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道德經(jīng)》第37章原文上半部分(問題部分加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 下德是“有”以為,反而不如“上仁”的“無”以為境界高這段經(jīng)文如同繞口令,想熟背它,就要理清老子這段話的思路??墒菞l分縷析之下,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 為什么“下德”和“上義”后邊都是“為之而有以為”?按照道→德→仁→義→禮的品格漸次下降次序,即使是“下德”也應(yīng)該比“上仁”層次高,但為何“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反而比“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層次低,低到了跟“上義”一個層面上? 傳世本《道德經(jīng)》是西漢河上公的注本,魏王弼沿襲河上本,經(jīng)文內(nèi)容一樣。 查閱其他版本,只有韓非子沒有“下德”的注釋,能查到的注家,如:嚴(yán)遵、唐玄宗、王安石、宋徽宗、王夫之、魏源等等注本,都是如此,唐代的傅奕本屬于另類,他以9家著名注本為參考整理而成,他的注本“下德”跟“上仁”都是“為之而無以為”,為同一個品級。 上述版本,除了韓非子以外,其余人都是西漢河上公之后,文本一致,即都是從河上公本而來,也就是魏晉以后通行的王弼本《道德經(jīng)》。 但這樣的文本明顯存在硬傷:“下德為之而有以為”與“上仁為之而無以為”,排位在前的“下德”是“有以為”,排位在后的“上仁”反而是“無以為”,給人的感覺就是下德不如上仁,這是明顯的文本硬傷,就如同少將,怎么說也是個將官,怎么會比大校層級低,并且低到了跟中校一個層級了呢? 這能符合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的順序排定嗎? 對照出土文獻(xiàn),楚簡《老子》沒有“上德不德”這一章;北京大學(xué)收藏的漢簡《老子》跟傳世本同。只有馬王堆帛書《老子》,是“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甲本沒有,參照一本補(bǔ)上)。 “無以為”和“有以為”是什么意思?綜上所述,在所能查到的《老子》諸版本中,都是“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只有帛書是“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無為”才是“德”的基本特性。 當(dāng)年整理帛書的專家,大都是老莊哲學(xué)的研究專家,但對于帛書的破損殘缺部分的校補(bǔ),意見并不統(tǒng)一,在個人的校補(bǔ)注本中,不少版本依然參照世傳本《道德經(jīng)》進(jìn)行補(bǔ)差補(bǔ)缺。 有的是《道德經(jīng)》研究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參照帛本,自行校改,比如陳鼓應(yīng)、任繼愈等老先生,都有自己獨(dú)立的版本。 還有的是舍棄帛乙本,直接依照帛甲本,刪掉了“下德為之”這句話,比如肖鋼先生的文本。 按照陳鼓應(yīng)等先生的說法,是追溯老子思想原意,按照“德高于仁”的要求,將“世傳本的“下德有為而有以為”,改成“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這樣的校補(bǔ),總體上更符合經(jīng)文義理。因?yàn)榧热皇恰暗隆?,不管上德,下德,都?yīng)該是近道的,也應(yīng)該是“無為”的,而不是“有為”的。 早在帛書出土前的清代,就有姚鼐等知名學(xué)者對傳世文本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下德無為而有以為”,認(rèn)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是關(guān)鍵的一句話,是老子論述社會衰退的第一環(huán)。 “德”分上下,是德教衰落的根源,老子沒有批判德教也沒有批判仁義禮的意思,而是用德的“二分法”來解釋德教的衰落原因:上德不會衰落,導(dǎo)致下滑至仁義禮的,是下德。 那么,什么是無以為? 曾被譽(yù)為中國第一哲學(xué)家的馮友蘭先生,臺灣大學(xué)的著名道家文化學(xué)者陳鼓應(yīng)先生等認(rèn)為:“無以為”就是“沒有人為造作”,“有以為”就是“有人為造作”。 馮友蘭先生 莊子有“無以天下為”之說,其實(shí)就是“無以為天下”的句法轉(zhuǎn)換,也就是“不以有功德于天下”,白話就是“不以為有功”,無以為,就是無所依仗,不以為有功,做了不求回報(bào)。凡是有希求,有“想法”的都是“有以為”的,自以為為他人做了什么,心中念念不忘。 《漢典》:以,憑借;仗恃。無以為,不依仗無為之功。 上德就是:既無為,且沒有依仗,下德就是:雖然無為,但內(nèi)心有所希求,即對公德的希求,希求得到回應(yīng)、回報(bào)。 德之體是無為,德之用就是無以為。造成德的分裂在于德之用,施德者不需受恩者感恩,也不不存在功德之念,但作為受德者要感恩。 上德者道法自然,遵循無為和無以為法則,行德施恩是他的生活方式,沒有行德施恩的想法,只是自然而為之,不存在索取受恩者感恩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