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癥系指血漿中脂質(zhì)濃度超過正常范圍。由于血漿中脂質(zhì)大部分與血漿中蛋白質(zhì)結(jié)合,因此該病又稱為高脂蛋白血癥。血脂包括類脂質(zhì)及脂肪,類脂質(zhì)主要是磷脂、糖脂、固醇及類固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血漿中的膽固醇除來自食物外,人體的肝及大腸也能合成。當食物中攝入膽固醇過多或肝內(nèi)合成過多,膽固醇排泄過少,膽道阻塞,都會造成高膽固醇血癥。甘油三酯是食物中脂肪經(jīng)小腸吸收后,被消化為非化脂肪酸及甘油三酯,進入腸腔,經(jīng)腸粘膜細胞再合成甘油三酯,并形成乳糜微粒,經(jīng)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同樣,甘油三酯也可在肝內(nèi)利用碳水化合物——糖類為原料而合成,可見多食糖類亦可使甘油三酯升高。 1.痰濕內(nèi)阻:此型多見于肥胖之人,平時經(jīng)常頭暈脹痛,胸脘痞悶,甚則嘔惡痰涎,身沉肢重,乏力倦怠。舌淡,邊有齒痕,苔白滑膩,脈來濡滑。 2.肝膽郡滯:患者平素性情抑郁,情緒不寧,善嘆息,伴胸悶,少腹或脅肋脹痛,脘痞噯氣,泛酸苦水,婦女可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前乳脹、腹痛。舌淡,苔薄白,脈弦等癥。 3.肝腎陰虛:多見于中年以上形體并不豐腴者,常眩暈,耳鳴,頭痛,肢麻,腰膝酸軟,口咽干燥,五心煩熱,健忘難寐。舌紅少苔,脈來細數(shù)。 4.脾腎陽虛:患者多形體肥胖,形神衰退,常頭昏頭暈,耳鳴,齒搖,腰膝酸軟,形寒怕冷,手足欠溫,腹脹納呆,腸鳴便溏,陽痿滑精。舌體淡胖,邊有齒印,苔中根白膩,脈象沉細而遲。 (1)痰濕內(nèi)阻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降脂。 處方:法半夏10克,茯苓20克,蒼白術各12克,瓜蔞皮12哥克,炒米仁10克,澤瀉30克,陳皮9克,生山楂20克,丹參15克,甘草3克。 加減:痰多加白芥子、制膽星、菜菔子;氣虛濕重加黃芪、黨參或重用蒼術、白術。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加減共治療患者271例,總有效率在78.3%~85.7%之間。 常用成方:可選用二陳湯、六君子湯、五苓散、異功散、瓜蔞薤白半夏湯化裁。 (2)肝膽郁滯 治法:疏肝解郁,利膽降脂。 處方:柴胡15克,郁金10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山楂15克,沉香6克,香附12克,赤芍12克,白芍15克,川芎9克,炒山梔9克。 加減:兼脾虛痰濕重加半夏、陳皮;氣滯血瘀加木香、當歸、丹參;食積不化酌加炒菱芽、雞內(nèi)金。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上方加減治療80例,總有效率78.7%左右。 常用成方:可選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白金丸、茵陳蒿湯等。 (3)肝腎陰虛 治法:滋補肝腎,養(yǎng)陰降脂。 處方:首烏30克,玉竹30克,澤瀉20克,丹參15克,五味子6克,決明子12克,生地12克,枸杞子15克,菊花9克,黃精12克,玄參20克,女貞子10克。 加減:兼心陰不足加菱冬、天冬;兼痰濁加石菖蒲、天竺黃;兼血虛加當歸、雞血藤。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以上方為基礎加減共治療患者174例,總有效率為81.8%左右。 常用成方:可選用二至丸、杞菊地黃丸、首烏延壽丹、六味地黃丸、左歸飲、滋水清肝飲等加減。 (4)脾腎陽虛 治法:健脾溫腎,化濁降脂。 處方:附子9克,茯苓15克,黨參20克,白術9克,仙靈脾12克,菟絲子9克,杜仲12克,肉豆蔻10克,淫羊藿10克,桑寄生15克。 加減:痰濁盛加瓜蔞、薤白、半夏;尿少、浮腫加車前子、椒目;大便溏薄加蓮子、薏苡仨、大棗。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用上方加減共治療104例,總有效率在77.8%~86%之間。 常用成方:可選附子理中丸、人參健脾丸、右歸飲、腎氣丸、真武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