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德上古屬三苗國地,殷商西周屬百濮,春秋戰(zhàn)國之交,楚國勢力深入此地。此后歷有高蔡邑、枉渚、臨沅、武陵、常德之稱,尤以武陵稱名最久。以上得名實與濮、巴、楚、越文化密切相關(guān)。置縣后縣名三改,縣域數(shù)析,郡屬累變。1988年以后,終成現(xiàn)制。 關(guān)鍵詞:常德地名;縣域縣治;源流考釋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設(shè)常德軍,乾道元年(1165),升鼎州為常德府。[1]《宋史·地理志》:“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軍節(jié)度……。政和七年,升為軍?!弊源?,常德之名,始見國史、地志。 常德,古名高蔡邑,又名枉渚。置縣后歷有臨沅、監(jiān)沅、武陵、常德之稱,先后隸屬武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朗州、嵩州、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專區(qū)、常德地區(qū)、常德市。[2]得名最久者,文化依源最厚者,當(dāng)數(shù)高蔡、枉渚、臨沅、武陵、常德。 常德地域,上古屬三苗國,《戰(zhàn)國策·魏策一》:“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碧拼庞印锻ǖ洹罚骸敖裨乐荨⑻吨?長沙)、衡州,皆古三苗國?!睋?jù)地下出土文物考證:我國古代三大部落集團(tuán)之一三苗氏一支,確在南方活動,其范圍正是南方幾何印紋陶的主要分布區(qū)。[3]湖南澧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屈家?guī)X文化(距今5500-5000年),有較大城址,直徑達(dá)315-325米,面積達(dá)8萬平方米,城墻寬約50米,高約5米;有特大型墓葬;有大居室、在廚房,有中心聚落區(qū)。在澧縣平原上分布著57處屈家?guī)X文化時期聚落遺址。這一切表明,當(dāng)時城頭山,已是控制這些聚落的早期邦國文明的政治、經(jīng)濟(jì)中心。[4]這是否為三苗國的政治聚落中心,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但屬于三苗國所轄一個早期族國所在地,應(yīng)無疑問。 常德,殷商時期多為濮人族居,西周時多為“百濮”、越人之地。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始開濮地而有之”,[5]楚國勢力深入此地。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楚滅下蔡,遷蔡人于今常德市區(qū),允其為附庸國,筑高蔡邑族居。這表明楚國勢力已全面掌控此地。公元前476年,楚國滅高蔡邑。[6]枉渚邑取而代之。至戰(zhàn)國末,約在公元前253-前241年,秦威逼楚考烈王兩遷國邑。于此期間,秦于此置臨沅縣,縣治駐今常德市區(qū)。 高蔡,又名高蔡邑。其得名,與蔡國有歷史淵源。 蔡國,自西周封侯國后,歷有上蔡、新蔡、下蔡、高蔡之稱。上蔡,古邑名,本名蔡,在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有關(guān)史料記:周滅商后,文王第五子叔度封于蔡,與管叔、霍叔一起監(jiān)管殷商遺民,史稱“三監(jiān)”。周武王死后,“三監(jiān)”與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周公殺死武庚,處死管叔,廢霍叔為庶人,并將蔡叔放逐,叛亂平息。后蔡叔度兒子蔡胡從善,周公薦于成王,仍封于蔡,史稱蔡仲?!蹲髠鳌でf公十年》(前684)記:蔡侯與息侯因娶陳女(今河南新蔡西南)有隙,息侯設(shè)謀,“楚子從之。秋九月,楚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xiàn)舞歸。”[7]四年后,楚文王滅息為縣,虜息媯,驅(qū)兵入蔡,占其地,將蔡國納入楚國制控范圍?!蹲髠鳌ふ压荒辍?前531):“冬十一月,楚子滅蔡……,使棄疾為蔡公?!背`王滅蔡為縣。兩年后,楚平王即位,允蔡復(fù)國,遷蔡于呂亭(今河南新蔡),史稱“新蔡?!惫?06年,《左傳·定公四年》記伍子胥助蔡謀楚,蔡昭侯率兵助吳攻楚入郢都?!蹲髠鳌ぐЧ辍?前493),楚國威逼蔡昭侯,遷都于吳國邊境重地州來(今安徽鳳臺縣),史稱“下蔡?!盵8]又始稱“蔡”為“上蔡”。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楚滅蔡,又遷徙蔡國遺民于高蔡,后允其復(fù)為附庸國,筑城族居,史稱“高蔡邑”(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區(qū)舊城內(nèi))。 《戰(zhàn)國策·楚策四》:蔡圣侯“南游乎高陵,北陵乎巫山,飲茹溪之流,食湘波之魚,左抱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水經(jīng)注》謂,茹溪注入澧水,源出茹龍山。由此觀之,高蔡邑管轄之地域,北及巫山,南極高陵(當(dāng)指今常德武陵山脈一帶)。蔡圣侯擄入郢都后,高蔡國廢除,其邑成為楚之重鎮(zhèn)。 高蔡邑,何以為名?應(yīng)是蔡侯以國為氏,依方位、地形而得名。 其一,蔡侯國,無能都邑何處,皆以國名“蔡”取名。《通志·氏族略二》:“蔡氏,(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國也……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而“上”、“新”、“下”、“高”,應(yīng)是以方位名地。上蔡地處中原,下蔡地處淮河流域,故有“上”、“下”之別;又因蔡(上蔡)為蔡國封邑,是舊國都,遷徙后為新都,故以“新蔡”為名;高蔡邑,因其國地處武陵山區(qū),國邑又西靠大阜,故謂“高蔡”。 其二,蔡國人多受楚文化影響,楚人有崇左尚赤拜東向之遺習(xí),有不忘宗祖祀祭祖宗之俗。蔡國都邑,以國號“蔡”為名,即為例證。另外,蔡侯立國始于公元前1027年左右,至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7),被楚滅掉,前后近600年,國邑被楚攻滅遷徙4次,歷盡苦難艱辛,每次遷邑,皆以方位、地形綴之而名,體現(xiàn)了蔡人的不忘故國宗祖之習(xí)。因此之故,高蔡邑,實以國氏地形為名。 戰(zhàn)國末,楚滅高蔡邑后,蔡國遺民一部分融入楚族,一部分融入巴、越族,大部分溯沅水、澧水而上,翻越武陵山脈,入貴州成為苗族一部分,史稱蔡家苗。自此后,高蔡邑不見于史籍。枉渚邑取而代之,至《楚辭·九章·涉江》時,枉渚邑成為著名的地域名。 枉渚?!冻o·涉江》:“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蓖跻葑ⅲ骸巴麂荆孛?,或曰:枉,曲也;渚,池也。辰陽,亦地名也?!敝祆洹冻o集注》認(rèn)為:枉渚、辰陽皆地名。并引《水經(jīng)》云:“沅水東經(jīng)辰陽縣東南,合辰水。沅水又東歷小彎,謂之枉渚?!焙榕d祖《楚辭補注》也謂“枉渚”確有其地。這表明“枉渚”、“辰陽”,確為沅水流域地名。之后汪璦、王夫之、蔣驥、戴震等都認(rèn)為《楚辭·涉江》中的“枉渚”、“辰陽”、“溆浦”為地名。其后戴震將枉渚地望,定在今湖南常德,辰陽定位在今湖南懷化辰溪,溆浦定位在今懷化溆浦。自此后,皆以此為共識。[9]《涉江》中“枉渚”、“辰陽”、“溆浦”,當(dāng)為楚邑之名。戴震以楚邑之名,定位縣邑名,除“枉渚”地名外,可從。 枉渚、辰陽、溆浦皆為地名,但枉渚非為縣級政區(qū)地名。湘、資、沅、澧,作為今湖南境內(nèi)四大河流名稱,有文字記載者,源于楚懷王六年(前323)“鄂君舟節(jié)”銘文:“自鄂(注:今湖北鄂城)往……上江,內(nèi)(入)湘……內(nèi)(入)資、沅、澧、油。”自此,沅水作為河流名稱,見諸國史、地志。辰水作為沅水一級支流,其時,未見文字記載。辰水得名約在戰(zhàn)國中晚之交?!端?jīng)注·沅水》:“沅水又東經(jīng)辰陽縣南,東合辰水……辰水又經(jīng)其縣北,舊治在辰水之陽,故即名焉?!盵10]《元和郡縣志》:“本漢辰陵縣,屬武陵郡,后改為辰陽,以在辰水之陽”為名?!短剖贩捷浖o(jì)要》:“今辰溪縣北有辰陽城,漢縣治此?!?/p> 戰(zhàn)國在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南,置軍事重邑,其時有聚落位于“辰”水之北,故名辰陽。戰(zhàn)國末是否于此置縣邑,當(dāng)考。秦滅楚置秦洞庭洞郡時,置辰陽縣。漢高帝二年(前205)置辰陵縣。五年,以地當(dāng)辰水之陽改名辰陽縣,屬武陵郡。故城在今辰溪縣潭灣鎮(zhèn)杉林、溪邊二村。這應(yīng)是沿襲秦制。 “辰陽”地望,今有二說。一是“辰溪辰陽說”?!掇o?!罚骸俺疥?,古地名。戰(zhàn)國楚地。因在辰水之陽得名。在今湖南辰溪縣西南?!盵6]194二是“漢壽辰陽說?!标愔逻h(yuǎn)《屈賦中 '辰陽’和'溆浦’地望異議》認(rèn)為:辰陽距常德不遠(yuǎn)。 《楚辭·九章·涉江》之辰陽,是否指今辰溪縣漢之辰陽縣,楚之辰陽邑,實可從疑。 其一,從《楚辭·九章·涉江》所述內(nèi)容看,是用辭賦體敘事,并非刻意為詩?!冻o》釋為“辭”,含有言辭辯說之意。《國語·周語上》:“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奔粗复艘?。黃鳳顯先生注《楚辭》,亦認(rèn)為《九章·涉江》篇中寫屈原渡江南行之經(jīng)歷,故稱《涉江》。[11]張中一《屈原新傳》亦認(rèn)為《九章》敘事及涉及的歷史事件,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12]辭,是可以述史敘事的。研究《楚辭》中敘述事件,來確定屈原的生平事跡,郭沫若《屈原考》即為例證。當(dāng)然,“辭”也可以歸于辭賦之類,也寫景抒情。三國曹丕《典論·論文》:“王粲長于辭賦?!蔽簳x陶潛《歸去來兮辭》,即可為證。因之,《楚辭》中“枉渚”、“辰陽”、“溆浦”,當(dāng)為楚邑,就是這種敘事的古文體的產(chǎn)物。 “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比粢跃渲小俺疥枴睘槌爻疥?今辰溪縣辰陽鎮(zhèn)),應(yīng)理解為是溯沅水而上,二者間距數(shù)百公里,其間多險灘暗礁,曲折難行,不可能朝發(fā)夕至;而今漢壽縣內(nèi)古稱沅水為辰水,且有辰陽聚落(村邑、港、障)等古地名。戰(zhàn)國末期,因古沅水流經(jīng)今漢壽縣內(nèi),稱之為辰水,其時有一聚落位于“辰水”之北,為繁華之地,故名辰陽。戰(zhàn)國時楚邑辰陽,當(dāng)指此。北宋大觀中改龍陽縣(今漢壽縣)為辰陽縣,[2]298亦佐證明了這一點。由此所述,《涉江》中的“朝發(fā)枉渚兮,夕宿辰陽”,當(dāng)在今常德市城區(qū)與漢壽縣酉港鎮(zhèn)辰陽村兩地之間。相距日程當(dāng)為一天,又為順?biāo)兄郏l(fā)夕至是自然的事。此處“辰陽”,戰(zhàn)國末是否置為縣邑,無考。 其二,據(jù)《湖南辰溪米家灘東周墓發(fā)掘簡報》介紹:1988-1990年間,考古發(fā)掘辰溪縣(西漢辰陽縣)辰陽鎮(zhèn)米家灘東周墓16座,其中4座墓葬型制、器皿特征與溆浦馬家坪戰(zhàn)國早期楚墓大致一致,與長沙、常德等地同時期墓葬大同小異。7座被定為春秋中晚期,5座定為戰(zhàn)國中晚期。米家灘東周墓群雖規(guī)模較小,型制單一,但表明在戰(zhàn)國時期楚文化已深入沅水上游,米家灘(今辰溪縣辰陽鎮(zhèn))且是一個人口較集中、經(jīng)濟(jì)較繁榮的重鎮(zhèn)。這是戰(zhàn)國時楚國于此置軍邑的明證,但楚辰陽邑并非縣邑。這從《里耶秦簡》中“洞庭郡”郵行所轄各縣中,亦無“辰陽”之名,得到了確證。由此推斷:西漢辰陽縣,是以戰(zhàn)國楚軍事重鎮(zhèn)“辰陽邑”為縣名。這與今常德市漢壽之“辰陽”,有異地同名之別。 臨沅?!逗鬂h書·郡國志》:“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陛?2縣:臨沅、漢壽、孱陵、零陽、充、沅陵、辰陽、酉陽、遷陵、鐔成、沅南、作唐。 臨沅,何以得名? 臨,察視?!对娊?jīng)·邶風(fēng)·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编嵭{:“臨,視也?!睗h代賈誼《過秦論》:“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薄墩f文·臥部》:“臨,臨監(jiān)也?!薄稜栄拧め屧b下》:“臨,視也?!惫弊ⅲ骸爸^察視也?!惫沤裎闹杏?0余種釋義,本義有察視之意。因眼視諸物,又含接近、靠近之意。 沅,指湖南境內(nèi)湘、資、沅、澧四大水系之一沅水?!肚G州記》:臨沅“縣南臨沅水,水源出牂牁且蘭縣,至郡界分為五溪,故云五溪蠻?!薄端?jīng)注·沅水》:“沅水又東經(jīng)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便渌?,古稱朗江,上游稱清水江。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故別稱芷江。今考源出貴州省都勻市云霧山雞冠嶺,支流23條,其中漸水、南陽河、甘潭河、逆江坪河為一級支流,全長1033公里(湘境長568公里),流域面積420平方公里。[13]流貫湖南西北部,最后注入洞庭湖入江?!冻o·離騷》:“濟(jì)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睂湎娌⒎Q,為湖南省內(nèi)第二大河流。 戰(zhàn)國末,秦何時于此置臨沅縣,諸國史、地志,皆語不詳?!独镆睾啞稪⑨1~12簡:“某某戍洞庭郡不智(知)何縣署?!边@明證其時已置洞庭郡,沿襲楚洞庭郡名。洞庭郡“郵行”郡內(nèi)各地有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銷(待考)、江陵、孱陵(今湖北公安西南)、索(今湖南常德市老城區(qū))、臨沅(今湖南常德市西)、遷陵(今湖南龍山縣里耶鎮(zhèn)),各邑之間并記里程數(shù)。據(jù)《簡》載分析,以上各邑,應(yīng)為縣邑。這說明臨沅秦代已置縣,屬洞庭郡。 《史記·楚世家》記:楚懷王三十年(前299),被欺入秦,秦困楚王于秦,并要挾“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懷王憤怒不許,后死于秦。楚人更立楚頃襄王以拒秦。秦未得楚黔中郡,秦絕楚3年,3年中,秦取楚24城,仍未得黔中郡,至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仍未果,越年(前279)便以大將白起率軍,越韓境,兼出漢中與商鄖,“拔鄢、西陵”,切斷巫鹽入楚水道。明年逐“拔我郢,燒夷陵?!背蛭}道絕,失鹽,軍潰,次年頃襄王徙都于陳。蘇代謂燕王曰“楚得桔而國亡。”于是巫郡孤絕無援?!罢淹跞?前277),蜀守(張)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盵5]152約在公元前277年,秦滅楚巫、黔中郡置秦黔中郡,郡治駐今沅陵縣城西二十里。唐《史記正義》:“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縣西二十里?!边@年秦置臨沅縣,可能性不大。 《史記·秦本紀(jì)》:“昭王三十一年,楚人反我江南”《正義》:“黔中郡反歸楚?!背曄逋跞?,頃襄王卒,考烈王立,漸失楚巴東鹽泉,不能復(fù)與秦爭??剂彝跏?前253)東徙都鉅陽。二十二年(前242),更東徙都壽春,以就海鹽。[14]約在楚二次徙都期間,秦置臨沅縣,縣治駐今常德市武陵區(qū)舊城區(qū),屬洞庭郡。 唐代《元和郡縣志·朗州》:“張若城,在州東四十步。初,秦昭王使白起伐楚,遣張若筑此城以拒楚,并統(tǒng)五溪?!彼未短江h(huán)宇記·朗州》《史明一統(tǒng)志·朗州》等地志皆從此說。其實,皆為附會之說。 一是張若為秦國蜀守,出蜀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 “巫郡”,在長江河谷鹽泉區(qū),今之重慶市巫山縣一帶;“江南”,唐《史記正義》:“江南,今黔府其地也?!鼻刺茣r黔州都督府,治駐今重慶市彭水縣治?!敖稀睂嵵搁L江河谷上游以南之地因產(chǎn)鹽,習(xí)稱“江南鹽泉區(qū)?!陛牭丶s當(dāng)今重慶市東南部、貴州東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缎绿茣贩Q為“黔州黔中郡”。由此觀之,張若伐楚,中心地帶當(dāng)在武陵山以東沿長江河谷以南今湘、渝兩省交界一帶。秦置黔中郡后,第二年楚又奪回其地,即使兵抵今常德市,也不可能于此筑張若城。 二是《華陽國志校補圖注·蜀志》:“赧王五年(前310),儀與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市張列肆,與咸陽同制。”可見公元前310年,張若筑城成都,當(dāng)為蜀郡城邑。張若為蜀守,故筑張若城。其時,即使今常德已置臨沅縣,張若為蜀守也不可能為縣邑筑城。今常德“張若城”,皆后人附會之說,如其時筑城,也應(yīng)為縣邑之城。 武陵,作為政區(qū)地名,始于何時?《漢書·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薄冻5驴h志·大事記》:“西漢高祖五年(前202),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盵15]郡治索縣(今常德市鼎城區(qū)斷港頭鄉(xiāng)城址村),一說治義陵縣,今涂浦縣南馬田坪鄉(xiāng)梁家坡村。[8]1693自此后,武陵名貫全國。 武陵何以為名?《后漢書·郡國志》記武陵郡時,引《先賢傳》(梁劉昭注《先賢傳》)曰:“晉代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先識易號?!瘋髟?止戈為武,高平曰陵’,于是改名焉?!盵16]從以上記載看,武陵郡原名義陵郡,郡治在義陵。東漢光武年(25),因武陵“五溪蠻”發(fā)動起義,反抗朝廷,故將武陵郡治,從義陵(今溆浦縣馬田坪)遷駐索縣縣治(今常德市鼎城區(qū)斷港頭)。東漢建武二十五年(48),武陵郡五溪(雄、橫、酉、沅、辰)少數(shù)民族精夫相單程率義軍攻下臨沅(今常德),光武帝特遣曾遠(yuǎn)征南越名將馬援,領(lǐng)兵4萬,以武陵郡治為中心,征討五溪。馬援病疫軍中。[13]215 武陵釋義,晉代潘京之說較為準(zhǔn)確。然而,潘京因倉促對話時,逐認(rèn)為武陵改名于東漢光武時,則過于牽強。從現(xiàn)有史料看,武陵在今常德市內(nèi),得名最早,甚至早于高蔡、枉諸之得名。 一是“武”字源于甲骨文。在甲骨文中,字形已初具從止從戈之狀。于省吾《釋武》:“武從戈,從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從武器,'戈’即武器也?!薄稌ご笥碇儭罚骸澳宋淠宋摹!笨讉鳎骸拔?,定禍亂。”《孫子·行軍》:“故今之以文,齊之以武?!薄蹲髠鳌せ腹辍?前706):“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惫沤裎闹杏惺畮追N釋義,其本義指軍事、武力。這充分表明:“武”字早在殷商時期,字形初具,字義可全釋。 “陵”字出現(xiàn)稍晚,但亦在春秋時,字形亦初具,字義可釋解?!对娊?jīng)·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绷?、谷互變,常使人們聯(lián)系到事物的變動不居,含有《易》之哲學(xué)思想;亦由于人們長期以自然界為對象,進(jìn)行勞動謀生,能對自然界的地形地物,進(jìn)行詳細(xì)區(qū)別與指認(rèn)了。由此推測,周代中原王朝,已出現(xiàn)“武陵”一詞,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左傳·恒公六年》(前706):“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薄蹲髠鳌ぐЧ辍?前471):“且齊人取我英丘,君命瑤,非敢耀武也,治英丘也?!边@表明春秋時,各諸侯國因爭霸圖強的需要,戰(zhàn)火蜂起,軍事活動頻繁,武力解決諸侯國之間的爭端,是一種常用方式?!拔洹钡淖至x已入人心,書于竹帛,傳之四方。這從山東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孫臏兵法》等竹簡中,得到了證實。[17]《國語·齊語》:“陸、阜、陵、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逼鋾r,齊國文字書寫中,已有陸地、高崗、大阜(大阜曰陵)等地形狀貌的區(qū)別了?!对娊?jīng)·小雅》中亦有此類記載。這表明“武”和“陵”,已成為人們?nèi)粘I钪谐R姷墓沧R了。這從另一角度明證,“武陵”一詞,至少源于戰(zhàn)國之前。 三是《水經(jīng)注·沅水》:“水又經(jīng)沅陵縣西,有武溪,源出武山?!卑创藯l往下敘述,武溪、武山一帶,原是上古盤瓠族居之地,高辛氏患“犬戎之暴”,乃慕天下有能者得犬戎之將軍吳將軍頭者,妻以少女。后盤瓠(使犬)銜吳將軍之首給高辛氏,高辛氏便以女許之?!氨P瓠負(fù)女入南山,上石室中,所處險絕,人跡不至。帝悲思之。”二年后,生六男六女,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后滋蔓,號曰蠻夷。今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從酈道元此則記載來看,武陵得名,最早應(yīng)與武水、武溪有淵源關(guān)系。從所載地望看,也與武陵山脈走向契合,因沅陵位于武陵山脈之東南向,故稱“武山”。從所載“武陵郡蠻”即武溪“蠻夷”看,兩者有歷史淵源?!端?jīng)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滿溪、沅溪、酉溪、辰溪?!苯窈衔鞑亢臀髂喜繎鸦小⒓?、張家界市所轄各縣、市、區(qū)皆為“五溪”地區(qū)。[13]22《元和郡縣圖志·辰州》:“按《后漢書》高辛氏有畜犬曰盤瓠,帝妻以女,有子十二人,皆賜名山廣澤,其后滋蔓,今長沙武陵是也?!鼻貪h時皆為“蠻夷”聚居,故稱“五溪蠻”,又因“五溪蠻”散居武陵山區(qū)腹地及四周,故又稱“武陵蠻”,或稱“五陵五溪蠻”。由此推斷,武陵因“皆賜名山廣澤”,“蠻夷”所居,故稱“武陵蠻”(五溪蠻)。因此之故,武陵得名應(yīng)在先秦之前。 四是“武陵”,作為自然地域地名(山脈名),得名應(yīng)在春秋時。據(jù)古文獻(xiàn)記載:西周時今武陵山區(qū)一帶,屬濮人勢力范圍?!兑葜軙ね鯐狻罚骸罢蠚W、鄧、桂、產(chǎn)里、百濮?!薄妒酚洝こ兰摇罚骸靶芩?前822),卒,三弟爭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難于濮。”因其時濮人散居于楚之東、西、南境,部族眾多,號稱“百濮。”濮國為歷史悠久的方國部落。《尚書·牧誓》記:周武王伐紂滅商時,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從周伐紂??梢娨陨戏絿?,皆為姬周的重要盟國和屬國?!秶Z·鄭語》記楚王蚡冒“始啟濮?!表f昭注:“濮,南蠻之國?!敝脸渫?前740-前690)時,據(jù)《左傳·哀公十七年》(前478)記:“(楚)武王以為軍率,是以克州、蓼、服隋、唐,大啟群蠻。”占有今川、鄂、黔交界地區(qū),“群蠻”主要指武陵山區(qū)的百濮、巴人、苗人、越人部落。楚人以武力征討百濮時,便依百濮語音,用楚文字書寫成“武陵”。自此后,武陵便成為著名的地域地名。后濮人多居沅水上游,巴人多居澧水上游,而楚人、越人多居沅、澧中下游。漢時這里的土著民族,則稱之為武陵蠻(五溪蠻)了。 常德,《宋史·地理志》:謂常德“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今名?!盵18]常德得名,實與境內(nèi)枉山“德”文化關(guān)系密切。 相傳堯舜時,善卷先生因堯禪位而不受,隱居此山?!肚f子·讓王》:舜因善卷德行遠(yuǎn)播千里,誠心要把王位讓給他,善卷說:“逍遙于宇宙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為天下哉!”善卷其人其事,《莊子》《呂氏春秋》中有所記載。傳其為原始社會后期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氏族首領(lǐng),有德才受擁載。善卷死后,相傳葬于沅水邊的花船廟(今名永慶宮),附近百姓為紀(jì)念他,稱此地為“善卷堤。”(今有善卷社區(qū))。隋朝朗州(今常德)刺史樊子蓋慕其高德,將先生居住過的枉山改名善德山。唐代之后,歷代文人皆有吟頌善卷詩篇。宋代當(dāng)?shù)厝嗽诖诵拗把鲋雇ぁ奔o(jì)念善卷。宋徽宗御賜“遁世高蹈先生”,又將善卷故鄉(xiāng)鼎州,更名為“常德”,并將常德政區(qū)升為“直隸京師”。自此后,常德名重全國。 枉山(善德山)之下有水名枉水?!稘h書·地理志》武陵郡下注:“索。漸水東入沅?!薄蹲x史方輿紀(jì)要》漸水下注:“有枉水,在府南一里,源出善德山白龍井,西流至城南入沅水。一名蒼溪,又謂之枉渚?!冻o》'朝發(fā)枉渚’是也?!鼻逋巍段淞昕h志》:“枉山,縣東南五十里,一名枉山,一名善德山,一名善卷山,一名德山。相傳善卷先生嘗居于此?!币陨嫌^之,常德得名,與枉山“德”文化孕育有關(guān)。 常德于秦置臨沅縣后,縣名3改,縣域數(shù)分,縣治未遷。自東漢建武六年(30年),縣、郡同治后,郡屬累變。以臨沅、武陵、常德得名最久。民國2年(1913年),終改武陵縣為常德縣。共和國成立后,縣域多次變析,歸屬數(shù)變,[15]47-48直至1988年4月,撤常德地區(qū),置省轄常德市;原常德市改置武陵區(qū),原常德縣改置鼎城區(qū)。[19] 常德,歷為湘西門,川黔咽喉,古有“四塞之國”之稱,素有“云貴門戶,戰(zhàn)略要地?!钡亟绨蜕匠?,山水秀麗,名勝古跡眾多,譽甲江南。共和國成立后,經(jīng)濟(jì)社會事業(yè)迅猛發(fā)展,城鄉(xiāng)巨變,成為湘西北交通、能源、物流、文化中心,在全國獲譽頗多,逐成優(yōu)美宜居市。[20] 參考文獻(xiàn) [1]常德市編纂委員會編.常德市志[M].北京: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56. [2]湖南古今地名辭典編纂委員會編.湖南古今地名辭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3.273~276. [3]彭適凡.中國南方考古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9.7 [4]袁建平.試論中國早期文明的產(chǎn)生——以湖南城頭山古文明進(jìn)程為例[j]中原文物,2010.(5). [5](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1391. [6]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2084. [7]陳戍國撰.春秋左傳校注[M].長沙:岳麓書院,2006.104. [8]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編纂委員會.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103. [9]袁心瀾.屈原《涉江》地名爭議之我見[EB/OL].溆浦縣網(wǎng),2011-07-27. [10]陳橋驛校證.水經(jīng)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11.868. [11]黃鳳顯注譯.楚辭[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172. [12]張中一.屈原新傳[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3.73. [13]馬本立主編.湘西文化大辭典[M].長沙:岳楚書社.2000.77. [14]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3. [15]常德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常德縣志[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11. [16](宋)范曄撰.后漢書.郡國四[M].北京:中華書局,1999.2374. [1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xué)[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613. [18](元)脫脫等撰.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9.1477. [19]常德市武陵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武陵區(qū)志(1988~2005)[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603. [20]湖南地名志編纂委員會.湖南地名志[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09.1052-1053. 整理:周凱清、曹露露 校對:羅洋、粟娟 責(zé)編:文學(xué)容 審核:劉年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