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人群 本方證多見于發(fā)熱性疾病的恢復期、消耗性疾病的晚期患者,其人多營養(yǎng)不良,極度消瘦是其特征。 1.極度消瘦 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或煩躁,肌肉萎縮,腹壁菲薄或腹部凹陷如舟底狀,皮膚枯燥,體重下降明顯。高齡老人、兒童比較多見。 2.食欲不振 不思飲食,或饑不欲食,甚至惡心欲吐。口干渴,喜飲水而不解渴。 3.多汗尿黃 怕熱多汗,多有盜汗且量大。王旭高說能治“但欲睡眠,合目則汗”(《退思集類方歌括》)?;蛴械蜔?,尿液濃稠色深黃。淺田宗伯經(jīng)驗,“熱性病,小便色赤者,竹葉石膏湯效佳”(《橘窗書影》卷二)。 4.脈數(shù)無力 脈數(shù)無力,或細數(shù),或洪大而數(shù),但大多按之弱,或空大。“仲景雖未言脈,若察其脈虛數(shù)而渴者,當以竹葉石膏湯主之”(《傷寒溯源集》)。脈緩,心動過緩者慎用。 5.口燥舌紅苔剝 口干舌燥,口渴,口舌干燥,好冷飲,或呷水不已;或口腔干燥無津,或口腔糜爛,或眼睛干燥。舌紅嫩,舌苔少,或舌裂苔剝,舌體多瘦小萎縮。 適用病癥 以低熱持續(xù)或消瘦并伴有咳嗽嘔吐為表現(xiàn)的疾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 1.熱病恢復期 本方主治“傷寒解后”,在肺炎、乙腦、麻疹、流感、病毒性心肌炎等發(fā)熱持續(xù)較長時間以后,常常出現(xiàn)本方證。此時患者消瘦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嘔吐咳嗽,盜汗自汗,低熱持續(xù),小便多黃。 2.癌癥晚期 如肺癌、喉癌、口腔癌晚期、腫瘤放化療后,出現(xiàn)消瘦、食欲不振、盜汗者。干咳,合玄麥甘桔梗湯。心悸動,本方可與炙甘草湯等合用。 3.肌肉萎縮性疾病 以消瘦為特征的慢性疾病,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脊髓炎、多發(fā)性硬化癥(MS)、帕金森病等??杉拥攸S、阿膠、龜甲、牡蠣等。 4.口腔潰瘍 熱病后,或放化療后,或手術后,或大病后,口舌糜爛,伴食欲不振者,小兒老人多見。 5.兒科大病后 兒童大型手術后,特別是骨科手術后,消瘦、多汗、食欲不振、便秘、失眠等,可以用本方。幼兒吐瀉后,食欲不振,煩渴,可以用本方。本方有增加體重、開胃進食、潤腸通便等功效。 方證鑒別 1.本方與白虎加人參湯 兩方都能清熱生津,白虎加人參湯證煩渴明顯,本方證消瘦明顯。白虎加人參湯證無嘔吐,有食欲不振;本方證有食欲不振,還有嘔吐咳嗽等。關鍵是本方有麥冬、半夏,能止嘔養(yǎng)胃。麥冬、人參、甘草合用,更能長肉。 2.本方與麥門冬湯 兩方都能養(yǎng)陰開胃。本方證余熱未清,或多汗,或低熱持續(xù),脈多細數(shù)。麥門冬湯胃陰不足,食欲不振,口干無津,舌多淡紅少苔。本方有竹葉、石膏,故偏于清熱;彼方無竹葉、石膏,且有大棗,故偏于滋養(yǎng)。 3.三首石膏方的特征 從方證特征上看:白虎湯汗出如雨、脈滑而厥,白虎加人參湯口干欲飲、精神萎靡,竹葉石膏湯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舌光少苔。 從擅長疾病看:白虎湯擅治腦炎、脊髓炎,白虎加人參湯擅治糖尿病、甲亢,竹葉石膏湯擅治肌萎縮、不欲食。 參考用量 竹葉15g,生石膏30g,制半夏10g,麥冬30g,西洋參10g或生曬參10g,生甘草10g,粳米30g或山藥30g。以水1000mL,煮取湯液500mL,分2~3次溫服。 書籍推薦 |
|
來自: 小柴胡湯 > 《經(jīng)方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