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我們講到本體論,在笛卡爾之前,古希臘哲學主要研究本體論,從笛卡爾之后近代哲學,本體論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西方哲學已經(jīng)不在直接討論世界及其存在,而轉(zhuǎn)向人這個主體的認識能力,人是怎么認識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怎么來的?認識論是研究人類認識的本質(zhì)及其發(fā)展過程的哲學理論,是哲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6世紀以來,認識論問題在歐洲哲學中占有中心的地位,甚至成為構造哲學體系的出發(fā)點。在認識論中,自我和外部世界、外在經(jīng)驗和內(nèi)在經(jīng)驗、感性和理性的關系是討論的主要問題。認識論的研究還提出了尋找絕對可靠的知識的任務,因此認識論亦稱知識論。 首先我們是怎樣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人類是依靠感官經(jīng)驗和理性來認識這個世界,在過去300年里產(chǎn)生了兩大主義: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分別成為兩大派:唯理論派和經(jīng)驗論派。 唯理論代表人物: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等哲學家。 經(jīng)驗論代表人物:洛克、貝克萊、休謨、羅素等哲學家。 知識是怎么來的? 我們先看一個命題:海水是苦的?如果一個人一輩子生活在內(nèi)陸,沒有去過海邊也從未嘗過海水的味道,那么,只有他親自去到海邊喝一口海水才知道海水是苦的,才能明確這個知識,于是我們得到結論,知識源于經(jīng)驗。 第二個命題:平面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 我們都知道只需把一個三角形三個角剪下來,把三個角并在一起成為一條直線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其實這個過程我們不需要真的把三角形剪下來,不需要去實踐,不需要去獲取新的感官經(jīng)驗,只要一個人具備理性思考,有數(shù)學觀念,通過邏輯演繹就可以推導出來。于是我們得到結論,知識來源于理性,來源于人的天賦觀念。 于是分歧產(chǎn)生了,人類知識到底是如何產(chǎn)生的?到底是來源于感官經(jīng)驗?還是源于人的天賦觀念? 萊布尼茨為知識作了規(guī)定,他認為知識一定是普遍的、必然的,具有永恒不變的普適性,而基于感官經(jīng)驗的觀察,總結,歸納并不能得到必然的知識,只有通過邏輯演繹的推導,才能得到必然的、普遍的知識。 笛卡爾是近代唯理論的第一個代表,他否定感性,推崇理性,否認經(jīng)驗歸納法。笛卡爾認為只有從清楚明白的公理出發(fā),通過演繹推理才能達到真理性知識。笛卡爾認為,清楚明白的觀念不是從經(jīng)驗得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而觀念的清楚明白,就是真理的標準,這就是所謂“天賦觀念”說。笛卡爾認為人類擁有天賦觀念,只有通過天賦觀念演繹出的知識才是普遍的、必然的知識,比如命題二才是人類真正的知識。 笛卡爾的天賦觀念繼承了柏拉圖的“理念論”,柏拉圖認為世間萬物是“理念”的影射是殊相,理念世界儲存著萬事萬物的模板,知識本來就存在,而普遍的、必然的知識并不是人們通過后天的感官體驗得到的經(jīng)驗,而是每個人來到人間對理念世界的回憶。 以笛卡爾為代表的理論,被后世哲學家稱之為大陸唯理論。唯理論認為人們具備“天賦觀念”,真正的知識來源于人的理性,理性獨立并且高于感官而存在,而基于感官經(jīng)驗構建的知識是不可靠的,比如海水是苦的,天空是藍的,這些并不是真正的知識。 與唯理論不同的是,英國人構建了以人類感官為主導的經(jīng)驗論,從最早的培根開始,就強調(diào)了實驗科學的經(jīng)驗對認識論的重要性。培根認為感官是認識的開始,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識的根源,培根強調(diào)歸納法,認為它是唯一可靠的方法。 同樣是來自英國的經(jīng)驗主義大師約翰·洛克認為笛卡爾的理論存在著方向性錯誤。洛克是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著述家,是英國經(jīng)驗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 洛克認為人類的知識恰恰是構建在經(jīng)驗基礎之上的,他說一個新生兒就像一張白紙一樣,不存在任何天賦觀念,新生兒能獲得知識,是因為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用感官來認識世界,不斷被外部環(huán)境刺激而形成的,這就是洛克著名的白板論。 洛克認為,在我們的感官察知任何事物前,我們的心靈就是一塊白板,是空白的,后來,我們看到周遭的世界,開始感受各種事物,之后才有了關于現(xiàn)實世界的一系列觀念。洛克把這些概念分為“單一感覺概念”和“復合概念”,關于概念我們這里不作論述。在根本上,使我們得以認識這個世界的所有材料都來自感官。 洛克說,一切知識的來源都是經(jīng)驗,即便是數(shù)學這樣的純粹邏輯知識,他演繹的起點也是公理系統(tǒng),所謂公理系統(tǒng)就是自明系統(tǒng),不證自明,而所謂的自明一定是基于經(jīng)驗的認知,比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公理就來源于經(jīng)驗。 以英國洛克為代表的理論被后世哲學家稱為英國經(jīng)驗論,至此,歐洲大陸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唯理論派和英國以洛克為代表的經(jīng)驗論一派,針對知識的來源問題展開了難解難分的思辨。 在唯理論和經(jīng)驗論纏斗的最難分難解的時候,另一個英國人橫空出世,用懷疑一切的思維給經(jīng)驗論和唯理論各捅了致命一刀,這個人就是英國的大衛(wèi).休謨。大衛(wèi).休謨是哲學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23歲便寫出了《人性論》這部偉大著作,休謨被稱為近代最有影響的懷疑論者,他對人類知覺和自我理論的研究,對因果律的重新闡釋,給人們的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休謨以懷疑論為起點,對笛卡爾的唯理論和洛克的經(jīng)驗論同時發(fā)起了挑戰(zhàn),而他的這一挑戰(zhàn)幾乎摧毀了人類認知的大廈。 首先,我們看休謨是如何挑戰(zhàn)經(jīng)驗論派的。休謨挑戰(zhàn)培根的歸納法,休謨認為,歸納法不能帶來必然的知識,比如我們一生每天都要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于是我們就歸納出太陽必然從東方升起這個知識,但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小行星撞擊,改變了自轉(zhuǎn)方向,那么太陽就有可能從西邊升起,這種概率雖然極的,但總是存在的,所以歸納法無法得到確定的,普遍的,必然的真理性知識。再比如你觀察一百萬只白天鵝,也不能得出世界上沒有黑天鵝的例子,這就是著名的白天鵝例子。 休謨認為經(jīng)驗論還存在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感官是可靠的呢?人類感官是極其有限的,現(xiàn)代科學也證明,人的眼睛能看得到的可見光范圍是380-760(nm)紫外線和紅外線是看不見的。人的耳朵能聽得到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超聲波和次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但蝙蝠能聽得到超聲波。大象、鱷魚能感受得到次聲波。那如何確定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是正確呢? 比如,因為光線的折射,我們看到水中魚的位置其實并不是真正的位置,如果你按照你看到的位置去叉魚,則必然產(chǎn)生偏差,叉不到魚。休謨敏銳洞察到感官不可靠,人類的感官對自然的認知有著巨大的局限性,而基于感官經(jīng)驗得到的知識不可能是普遍的、必然的知識。 休謨在推翻了英國老鄉(xiāng)培根、洛克經(jīng)驗論后,立馬針對歐洲大陸的唯理論,休謨認為,唯理論是主觀上的幻想,僅憑理性演繹去認知世界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理性也不是絕對的。 休謨要推翻唯理論就必須推翻演繹法,推翻因果律,關于休謨?nèi)绾瓮品ɡ碚撐覀兿缕谠谡劇?/p> |
|
來自: 新用戶15472188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