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祖源之我見 柏鄉(xiāng)魏氏,望族也。橫跨明清兩朝近三百年間,柏鄉(xiāng)魏氏名士輩出,貢生、舉人近百,進士十三人。十三人中有魏裔訥、魏勰、魏世泰祖孫三代“一門三進士”,又有中國北方罕見的魏廷祚、魏翱、魏肇高的“一門一科三士”(1783年 乾隆癸卯科);柏鄉(xiāng)魏氏名人著作者眾,載入史冊的有25人、著述104部、332卷;柏鄉(xiāng)魏氏與《柏鄉(xiāng)縣志》淵源頗深,《柏鄉(xiāng)縣志》自嘉靖二十五年創(chuàng)修至今,八部《柏鄉(xiāng)縣志》,多為魏氏編纂,或有魏氏參與編修。魏氏高官魏謙吉、魏裔介等各類書報多載,此不贅述。 魏氏家譜為柏鄉(xiāng)續(xù)修最早的家譜之一。據(jù)魏氏家譜記載:魏氏始祖寒臘,元代末居柏鄉(xiāng)城西南之圣德村(路村)。經(jīng)永樂年間孝廉魏進,數(shù)傳至六世魏壽,又經(jīng)謙光、純粹,傳十二世魏裔介,至今已傳至二十八世、今存世魏氏族人達數(shù)千人矣。魏氏家譜存世有二,一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魏延緒等所撰修的《魏氏家乘》六卷九冊;二是民國八年魏元慶等撰修的《魏氏家乘》六卷十一冊。致于乾隆以前譜牒,知柏祥曾修家譜,然今不得見。魏裔介《兼濟堂文集》收入的《魏氏先塋記》中對寒臘以下十數(shù)世清楚有記,然對寒臘以上世系不得而知。只是籠統(tǒng)記曰:“魏之得姓久矣,肇于周,封于晉,大于戰(zhàn)國,盛于漢、唐、宋,其支派不可得考矣?!本科湟?,《魏貞庵先生年譜》給出答案“譜牒失傳,莫可稽考”,可考者只有“元未寒臘”了。 《魏氏先塋記》中盡管有“魏之得姓久矣,肇于周,封于晉,大于戰(zhàn)國,盛于漢、唐、宋”、《魏貞庵先生年譜》中盡管有魏氏“本出姬姓,發(fā)源畢公,衍于文侯,豪于信陵,代有聞人”之記載,但由于“譜牒失傳”,寒臘“來自那里?”一直縈繞魏氏后人心頭。魏氏本族內對于祖源的探討從未停止過。加上柏鄉(xiāng)魏氏多名士的名人效應,柏鄉(xiāng)民間對魏氏祖源的探討也未停止。 寒臘來自哪里?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魏氏系金兀術之后,當為金的完顏氏改姓魏氏。此傳說之理由在于,北方之少數(shù)民族“聰明”,故魏氏名士頗多;亦或屬于民族偏見,認為魏裔介依附滿清,故有北方游牧民族后裔之嫌。然而此說提供不出任何完顏氏改魏姓的證據(jù),哪怕蛛絲馬跡。第二種傳說是寒臘來自于巨鹿,可能是認為魏征是巨鹿人之故,似有攀附魏征之嫌。也有傳說來自魏裔介的《墓志銘》。經(jīng)查,此傳說見于《魏氏家譜》上手書之眉批。亦或是書寫者本人曾見到魏謙吉、魏裔介的墓志銘所述己見,亦或是受“巨鹿說”之影響。再查《墓志銘》,魏謙吉的墓志銘的確有“至唐文貞公起鉅鹿相太宗子孫家焉”之字樣。魏裔介墓志銘有“公姓魏氏,魏萬之后,分有晉國,子孫以國為氏。世有顯人,其尤著者漢高平憲侯相、唐鄭文貞公征;譜牒失傳,莫能詳其世次。”也就是說,魏謙吉、魏裔介好似承認柏鄉(xiāng)魏氏系魏征之后裔。 2018年1月7日,湖北孝感的魏中聯(lián)給魏裔介十二世嫡孫魏國靜先生發(fā)來魏氏《世譜》7頁,又有1頁手寫的世系圖表。應魏國靜之邀,筆者對該《世譜》進行初步探討。筆者認為該譜中魏萬的71世裔、建炎四年(1130年)復居柏鄉(xiāng)的宗華就是今柏鄉(xiāng)的魏氏之祖。更具體的說宗華就是寒臘之祖。 該《世譜》載明:魏宮始之魏姓,出自姬姓。畢高在成王時封侯,傳十四世裔畢萬因功封大夫,仍得食邑于魏。賜子犨(chou)從其國名以為氏,(故后人將魏萬作為賜姓之第一世)。魏萬歷十七傳秦灌,至洹水公(十九世),傳至第二十六世魏桂。魏桂于元康4年(公元前62年)重修賜姓譜志。 其后經(jīng): 霦(天鳳公元14—19時人)、戩(西晉武帝265—274時人)、鍾(梁天監(jiān)502—519人)、德深(隋仁壽三年603年居晉州)、疇(唐武德618—625時人),到唐朝名相魏徵,其后傳承是:叔玉、敏(梁乾化三年913年之亂避居平陽之鄗)、和衷(宋建隆辛酉961年去太行復業(yè)。柏鄉(xiāng)次子宙開寶間968--975官金華居蒲江)、宣、揆、綬(六十七世)。魏綬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重修魏氏家譜。 再后是:念汾(元豐二年1079年筑恒山)、果、宗華(建炎四年1130年復居鄗南之千金渠)、炳(宗華次子,紹興三十年1160年出官平江,卒,葬長州相城里,子遂家)、傳19世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秋,洹水六十二世裔永川(今重慶市永川區(qū))魏江序定族譜。其它“后派衍紛繁,時異地,殊殆不可紀”。 根據(jù)以上記載可知: 1、自公元前636年畢萬封大夫,后人將魏萬作為賜魏姓之第一世,經(jīng)魏征、叔玉、直到第67世魏綬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重修魏氏家譜,其載漢唐以來世系次第及其里居犁然。(犁然:猶言釋然,分解清楚的意思。) 2、從魏綬1024年修譜、念汾1079年筑恒山看,其間似還有一世,故宗華當是魏萬之71世裔。 3、敏于913年“避居平陽之鄗”、和衷961年“去太行復業(yè)”、柏鄉(xiāng)次子宙“官金華居浦江等說明,1130年宗華“復居鄗南之千金渠”是魏氏“又一次”居柏鄉(xiāng)。 這里的關鍵是:魏宗華復居的“鄗南之千金渠”是什么地方? 筆者曾經(jīng)過查找資料、實地查勘寫有《千金渠》一文,對“千金渠”的修建、走向、重修進行了探討。同時也對天禧二年(1018年)石幢所記載柏鄉(xiāng)縣的“路村”(包括北小路、坊路村、南小路村)村名進行過探討,寫有《千年路村今何在?》一文。筆者認為“鄗南千金渠”就是今柏鄉(xiāng)縣城西南的路村、魏裔介《魏氏先塋記》中的路村、魏裔介年譜中的“圣德村”。 此譜為什么不記路村、不記“圣德村”,而記“鄗南之千金渠”?1126年柏鄉(xiāng)地已經(jīng)屬金,1130年宗華“復居”,其次子炳1160年即到平江做官。此譜系炳之后所修,在炳的后世的心目中,小小的村名遠不及對“千金渠”印象深刻,況且宗華以前先祖居柏鄉(xiāng)也有以“鄗”記的先例和習慣。再者“千金渠”系名渠,與村民息息相關,印象深刻,遠走他鄉(xiāng)的后裔記“鄗南千金渠”亦就不怪了。 宗華之子(或長子或三子、四子)生活在1160年左右;元末的寒臘,生活在1350年左右,其間大約190年約七代。僅憑居住在同一村難道就能斷定是祖裔關系嗎? 首先要說的是,此期間魏氏傳人是否曾離開柏鄉(xiāng)又“復居”,是否還有其它支系傳人在此不做討論。關鍵的證據(jù)是:孝感發(fā)來洪武二十一年的《世譜》最后有一段“注”,或者叫“說明”,或者叫“備忘錄”,有58個字,對解答本題關系極大。今原文錄之:“乙未閱柏鄉(xiāng)譜志炳公出任平江以前皆吾楚舊譜所同比旋里檢視之字跡頗多殘缺悔出都選東魯未便攜譜證勘姑照原本發(fā)文復過柏鄉(xiāng)查補”(沒有斷句)。 “乙未”年是哪一年?修譜的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后有兩個“乙未”年,一是元代至正15年即公元1355年,二是明永樂13年即1415年。顯然是前者?!伴啺剜l(xiāng)譜志”說明1355年柏鄉(xiāng)魏氏家譜尚存,作注者看到了。而后把柏鄉(xiāng)的家譜與“楚舊譜”做了對比,并且證實1160年以前的兩部家譜相同。也就是說至1355年,宗華柏鄉(xiāng)的兒子下傳約七代的傳人,與宗華的次子炳下傳的傳人,經(jīng)過對比家譜證實:居住鄗南千金渠的宗華是他們的共同的祖宗。并且宗華以上的家譜相同。 筆者認為:1355年柏鄉(xiāng)的寒臘可能已經(jīng)在世,亦或“復過柏鄉(xiāng)查補”的時候一定在世。 結合1355年的家譜“字跡頗多殘缺”和《魏裔介年譜》所說“譜牒失傳,莫可稽考”。可以確定:宗華的兒子就是寒臘斷緒約7代之祖、寒臘是魏萬的79世孫。 另:關于桂系魏萬26世孫和魏綬系67世孫的依據(jù),來自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秋洹水六十二世裔永川江序定的《世譜》。原文是:右圖自畢萬一世至二十六世,本漢(康末)諱桂公重修賜姓譜志以為援居,自二十七世至六十七世,本宋(天圣甲子)諱綬公續(xù)修家譜。其載漢唐以來世系次第里其里居犁然,畢具厥后派衍紛繁,時異地,殊殆不可紀 。--------謹按歷傳世系,循先代之次第貴成一圖。俾后之子孫知所接續(xù)云。 以上所說本一己之見,乃有“班門弄斧”之嫌。錯誤之處敬請魏氏族人批評指正。 (此文載作者著《柏鄉(xiāng)軼事》一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