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壹心理App 壹心理 笛子 | 作者 張敬 | 編輯 Jessica、Sherry | 采訪、統(tǒng)籌 《五十公里桃花塢2》 | 圖源 最近,真人秀節(jié)目《五十公里桃花塢2》全網(wǎng)爆紅,你看了嗎? 一場討論是否要舉辦篝火晚會的塢民大會,引爆了關(guān)于獨處、群體社交、代際關(guān)系等話題的全網(wǎng)熱議。 而我最關(guān)注的,是王傳君。 當他面對晚會的表演邀請,以及多數(shù)人的投票壓力時,一句遵循內(nèi)心的「我不要」,簡單而有力。 網(wǎng)友們紛紛羨慕,夸贊他「好敢說」、「好真實」、「好佩服他的勇氣」…… 印象中的王傳君,話不多、很有個性,像一個藝術(shù)家。而這次在節(jié)目里出現(xiàn),并沒有想象中的疏離感,反而以他最舒服的狀態(tài),刷新了大家對他的認知。 前段時間,壹心理前往《五十公里桃花塢2》的拍攝地海南,見到了王傳君。 六月的海島,天氣非常熱。 他跑過來接受采訪的時候,已是滿頭大汗,沒有化妝,暗綠色的寬大T恤被汗水浸濕,頭發(fā)也濕漉漉的。他一把抓起劉海捋到腦后納涼,就像來鄰居家串門一樣,隨性而真實。 這是王傳君第一次參加真人秀節(jié)目,我們不禁問他: -「參加真人秀節(jié)目對你來說有困難嗎?」 -「不困難,就是在這里待著」 -「來之前你有沒有擔心過自己可能會不合群?」 -「不會?!?/p> -「會害怕別人不喜歡你嗎?」 -「不怕。」 嗯,這很王傳君。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一起走進王傳君的世界,和他一起聊聊: 不愛社交的人,如何在社交中舒服做自己。 「我不」 眾所周知,這是一檔群居生活綜藝,15位嘉賓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會有很多集體活動。 當王傳君被問到,在節(jié)目錄制中,有沒有讓他不知所措的集體活動時。 王傳君直言:「我們第一天要表演節(jié)目的時候,太尷尬了?!?/p> 他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 「就是你大過年的到朋友家吃飯,去到飯還沒吃兩口,突然朋友說,'誒,你起來給我表演個節(jié)目’。 我應(yīng)該怎么應(yīng)對這樣的事情?我當然是不了?!?/p> 正如節(jié)目播出的那樣,他直接拒絕了表演節(jié)目的要求,并解釋說「我們剛見面,還沒有那么熟」。 他不想這么近的距離在大家面前表演節(jié)目,而且是第二天就要倉促地表演,他不喜歡這種被強行推著走的感覺。 宋丹丹退一步說:「你可以不演?!?/p> 王傳君直接回答:「對,我一定不會演的。」 為什么他要如此堅定地拒絕呢?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看,王傳君其實是在捍衛(wèi)他的「個人邊界」。 它指的是我們建立起來的一種身體上、情感上以及精神上的界限,以此來分辨什么是合理和安全的,保護我們不受他人的侵犯、利用和操縱。 當你在社交關(guān)系中出現(xiàn)不適感,其實就意味著對方的行為,已經(jīng)觸犯了你的個人邊界。 但個人邊界模糊的人,在社交關(guān)系中即便感到不適,也會迫于種種壓力選擇順從。 比如,為了迎合他人,放棄自己的想法和壓抑自己的感受;拒絕別人的時候,內(nèi)心會感到愧疚;被欺負的時候只會忍氣吞聲等等。 而擁有健康個人邊界的人,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 他們知道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是可以允許的,也知道當別人越過心理邊界的時候,該如何應(yīng)對。 既尊重別人,也保護自己。 就像這次社交沖突中,宋丹丹認為集體表演可以快速促進彼此的感情。但在王傳君看來,這種過度熱情的社交給他帶來了負擔感。 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的是明確地拒絕,并且真誠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感受,讓大家知道,他不是抗拒群體活動,而是期待等大家慢慢相處熟了,自然而然發(fā)自內(nèi)心地跟大家表演節(jié)目。 這樣溫柔而堅定地捍衛(wèi)自己的個人邊界,對任何一段關(guān)系的發(fā)展都是更健康的,一味附和反而是對關(guān)系的消耗。 不過,他也告訴壹心理,后面沒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了。 因為大家相處久了之后,慢慢有了親戚朋友的感覺。 「這個事情就變成幫朋友的忙,幫朋友忙這件事情就是一定要去干了,真的是硬著頭皮也得把朋友的忙幫掉」。 他坦言,自己在生活中不太愛社交,大部分時間都在家?guī)『ⅲ赡苁畮滋旎蛘咭粋€月才會和朋友吃個飯聚一下,但他也不會拒絕社交。 「我們不得不社交嘛,在工作、在人群中你就開始在社交了,社交的時候也不要讓別人覺得,你這個人好像真的好難相處,好痛苦?!?/p> 「我只是想看鳥」 你覺得社交累嗎? 王傳君的答案是,「社交確實非常累」。 所以在社交的同時,他也喜歡獨處。 《桃花塢》第二季增加了一個「放逐孤島」的懲罰環(huán)節(jié),讓塢民選出貢獻值較低的人,得票最多的人將前往孤島獨處。 王傳君是第一個主動申請去體驗孤島的人。 「我覺得人是非常需要獨處的,獨處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節(jié)目里有一幕是,王傳君獨自一人在海邊坐著。 看鳥。 看起來隨意又舒適。 武大靖聽說他一個人在那里,跑去找他。 王傳君便興致勃勃地跟他分享:「你看,那邊有一群鳥,像白鷺一樣飛啊飛,然后停在了一棵樹上……」 武大靖卻問:「是可以吃的嗎?」 王傳君笑笑說,他正在等著,那群鳥再次飛起來的那一瞬間。 我們不禁問他:「獨處的時候會覺得孤獨嗎?」 他篤定地說,不會。 「(獨處的時候)覺得,你好像可以跟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產(chǎn)生一種連接,那個風(fēng)啊,海浪啊,有時候爬過一只小蟲子啊,旁邊的石頭啊……所有東西都好像會跟你有交流,天上的星星、月亮都會。」 社交的本質(zhì),是人與人內(nèi)心的連接,更是人與自己內(nèi)心的連接。 想起存在主義心理學(xué)家歐文·亞隆說過: 「要完全與另一個人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人必須先跟自己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 如果我們不能擁抱我們自身的孤獨,我們就只是利用他人作為對抗孤獨的一面擋箭牌而已?!?/p> 在心理學(xué)上,「孤獨」是一種主觀的情緒體驗或心理覺察,指個體的交往水平未達到預(yù)期效果時的不愉快的心理體驗。 孤獨有兩個特征:人際關(guān)系的缺失,以及令人不愉快的主觀體驗。 有的人花很多時間社交,內(nèi)心依然感到孤獨。 有的人離群獨處,靈魂卻是豐盛而自由的。 所以,獨處并不意味著孤獨。 正如心理學(xué)家卡爾·榮格所言: 「孤獨并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p> 因為孤獨具有 「主觀體驗」 的特征,所以「孤獨」 和 「獨處」 是不一樣的。 好的獨處是一種積極的能力,在心理學(xué)中被稱作 「積極獨處」( positive solitude )。 它不是因為一個人不會社交而被迫選擇,而是個體主動選擇的獨處,例如為了自我提升或者享受安靜而獨處。 研究證明,這種積極獨處能讓人更清晰地觀察環(huán)境、認知自我、完成情緒上的自我更新,有益于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度的提升。 就像王傳君在節(jié)目里,自己看鳥、種菜、畫畫,一個人在孤島上用石磨磨咖啡,朋友來了就熱情地招呼,你不會覺得他很孤獨。 相反,這種積極獨處能力讓他很享受獨處。 所以王傳君告訴壹心理,他更喜歡在孤島待著,但是也很享受跟朋友們在一起痛并快樂著的時光。 「不得不社交(的時候),就社交,不然就自己待著」。 在群居社交和自我獨處之間,他并沒有刻意追求平衡,「生活在幫我平衡所有事情」。 他只是順其自然,讓自己舒服,也讓別人舒服。 「成為自己最難的, 是保持懷疑」 人為什么很難活出自我呢? 個體心理學(xué)家阿德勒認為,人要活出自我,一定要學(xué)會「課題分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各自做好自己的課題,互不干涉,人際關(guān)系就會和諧。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guān)系矛盾,都源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 很多人覺得,在社交中無法做自己。 或許正是因為,你總是任由別人對你的課題橫加干涉。 事實上,當我們感到無法做自己的時候,身體的本能會告訴我們,什么是別人期待我們?nèi)プ龅氖虑?,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p> 可為什么我們還是會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選擇壓抑自己呢? 因為,我們害怕被討厭。 所以阿德勒認為,我們并不是被他人限制了,才無法活出自我。 我們是害怕被討厭,才選擇了犧牲自己的自由。 另外,人是社會性動物。 每個個體都希望能成為群體的一部分,被群體接納。 當我們產(chǎn)生「害怕被群體討厭」的恐懼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焦慮和壓力。 比如一種「同伴壓力」。 它指的是,個體因為渴望被同伴接納、認可、肯定,為了避免被排擠,于是選擇違背自己的意愿所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 所以為了和同伴保持一致,放棄或者讓渡部分自我。 那么,那些在社交中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的人,是否一定要要改變自己呢? 在王傳君看來: 「TA如果享受這件事情,TA樂此不疲,就可以繼續(xù)做下去,存在即合理」。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也有很多人擔心,做真實的自己會不會傷害到朋友? 「我覺得真實的自己,只有跟自己在一起對話的時候才成立。 你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你是朋友眼中的你,你們有一個固定的相處模式,你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也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 他覺得,做自己最難的事情,就是保持懷疑。 尤其是對生活的懷疑。 「我們要去懷疑一些東西,不能讓自己過分的麻木,你才有可能真的看到自己?!?/p> 否則就容易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比如要在篝火晚會上表演節(jié)目這件事: 所有人都妥協(xié)了,自己就一定要順從嗎? 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其實肆意灑脫的王傳君也曾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在不斷思考著「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但這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我們一直接受的教育都是,父母和社會告訴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從來沒有人教我們,該怎么認識自己,如何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當我們在不斷的自我探索中,想通了什么是別人給你的期望,而你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正如王傳君曾在微博發(fā)過的一句話: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別成為他們所希望的」。 寫在最后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問他,對于那些沒有辦法活出自我的人,有沒有什么話跟大家說。 「我不配」,他毫不猶豫地說出這句話。 「我覺得大家都生活得挺辛苦的,好好生活,感恩生活就可以。 偶爾,懷疑一下它吧?!?/p> 當所有人都在服從權(quán)威的時候,你依然可以有說「不」的權(quán)利。 當全世界都在朝著主流走的時候,你依然可以大聲說出「我不喜歡」。 深深記得,《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提到: 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別人要怎么活,是別人的事情。 而你要怎么活,是你的事情。 自由,就是允許自己被討厭。 不合群,也沒關(guān)系啊。 愿每個人,都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活得自在豐盈。 世界和我愛著你。 |
|
來自: 新用戶1510905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