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喊著“再逼的話,就死給你看”、“活著真沒意思”、“媽媽,對不起,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的孩子。本應該是人生最好的年華,活力四射的年齡,為啥突然就變得頹廢厭世了呢?花兒,還沒開,怎么就蔫了呀?這是讓很多70后80后的父母困惑和苦惱的問題?;叵胱约荷蠈W的年代,物質條件那么艱苦,競爭壓力也很大;更重要的那時父母工作都很忙,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也根本不像現(xiàn)在對孩子的多,但為啥“現(xiàn)在的孩子這么脆弱?承受能力怎么這么差?受不了一點委屈? 但這些都是從成人、從父母角色出發(fā)的觀點和感受,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需要放下自己固有的評判和期待,穿越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看看孩子為什么想到死亡?為什么如此決絕地選擇以自殺這樣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本有無限可能的人生? 如果把人的心內世界比喻成一座巨大的冰山,外顯的行為就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在下面隱藏的巨大的部分,是支配著行為的情緒、觀點和深層的渴望。我從情緒和認知兩個角度來分析 1. 情緒 一般來說,無論只是偶爾抱怨一下:“我不想活了”,還是到真的施行自殺行為,孩子的內心感受都是無力、無助、失望,甚至極度絕望的。這些情緒如果長期積壓在心里,得不到疏解,就會像是一個裝滿了各種垃圾的巨大垃圾桶,隨時有爆掉的危險。情緒一種能量,同樣遵守能量守恒定率,當長期在身體里超出了正常的承受力時,人體也會自動的尋找能量的出口,這時自殺的行為就很容易從情緒沖動到想法再最后變成行動。 這里介紹一個心理學理論叫“身心容納之窗”,指的是一個人面對壓力時,身心可承受的范圍。在容納之窗之內,身心處在“適度激發(fā)狀態(tài)”,一個人尚可穩(wěn)定與理性地面對困境,解決問題。 當外界壓力持續(xù)增加,就可能進入“過高激發(fā)狀態(tài)”,亦即能量過強,行為呈現(xiàn)焦躁、易怒、失眠、沖動等現(xiàn)象。如果孩子長期處于身心容納之窗的警戒線,再加上突發(fā)應激事件——失戀、考試失利,被父母訓斥等,就很容易直接被壓力逼出身心容納之窗,情緒失控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沖動型自殺常見于青少年中。 另外的一種是“過低激發(fā)狀態(tài)”,也就是能量不足,出現(xiàn)疲憊、無力、憂郁、失去動力等情形,很多嚴重抑郁癥最后決定自殺,或有動機的有準備的自殺多數(shù)是這種情況。 無論過度激發(fā)狀態(tài)還是過低激發(fā)狀態(tài),都需要將孩子帶回到身心容納之窗里,也就是回到一個正常的非應激狀態(tài),只是兩者的方法和方向截然不同,前者是恢復平靜,后者是重塑希望。 但共通之處是家長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因為你的平靜、理解和包容是孩子最好的藥。當孩子已經(jīng)處于身心接納容納之窗之外的時候,內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可能是你不經(jīng)意的一個哀怨的眼神,或是一個稍帶指責的語調,都可能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甚至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后那顆稻草。 圖源:unsplash 2. 認知 說完了情緒我們再來說說認知,因為人的行為是受情緒和認知高度相關的。 一旦孩子進入青春期前期,也就是從大概10歲左右開始,當然每個孩子的狀態(tài)和時間會有差異,其心理特點之一就是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自己為什么活著?希望樹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獨特性。當孩子問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這時心理要有覺察,不要覺得孩子在瞎想,甚至指責孩子不好好學習,其實這正是孩子沒有學習動力甚至是活著的動力的重要原因,把問題當成一個你的孩子交流的一個機會,幫助你的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和方向。 而這時的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是不準確和不穩(wěn)定的。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對自己產(chǎn)生許多期待,“覺得自己很牛很厲害”、“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追求轟轟烈烈”,變成了標榜自己的獨立意識的標志。 但他們的思想并不足夠成熟,容易受別人尤其是同齡人的眼光和想法的影響,一旦自己的表現(xiàn)讓別人失望,或覺得自己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女孩子的身材容貌,就會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這時突遇一點挫折、打擊,他們內心的擔憂,對自己扭曲的認知——“我一無是處”、“世界上沒有人愛我”、“一切都完了”......就會被無限放大,而當這種想法長期無法得到校正時,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自我認知。 另外關于自殺的一個扭曲認知是:死了一了百了了,死了就再也不用面對這些了,其實這是身陷痛苦中的孩子無力應對和解決當前的壓力和困難,而采用的一種逃避的無效的解決方法。當一個人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就會出現(xiàn)這種“認知狹窄”的現(xiàn)象,對于本來思想就還不成熟的孩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從自殺念頭到自殺傾向到實施自殺行為是有一個漸進的轉化過程的,就像從感冒到肺炎到肺癌的過程,自殺念頭其實并不可拍,而且很多時候很多人壓力過大的時候都會有這張一閃而過的念頭,這時家長如果能及時協(xié)助,早發(fā)現(xiàn),正確、有效、和及時干預,自殺的想法就不會像毒瘤般一直在心里蔓延。 如果孩子有一下言語、行為或狀態(tài),都需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視,并及時尋求專業(yè)幫助,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和身體上生病去看醫(yī)生是一樣的,“諱疾忌醫(yī)”受苦的只會是你的孩子和你的家人。其實當孩子處在奔潰的邊緣,而且很多時候,出于本能會有求助的信號的,但只是被我們有意或無意忽視了: 1、和你很嚴肅的討論活著的意義或生命的意義。 2、看一些和自殺有關的書、電影、視頻等。 3、常說“我覺得好難,我就要堅持不下去了”、“我看不到任何希望”、“我怎么也做不到”這樣的話。 4、總是處于很絕望、麻木、無力的狀態(tài)中,“現(xiàn)在沒有人可以幫助我”、“世界上根本沒人懂我”。 5、出現(xiàn)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中斷與他人的交往或出現(xiàn)很危險的行為,或一直很被動的人突然主動找你說一些過去很重要的時刻,突然與親友告別,看一些過去很重要的地方) 6、向人說:“我所有的問題馬上就要結束了。”、“沒有我,你們會過得更好?!?/span> 7、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將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 8、談論自殺計劃,包括自殺方法、日期和地點——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可能已經(jīng)在自殺的準備階段。 9、開始不和任何人交流。 Supportsystem(支持系統(tǒng)):有沒有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有沒信任的人?(社會支持越薄弱的人,風險相對更高) 5個字母組成分別代表5個因素,這5個因素可以幫助我們綜合權衡被干預者當時的自殺風險大概有多大。 1、讓他們盡情傾訴,沒有時間限制;家長最重要的是用心傾聽,一定不要插話、點評,甚至指責。 在孩子沒有主動問你的反饋之前,不需要主動給反饋,如果你實在想給,請先證得孩子的同意。如果孩子說不想聽,請保持沉默,這是對孩子更是對一個獨立的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不要急著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去給出你的建議。給予孩子最初的生命動力的是“愛”,所以喚回孩子活下去的動力也是“愛”,而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耐心的“陪伴”是最好的愛。 2、你可以不同孩子的觀點,但你需要接納孩子的感受,做孩子情感的容器,盡最大可能地在孩子面前保持平靜和包容。 父母當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難免不投注大量自己的復雜情緒,比如恐懼、委屈、無力。所以,介紹一個小妙招給家長,當你聽的時候,當成別人家的孩子,就容易做到平靜和包容了,就很容易去理解對方。當一個人在遇到巨大打擊的時候,內心很容易退回到一個比實際年齡幼稚很多的狀態(tài),這時就需要父母像包容一個小孩子,甚至是小嬰兒般的包容和理解。 3、當孩子們說自殺時,應認真對待,不要輕視,也不要回避,無論對孩子、自己和家人更不要指責,這些只會讓問題更糟糕。面對危機,需要的是勇敢面對,而此時,正是家長為孩子樹立勇敢面對挫折的榜樣的時候。 請帶著上面說到的尊重、平靜和包容,詢問他們“在你痛苦、絕望的時候想到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嗎?”如果有,請立即啟動自殺風險評估程序,詢問一個人有無自殺念頭不但不會引起自殺,反而可以拯救生命。必要時求助專業(yè)人士,對生命保持敬畏心,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她應該是想用以死來威脅我們,她就是矯情,她不敢死,她不會真的想死的…… 圖源:unsplash 4、最重要的一點!找專業(yè)人士來協(xié)助你評估孩子的自殺風險,并與你和孩子溝通,因為此時父母想做到冷靜和客觀是非常難的,而且自殺風險評估和干預本來也是一個很專業(yè)的事,需要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團隊共同完成。 不要覺得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就可以獨立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就像你不能自己給自己做一個闌尾炎手術一樣,即使你是一個醫(yī)生,這種自大的心理會延誤了最佳的干預時機,嚴重的可能就錯過了一個生命。更何況此時需要幫助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因為父母當面對自己的孩子要自殺時,本身就已經(jīng)處于高壓和應激狀態(tài),也是需要心理支持的對象,也需要在專業(yè)人士的支持下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和穩(wěn)定,否則不能幫到孩子可能還會成為孩子情緒的導火索,問題的加速器。 5、如果評估認為風險很高,請把一切可以自殺的工具收起來,不要讓孩子接觸到,不要讓其獨處,保證24小時身邊有人。很多悲劇都是在看似沒有預兆的情況下,在家人疏忽時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的。 6、即使暫時性的危機解決了,孩子終于恢復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就萬事大吉了,此時父母需要開啟一輪嚴肅認真并深刻的自我反思,面對同樣的壓力和困難,為什么我孩子的內心會如此脆弱?從大量心理咨詢的案例中我們知道,即使表面表現(xiàn)的很正常,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社會面具,其實自殺者的內心早已是千瘡百孔,一片荒蕪,所以更重的是幫助孩子重建自我價值感,因為自殺的本質是內心極低的自我價值感。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需要反思的自己的教育方式,我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如何影響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設想一個天天被父母批評指著,或沒有情感交流的孩子是不會有自我認可的。 甚至思考我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也就是說,父母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人格環(huán)境,孩子將來就容易會成長為什么樣的人。 從心理學創(chuàng)傷理論的角度講,父母自身沒有處理好的心理創(chuàng)傷會以潛意識的方式傳遞給孩子,即“代際創(chuàng)傷的傳遞”,如果父母自己都一直掙扎在情緒的黑洞里,自己的愛就是干涸的,是沒有能力給到孩子愛的滋養(yǎng)的。如果你是這種情況,也同樣需要一位靠譜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做一些自我探索,先學會愛自己,才有會有更多真正的愛給到孩子。 上世紀70年代,窮困潦倒的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在畫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差不多同一時期,承受殘酷迫害的中國著名女作家丁玲卻沒有選擇自我了斷,而是一邊勞作一邊堅持創(chuàng)作。多年以后,她穿著樸素的白襯衣,坐在一把老藤椅上,這樣回憶起自己的選擇:人啊,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 我們必須想辦法說服傷痕累累的年輕生命,盡管看上去并不理想,但總還有其他的選擇。絕大多數(shù)時候,“痛苦地活著”會比“死亡的解脫”更有意義。 于芷萱 |
|
來自: 新用戶3963ynf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