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覺得它只是人類對未知的想象;有人認為可以從中找到心靈的歸宿;有人則認定它是最終的答案……探討佛教的意義可能會引起不少分歧和爭議,那么,如果退而求其次,客觀地觀察一下佛教至少能教會我們什么方法,帶給我們什么啟發(fā),應該能聚攏起人們對問題的關(guān)注。 《洞見》一書的作者羅伯特·賴特就選取了上述角度與讀者一起發(fā)掘佛學的寶藏。羅伯特·賴特在十幾歲時由信奉基督教轉(zhuǎn)向佛教,而他的轉(zhuǎn)向是因為對科學的進一步認知。但奇妙地是,這并未讓他變成無神論者,原因是他發(fā)現(xiàn)佛教中的冥想方法與認知理論是有科學原理支持的,進而發(fā)現(xiàn)佛學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比所謂科學視野中的世界更廣博。 冥想可能是西方佛教徒最關(guān)注也最癡迷的要點。他們可能往往先成為善于冥想者,再成為精通佛學者。通過羅伯特·賴特的冥想經(jīng)歷,我們可以了解這一觀察世界的方法。 他分享的失敗冥想體驗是初學者的相似經(jīng)歷:有些人可能無法平心靜氣和集中注意力,有些人則想通過冥想追求某種功利的“結(jié)果”。這些都陷入了“冥想悖論”,因為阻礙人進入冥想狀態(tài)的事物往往就是冥想幫助人對抗的事物。而他的突破就在跳出這種矛盾,他接受了干擾因素,并客觀地體會干擾因素,結(jié)果是他對原先耿耿于懷的神經(jīng)緊張與牙疼都不再那么敏感,反而獲得了能夠“看清”的體驗。 從生物層面上來看,神經(jīng)緊張和牙疼是真實存在的事實,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類生存和避害,但也成了從更廣大層面觀察和體會本質(zhì)的阻礙。它們會使我們出于最原始本能做出反應和判斷,附加好惡的批評,從而可能達不到生存和避害的效果。雖然研究和修行佛學并不以生物進化本能的生存與避害為目標,但通過這個角度的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空”或者“無我”的概念。而這也是羅伯特·賴特通過冥想收獲的啟發(fā),也是他發(fā)現(xiàn)佛學中蘊藏的另一科學理念。 他舉“路怒”的例子來說明執(zhí)念于個人體驗的結(jié)果。憤怒是人類的原始感覺,在最早時可能會幫助人確立威信,樹立形象,但在高速公路上,路怒卻可能除了傷害自己與他人而毫無價值——路怒情緒的確讓人有強烈的自我存在感,卻無視了最基本的原則和常識,成了毫無意義的宣泄而已。 那么,反駁者可能會說,無我的最終目的是消滅感覺,把人重塑成無情的樣子嗎?作者在書中描寫的路遇蜥蜴一事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羅伯特·賴特在樹林散步時遇見一只蜥蜴,對方由于驚嚇而僵在路上,緊張地觀察四周,準備做出下一步的反應。羅伯特想到,有可能蜥蜴此刻正基于它所了解的世界做出判斷,這在人這種高等生物的視角看來有些可笑或簡單,但在那一刻,如果有更高等的生物看著羅伯特和蜥蜴,他們二者又何嘗不是一類呢? 所以,無我更像是將我融入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無情,不是對萬物毫無感覺,而是能從更廣的視野看待萬物,理解萬物。無我的境界擺脫了科學的機械性,更加博大,它有科學的理性,卻又升華成為“感性的理性”。如果用無我的方法破除現(xiàn)代人類對甜食的過分貪求,可以避免“超量攝入有害健康”的說教,而看清貪求甜食的本質(zhì)是“原始錯覺”。 個人感覺用“洞見”作為的中文版書名,更好地詮釋了本書的精髓。羅伯特·賴特在書中主要推介的兩點是冥想和無我——無我是洞見的境界,冥想則是洞見的方法之一。而閱讀本書之后,如果用更大的視野去看作者對佛學的研究成果,我們似乎可以說:發(fā)現(xiàn)佛學中的科學也是洞見的一種收獲。 |
|
來自: 會飛的魚828 > 《精彩網(wǎ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