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一個重度拖延癥的孩子,真是能讓老母親少活好幾年。 01、兒子的慢性子,能把人逼瘋兒子今年四年級,他日常的拖延簡直能讓人崩潰: 起床磨蹭十幾分鐘,穿衣服發(fā)好幾次呆,吃飯慢慢吞吞,我這邊催的都要冒火了,人家還在那晃晃悠悠。 寫作業(yè)更是頻繁引發(fā)親子大戰(zhàn)的導火索。一催他寫作業(yè),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廁所,就是不肯往書桌前坐。 好不容易坐下了,又開始磨磨蹭蹭,等到快睡覺了,開始知道著急了,動不動就要寫到半夜12點多。 放寒暑假寫作業(yè)就更難了,前半個月都不動筆,到了最后幾天開始上火了,胡編亂寫,你還說不得,一說就是淌眼抹淚的,跟你發(fā)脾氣。 我真心很不理解,明明作業(yè)量的并不是很大,寫時候的速度也不算慢,怎么開始就那么費勁呢? 于是我經(jīng)常頻繁的催促他: 但我發(fā)現(xiàn),不管我怎么催,兒子還是改不了拖延的老毛病。相反,被催得久了,他好像覺得很多事都不需要他負責,更沒有時間概念了,反正總有媽媽操心提醒。 有了這樣一個殺傷力強大的壞習慣,兒子的成績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 該完成的作業(yè)拖到不能再拖才去完成,后續(xù)的復習、預習一塌糊涂,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無法徹底掌握,日積月累,落下的知識點越來越多。 更嚴重的是,拖延癥給他帶來了明顯的消極影響,每每下定決心承諾以后再也不拖延,但卻做不到。 兒子改不了拖延的習慣,但也會因此感到焦慮,經(jīng)常沉浸在自責的情緒里。 我意識到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了,不然怕不光會耽誤兒子的學習,也會對他的身心發(fā)育造成不利的影響。 02、孩子拖延背后,是對未知的焦慮與恐懼拖延癥等壞習慣之所以難以擺脫,就是因為它滿足了人性當下的心理:先舒服,然后才是吃苦。如果想徹底改掉,就要運用科學的心理學原理。 著名的蔡格尼克效應,就是擺脫拖延癥的有效利器。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概念叫“蔡格尼克效應”,簡稱“蔡氏效應”,指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任務,比已處理完成的任務,印象會深刻很多。 心理學家蔡格尼克曾經(jīng)做過一項記憶實驗。 她讓參加實驗的人員做22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從50倒數(shù)到10等等。 一部分人能順利做完,另一部分的人還沒有做完時,就被叫停。 結果很有趣:那些被叫停的人會對未完成的事情格外上心,他們并不關注已經(jīng)做好的事情,反而對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久久無法釋懷。 這就是很有名的蔡格尼克效應,說的就是人們對沒完成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 這個記憶效應,同樣也可以用來解決孩子的拖延癥問題。 當孩子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還沒完成,在前方等著自己時,它們會不斷地出現(xiàn)在腦海里,占用大腦內(nèi)存,吸引著他的注意力。 未完成的事情越多,無形中產(chǎn)生的壓力也就越大。 這讓原本用來拖延、打算放松的時間,都會因為這些沒完成的任務而變得緊張、焦慮、自我攻擊。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在拖延的時候,身心卻并不放松,反而情緒焦躁、備受煎熬的原因,因為沒有做到“無事一身輕”。 想要科學運用蔡氏效應,就要了解孩子產(chǎn)生拖延癥的原因。 孩子拖延,往往有以下幾種情況: 1、自控力差 現(xiàn)在的孩子被很多充滿吸引力的事物包圍,比如短視頻、電視劇、游戲、手機等等。對于自控力普遍較差的孩子來說,很難抵抗住誘惑。 他們就會把本該用來學習的時間,拿來去玩樂,長此以往,對學習和寫作業(yè)就習慣去拖。 2、孩子也很焦慮 有時候,需要孩子去做的事情滿滿當當,或者有一定難度,孩子一下子就有了畏懼的情緒,他不知道該從哪兒做起,也厭煩寫不完的作業(yè)、學不完的習。 但又不得不每天面對這種枯燥的節(jié)奏,因此,孩子內(nèi)心往往會感到焦慮,進而陷入到拖延的泥潭中。 科學研究曾表明,拖延癥的產(chǎn)生主要是因為不良情緒。孩子并不能化解自己積累的負面情緒,于是,他們會下意識把"拖延"當成一種應付焦慮的方式。 對于成人和孩子都一樣,只有當“蔡氏效應”不在腦海中占據(jù)注意力時,你才能真正享受到放松。 而我也正是利用"蔡格尼克效應"的原理,幫助孩子擺脫了拖延癥。 03、巧用“蔡格尼克效應”,三個步驟,幫助孩子克服拖延壞習慣1、從容易地點入手,讓孩子先做5分鐘 很多孩子拖延時能把家長氣得冒火,但是一旦進入狀態(tài)了,做的速度并不慢。 蔡格尼克效應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讓孩子立即去做一些事,尤其是那些讓孩子沒做完會產(chǎn)生惦記的事。 我們成年人也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體驗,一部電視劇從頭開始看,到了日子就等它更新,因為心里有一個“沒完成、要繼續(xù)追完”的念頭,這就是蔡格尼克效應在發(fā)揮作用。 所以,面對習慣拖延、遲遲無法“啟動”的孩子,先安排他們做一件簡單的、擅長的事情,只要先做5分鐘,關鍵在于立刻、馬上去做。 比如英語好的孩子,就讓他先寫一頁英語作業(yè);好的孩子,就讓他先做5道題。 當孩子開始做了,他原先的焦慮、抗拒情緒就會逐漸消散,5分鐘后,你讓他暫停,他也會時刻想著這一項還沒做完的任務,就會自覺地去把這件事給做完。 這種要求孩子立刻、馬上去做的簡單小任務,比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解釋為什么不能拖延有用得多。 2、做一個“事不過三”待辦事項清單 蔡氏效應告訴我們,當一件尚未處理完的事情被突然打斷,這件事情就會在我們的大腦后臺掛機,一直悄悄占用我們的精力、意志力,讓我們徒增壓力。 為很多孩子用過待辦事項,但卻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因為往往家長會幫孩子列得過多,導致孩子反而因為事情太多、看不到做完的希望而開始拖延。 “事不過三”待辦事項清單,就很好地解決了蔡氏效應,又避免事項過多造成拖延。 方法很簡單,協(xié)助孩子從他每天必須做的事情里,挑出3件: 第一件事:選擇一項簡簡單單就可以完成的,比如整理書包,寫下明日學習計劃等; 第二件事:選擇一項對學習非常重要的,比如周五要考試了,這門學科要針對性地改錯題、復習總結等; 第三件事:選擇一項今天必須完成的,比如作業(yè)等。 意志力像肌肉,是會被消耗的。 如果一天緊鑼密鼓安排的都是重要又緊急的任務,孩子光一想就心生怯意,強烈的心理壓力會讓他產(chǎn)生逃避心理,下意識地選擇拖延。 而按這個順序完成三項任務,則會讓孩子從簡單的事情上,做好熱身,順利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也會收獲及時的良性反饋和成就感; 情緒好了,第一項任務帶來的成就感會形成更多的動力,推動孩子完成真正重要并緊迫的任務。 實踐是檢驗的唯一標準。 當我把這些心理學底層知識運用到孩子的教育中時,我發(fā)現(xiàn),兒子逐漸開始改變了。 從不難的任務開始,讓他變得容易“啟動”,而啟動后持續(xù)的成就感和自我認可,又激勵他不再逃避接下來的困難。 慢慢地,他形成了每天固定時間學習的習慣,每天開啟學習的動作也快多了。 不再被拖延癥捆綁的兒子,也感覺非常良好,他很開心地對我說:“媽媽,無事一身輕的感覺可真好呀!” 我相信,一旦體驗過不拖延的滋味,他就再也不愿意回到過去那種焦慮、著急的節(jié)奏中去了。 3、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無形當中影響到孩子。 “你的孩子不會按你說的做,但他會去模仿你做的。” 除了借用心理學上的蔡氏效應來科學引導孩子,想要孩子不拖拉、不拖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生動的榜樣。 看看自己,明知道拖延不好,但卻總是在給自己找借口,答應孩子帶他出去玩,經(jīng)常會因為一點微小的變動而往后推;回到家明明該馬上做的事,也常常先犒賞自己看電視,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才從沙發(fā)上起身...... 我的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言傳身教,孩子又怎么會對我的催促感到服氣呢? 為人父母,真的是一生的修行。 想要擁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先從父母努力、對事不拖延做起吧。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同病相憐”的家長們一些啟發(fā),我也會繼續(xù)學習。 育兒即育己,要一直加油啊~ 請關注我@青春期父母成長學堂,每日分享家庭教育干貨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