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時空,歷久彌新。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的頭號智者,不僅謀略過人,在識人用人方面可謂可謂匠心獨具、有獨到見解。諸葛亮在著作《知人》一文,言簡意賅而又別具一格地闡述了自己的 “知人七法”:“夫人之性, 莫難察焉, 善惡既殊, 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 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 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 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 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簡而言之,是從對方的“志、變、識、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謂面面俱到,讓人受益匪淺。 一、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這像是指要向?qū)Ψ教岢龃笫谴蠓堑膯栴},看他的志向有何特點??疾煲粋€人,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可〝問之以是非〞,看其對是非曲折的判斷,對某事物的看法,觀察其志向。凡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含混不清、模稜兩可的人,很可能是隨風(fēng)搖動、忽東忽西的〝墻頭草〞之人,也是最有可能在關(guān)鍵時刻損害到公利的,因此絕對不可以委以重任。這種人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和內(nèi)心操守,習(xí)慣于見風(fēng)使舵,沒有定性。只有志向高遠(yuǎn)、立場堅定、胸懷寬廣人,才是可交可用的人。 志向, 指人們在某一方面有所作為的努力方向, 是人們前進(jìn)的動力。人無志不立。一個沒有遠(yuǎn)大志向的人, 也不可能有所作為?!皢栔允欠恰? 不僅觀其志, 還提供了觀志識人的方法。例如少年周恩來就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宏圖大志, 通過年少時的遠(yuǎn)大志向便可知其將來必成大器, 事實已經(jīng)證明, 正是這一志向造就了世界矚目的杰出政治家。可見, 觀志識人不失為選人用人的一個基本方法。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向?qū)Ψ教岢黾怃J問題,看他是否具備分析問題、處理事理的能力。 “變”指的是應(yīng)變能力。選人用人不應(yīng)是本本先生, 更不能是鄭人買履中的“鄭人”。怎樣知其應(yīng)變能力強(qiáng)弱呢?諸葛亮的辦法就是用無懈可擊的言辭把他逼到理屈詞窮的地步, 讓他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嘴之力, 看其反應(yīng)如何。應(yīng)變能力弱者語無倫次, 瞠目結(jié)舌;應(yīng)變能力強(qiáng)者, 定會絕處逢生, 另辟蹊徑, 出奇制勝。諸葛亮認(rèn)為能言善辯者一定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之人, 也一定是對事情了如指掌、深諳其道之人。 辯論之道可以說在當(dāng)今社會得到了最大應(yīng)用。辯論賽正反雙方各持相反觀點, 彼此闡述各方觀點和理由, 駁斥對方的觀點, 進(jìn)行辯論。幾番唇槍舌劍之后, 辯手的才能展露無疑, 人才也勢必脫穎而出。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識”指見識, 指向?qū)Ψ教岢龇椒矫婷娴膯栴}, 讓他回答相應(yīng)的計策, 從而考察對方的見識和謀略。古往今來, 見識短淺、計謀匱乏、遇事束手無策的官員, 即使有心為上級解愁、為百姓排憂, 也會力不從心。相反, 胸懷韜略之人, 必是見識廣博、視野寬闊之人, 也必將是可塑有用之才。 當(dāng)今社會取才納賢, 普遍采用答辯面試等方法, 正是“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古為今用之例。 四、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古人曰:〝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正是考驗對方勇氣的時候。所以,要認(rèn)識一個人,可以先告訴對方有一些困難的事物與風(fēng)險要處理,看那人如何回應(yīng)。 古代武將帶兵打仗主要看其是否忠勇。古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可見勇敢、勇猛特別是忠勇在古代用人時是多么重要。怎樣知其忠勇呢?諸葛亮的辦法是在重用一個人之前, 人為地制造逆境, 觀察對方是否具備足夠的勇氣。 假設(shè)做好一件事只需要克服一個困難,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成功;如果需要克服的是十個困難, 成功的人數(shù)就會減少許多;如果困難增加到一百個, 那么成功的人肯定是鳳毛麟角。因此, 人才一定要經(jīng)過重重磨難的洗禮才會顯露出來。正如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尼采所說:“只有經(jīng)歷過地獄磨難的人, 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庇纱丝梢? 諸葛亮的“告知以禍難而觀其勇”是選拔杰出人才的重要方法。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人們常說〝酒品見人品〞,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但用酒卻可以打開人的心扉,使他傾吐內(nèi)心最真實的自我。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個人酒醉之后,觀察他的品行如何。 俗話說“酒后吐真言”, 因為當(dāng)人醉酒之后, 大腦的部分意識被酒精麻醉, 往往會把潛藏在心靈深處的本我展露出來。因此, 在識人方面“醉之以酒而觀其性”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從生理學(xué)角度分析, 酒后吐真言是因為急性乙醇中毒麻醉大腦皮層中樞所致, 此時人已失去大腦的理性控制, 通常會一吐為快、毫無掩飾。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分析, 人們交流過程中都存在著某種隔閡, 這種隔閡恰是由人的心理防御機(jī)制作用形成的。然而, 酒可以通過麻痹人的生理功能來達(dá)到降低心理防御機(jī)制的效果, 此時其真情、真言將自然流露。 中國酒文化由來已久, 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有關(guān)酒的典故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當(dāng)然, 諸葛亮絕非簡單地提倡飲酒, 其真正用意在于利用某種適當(dāng)?shù)拿浇? 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無障礙的交流溝通, 進(jìn)而達(dá)到察人觀性之終極目標(biāo)。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臨之以利”是給予機(jī)會, 甚至是把重要崗位交付某人, 然后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諸葛亮認(rèn)為廉潔之人往往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忠心為國, 廉潔奉公;體察百姓疾苦, 注意節(jié)儉, 為政清廉;不貪酒、不迷色, 能夠廉潔自律。 三國時期, 蜀國境內(nèi)“刑法雖峻而無怨者”,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蜀國名相諸葛亮嚴(yán)于律己, 一身清廉使然。同時他還要求蜀漢政府的各級官吏“清心寡欲, 約己愛民”。如對“托志忠雅”“為政以安民為本”的蔣琬, 對“雅性謙素, 家不積財”的費(fèi)祎, 對“殷勤, 有忠于國”的董和, 對“非公事不言”的劉巴, 對“秉心公亮”“進(jìn)盡忠言”的董允, 對“忠清款亮, 憂公如家”的楊洪, 對“忠勤時事”的姜維等人, 諸葛亮都加以表揚(yáng)并提拔重用。 公生明, 廉生威, 清廉的影響力和時代穿透力極強(qiáng)。事實證明, 經(jīng)受不住金錢誘惑的人, 不可能成為利國利民的清官、好官。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誠信,是為人為事之本,人無信不立,一個人能否在社會立穩(wěn)腳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諾言。 “言而無信, 不知其可也。”一個人說話不算數(shù), 就不值得別人信賴。所以, 看一個人講不講誠信, 不在于他說的怎樣, 要看他做的怎樣, 事實勝于雄辯。因此, 聽其言, 觀其行, 才是知人用人的高明之舉。 眾所周知, 國無信不興, 人無信不立?!抖Y記》云:“誠者, 天之道也;誠之者, 人之道也?!弊隼蠈嵢? 說老實話, 辦老實事, 受人之托, 必忠人之事, 此為誠信之人;為官者不徇私舞弊, 不貪贓枉法, 一身浩然正氣, 此為誠信之官。 |
|
來自: 茂林修竹gjav9y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