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濒嫒蝗趔@飛的鴻雁,蜿蜒如游動的蛟龍。這是曹植《洛神賦》里形容洛神的句子。 ▲ 清同治 青花云龍紋賞瓶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東方人用想象與憧憬創(chuàng)造出的圖騰——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淺淵。”其形態(tài)多變,蜿蜒盤旋。 而位于故宮皇極門前的九龍壁,也是龍蜿蜒之姿的一種體現(xiàn)。 ▲ 位于紫禁城寧壽宮區(qū)皇極門外的九龍壁 九龍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 壁上飾有九條巨龍,各戲一顆寶珠,背景皆為山、石、云、海。 巨龍或升騰或潛游,或踏浪或擺尾,或伸展或環(huán)曲......騰挪跳躍,張馳有度,極富動感。 九條龍不但姿態(tài)各異,連神態(tài)都各不相同。 與很多西方民族的圖騰不同,我們的“東方龍”看起來并不具像于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它“角似鹿、頭似駱駝、頸似蛇、腹似蜃、眼似蝦、鱗似鯉、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鷹”。 中國古代以“九”為陽數(shù)之尊,龍也恰好集齊了九種動物的特點。 ▲《霖雨圖》 宋 佚名 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于龍的起源,近代學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遠古氏族社會時,以“蛇”為圖騰的氏族戰(zhàn)勝了其他氏族。 于是,這個氏族把其他氏族圖騰的某一部分吸收進自己的圖騰,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龍圖騰。所以“蜿蜒”成為龍的形象特點之一,似乎一點也不奇怪。 ▲ 新石器時代龍紋陶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 商代玉龍 婦好墓出土 國家博物館藏 自龍的形象誕生以來,龍紋便在中國傳統(tǒng)裝飾藝術(shù)中經(jīng)久不衰。 龍紋的樣式有簡有繁,龍的姿態(tài)也很是多變。常見有:戲珠龍、海水龍、云龍、螭龍、行龍、立龍、正面龍、側(cè)面龍、夔龍等。 ▲ 青玉龍紋璧 西周 故宮博物院藏 ▲ 元 磁州窯白地龍鳳紋四系扁壺 首都博物館藏 不同時期不同朝代的龍也都有它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征。 比如,唐代的龍基本都是三爪,龍的身體和四肢較為強壯,尚未脫離“猛獸”的特點。 ▲ 唐 青龍紋磚 湖北武昌唐墓出土 故宮博物院藏 宋以后,龍開始慢慢定型,龍身彎曲處增多,龍爪開始變得鋒利,并且在龍紋的使用上也漸漸有了皇家與民間的等級規(guī)定。 ▲ 宋 玉云龍紋爐 故宮博物院藏 龍被古人大量使用在建筑、玉器、青銅、陶器、家具、繪畫上,常用來象征祥瑞,是傳統(tǒng)文化中地位非比尋常的瑞獸。 ? 觀復博物館有一件五代時期的龍紋碗。碗中有三條龍。其中兩條龍首尾相接,一條龍追逐著另一條龍。 ▲ 五代 越窯青釉刻花海浪龍紋碗 觀復博物館藏 碗正中的龍,則盤成圓弧狀。龍的三爪彎曲如刀,細頸長鬣,上吻翹而長,身形極富彈性。 馬未都先生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展示過這件館藏:“這件龍紋碗上的龍紋,保留了唐代的一些特征,卻比唐代的龍身體修長。但跟宋代的龍比起來,它又更接近于唐代?!?/p> 觀復以這件五代時期的越窯龍紋碗為紋飾靈感,推出了商品——「越窯龍紋盞/盤」。 越窯龍紋盞/盤的紋飾中,三條游龍,躍動于春水綠云之間。 二龍首尾相接,呈行走狀;正中之龍,團身如圓,反身向尾,恍若即將從釉中騰云而出。 龍吻張開,吸風吐露,龍角后的鬣毛神采飛揚。 龍身翻轉(zhuǎn)擰動,騰云駕霧,律動感十足。 龍爪細長彎曲,如刀鋒般御風穿梭。 三只游龍,動感十足,張馳有度。騰挪跳躍之體態(tài)刻劃生動,活靈活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