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面這件事上,中國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 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會像中國這樣,對帶著麥香的面條愛得如此深沉。 中國人吃面,能從天光吃到晨昏。 一日三餐,煮面、炒面、拌面齊飛,臊子、澆頭、小菜助陣。不論是熱面、涼面,還是寬面,細面,中國人都能吃出門道;不論軟面、硬面,還是干面、湯面,在中國的風(fēng)味宇宙中,碗碗耀眼如星辰。 而五花八門的面里,涼面,或許是高溫下的最佳選擇。 辣油噴香的 川渝 涼面、澆頭豐盛的 江南 涼面、酸甜交匯的 東北 冷面、醬鹵誘人的 中原 涼面、 西北 風(fēng)味的烤肉涼面……從南到北,誰沒有被一碗涼面征服過呢? 辣、甜、酸、咸,中國人甚至能將涼面吃出一席“名著”盛宴。 當(dāng)紅艷淋漓的辣油順著碗沿,流入面條的奇經(jīng)八脈 ,被熱浪沖撞過的辣椒面,尚未入口,就爆發(fā)出激揚的鮮香。 一種市井間的江湖豪氣,油然而生。 在被紅油、辣香覆蓋的川渝大地,只有一碗加了辣椒的涼面,才能讓當(dāng)?shù)厝?大呼過癮,吃得豪情萬丈。 處處巴適的成都,走街串巷,絕不能錯過一碗雞絲涼面。酥脆的花生、清新的黃瓜絲與雞絲浸透醋蒜水,等待在舌尖大戰(zhàn)三百回合。 透著油亮的堿面,趁鮮拌勻,嗦一口完全入了味,迎面而來的鮮辣足以誘惑每一位好漢,在這一碗百香交匯的涼面里找回生命的圓滿。 走入南充,一碗突破吉尼斯紀(jì)錄的營山?jīng)雒?/strong>,一年能被吃掉三萬余公斤。營山人不光夏天吃涼面,過年還能從初一吃到初六。 傳統(tǒng)的做法,是將豆芽墊在碗底,將面與碗隔開,從而讓面條蓬松,口感柔韌。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紅油,加入蒜水、保寧醋還大頭菜后,紅艷火辣,香味撲鼻。 路邊的玻璃罩外、轉(zhuǎn)角處支起的小攤旁……據(jù)說就連火車站都有人大包、小包拎著涼面,真可謂“到營山不吃涼面,就不算到過營山”。 到了酒氣縈繞的瀘州,兩分鐘拌好的酸辣涼面,花椒味兒足,辣味不輸白酒。裹著生菜油扇涼的面條入口,急竄而出的麻辣香如回馬槍,把挑剔的舌頭治得服服帖帖。 另一邊,愛吃肥腸的江油人,吃涼面更顯出了好漢般的豪放。 現(xiàn)烙的酥脆干餅子,夾辣爽的涼面,風(fēng)風(fēng)火火闖蕩味蕾。一口酥,一口軟,雙碳水齊飛,讓多重香味發(fā)揮到淋漓盡致。 當(dāng)然,要說將涼面之辣做到最獨特的,還要數(shù)重慶。 或許是繼承了敢愛敢恨的江湖氣,萬州涼面的一大特色便是會加入黃芥末籽。這面不像重慶的路七拐八彎,倒像是重慶人,直來直往。 一口下肚,辣意從鼻子直沖腦門兒,外地人第一次吃,整個人都得被“激靈”一下。但最妙的是,這一下過去后,通體舒泰,清清涼涼,真乃最佳解暑神器。 涼面在川渝辣得豪放, 到湖南湖北,又辣得瀟灑。 在 長沙 遍地的小龍蝦店里,華燈初上后,Q彈的蝦肉和紅辣的湯汁會對涼面躍躍欲試。長沙人吹著風(fēng)扇,吃著 口味蝦拌涼面 ,再來杯冰爽綠豆沙,恰得臉上皆是歡顏。 而湖江密布的湖北,小龍蝦更是不會缺席。 武漢人用綠豆湯搭涼面。 夠味的辣醬和麻醬裹住每一根面條,青色黃瓜絲、橙色胡蘿卜絲、紅亮的蒜蓉小龍蝦湯汁,多彩的視覺誰見了都要大“筷”朵頤。 嗜辣的味蕾永遠學(xué)不會將就,市井豪杰非但要大啖辣爽,更要大口吃肉。 行走江湖的好漢,行至 新疆 ,一份過水 黃面配上滋滋冒油的大串烤肉 ,是來自壯闊地界對美味的究極禮贊。用蓬草灰洗禮過的黃面,帶著大戈壁的味道,能在每一次咀嚼中感受到純粹的麥香和筋道。 而就在不遠的 甘肅蘭州 ,正宗的牛肉面館也會拉開架勢,一盤 涼拉面澆上油潑辣子, 就著番茄和各色小菜,怎一個辣爽鮮香!再來一份牛肉或烤串,舒服又暢快。 涼面之辣,就如同《水滸傳》之豪放, 各地好漢以辣交鋒,齊聚市井江湖,在舌尖呈現(xiàn)不一樣的風(fēng)味傳奇。 圖片|負(fù)七七(美食版);今天吃什么;YOLO羽瀟 ;大凱麗? 在《西游記》里,最出彩的要數(shù)—— 個性截然不同的師徒四人,卻能一路通關(guān)斬將,最后親密不可分。 有時將不同的風(fēng)味加以創(chuàng)造性的組合,反而會產(chǎn)生浪漫回應(yīng)。就比如百味交融后誕生的 東北延吉冷面 ,風(fēng)味就十分驚艷。 沒有親自嘗過的人,可能很難理解,一份用牛肉湯做湯底的冷面里,不但可能出現(xiàn)蘋果片、梨片、西瓜的身影,還會有冰可透齒的大冰碴,和辣白菜、水蘿卜片、牛肉片、煮雞蛋同時出現(xiàn)。 用蕎麥壓成的圓面條,爽滑里透著筋道,即使是酸甜的湯汁里浸潤,也自在飄搖。用糖和醋水澆筑的冷面,開胃又解膩,淡淡的辣意牽引著舌頭開啟一場奇幻旅行,那種酸甜清爽的涼意,足以沁人心脾。引得食客下筷如飛,吃出一番自由愜意。 冷面之甜,瑰麗且浪漫。而四川的甜水面,則將甜味的另一種可能化為舌尖胃肚的想念。 “三根面條一碗面”的它,用的是粗圓形的面條,裹上麻醬后,澆上麻辣甜香的湯汁,用彈牙的口感與多重回味,在舌尖重塑涼面的榮光。 當(dāng)?shù)氐奶疳u油,是在普通醬油基礎(chǔ)上加冰糖或紅糖汁、八角、茴香等香料,以武火沖開,用文火慢熬而成。 聞起來極香,再加上芝麻花生碎、花椒面和蔥花,香香交疊,好吃到當(dāng)?shù)厝硕荚敢鈴慕诸^排到巷尾。 涼面之甜,就如同《西游記》之奇幻,曼妙的甜意以出乎意料、但又恰到好處的登場,在舌尖舞出一場百味交融的神話。 翻開一卷《紅樓夢》,偶爾拈酸吃醋、帶點敏感小性子的林妹妹,最是迷人。 真實、清爽的酸,在一眾風(fēng)味中,最有人的性情。 在甘肅,一碗帶著平和清香的 漿水面 ,以當(dāng)季的野菜蔬食混合面湯發(fā)酵,待湯色漸白,清酸風(fēng)味皆出,便會化為一汪清泉,涌流在每個因炎夏而疲憊的舌尖。 抖彈的面條,在獨有的酸意中,變得更為筋道,越嚼越泛起一種草木里鮮活的清香。地道的漿水在制作時見不得一絲油水,保留了全然的純凈風(fēng)味。 也正因如此,在以蔥、蒜、花椒和辣椒熗過的熱油配上韭菜一澆,眾芳齊出,每一筷都帶著涓水細流的風(fēng)情。一口面湯滾過肺腑,酣暢中清爽解暑。 圖片 |《風(fēng)味原產(chǎn)地·甘肅》 ? 地緣對風(fēng)味的影響,讓與甘肅一衣帶水的陜西、寧夏,也愛上了酸的風(fēng)味。 除了漿水面,在陜西岐山,臊子面要夠酸才地道;走到西安,油潑面、釀皮也要加足了醋香,才足夠美妙。而涼面到了這里,除了油潑辣子和蒜末的靈魂點睛,更少不了一句“多加醋”。 只有夠酸辣的風(fēng)味,才能在千篇一律的麻醬中“美出自己的特色”,嗦一口,“美滴很”。 圖片 |Mrfolo ? 而到了寧夏,涼面之酸又化為席間一道燕面揉揉。用莜麥做成的面條切細成絲,口感香韌筋道,經(jīng)常被當(dāng)作涼菜上桌,讓人食欲大開。 涼面里的酸,與任何風(fēng)味交織都能帶來味覺的爽意。不論是帶著絲絲辣意的寧夏牛筋面、還是帶著咸鮮口感的東北雞西冷面,都讓味覺反復(fù)回味。 既然說到酸,壓軸的一定是山西的饸饹面。 以蕎麥做的饸饹最出名,但我更喜歡玉米面做的黃饸饹。它的口感彈糯,因和面時加入了鹽和淀粉,又多了一分爽滑。金黃色的饸饹面透著豐收的喜悅,加入山西醋和澆菜,好吃到香味能從屋里飄到屋外。 涼面之酸,就如同《紅樓夢》之美妙, 世間的千滋百味似群芳爭艷,化為各具風(fēng)華的美人,個性十足,又味味皆美。 咸,百味之本,風(fēng)味之源,兵家必爭之地。 在缺少物資的年代,一口鹽讓平凡的食材變得有滋有味。它見證農(nóng)民在田間地頭俯身播撒的汗水,也讓豐收后的一縷麥香化為碗中的鄉(xiāng)愁,激出思鄉(xiāng)的眼淚。 江南的澆頭,中原的鹵子,京津冀的麻醬,涼面之咸,天下三分,各自稱王。 。江南的澆頭,見證好時節(jié)的饋贈 。 鮮,最能體現(xiàn)物產(chǎn)豐饒的江南對時令的尊重,和對風(fēng)味的追求。 江南一碗面,面面不落鮮。它觸動的不光是唇舌,更是一方水土的饋贈。身處東海之濱的浙江人,最愛一碗海鮮涼面。新捕來的魚蝦蟹蟶、花蛤目魚,帶著大海中的清涼,豐盛咸鮮,充滿治愈。 到了江蘇,更是吃面的圣地。蘇州的風(fēng)扇涼面,用偏扁的小寬面,搭配十幾種可選的澆頭,把人香得一愣。 當(dāng)季的鱔魚、鮮嫩的排骨、清鮮的筍塊、鮮美的三蝦、鹵鴨還有什錦……蘇州人簡直將鮮咸的風(fēng)味做成了“錦繡文章”,讓南北的舌尖都嘆服不已。 用小碟裝的澆頭,雅致豐厚,是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xiāng),賦予枯燥生活的一點驚喜與詩意。不同時節(jié)里,澆頭的變幻,讓他們對季節(jié)的敏銳感知,展露無形。 而到了上海,涼面里則要放上米醋、花生醬,再搭配辣肉丁、烤麩、三絲、大排、豆芽……等等澆頭。阿姨手下面條抖落時留下的余韻,會將失落已久的味蕾輕輕喚醒。 上海的涼面會先蒸十分鐘再煮,用香油拌勻抖開,即使是家常版的青椒肉絲綠豆芽涼面,或者雙鮮齊聚的冷面配冷餛飩,也老好qia咯。 中原的鹵子,彰顯家的溫度 。 中原地區(qū)對麥香的摯愛,植根于田野土地。相比南方,北方的小麥蛋白質(zhì)含量更高,麥香和筋韌度都更為出彩。 所以不光中原,就連西北和東北,都對機器制面嗤之以鼻。在他們心里,自家和面現(xiàn)煮的面條,即使是清水面湯,都帶著麥香,好喝非常。 這里的涼面是正宗的過水面,從水中撈出后,會搭配現(xiàn)炒的醬鹵,面雖清涼,卻帶著家的溫度。 在山東,人們會將香椿芽、腌胡蘿卜切末、黃瓜切絲。搗蒜成泥后,用香油和醋、麻汁和涼面拌勻,便是最普通的山東涼面。 若你想吃得“豪華一點”,那一定要去嘗嘗臨清什香面。十余種醬鹵配菜擺滿一席,堪稱涼面里的航空母艦。 在河南,一碗自己搟出的面條過了冷水,要澆上濃稠的鹵汁,再放一把荊芥,是基本配置。番茄雞蛋鹵、茄子雞蛋鹵,廣受歡迎。 豪華點還要來點豇豆角、莧菜、瓜絲等蔬菜,撒上芝麻鹽和姜蒜泥,點上小香油,吃一口想兩口。 桌上一般不光有涼面,還會搭配上帶著醬香的虎皮辣子、爽辣軟糯的蒜泥茄子,還有醬肘子。一碗飽足的涼面下肚,葷素搭配,咸鮮味美,吃得無比滿足。 京津冀的麻醬,點亮最平凡的日常 。 麻醬,在京津冀被賦予了不可替代的儀式感。 不吃上一碗澆了地道麻醬的涼面,你都不算到過這些地方。 北京、河北的麻醬涼面不用多說,早就火遍大街小巷。配著腌制過的白菜絲和面湯,滋味實在爽。 天津人則更喜歡撈面,用炒碟盛放著四碟涼菜、四碟熱菜,四碟面菜、四碟菜碼,兩碟面鹵,結(jié)婚喜事都得來一桌。 蝦仁、面筋、雞蛋、韭菜香干,紫蟹、黑魚片……再搭配上麻鹵,有的還會放上果子(油條)切塊,那就是天津人認(rèn)可的“吃嘛嘛香”。 吃過這一頓,誠覺世間萬事皆可原諒。 涼面之咸,就如《三國演義》之精彩,南北中原各自藏寶,在風(fēng)味中上演群雄爭霸。 如今,正是吃涼面的好時節(jié)。 辣、甜、酸、咸的涼面,藏入了各地的風(fēng)味與人情,讓人回味無窮。你最喜歡哪里的涼面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和我們聊聊哦~ 參考資料: 吃貨研究所《中國涼面地圖:你的涼面我的涼面,好像不一樣?》 地道風(fēng)物《中國到底哪里的涼涼涼涼面最好吃?》 尋味星球《高溫天用“涼”拯救食欲,各地的涼皮、涼面、涼粉你pick哪一碗?》 誰最中國《哪裏的涼面最好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