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一生生活在盛唐,它是那個時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詩以七絕見長,所以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這首七絕《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王昌齡在他的邊塞詩中較多地表現(xiàn)出的是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這和他所處的時代有關。 這首詩和他的其他邊塞是不同,它反映了人民對和平的渴望。盛唐時期,雖然國力強盛,但戰(zhàn)事頻繁,百姓不堪其苦,尤其是戍邊的戰(zhàn)士。 我們一起來看這首詩。 秦時明月漢時關,一般翻譯為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詩的開始,把讀者拉進遙遠的歷史時空,這句詩讓我想起了初唐詩人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里寫的關于“今人”“古人”和“月亮”的情形,還讓我想起了后來宋朝蘇軾的“千里共嬋娟”,更讓我想起了偉人的詩句“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詩人王昌齡在這里寫“秦時明月漢時關”,意思應該是復雜。 首先是對這句詩通常的解釋“詩人暗示,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從而對應下句的距離遙遠,這應該是其一。 我認為它還包含有以下意思:我們知道,在歷史上,秦和漢都有國力非常強盛時期,這在歷史的各個朝代中是數(shù)得著的,可以說,在一定的時期內,只有它們侵略占領別國,周邊的國家沒有敢冒犯它們的。 所以詩人在這里要表達的意思為——明月還是秦時的明月,邊關還是漢時的邊關,但是戰(zhàn)爭的情形卻不同,那時是攻城略地,而今是被騷擾、侵犯,也可能是“征討”,但卻久久不能平定,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層意思,在下面的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中,可以得到印證。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沒有“龍城飛將在”。 仰望空中的明月,看看眼前的邊關,心緒難平,這要是在秦時和漢時,人民和戰(zhàn)士不應該是現(xiàn)在這個這個樣子,什么樣子呢?——萬里長征人未還。 萬里長征,當然是指路途遙遠。其實這一句本身也寫出了戰(zhàn)爭時間長。我們想一想,如果邊關安寧,人民安居樂業(yè),如果有外敵的話,只需要邊關本來就有的兵力就可以。 而現(xiàn)在呢,要從遙遠的地方調兵過來,說明戰(zhàn)事已經(jīng)很久了,而且損兵折將嚴重,近距離的兵將已經(jīng)無人可調遣了。 “人未還”三個字是最深入靈魂的。人未還,一是因為距離遙遠,二是因為戰(zhàn)爭時間長,三是戰(zhàn)死沙場,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人未還,即生死未卜,既上戰(zhàn)場,就意味著九死一生,那些在家里日思夜盼,時刻乞求上天的親人,內心是一種怎樣的痛苦煎熬啊! 秦漢時,因為國力強盛,因為龍城飛將在,人民生活得安寧幸福,希望我們的將領中能有龍城飛將一樣的人,那樣就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了,他們自然也就不敢來了。 關于“龍城飛將”,一種說法是說就是指漢朝飛將軍李廣; 第二種說法是說,龍城是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漢朝名將衛(wèi)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漢朝飛將軍李廣; 第三種說法是,龍城飛將在這里是借指抗匈名將。我認為采用第三種說法比較合適。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人民)的渴望——渴望龍城飛將出現(xiàn),渴望戰(zhàn)爭早日結束,因為有龍城飛將在,能“不教胡馬度陰山”,也讓“胡馬”不敢“度陰山”。 同時,這兩句詩,應該含有詩人的憤憤不平:若有龍城飛將在,“胡馬”敢“度陰山”嗎?此詩應該寫于詩人“進士及第”之前,其是否含有渴望被朝廷發(fā)現(xiàn)、重用,而一展抱負的思想呢? 王昌齡“早年貧賤,困于農耕”,所以這首邊塞,應該是最解人民之苦。 回顧全詩,它采用對比的修辭手法來寫,就是通過古今來對比,以“秦時明月漢時關”和現(xiàn)在對比,還有不明顯的以“龍城飛將”和現(xiàn)在的將領對比。 第二種修辭手法是夸張,即“萬里長征”,征途越是遙遠,越顯出親人牽掛深切。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王昌齡69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