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認識行書 八級課程開始,主題是行書。相對于七級草書課程,行書比較容易。 為什么呢?因為草書先識草字,行書不需要。只要弄清楚幾年行書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寫了。至于行書的基本技巧,就是基礎課所講的用筆、取勢和裹束。這些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不需要重新講。 一、什么是行書? “行書”是一個簡稱,本名叫“行押書”?!把骸钡囊馑际呛灻址Q為我們簽署。掛號信寄到你家,要你簽名,這就是簽署。四級課程講簽名時,已經(jīng)講過一些,今天深入討論一下。 《字匯.手部》:“押,簽署文字也?!彼^簽署文件,這文件往往是由他方提供的,如果是自己寫的,如寫一封信,則簽名稱為“行押”。“行”是執(zhí)行、從事的意思,哪行善、行醫(yī)、行文、造福等等。有人把“行書”的“行”解釋為走路,這是不對的。簽名在社會生活中非常普遍,從古至今都是這樣。這一來產(chǎn)生了很多與“押”有關的詞語。有興趣可以找本字典查查這些詞語的意思。 宋代黃伯思《東觀余論》記載,他朋友劉無言說:“頃謁蘇子容丞相,未出,閑見傳唐人一書,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此書偶忘其名?!?/span> 劉無言說,他訪問蘇子容丞相時,看到一本唐人書,書名記不起來了。里面說唐文皇規(guī)定群臣上奏章時,內(nèi)容用真書、草書都可以,但名字不得用草書。用草書任免容易弄錯,通常都是用真書或者行書。 這是王羲之《行書平安帖》《何如帖》和《奉橘帖》。三個帖裝裱在一個手卷上,都是鉤摹的。中間《何如帖》頭尾有兩個“羲之”簽名,文中還有一個,跟簽名寫法差不多。 手卷上還有許多后代鑒書人的簽名。鑒書人簽名于作品后面,稱為押尾。如果作品有兩張以上,于紙張拼縫上簽名,謂之押縫。 放大看,三個“羲之”都是行書。王羲之沒有固定的簽名式,經(jīng)常變動寫法。其他人有用行書的,有用真書的。還有一個“僧權”,只有半邊,原作上可能是押縫。 四級課程講過,簽名有幾種簽法。用真名簽名,好處是清楚易識,缺點是書寫緩慢,容易模仿。如果用花押,優(yōu)點是個性鮮明,缺點是不易辨認。行押書取了二者的優(yōu)點,減少了二者的缺點;也就是說,既書寫流暢,又容易辨識。所以很受歡迎,廣泛流行。 二、行書的特點 行書有別于其他書體,它有自己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借用正體塑造行書。五級課程說,篆書是寫篆字;六級課程說,隸書是寫隸字;七級課程說,草書是寫草字; 前面一欄是字體,第二欄是書體,然后會發(fā)展出書法家之體,表現(xiàn)出書寫者個性。照此推理,行書就是寫行字?行書只是一種書體,沒有固定對應的字體。這就是行書和其他書體不同之處。那問題來了,既然行書沒有一種獨立的字體,那行書寫什么字呢,它是借用人家的字體。 唐代韋續(xù)《墨藪》說:“行書,正之小訛也,鐘繇謂之行押書?!边@句話中的“正之小訛”,是什么意思? 所謂“正”,指正體字,和手寫體相對。篆字、隸字以及現(xiàn)在的正楷字,都屬于正體。但使用篆字的朝代,雖然也有草寫,但沒有發(fā)展出行書。行書是隸書的產(chǎn)物,東漢末年才開始流行,一直到正楷字時代,還是廣泛使用行書?!坝灐钡谋玖x是差錯,這里指字形的訛變。行書即“正之小訛”,行書是正體字略有訛變的寫法。說的具體點,這里正體只指隸字和正楷字。
這樣說比較抽象,我來舉個例子。譬如說“集”字,上面是“隹”,下面是“木”?!蚌俊笔嵌涛舶偷镍B,漢隸寫法鳥頭是一個向背勢。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集”字,鳥頭跟漢隸是一樣的?!短m亭序》“雖”字右旁也是“隹”,鳥頭取向背勢可以看得很清楚。但真書寫法就不一樣了?!蚌俊弊著B頭分為左右兩筆,跟其他筆畫相結合,于是左邊出現(xiàn)了單人旁立人勢,然后右旁點橫奮筆勢。褚遂良、趙孟頫、俞和等人號稱臨《蘭亭序》,都把鳥頭改了,跟王羲之寫法不同。由此可見,同一個“集”字,行書有兩種寫法。王羲之的文字根底是漢隸,而唐宋以下是真書。“正之小訛”的結果也不一樣。我們都是讀正楷字出身的,寫起行書來這個文字根底就會發(fā)生作用。 現(xiàn)在港臺地區(qū)使用繁體字,如果寫一個“華”字行書,如集王羲之《圣教序》這樣,港臺的人覺得很自然。內(nèi)陸使用簡體字,學簡體字的人寫行書“華”會是這樣的。 同樣,學繁體字的人,“衛(wèi)”字行書就會這樣寫,而學簡體字的人,寫出來是另一種樣子。 簡言之,行書是一種書體,不是一種字體。行書是對自己心目中的正體,做出小變動。這就是行書和篆書、隸書、真書不同的地方。 行書第二個特點是不解散原字的基本結構。 草書是“解散隸法”,粗書之。所謂“解散隸法”,是把一個字的基本結構破壞了,然后省略一部分,寫一部分,沒學過草法往往看不懂。行書雖然有“小訛”,它不解散原來的基本結構,無論怎樣牽絲來來往,迅疾飛動,或者省幾筆,或者連幾筆,識字者都看得懂。 草法是造字,行書是用字,偶然涉及草書手法,在總體上來說不造字。 舉例來說,王羲之曾經(jīng)把“想”字右上角的“目”省去,以一點替代,這就是采用了草書手法。王獻之也有這樣的“想”字。這樣的“想”就接近于造字,但這是用草法,接近于草書的行書,稱為草行。也有一些行書,接近于真書稱為真行。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這個“想”就是一例。 很多理論家談過行書的種類,如王世貞:“劉德升小變楷法,謂之行書。兼真謂之真行,帶草謂之草行。”最后一句,張懷瓘認為“帶草者謂之行草”?!靶胁荨焙汀安菪小彪m然意思相近,就修飾關系來說,這里應該是“草”修飾“行”。所以應該稱為“草行”,不是“行草”。 畫個圖來表示,正體小訛產(chǎn)生行書,“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草行”。“真行”和“草行”這兩個是專業(yè)名詞,我理解是指一個字中帶有真或草的特征,就如我剛才講的王羲之三個“想”字這樣。并不是指整篇作品中,有行書、有草書、有真書。 具體來說,你看王羲之《孔待中帖》,其中有行書,有草書,行草夾寫。有些人就說,這是行草作品,這說法不對。行草夾寫稱藁書,七級課程52課講過了。所以《孔侍中帖》就整幅字而言是藁書作品;就單個字來說,有些近于真書,是為真行;有此過于草書,是為草行;其余為正之小訛,是為行書。 行書第三個特點,是運用使轉。
剛才說行書是“正之小訛”,這只是從字體角度說的。也就是字形起了一點表面。字形的變化,從書法角度上看,是為使轉和取勢。如王羲之《二謝帖》這四個字,重點不在“小訛”,它字形跟真書相比差別很小。真書使轉是隱藏的,孫過庭說“真書以以點畫為形質(zhì)”,而行書是把點畫和使轉都放在表面,同時表現(xiàn)。這樣一來,行書就有流暢的感覺。從這一點說,行書就是表現(xiàn)使轉的正體。 三、行書的創(chuàng)始和傳授 這個問題,只要讀幾段古文就可以知道了。
而鐘氏小異,然各有其巧,今盛行于世?!?/span> 衛(wèi)恒和鐘繇是同時代人,鐘繇較長。鐘、衛(wèi)兩家相熟,關系密切,所以這一段話相當可靠。劉德升當時教授行書,有兩個學生鐘繇、胡昭,“各有其巧”。請記住“鐘氏小異”這句話,鐘繇跟老師有點不一樣,行書就是這樣“盛行于世”,這三人都有功勞。唐代張懷瓘直接說老師最重要:“案行書者,后漢潁川劉德升所造也,即正書之小訛。”“劉德升即行書之祖也。” 張懷瓘把劉德升的情況調(diào)查得很詳細:“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人,桓、靈之時,以造行書擅名,雖以草創(chuàng),亦甚妍美,風流婉約,獨步歸時?!?/span> “胡昭、鐘繇并師其法,世謂繇善行押書是也。而胡書體肥,鐘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老師的行書是妍美,學行行書一個肥,一個瘦。 張懷瓘的資料,可能來自于羊欣《古來能書人名》:“潁川鐘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車徴。二子俱學于德升,而胡書肥,鐘書瘦。”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胡肥鐘瘦”的來歷。但這兩人的行書真跡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來。胡昭肥到什么程度,鐘繇瘦成什么樣子,只好靠想象了。 光靠民間力量,師徒相傳,范圍還小。如果政府力量介入,發(fā)展就快了。 《晉書.荀勖傳》說,荀勖任秘書監(jiān)時,“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鐘、胡為法。” 清代周濟《晉略》評論這一事件說:“晉用荀勖,議立書博士,教授諸生,以鐘、胡為法,然后行書、今隸二者大盛?!?/span> 周濟這觀點我很同意。歷史上凡對公務員書法水平有要求,甚至設立書博士,那社會必然重視書法,水平當然就高了。社會是講功利的,政府決策有導向的作用。行書、真書的推行,荀勖功不可沒。 鐘繇之后,什么人行書最好呢?王愔說:“晉世以來,工書者以行書著名。昔鐘元常善行押書是也,爾后王羲之、獻之并造其極焉?!?/span> 根據(jù)剛才的古籍資料排張表,行書從劉德升創(chuàng)始,最出名的學生有鐘繇、胡昭,胡肥鐘瘦。經(jīng)過荀勖的推廣,整個社會都流行開來。東晉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登峰造極。 劉德升是行書之祖,而鐘繇是真書之祖,行書和真書幾乎同時。衛(wèi)恒說“鐘氏小異”,鐘繇和老師有一些不同,恐怕不僅僅是肥瘦問題,而是鐘繇把行書轉變?yōu)檎鏁?/span> 今天就講到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