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學生活·霞光滿天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道德經(jīng)》中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萬事萬物一開始都是很簡單的,只是在演化過程中,就變得很復雜了。 人也是一樣,生來是一張白紙,隨著時光的浸染而變得濃墨重彩。 然而,一個高明的人,終將懂得,給自己做減法,反而會遇見更美的風景。 給社交做減法 《論語》中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span> 三種朋友對自己是有幫助的:正直的,誠信的和知識廣博的。 三種朋友對自己是有害的:阿諛奉承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花言巧語的。 《水滸傳》中的林沖,原來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又威風又體面,卻因兩次交友不慎而成了輸家。 第一次是從小認識的陸謙。 陸謙為了博得上位,甘為高衙內驅使,差點讓林娘子被侮辱。 后來林沖及時趕到,兩個發(fā)小徹底結怨。 之后,陸謙接二連三設計謀害林沖。最終,林沖殺了陸謙,被逼走上了梁山。 第二次是初次認識的吳用。 吳用對林沖下了連環(huán)套,試探他、理解他、鼓動他。 最后,林沖殺了當時的梁山老大王倫。自此,林沖已無處可去,身上的污點讓他不能再離開梁山。 林沖的經(jīng)歷,踏踏實實的給世人一個警醒:交友需慎重,識人需亮眼。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很多人信奉:多條朋友多條路。 于是,不停的參加酒會活動。 虛幻的交際圈,迎來送往,仿佛生活在別人的生活中。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忽略了最重要的家人,忽略了自己。 其實,真的不必要將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 當你不夠強大時,你的社交人脈只是“通訊錄”而已。 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志,是敢于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敢于拒絕三觀不同的人 。 開始給社交做減法,不再委屈自己,告別了那些不屬于你的觀眾,去演繹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給欲望做減法 《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span> 人人都是在為心中的名利欲望而奔波勞累。 這樣的奔波勞累,是必須的嗎?若能看淡名利,不被欲望裹挾,或許更容易獲得幸運的眷顧。 唐朝名將郭子儀,七朝元老,被稱為大唐中興的第一英雄,再造大唐的功臣。 然而郭子儀是怎么做的? 他在京城的汾陽王府,每天府門大開,沒有門衛(wèi),不需通傳。 王公顯貴和販夫走卒都可自由出入,府中人從不干涉。 這其實是郭子儀在保全全家,不讓小人有任何誣陷的機會。 正是如此的清醒,讓郭子儀功高蓋主卻無人猜忌,被稱為千古第一奇人,成為85歲善終的“五福老人”。 倘若不夠清醒,放不下欲望,就很有可能是:狡兔死,走狗烹。 在漢朝時,劉邦成了開國皇帝,被稱為“戰(zhàn)神”“兵仙”的韓信貪戀權位,最后卻被滅了三族。 而同時期的張良,卻能夠功成身退,晚年云游四方。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命運,皆因是否放得下欲望。 過度追求欲望,并不能帶來更多的快樂。 因為你的心一直記掛著沒得到的,卻忽略了已擁有的。事實上,無論什么人,都是吃不過三餐,睡不過七尺而已。 王陽明說:“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 每減少一分欲望,良知便回來一分。 良知回的越多,人的欲望就越少越純粹。人生下半場,學會給欲望做減法。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讓自己的生活回歸簡單的幸福。 這就是“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給內心做減法 《知行錄》中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span> 過去的事,未來的事,想它有什么用呢? 如此胡思亂想,只會徒增煩惱。一個人,要有活在當下的智慧。 漢宣帝時期,皇帝一時情急糊涂,將夏侯勝和黃霸一起打入死牢。 黃霸早就仰慕夏侯勝,就想求教于他。 夏侯勝笑著說:“咱們即將赴死,讀經(jīng)有何用呢?” 誰知黃霸說:“孔子有言,'朝聞道,夕可死矣?!?/span> 當下學有所得心有所悟,何必管明天呢?”夏侯勝聽了大為感動,兩人談經(jīng)論道,不勝欣喜。 結果,漢宣帝不忍殺他們,一直拖到2年后,兩人出了獄。 夏侯勝成了帝師,壽至90歲。 而黃霸則官至丞相,史書評價:若論治理百姓,以“霸”為首。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專注當下,不僅過得愜意,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專注當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多人卻不自覺的走了彎路。 不知不覺中,幸福感在不斷的降低,不斷的流失。如此,又在思慮“為什么不幸福”。進而,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從今天起,昨天的成敗榮辱,明天的憧憬彷徨,都放到一邊去。給內心做減法,牢牢抓住當下的幸福! ▽ 孔子說:“少之時,戒之在色;及其壯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戒就是做減法,在少年、壯年、老年,不同時期要做不同的減法。 因為人生苦短,有舍才有得。 給社交做減法,是一種成熟魅力,讓你減出輕松; 給欲望做減法,是一種淡泊精神,讓你減出快樂; 給內心做減法,是一種智慧覺悟,讓你減出幸福。 人生的上半場,愛過、恨過,成功過、失敗過,累了、倦了; 人生的下半場,腳步慢一點,要的少一點,想的少一點。 因為,好的人生,要懂得給自己做減法。同意的點個“在看”,請您轉發(fā)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
|
來自: 茂林之家 > 《處世/人生/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