底和其他人的對話形式展開。 其實是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闡述了自己的思想理念。 《理想國》的第一篇討論的主要是三種典型的正義觀,但是在引出這個話題之前,其實有一段蘇格拉底和一位智者的對話,也挺有意思的。 我們先來看看這段關(guān)于“財富意義”的對話。 有一天蘇格拉底和年輕人格勞孔去參加向女神的獻祭活動,活動之后回城,他們來到了玻勒馬霍斯的家里做客,這時候碰到了玻勒馬霍斯的父親克法洛斯,克法洛斯是當?shù)氐囊晃桓簧?,蘇格拉底向他請教:擁有財富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和其他人認為,擁有財富就是擁有幸福的觀點不同,克法洛斯認為,財富最大的意義在于,對靈魂沒有虧欠,不用為了錢做去違心的事情,不用存心作假或者不得已而騙人,這是財富最大的好處,或者說,財富最大的意義在于,讓我們的靈魂保持純潔。 在今天我們看來,財富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擁有幸福的人生,因為財富可以作為工具和手段,幫助我們實現(xiàn)自己夢想,買想買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把財富自由等同于幸福人生。 但是很多哲學家都告訴我們,財富和幸福并沒有太多相關(guān)性。 因為很多幸福是財富無法購買的,真摯的情感,健康的身體,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這些對于我們幸福至關(guān)重要的,但財富無法直接滿足,甚至會因為財富讓它們遠離我們。 古希臘后蘇格拉底時期有一個哲學流派是伊壁鳩魯學派,他們把追求快樂和幸福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而在如何獲得快樂和幸福上,他們把真摯的友誼看成是最重要的。 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是幸福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往往因為財富而遠離你。 那財富的意義是什么? 哲學家波普爾的觀點值得我們思考,財富的最大意義在于避免痛苦,尤其是不必要的痛苦,而不是獲得幸福。 財富可以保障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可以有效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錢財可以讓我們生病的時候不至于沒有錢治病而陷入絕望,在生活中不至于沒有錢而憂愁,在工作中不必為了錢而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正如克法洛斯說,錢財?shù)囊饬x在于,可以避免做違心的事情讓自己的靈魂不安,財富的意義在于它對痛苦的否定,而不在于它對幸福的肯定。 克法洛斯說,當我們要去另外一個世界,我們也用不著為了虧欠神的祭品和他人的債務(wù)而心驚膽戰(zhàn),誠惶誠恐,這是錢財最大的好處。 聽了克法洛斯的談話,蘇格拉底把話題引向了關(guān)于“正義”的討論,由此展開了這本書最為核心的一個問題:正義到底是什么? 蘇格拉底說,不虧欠他人的東西,欠債還債這就是正義嗎? 克法洛斯的兒子玻勒馬霍斯接過話題說:是的,欠債還債就是正義的定義。但蘇格拉底說,如果一個朋友在頭腦清醒的時候給了你武器,但是后來他瘋了,我們還應(yīng)該把東西懷給他嗎? 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但是這個行為可能預(yù)期會產(chǎn)生壞的結(jié)果的時候,我們還應(yīng)該把東西還給他嗎? 聽了蘇格拉底的辨析,玻勒馬霍斯改變了正義的定義,他說,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nbsp;或者說“幫助朋友和傷害敵人”。 但蘇格拉底指出了這種觀點中的三個問題。 首先,把幫助朋友和傷害敵人看成是正義的定義,實際上是從結(jié)果上考量的,但是蘇格拉底說,如果從結(jié)果上說,醫(yī)生治好了病人就是正義的,在戰(zhàn)爭中殺害了敵人就是正義的。 但是在醫(yī)生沒有治療病人的時候,在和平的時候不需要上陣殺敵的時候,那么正義就是毫無用處的嗎? 換句話說,玻勒馬霍斯認為,正義是產(chǎn)生好的結(jié)果的時候是有用的,或者說,正義應(yīng)該是帶來好的結(jié)果。但是當沒有相應(yīng)結(jié)果的時候,正義就是無用的嗎? 這樣好像也不對。 正如蘇格拉底說,正義作為一個德行,應(yīng)該是平時也是有用的,比如在農(nóng)民種田的時候,在鞋匠做鞋的時候,也應(yīng)該是有用的。 其次,那如果不從結(jié)果上考慮,從過程上看呢? 在具體做事情的過程中,下棋的人最需要的是一個對手,種地的最需要的是鋤頭,學習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老師,而這個時候正義并不是最被需要的,所以,如果從過程或者作用上考量,正義好像又是在其他東西無用的時候才有用,那這樣看來,正義好像是一種并不重要的德行。 第三,如果正義是幫助朋友,傷害敵人,但是這里的朋友和敵人是如何區(qū)分的呢? 在這里,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實際上提出一種二元思維:表象和本質(zhì)。他說,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是好人,是你的朋友,但本質(zhì)上是壞人。 所以,我們可能把好人當成敵人,把壞人當成朋友。 這樣一來,正義就變成了幫助壞人,傷害朋友,這和當初一開始的定義就截然相反了。 聽到蘇格拉底的辨析,玻勒馬霍斯意識到自己對于“朋友和敵人”的定義出現(xiàn)了問題。 他強調(diào)說,我們真正的朋友,應(yīng)該是看起來好的,而且本質(zhì)上也是好的那種人。 那么現(xiàn)在對于正義的定義就應(yīng)該是:以善報友,以惡報敵。 最后,如果正義就是以善報友,以惡報敵,而且這里的朋友就是真正善的,而敵人就是真正的惡的。 到這里,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對正義的理解,我們通常說要弘揚社會正義: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是這種觀點有什么問題呢? 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靜態(tài)的思維,也就是認為一個事物的屬性是不變的,好的事物總是好的,惡的事情總是不好的。 正義的原則就是區(qū)別這樣的事物,然后給予相應(yīng)的回報或者懲罰。 但蘇格拉底說,如果正義是以善報友,以惡報敵,那實際上就是說,正義會讓好的東西變得更好,讓惡的東西變得更壞。 但正義作為一種美德,或者說一種本性,它怎么會讓人變得失去美德呢? 正如一個懂得音樂的人,不能讓別人不懂音樂,一個會游泳的人不能讓別人變得不會游泳一樣,熱的事物不能讓一個事物變得更冷一樣,正義也不應(yīng)該會一個人變得道德敗壞。 所以,蘇格拉底指出,正義是一種善的美德,好像無法讓一個人變得不善,或者說,正義最多只能是讓好人有好報,而不應(yīng)該傷害任何人。 好了,以上就是關(guān)于正義的第一種觀點:正義就是欠債還債,或者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是我們通常秉持的“正義觀”,但蘇格拉底通過不斷舉例和推理,駁斥這種正義觀背后的四種假設(shè):正義是好的結(jié)果,正義有好的功用,正義能區(qū)分好壞,正義能傷害他人。 蘇格拉底論證了在這四個方面,這種正義觀都是站不住腳的。 而這個時候,在討論的人群中,有一位智者色拉敘馬赫斯已經(jīng)按捺不住要加入討論的沖動,幾次想要插話進來,被旁邊的人按住了,當蘇格拉底和玻勒馬霍斯對話結(jié)束之后,色拉敘馬赫斯強勢加入了討論,向蘇格拉底發(fā)起了挑戰(zhàn),色拉敘馬赫斯提出了怎樣的“正義觀”,蘇格拉底又是如何回應(yīng)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