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大四學生
「我的每一分錢來得都不容易,但我覺得理財的虧損是錢正常的去向」
如果余額寶和定投不算在內,買基金是我第一次買理財產品。
我一月份入市,我準備了一萬元,是積蓄的一半,買了兩支基金。每天跌跌漲漲二三百左右,現在看來當然是綠色當道,春節(jié)后到現在縮水兩千。
雖然我還沒畢業(yè),但我社會經驗很豐富了,說什么都能做也不為過,泥瓦匠也能做,農民工也能做。我是最吃得了苦的,大一9月開學,我從10月開始打工兼職,到現在真的一個月沒停過。
我負擔了自己全部的生活費,四年的助學貸款媽媽出了一萬多,其他也都是自己償還?,F在我同時在兩家機構任教,武術培訓機構的跆拳道、補習機構的初中語文。課最多的時候,一個月上五十節(jié)。
實話實說,每一分都是打工人的血汗錢。我不會因為錢來得不易就對錢格外摳門,我覺得錢都該去往它們本應去的方向,投資虧損也是它們該去的方向,之一。
我比較佛系,可能我對基金,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沒有投入太多,生活里還有好多別的事呢,一個基金其實占據不了那么多心力。不必著急退出,讓子彈飛一會兒好了。再說了,買基金的錢,也不是急用錢,是相對「閑置」的錢,放在卡里也會被糊糊涂涂花完。
我不指望基金幫我掙錢,我現在代課的收入每月4000-5000,在西部一個三線城市其實也算不上多高的水平。買基金這件事收獲的是一種心理滿足感,感覺我們這代人辛苦打工也存不下多少,即使攢了一些,銀行利息也低。不如買些理財,看著漲漲跌跌,只要在承受范圍內,我感覺還挺好。這種感覺可能是對財產的梳理感,對生活的掌控感吧。
@阿華,媒體從業(yè)者
「剛一加倉,大盤就狂跌」
年前的1月底,在一位好友的安利下,我第一次入手基金,買了3000試水。買之前我看準了醫(yī)藥行業(yè)的一只基金,漲勢喜人,果然入手之后的幾天保持每天幾十塊的幅度穩(wěn)步上漲。我很高興,又投了3000進去,誰知剛加倉就遇上大盤下跌,一路走跌到現在。
其實我是一個對基金行情不敏感的人,不會每天去盯走勢。買的時候我設置了閾值,收益率或虧損率達到5%的時候就會有短信自動提醒。最近我已經連續(xù)好幾天收到了跌破5%的短信通知,所幸第一次買投入的本金不算太多,還在我的承受范圍之內。
其實我很早就有了理財意識,大學期間關注了一些理財類的公眾號,有空還會去聽一些財經博主的音頻廣播。但理財是個實際操作起來有一定知識門檻的事情,我又懶得花更多精力去專門學習,因此除了畢業(yè)后聽爸爸的話買定期保險之外,對于理財我一直是「拿來主義」,跟著朋友走,她們買什么賺錢我就跟著買。
雖然這次第一次嘗試買基金就碰上市場低谷,但我覺得不能因噎廢食,總體來說醫(yī)藥行業(yè)的發(fā)展是有保障的,而且我買的那只基金走勢從大局來看是總體上升的,我相信后面會慢慢漲回來。
@成成,小白廣告人
「昨天虧了錢,今天就不喝奶茶了吧」
我們這邊的習俗是,只要還沒結婚,就會收到壓歲錢。表面上我是一個被祝福的小輩,一個既得利益者,對吧?但是,這個約定俗成的另一面也是在施加壓迫——只要還沒結婚,你就還算個小孩。就好像婚姻才是精神成人的標志。長輩在給壓歲錢的時候,順便催婚和施加年齡焦慮。所以我還挺討厭這一套。不過,錢不拿白不拿。我一共收到3000,來自爺奶爸媽外公外婆,每人五百。這筆錢就是我的起始資金。我一共買了三支小的,每支一千,為此我也做了一些功課,像雙十一抄姐妹作業(yè)那樣,我也抄了同學的作業(yè),她買什么我買什么。因為投入的本金不是很多,遇見最近的大跌,也不過每天虧個50-70。我每天稍微看一下走勢,然后會控制當天的消費,這樣心理平衡一點。比如昨天,虧損65.87,我想那今天就不喝奶茶了,晚飯不叫外賣,自己下廚做了速凍餃子,虧損就算勻回來了。這就好像湊滿減一樣,也有一些游戲的樂趣,只是有時候我會懷疑自己:為什么要為虛虛幻幻的漲跌讓我的現實生活打折扣呢?我是2月4日入市的,買得不多,兩只基金各買了2000。所以虧得也不足掛齒,目前為止總共也就100塊,但比起剛入市時候的走勢,確實是有點驚訝。我在此之前幾乎沒有在理財,畢業(yè)參加工作以來的錢都放在銀行卡里,甚至連余額寶這種簡單操作都沒有做。主要是懶——不管是什么理財,都需要學習相關知識、持續(xù)地獲取信息、長期地關注和操作。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又這么多,有點選擇障礙的我更加無所適從,所以我一直沒怎么特別關注這件事。但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后,也算是有了一些微薄的積蓄,錢一直放在銀行卡上什么都不做,好像多少也有點浪費。我動了去基金市場試試水的念頭。而且,我平時有在交易一些球鞋和游戲里的裝備,也順便賺了點錢,所以預想的是,今年可以在球鞋、裝備、基金里各投個1-2萬,看看收益如何,作為一個和投資理財有關的小實驗。現在基金真的是全民話題,火到小紅書上都涌現許多基金博主。我關注了某一位,表述和理念都還蠻清晰,而且說起話來特別有說服力的樣子,補了一些基礎攻略以后,我就跟著他的推薦買了兩只基金。其實剛入市那幾天正好是年前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最高收益到了250元——相比起我小小的投入,算是收益率非常不錯。我一度想要不要早點撤出,但家人都勸我基金要長線操作,我又確實懶,于是果然趕上了年后這一波暴跌,一路跌到開始虧錢??粗鴦傎嵉降腻X又很快虧掉,有點為自己的拖延癥難過。相比之下,我這些年在球鞋和裝備上的投資可能賺得更好一點。賺得最多的一雙球鞋是陳冠希的聯名款,1200左右買入的,賣了2700;以前游戲里1800入的刀,一年前2700轉手的,現在價值六七千了——當然,這些小眾的投資是我非常個人的體驗,但目前來看,我在這些事情上的收益真的比基金好太多了。我現在還在念研一,理財的意識倒是一直都有。平時的獎學金或是實習的勞務工資之類,我都會拿出一部分來用以理財,陸續(xù)買過一些股票或是余額寶之類,并且在今年的1月底,我終于試水了基金。當時,我買的其他理財產品都連續(xù)幾天飄紅,俗稱「行情確實好」。加上我的家人都對理財很有意識和想法,所以我就想試試基金,希望能給他們提供一些經驗——或是提供一些教訓。剛開始我還會每天檢查收益的,后來慢慢也懶得再去看了。年前的時候我開始往回撤,但沒想到剩下的接下來會跌得這么慘——我記得我有觀察過一只基金,歷史最低的跌幅也就8%左右,結果這兩天的跌幅達到了12%,雖然仍然在我接受的范圍內,但還是有些超出預期。現在一定是虧本了的,但是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只要你還沒賣,你就不算虧」。我覺得基金是一個很長線的投資類型,也不能急于一時。而且我虧得也不算太多,倒是朋友圈一片哀嚎。我入市前和身邊的朋友討論交流過,他們很多人都對基金經驗豐富,可以說,是他們拖我「下水」的。在這波大跌里,比我多虧一位數,甚至多虧兩位數的人都有。不過和這些朋友一起研究投資理財挺有意思的,一部分樂趣其實也在這里。每天早晨,大家一起開始關注股市,然后等到中午的時候開始關注盤中,等到3點之后大家開始分析今天的走勢,預測明天的可能。一起歡呼一起吐槽,會很有參與感。相比之下,賺錢帶給我的快樂其實很有限了。因為我比較審慎,總覺得有些錢是我「本就不該賺的」,所以收益率特別高的時候反而會有些心慌,畢竟迅速賺到的錢,很有可能也會迅速地賠進去。我是從2020年10月開始第一次買基金,選擇了一位從業(yè)6年、年平均回報率20.78%的基金經理,買入了他的幾只基金,陸陸續(xù)續(xù)投了7000元本金進去。其實我應該算是躲過了這次大跌,因為通?;鹗找媛蕬撛?0%到25%之間浮動,所以在年前看到一只基金的收益率漲到30%的時候我就隱隱有不妙的預感,選擇了將大部分先拋出去,所以雖然我現在的收益率是負5.14%,因為本金很少,所以虧損也不多。我一直有理財意識,追溯起來,最早應該是從高考結束后的那個暑假萌芽的。那時候我喜歡看電視、看報紙,愛關注一些國家政策、領導講話,從中分析社會經濟發(fā)展趨勢,思索哪個行業(yè)可能更有發(fā)展「錢」途。雖然是女孩子,但我不想按照家里人說的那樣,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最佳出路,我想要自己當家做主。大學時期,一位知名教授來我們學校演講,我至今還記得那場演講帶給我的震動,就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經濟世界在我眼前清晰了起來。不到2小時的演講,我足足寫了七十多頁筆記,之后還專門買了教授的書來看。在那之后,我第一次實際著手理財,買了一只股票,賺了一些。關注政治、經濟局勢、分析行情的習慣我一直保留著,從財會專業(yè)畢業(yè)后也工作了好幾年。慢慢覺得股票自己打理起來太累,需要每天盯著,于是轉而投基金。目前我的月收入在6-7w,一般我會將自己40%的存款用于理財,讓收益率維持在10%左右就好。這回初次試水基金,我打算先用這點錢來觀察一下市場行情,謀后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