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十九章》: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未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絕聲棄知,民利百負。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差異重點分析: 《老子》原文的這段話是接著上一段的話題,針對社會上盛行的錯誤輿論環(huán)境“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而講的。因為這些當時盛行的毒害群眾思想的錯誤輿論,就是來源于那些打著傳播圣賢思想旗號、“以百姓為芻狗”的“聲人”即講學老師之口。所以老子在文中斬釘截鐵地用了四個“絕”字,表示絕對不要去相信那些所謂傳播 “圣賢”思想的講學老師的話,要棄置他們的奇談怪論,老百姓的利益必須都能全部得到。不要讓所謂的“仁”和“義”掩蓋了事物的真相,要使老百姓恢復自然的生活環(huán)境。要斷絕耍弄巧詐貪圖私利的壞風氣,使得社會安定不會再有偷盜事件發(fā)生。這三句話,就是作為前面一段還沒有講到的補充,所以特別提醒要引起注意。只要是做到外貌清清白白、內(nèi)心簡單純樸,人們都沒有私心雜念,即使都不去學習他們講的那一套,也不用擔心會發(fā)生什么問題的?!兜赖陆?jīng)》把“聲”字改成“圣”字,“知”字改成“智”字,使原為特指“聲人”的名詞,變成了泛指“圣人”的名詞;針對特定事件的話,變成了是對知識的全盤否定。這使得文章的內(nèi)容與性質(zhì)跟著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被認為老子是主張拋棄聰明才智、拋棄仁義、拋棄巧利,不主張學習文化,要社會回到原始狀態(tài);造成了對老子思想的嚴重歪曲和誤解。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章》: 唯之與訶,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猓湮囱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漯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望呵!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眾人熙熙,若饗于大牢,而春登臺。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累呵!似無所歸。眾人皆有余,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獨昏呵!俗人蔡蔡,我獨悶悶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悝。吾欲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差異重點分析: 這段文字是《老子》全文中最為奇特的文字,其特別之處是它所描述的對象,既不是自然現(xiàn)象,也不是社會問題,更不是別人的感受,而是作者針對自己心理所作的自我解剖;而且最后把他那面對生活所表現(xiàn)出的青春躁動、坐立不安的情緒,緊緊地與他所親愛的母親聯(lián)想在一起。表面看起來這些現(xiàn)象似乎與文章的治國理論完全搭不上界,實際上它是產(chǎn)生文章主腦“道”的最關(guān)鍵部位。雖然在寫作上采用細膩的手法、增添了許多感情的色彩,顯得與其它各段有些不大協(xié)調(diào),但如果沒了這一段,整篇文章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為它敘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念的整個形成過程。說明老子所創(chuàng)立的“道”學說,是從他母親身上得到了啟發(fā),再聯(lián)系自然現(xiàn)象而總結(jié)出來的。然而《道德經(jīng)》并未了解其中的奧秘,因而對最后兩句進行了意思上的較大修改?!独献印吩魇牵骸氨娙私杂幸?,我獨頑以悝。吾欲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道德經(jīng)》則把它改成:“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薄邦B以悝”是表示對眾人已經(jīng)形成的成見堅決表示不贊同,是針對思想意識而言的;“頑且鄙”則是說自己顯得拙劣而被瞧不起,則是針對行為性格而言的?!拔嵊毊愑谌恕崩锏摹拔嵊睉斒钦f自己的“欲念”,指的還是個人潛在的意識;“我獨異于人”則是指外露的乖張行為,這與內(nèi)在的“欲念”是兩碼事;同時這也與前面的心理狀態(tài)的描述根本沾不上邊,更與后面的“而貴食母?”完全掛不上號。當然《道德經(jīng)》的作者是不會明白《老子》的原作者在這里不是去觀測自然,也不是去抨擊社會,卻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發(fā)揮抒情的筆墨專門寫了這么一大段個人的心理活動,其真實的用意究竟何在?也更不會明白,原來老子所說的“道”是受到母親生育原理的啟發(fā)而得出來的。這也是他們所不敢想象的。可以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關(guān)于“戀母情結(jié)”心理狀態(tài)的記錄;也是老子作為一名科學家真實情感與科學精神的表露。文章經(jīng)過篡改之后,在《道德經(jīng)》里這段內(nèi)容卻成了老子性格乖張瞧不起人的依據(jù)。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鳴呵!中有請也。甚請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差異重點分析: 有了前面一段對“道”源頭的交代,接著也就有了這一段對“道”源頭狀態(tài)的描述。老子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對“道”的理解,完全是客觀的、唯物的。從《老子》原文可看出,在遣詞用字方面都是實事求是,不帶有虛幻神秘色彩的,如“望”、“忽”、“幽”、“鳴”、“請”等字。原文的“請”字是“言”字旁的,是表示這里面蘊涵有許多未來的信息,而且這是實實在在、千真萬確的事情?!罢垺弊峙c其后的“信”字是相配合的,這兩個字中都含有“言”字,拿現(xiàn)代的科學術(shù)語講應當就是“其中含有生命基因的信息密碼”的意思。所以接下來說:“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薄懊笔侵溉藗儗κ挛锏恼J識,“父”是對上一代的稱謂。譯成白話就是:從今天一直到遠古時代,對它的認識始終存在。都以它來尋找各種事物發(fā)生的原因。我怎么知道各種事物發(fā)生的原因呢?就是根據(jù)這個。《道德經(jīng)》的作者是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者,他為了強調(diào)“道”的神秘感和不可思議性,把上述那些用來描繪實像的詞改掉,換成“恍”、“惚”、“窈”、“冥”、“精”這些表示幻影的詞。他更不理解“請”、“信”、“父”三字在文中的有機聯(lián)系和科學含義,竟然把關(guān)鍵的“順”字改為“閱”字,“父”字改為“甫”字。老子的偉大思想和他所發(fā)現(xiàn)的真理,竟然就是這樣輕易地斷送在一個妄圖修道成仙的人手里。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曲則金,枉則定,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聲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虛語哉!誠金歸之。 差異重點分析: 《老子》原文講的是“聲人執(zhí)一”的道理,“聲人”就是指當時的講學老師,也就是現(xiàn)代搞意識形態(tài)的理論工作者;“執(zhí)一”就是要堅持真理;意思是:傳播圣賢思想的人必須堅持真理,不要因為受冤屈而放棄對真理的追求;要善于從聽取反面的意見中獲益,才能成為天下人的指導老師。“金”、“定”、“盈”、“新”、“得”、“惑”等字是指“聲人”在面對別人的“曲”、“枉”、“漥”、“敝”、“少”、“多”時,所應持的正確對應態(tài)度,是對受到損失的私人利益而言的;也就是后面說的“不爭”的項目。這個“不爭”,是針對上面所列舉的切身利益講的,是一種對待私人利益的態(tài)度,而不是對人生采取虛無主義態(tài)度的“不爭”。同時指出,那些要求改變主張以適應時流的“古之所謂曲全者”,這是指古代那些在真理面前不敢堅持,而只會委曲求全的人。他們玩的全是騙人的把戲,做人就應當堅持真理;所以最后是以“誠金歸之”作為結(jié)語,意思是說要把別人對自己的不公平,當作激發(fā)自己堅持真理的動力,要像寶貴金子一樣去面對真理。《道德經(jīng)》的作者,以“圣人”取代“聲人”,把“聲人”對私人利益的“不爭”態(tài)度,改成了“圣人”對人生采取“不爭”的虛無主義態(tài)度;因而,把僅就私人切身利益而言的“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改為宣揚人生哲學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同時把前面的“金”與“定”兩字改為“全”與“直”;又將后面的“金”字改作“全”字。這樣一來,把原作者的本來意思全都改反了。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而不能久有,況于人乎?故從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以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無常作比喻,說明人也必須隨時隨地對自己的不軌行為進行修正,才能保證一直走在大道上。所以《老子》原文講:“從事而道者同于道”。《道德經(jīng)》改為“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從事于道”與“從事而道”是不同的概念,前者的“道”是工作職業(yè),把“道”看成是超然于物外的神靈,必須從事于它;后者的“道”是思想意識,把“道”看成是可自行凈化的本身靈魂。文中的“從事而道者”、“德者”與“者者”,分別代表著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群。“從事而道者”是指有主觀意識的行道者;“德者”是指沒有主觀行道意識的為德者;“者者”是指既無行道又不為德而沒有自己主見者。因為沒有自己的正確頭腦和判斷能力,也就是說沒有自己的靈魂,所以稱之為“者者”?!罢哒咄谑А本褪钦f沒有自己的正確頭腦和判斷能力就等于是“失道”;《道德經(jīng)》改為“失者同于失”,等于是說了句空話。后面又把“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這句邏輯嚴密的話,改為:“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边@都是把“道”看成超然物外的主觀之“道”所造成的結(jié)果。反映了《老子》原文與《道德經(jīng)》所存在的對“道”的不同認識與理解。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視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炊者不立,自視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原本是接在二十一章后面,主要分析主觀上所存在的片面性,講的是關(guān)于行為科學的辯證理論。從邏輯上講,是為后面一段即二十二章的說理內(nèi)容作鋪墊。《道德經(jīng)》把它分章割斷并移到了這個位置,使之與前面的內(nèi)容失去邏輯上的聯(lián)系;同時還把寓意位置低下的“炊者不立”形象,改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從而對文章原義造成了誤解。本該作“蹲著燒飯的人是不會站立起來干活的,從自己角度觀察自己是不會全面的,由自己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是看不明白的,靠自己來懲罰自己是不會成功的。驕傲自滿的人是不會長進的?!苯忉尩脑?,卻被誤解為:“踮起腳跟想要站的高,反而站立不?。卉S起大步想要走快,反而行走不快。自我顯揚的反而不能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不能昭彰;自我夸耀的反而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作眾人之長?!薄独献印吩牡淖詈笠痪涫恰肮视杏吒ゾ印?,意思是說,這些所講的內(nèi)容都是關(guān)于個人的行為修養(yǎng)問題,對事物的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來講,只能算是“余食贅行”,有些人感到討厭;所以那些有圖謀的人是不屑一顧的?!兜赖陆?jīng)》把它改為“故有道者不處”,意思是撇開對“有欲者”的譴責,把它納入“有道者”的行為規(guī)范,從而突出“有道者”的形象。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淵呵,繆呵!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差異重點分析: 《老子》原文為“有物昆成”,這個“昆”字應當是表示“最早、最大”的意思。與下文的“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相呼應,邏輯關(guān)系嚴密?!兜赖陆?jīng)》把它改為“有物混成”,“混”字是對構(gòu)成物體形態(tài)的描述,不存在“單一性”,與下文的“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沒有邏輯關(guān)系,為了彌補不足,另外加了“周行而不殆”幾個字,還是與事無補,起到的依然是“畫蛇添足”的作用。在《老子》原文里,“筮”字含有“成長變化”的意思,表示了事物的本質(zhì);《道德經(jīng)》把它改為“逝”字,可能是想為另外加上去的“周行而不殆”幾個字作注解,強調(diào)了代表“運行”的“逝”字,而拋棄了最能體現(xiàn)“道”母性特征“成長變化”規(guī)律的“筮”字,這也反映了道家與道教對“道”涵義的不同理解?!巴酢笔恰吧鐣恕钡拇?,居統(tǒng)治地位。所以《老子》原文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像以“天”代表自然現(xiàn)象和以“地”代表地理環(huán)境一樣,老子是以具有社會性格的“王”代表“人”的?!兜赖陆?jīng)》作者把“王亦大”改為“人亦大”,把“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改為“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以概念化的“人”字取代具有社會性格和法理地位的“王”字,只能說明他根本不懂老子文章所蘊涵的哲學意義;也進一步證明原作者與篡改者是學術(shù)水平有著天壤之別的兩個人。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重為輕根,清為躁君。是以君子眾日行,不離其輜重。唯有環(huán)官,燕處則昭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輕于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寫的是老子在擔任“周守藏室之史”時,所親身經(jīng)歷的體會。這里的“重”與“輕”,“清”與“躁”,是有所指的,不是概念化的單詞?!爸亍敝傅氖悄艽斫缴琊⒌摹皣鴮氈仄鳌保驗檫@上面凝聚著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與“君王”的個人身價比較,“君王”當然只能算是“輕”了,所以說“重為輕根”。“清”指的是“君王”應當有的清醒頭腦,也就是說當把自己的身價與“國寶重器”作比較時應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所以說“清為躁君”。這是《老子》原作者的切身經(jīng)歷和體會?!兜赖陆?jīng)》作者沒有這種經(jīng)歷和體會,不知其中含義,基于宗教理念,把“清”字改為“靜”字,從而露出了自己的“狐貍尾巴”?!独献印吩恼f的是“君王”率“眾”“日行”時的場景與心情;當然在吃飯和休息時是不跑路的,自己也不得不暫時離開親自守衛(wèi)的“輜重”,所以此時才有“唯有環(huán)官,燕處則昭若”的描述,充分體現(xiàn)了“君王”對江山社稷的心之“重”與腦之“清”?!兜赖陆?jīng)》為了宣揚超然物外的宗教理念,偷梁換柱將它改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使原文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客觀描述的場景與心情化為烏有,從而完全改變了《老子》原來所反映的思想。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適,善數(shù)者不以籌策。善閉者,無關(guān)鑰而不可啟也。善結(jié)者,無繩約而不可解也。是以聲人恒善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赍,唯知乎大瞇。是謂眇要。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老子面臨著當時學術(shù)界真假難辯的社會現(xiàn)狀有感而發(fā)的親身體驗?!奥暼撕闵篇⑷硕鵁o棄人,物無棄財”是他提出的非常經(jīng)典而且是一貫遵循的教育理念。“”字是不見于現(xiàn)代辭書的一個古代用字,原義為怨仇,是心中總是記掛著對方錯誤的意思,引伸為一種千方百計以親近的方式去教育感化對方的行為。老子教育思想的立足點是不分階層與等級的全體人民的教育;與他不同的是,做為他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思想?yún)s是針對社會上層的,因此也得到了統(tǒng)治者的贊同而受重用。老子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后果,所以接著說:“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赍,唯知乎大瞇。是謂眇要?!边@是針對孔子言行所作的嚴厲批評?!瓣濉弊质潜硎舅团c財物的意思。《道德經(jīng)》把老子教育思想的這一經(jīng)典理論改為:“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混淆了“聲人”與“圣人”本質(zhì)的區(qū)別,不但把“聲人”的教育理念變成“圣人”救人救物的處世之道。而且還把自己擺到了“救世主”的位置,制造出了一尊讓世人頂禮膜拜的“圣人”偶像。使得被修改后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边@段話也成為與前面內(nèi)容毫無關(guān)聯(lián)而且意思難以解釋的晦澀文字。有的把“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解釋為“雖自以為明智,其實是大胡涂。這就是精深奧妙的道理”。也不知道,這些話到底是在說誰,說了又是給誰聽的?總而言之,就是千方百計改掉原作的詞句、詞意,把老子偉大的教育思想統(tǒng)統(tǒng)給抹殺掉了,對中華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雞。,恒德不雞;恒德不雞,復歸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足,復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貳。德不貳,復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差異重點分析: 造字講象形,用字講形象,作品講形神兼?zhèn)?,這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大特征。在《老子》原文的這一段里,一連出現(xiàn)了四個“雞”字,一般人都看不懂,認為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傳抄有誤,造成的錯別字。因而在《道德經(jīng)》中“為天下雞”就被改為“為天下溪”,“恒德不雞”也被改為“常德不離”。實際上《老子》原文是用“雞”的生動形象來表示性行為的。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把“雞”作為性工作者的代名詞,這與下文中以“谷”字表示寬闊的胸懷是一個道理。用“溪”與“離”字取代“雞”字后,雖然文章顯得道貌岸然宛如正人君子,但真實的生活內(nèi)容和蘊涵的科學道理卻因此被無情地閹割了?!独献印吩牡囊馑际?,既要知道發(fā)揮雄性的力量,還要能夠保護雌性的作用,才能為天下的兩性行為提供相互的條件。為天下的兩性行為提供相互的條件,所產(chǎn)生的永恒效果并不在于性行為本身而是反映在繁衍的下一代身上。由于產(chǎn)生的永恒效果反映在所繁衍的下一代身上,新的生命就又復歸到剛出生時的嬰兒狀態(tài)。既要認識事物公開的部分,還要重視事物隱沒的部分,才能真正成為容納天下事物的地方。成為容納天下事物的地方,就會永遠能夠滿足包容天下事物的需求,就會復歸到事物的原始狀態(tài)。既要認識已經(jīng)看見的白的一面,同時還要關(guān)注沒能看見的黑的一面,這要成為全面、完整認識天下事物的定式。成為全面、完整認識天下事物的定式,就會始終如一不出現(xiàn)偏差。不出現(xiàn)偏差,天下事物就會復歸到永恒運動發(fā)展的無極狀態(tài)。原始狀態(tài)時是個整體的,當散開后才能成為各種器用;不同政見的“圣人”,被統(tǒng)治者用到的,才能成為官長,因為國家統(tǒng)治制度是不允許分割的。 這一段文字是對唯物辯證法矛盾對立同一規(guī)律的生動闡述,文中以“復歸嬰兒”、“復歸于樸”、“復歸于無極”的三種狀態(tài)來形容矛盾對立同一的三個不同階段表現(xiàn)?!盁o極”是矛盾早期的醞釀形成過程;“樸”是矛盾中期的同一狀態(tài);“嬰兒”是矛盾后期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新的矛盾的誕生。老子是用形象化的表達方式,講述他的唯物辯證法。通過上述分析他最后得出了可以解釋事物現(xiàn)象、解決社會問題的“樸散則為器”的運用理論:就是說,矛盾同一體中不同的各方都是可器用的物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即使是最完美無缺的“圣人”,只有被統(tǒng)治者利用時才能成為“官長”;原因是“大制無割”,因為統(tǒng)一的國家不可能同時執(zhí)行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然而《道德經(jīng)》在篡改文字的同時,把老子所闡述的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理論也就給完全徹底地抹殺掉了。因而后人對這一段《道德經(jīng)》的內(nèi)容,作了如此解釋:“深知剛強,卻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溪流。甘作天下的溪流,永恒的德就不會離去而會回復到嬰兒那樣純真的狀態(tài)。深知榮耀,卻安守卑辱,甘處天下的低谷,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而會回復到質(zhì)樸的境界。深知潔白,卻安守污黑,愿作天下的典范,永恒的德就不會有失誤。永恒的德不會有失誤,就又回歸為無窮無盡的‘道’?!畼恪稚⒕统闪宋?,圣人順應情況安排成為領(lǐng)導。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不治、不割裂‘樸’?!庇械陌炎詈笠痪浣忉尀椋骸八夭慕?jīng)人工雕鑿而成為器物,‘圣人’使人將素材雕鑿成器物,就成為管理者和領(lǐng)導者。因此就會完美地制作器物,因素材的自然而不勉強。” 看了這些對老子思想的解讀,實在不能不為老子形象被歪曲而扼腕痛惜!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炅或吹,或強或,或培或橢。是以聲人去甚,去大,去諸。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針對當時隨時都可能發(fā)生的侯國之王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形勢講的?!独献印吩睦锏摹疤煜拢衿饕?,非可為者也?!笔抢献舆@段話所要表達的重要思想。在老子的認識里,“神”雖然不是可以成形的物質(zhì),但它是確實存在的,而且是構(gòu)成事物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疤煜隆笔侵钢芡醭y(tǒng)治的國家,這是由居住在國家里的所有人民共同組成的社會。人民的整體意識,反映了國家的精神,所以老子說:“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非可為者也”就是說不能由某個人隨便說了算;換句話說就是必須代表人民的整體利益人才能為“國王”。因此接著他說:“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道德經(jīng)》歪曲老子對“神”的理解,以唯心論的“天神”取代唯物論的“精神”,把原文改為“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本褪钦f管理天下的大權(quán)是由“天神”授權(quán)給予的,只能由“天子”來掌管,其它人則“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边@就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独献印吩氖且匀w人民的共同意志為“神”,《道德經(jīng)》是以上天的意志為“神”。 下面這句“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币彩恰兜赖陆?jīng)》強加于《老子》的一段話,可以說是蓄意栽贓給老子的罪名。雖然“無為”并不被認為是有罪,甚至還認為是有功,然而它畢竟不是老子的處世哲學和政治主張。老子的這些話本來是針對鼓動“取天下”的“聲人”講的?!兜赖陆?jīng)》卻把“聲人”改成“圣人”,就成了公眾必須效法遵奉的信條。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毋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差異重點分析: “以道佐人主”與“不以兵強于天下”在《老子》原文里是兩個并列的概念,也是作者一直堅持的政治主張?!兜赖陆?jīng)》加了一個“者”字,使“以道佐人主”這句重要的政治口號變成了人的定語,也就失去了作為政治主張的意義。老子并不一概反對使用武力,他主張用兵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不受外敵侵犯,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老子反對的是濫用武力,主張“善者果而已矣”,就是打完仗就收兵,“勿得已居”。老子最反對的就是軍隊打完仗后的長期駐扎的這個“居”,因為將對恢復生產(chǎn)起破壞作用?!按筌娭螅赜袃茨??!笔轻槍σ磺杏帽缘?,為《老子》原文所無,其說法不科學也不符合老子的用兵思想。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襲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便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悲依蒞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針對當時“群雄爭霸”的局勢講的。所謂“兵者”就是軍事力量,這是國家安全的必要工具。《老子》原文提“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有欲者弗居”這是正確的,是為了避免被有野心的人所利用?!兜赖陆?jīng)》改為“有道者不處”,完全否定它所發(fā)揮的正義作用,是不正確的;由于完全否定了“兵者”的作用,所以把《老子》原文議論武器的“铦襲為上”,改為議論性情的“恬淡為上”,并在其后的“勿美”之前加上“勝”字,使文句得以通順?!独献印吩牡摹胺驑窔⑷恕笔侵浮皹窔⑷恕边@件事,《道德經(jīng)》改為“夫樂殺人者”指的則是“樂殺人”的個人;前者是國家的行為,后者是個人的行為,兩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勻。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與江海。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道恒無名 。樸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渝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也。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為了訓誡侯王的私欲和貪心而講的?!独献印吩摹皹阄ㄐ 钡囊馑际切稳荨暗馈敝拘允恰百|(zhì)樸不虛華,本份不夸張”,與下文所表達的意思是相一致的。《道德經(jīng)》改為“樸雖小”,是以“樸”字代替“道”,有意在改變“道”的本質(zhì)內(nèi)容,使“道”成為一種永遠保持原始狀態(tài)的東西,從而為道教所宣揚的虛無理念服務(wù),與下文所表達的意思也失去了內(nèi)在聯(lián)系。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壽也。 差異重點分析: 《老子》原文“死不忘”的意思是雖死猶生,永遠得到人們的懷念,從生命的意義講是“長壽”的。《道德經(jīng)》改為“死而不亡”是道教一種修煉成仙的迷信說法,從《道德經(jīng)》所修改的詞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德經(jīng)》作者的身份,也說明他與《老子》作者根本不是同一人。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依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恒無欲也,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上,可名于大。是以聲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差異重點分析: 在老子的認識里,“道”不是唯心主義者所宣揚的那種游離于物外的“神靈”,而是蘊含于事物內(nèi)部、可以左右事物行為的規(guī)律性,所以說它是:“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薄兜赖陆?jīng)》宣揚道教的唯心理念,將體現(xiàn)“道”本性的“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改為“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加上了“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以一個“恃”字將“道”與“萬物”的本體給分離開了;“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去掉了非常關(guān)鍵的“名”字,變成“功成而不有”?!案ッ小笔钦驹凇暗馈迸c“物”同體的角度講的,“不有”是從“道”獨立的角度講的,這里關(guān)系到對“道”的理解問題,反映著兩者截然不同的觀念。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五章》: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也。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差異重點分析: 這一段是說“道”在事物運動總體趨勢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與給人所帶來的感受?!巴缓Γ财酱??!笔恰暗馈钡谋憩F(xiàn),拿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要保證事物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提出“樂與餌,過格止”,是說過分精神與物質(zhì)誘惑,將影響到社會的“安平大”,必須予以控制,不使其“過格”。接著下文:“談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笔侨藗儗Α暗馈钡母惺堋!罢労恰笔钦f“道”所涉及的是理論問題,雖然內(nèi)容枯燥乏味又沒有可看到和聽到的具體實物,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卻是無止境的?!兜赖陆?jīng)》將“格”字改為“客”字,使文章變成了是對“過客”——修行者本身的感受而言,“止”字成了“過客”的自行動作,表示不能滿足的“不足”二字,也被理解為是完全辦不到的意思?!罢劇弊直桓臑榱恕暗弊?,本來是說文章的理論性,也變成了鼓吹人生的恬淡精神。真是的牛頭不對馬嘴。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將欲拾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將欲奪之,必故予之。是謂微明。友弱勝強。魚不可脫于淵,邦利器不可以視人。 差異重點分析: “友弱勝強”是用來對付人數(shù)眾多的弱勢群體也就是老百姓的一種策略。“友”是表示友好的姿態(tài),是說采取友好的姿態(tài)要比使用強制的手段好。辦法就是前面所說的:“將欲拾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去之,必故與之。將欲奪之,必故予之。”為什么必須這樣做?因為“魚不可脫于淵,邦利器不可以視人?!边@是老子提出的非常重要思想:政府包括軍隊和老百姓是“魚”與“淵”的關(guān)系,國家不能用武力來對付自己的老百姓。“視”就是對付、瞄準、敵視的意思?!兜赖陆?jīng)》去掉了表示策略性的要與弱勢群體保持友好關(guān)系的“友弱勝強” 四個關(guān)鍵詞,故意模糊弱勢群體老百姓的概念,否定其針對性。同時又將“視”字改為“示”字,進而篡改老子的重要思想,目的還是為了偷換文章主題,為其宗教信仰服務(wù)。 魏 王弼注本《道德經(jīng)?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夫?qū)⒉挥?。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漢 帛書《老子》(甲本)原文: 道恒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樸。闐之以無名之樸,夫?qū)⒉蝗?。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BR> 差異重點分析: “道恒無名”是老子的哲學理念。“無名”不是“無為”,是無名之為。它出于老子對“道”的認識,也代表了老子的政治主張?!兜赖陆?jīng)》將“道恒無名”改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是以“無為”取代“無名”,達到篡改老子思想,宣揚“無為”理念的目的?!独献印吩牡摹瓣D”字,是填補、充實的意思,是說當百姓自律有問題,私欲又抬頭時,身為講學老師的就要及時發(fā)揮作用,對之加強不追求名利的“無名”思想教育,目的是使之“不辱”,就是不因犯錯而受懲罰?!耙郧椤眲t是前后姻緣相續(xù)、代代因果相傳,表示事物能夠順利發(fā)展的意思。《道德經(jīng)》將之改為“不欲”、“以靜”,目的還是為了宣揚其強加給《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的宗教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