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位于豐臺區(qū)中部,京石高速公路跨永定河北側(cè),是北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橋,也是華北地區(qū)最長的石砌聯(lián)拱橋。 盧溝橋 盧溝橋的建造大體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盧溝橋所在的地方,是進出北京南北陸路交通和軍事上的要道,由于古代時永定河水不斷決口,以前都是靠浮橋和木橋渡河,但其不斷被洪水沖毀,因此修建這樣一座堅固的石橋是十分有必要的。 盧溝橋位置示意圖 第二,就是永定河改道的問題,大約在西漢以前,永定河的河道位于薊城以北,東漢時已經(jīng)移到了薊城以南,后多次擺動,但盧溝橋以北的河道卻沒有什么變化,因此盧溝橋一帶就成為一個進出北京的渡口,為以后建造盧溝橋的選址奠定了基礎。 永定河歷史河道示意圖 第三,金代統(tǒng)治者遷都北京(金中都),為了加強和南方的聯(lián)系,鞏固對華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對抗宋朝,需要建造這樣一座堅固的石橋。 金、南宋地圖 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六月開始修建石橋,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歷時三年零九個月,金章宗完顏璟賜名為“廣利橋”,由于金代時永定河名為盧溝河,因此普通百姓均俗稱此橋為盧溝橋,沿用至今。 元代《盧溝運筏圖》 明代正統(tǒng)九年(1444年)重修,清代康熙年間毀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新中國成立后1968年加固橋體,并展寬橋面。 清末的盧溝橋 盧溝橋橋身全部采用白石,長212.2米,兩端有引橋,長54.3米,總長266.5米。橋面寬7.5米,有11個拱券,南北兩側(cè)欄板共279塊,北側(cè)石欄雕柱140根,右側(cè)141根,柱高1.4米,柱頭雕刻蹲伏的石獅。 盧溝橋橋面 橋墩、拱券等部位均使用腰鐵加固,以加強各部分之間的拉力。橋墩呈船形,迎水面砌有分水尖,端部安裝一根三角鐵樁,以抵御洪水和冰塊的沖擊。 盧溝橋橋墩 盧溝橋是根據(jù)永定河水流特點設計建造的,它堅固耐用、雄麗壯觀,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精華,體現(xiàn)了我國建造橋梁的輝煌和成就。 盧溝橋舊照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中也記述了盧溝橋,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為保護古橋,1987年在橋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橋通行汽車,只準許行人步行通過古橋。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可波羅畫像 因盧溝橋是從西南方進出北京的門戶,故仿照大門兩側(cè)擺放石獅的做法,在橋兩側(cè)欄桿上雕刻不同形態(tài)的石獅,俗語有言:盧溝橋的獅子——數(shù)不清。 盧溝橋石獅 石獅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有雌雄之分,雌戲小獅,雄舞繡球,有的大石獅身上有許多小獅,最小的只有幾厘米長,有的只露半個頭,一張嘴,精美可愛。 盧溝橋石獅 據(jù)記載盧溝橋上雕刻的大小石獅原有627個,現(xiàn)存501個。 1927年的盧溝曉月碑 橋兩側(cè)各有石碑一座,東側(cè)碑身上刻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盧溝橋的經(jīng)過,西側(cè)碑身上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書的“盧溝曉月”四字,為“燕京八景”之一,碑高4.52米,寬1.27米,厚0.84米。 盧溝曉月 歷史上的盧溝橋歷來都是軍事重地。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為了抵抗李自成的起義軍隊,在盧溝橋旁修建了一座拱北城,是捍衛(wèi)京城的橋頭堡,清代改稱拱極城。民國九年(1920年)宛平縣署搬到此地,改稱宛平城,沿用至今。 宛平城舊照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盧溝橋畔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從此開始。 日軍通過盧溝橋 解放后曾數(shù)次修繕宛平縣城和盧溝橋,八十年代在橋旁、城內(nèi)修建了盧溝橋史料陳列館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 盧溝橋路,原為清代御路的一段,中有條石鋪砌,民國年間多次改建,1965年改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修筑京石高速公路,將盧溝橋路劃分為兩段,東段仍稱為盧溝橋路,東起西四環(huán)南路,西至京石高速公路,長4500米,寬9米。西段稱為盧溝橋南路,至小啞叭河橋與周口店路相接。 盧溝橋路 |
|
來自: 新用戶8926AVU2 > 《《北京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