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這樣一個有意思的調(diào)查,問題是:一個人最多能維持幾個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 一時間眾說紛紜,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 這玩意還是西方人喜歡鉆研,最后英國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家、人類學鄧巴教授給出了他研究的數(shù)字:150人。 其中最親密的不超過5人,而與最親密的5個人的社交時間,會占據(jù)個人總時間的40%。如果加上略微親密的10個人,也就是15個人,會占據(jù)到60%的時間。 我從這里得到了一點啟發(fā):我們做生意,做客戶,也是這樣的邏輯。 客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姜子牙只服務周文王父子,張良只服務劉邦,諸葛亮只服務劉備,劉秉忠只服務忽必烈,劉伯溫只服務朱元璋,姚廣孝只服務朱棣。 這些最牛逼的人,他們都只是服務一個客戶,而他們得到的結(jié)果卻是常人望塵莫及的。 我們或許做不到如此牛逼,但努力的邏輯和方向卻是相通的:服務更少、更優(yōu)質(zhì)的客戶。 按鄧巴教授的研究成果延伸,如果把工作和私生活五五開,那么我們個人50%的時間,最多只能維護好10個左右的客戶。 這就是一對一顧問式服務的秘密所在。 假如你的目標是一年賺10萬,你只需要找到10個能輕松支付1萬的客戶。 假如你的目標是一年賺100萬,你只需要找到10個輕松支付10萬的客戶。 假如你的目標是一年賺1000萬,你只需要找到10個輕松支付100萬的客戶。 如果是顧問式的服務,你幾乎不可能在客戶的數(shù)量上做文章,所以只能去提升自身的服務價值。 為什么只有顧問式服務才是長久可靠的生意? 因為割韭菜的生意是做不了一輩子的,韭菜可能被收割一次兩次三次,但不可能永遠被收割,陳安之大師、劉一秒大師都因為拉不到生意而退出了江湖,蘇引華、海參這樣的大師也漸漸沒了生意,連羅振宇的“得到”現(xiàn)在也是慘不忍睹。 放眼看去,唯有李居明、麥玲玲這樣的服務才能生生不息,他們的收費越來越高,但他們的客戶依然是每年掏錢、每年掏錢,時間越久反而越忠誠。 什么是好的生意?一言以蔽之,就是越來值錢,且能世代傳承的生意。 前段時間,我把自己的年度顧問費用提升到了9.8萬,沒想到僅僅一個星期,就有了兩位付費的客戶。 這其中一個是以前的房產(chǎn)老客戶,當年他在我的建議下至少賺了3套房,此后他有什么困惑總習慣找我咨詢,也許我的很多建議只具參考價值,但他說這么多年對他幫助很大,他愿意做我最忠實的客戶,買我最好的服務。 還有一個客戶,是個做工程的老板,從三年前我分享“天道”時就開始結(jié)緣,之后總是時不時的交流,他碰到一些問題也喜歡問我,他說無論我做什么,他都會支持的,因為他覺得我在精神層面解答了他的很多困惑,是絕對的物超所值。 我一直跟大家分享說,未來我們一定要聚焦個性化定制的方案生意,尤其是涉及到心理、精神層面的。 包括有項目的兄弟姐妹,大家也要通過自己的知識體系,從當下的課程、培訓中,逐漸篩選客戶,漸漸走到一對一咨詢的模式,成為客戶的私人顧問。 任何項目,凡涉及到個性化、精神層面的程度越深,就會越做越值錢。 咨詢方案的價格體系,建議剛開始設(shè)置成階梯式,從低端開始向上過度,直到最后形成穩(wěn)定的高端付費小眾群體。 在這方面,我也會在實戰(zhàn)中給大家示范。 最后,還是愿大家各自定位好自己的項目,在干中磨煉,在磨煉中賺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