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胃鏡查出來腸化以后,憂心忡忡,擔心癌變,有的人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癥。 我今天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給大家作簡要的解釋。 1、什么是腸化?腸化,是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簡稱,是指原有的胃黏膜上皮細胞被類似腸黏膜上皮細胞所替代的一種病理改變,是胃粘膜上皮在長期慢性炎癥損傷下的自我保護、自我適應,也是萎縮性胃炎的重要上皮變化。 簡單說,就是胃黏膜上出現(xiàn)了類似于腸黏膜的細胞。 腸上皮化生分為四種類型: ①.完全性小腸化生; ②.不完全性小腸化生; ③.完全性結腸化生; ④.不完全性結腸化生。 也可以根據(jù)化生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 還可以分為三種:Ⅰ完全型、Ⅱ完全腸化伴不完全腸化、Ⅲ不完全型。 胃鏡及活檢病理 A.慢性淺表性胃炎(生理性); B,慢性淺表性胃炎(HP+);C,慢性萎縮性胃炎;D,腸上皮化生 2、為啥會發(fā)生腸化?目前對腸化發(fā)生的原因并不完全明確,但可以確定的因素有以下幾個: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胃癌家族史、胃十二指腸反流、自身免疫、年齡、不良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 1、幽門螺桿菌感染 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腸化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長期持續(xù)存在的HP感染可使腸化發(fā)生風險最高增加9倍。 2、膽汁反流 膽汁酸不僅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細胞的脂質,改變細胞的通透性,使細胞穩(wěn)定性被破壞,同時還能抑制NO酶的活性及細胞鈉-氫交換,導致細胞內DNA損傷,引起細胞凋亡及誘發(fā)細胞突變。并且膽汁酸還可以促使H+逆向彌散,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刺激胃酸分泌,進一步加重炎癥反應。 3、飲食習慣 主要原因在于亞硝胺,腌、臘、熏制、加工肉類食品、蜜餞類食品中的亞硝胺含量大大高于天然食物,攝入這些食物可導致亞硝胺增多; 人體自身可將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轉變?yōu)閮仍葱詠喯醢?,亞硝胺可以改變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代謝狀況,造成胃黏膜上皮細胞的異常生理狀態(tài),提升了GIM的發(fā)生率。 長期的高鹽飲食、辛辣刺激飲食、缺乏維生素飲食及奶制品飲食也是誘發(fā)腸化的因素。 4、年齡及性別 隨著年齡的增長,腸化發(fā)生的風險也越高。年齡大于50歲、男性,是腸化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5、胃癌家族史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發(fā)生腸化的風險較普通人高4-6倍。 6、肥胖、吸煙及飲酒 研究顯示,肥胖、吸煙及飲酒的人群明顯高于無不良嗜好及正常體型的人群。 3、腸化會癌變嗎?在慢性胃炎中,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十分常見。根據(jù)胃鏡檢查活檢病理檢查結果統(tǒng)計,胃粘膜腸上皮化生的發(fā)生率10%~23.6%,而腸化發(fā)生癌變的概率則低于3-5%。 胃癌(主要是指腸型胃癌)的發(fā)生路徑如下圖所示,腸化似乎是胃癌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根據(jù)傳統(tǒng)的Correa 模式, 腸上皮化生是在慢性萎縮性胃炎基礎上發(fā)生的, 腸上皮化生的下一步便是朝惡性方向發(fā)展的異型增生(不典型增生)階段,然后會是胃癌。 這個理論,給胃粘膜腸化的患者帶來不小的心理負擔。 其實,胃粘膜的腸上皮化生臨床很常見,原因多種、類型多樣、本身也不會引起任何不適感。它與萎縮仍然同屬一個生物學階段,多數(shù)停滯不前,僅極個別最終發(fā)展成胃癌。 一般地說,小腸型化生或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好,見于各種良性胃病,尤其多見于慢性胃炎,且化生隨炎癥發(fā)展而加重,認為該型化生可能屬于炎癥反應性質,與胃癌關系不大。 而大腸型化生或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發(fā)生癌變的幾率相對大一些。 但腸上皮化生離胃癌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距離,它發(fā)生癌變并非由正常細胞一躍成為癌細胞,而是一個慢性漸進的過程,在發(fā)展成惡性腫瘤之前,要經歷多年持續(xù)的癌前變化。 腸化只有很少會變成胃癌,大部分都是伴你一生。 而且,從腸化變成的胃癌大部分并不可怕,它們叫做“腸型胃癌”,是可以通過胃鏡早期發(fā)現(xiàn)的,早期治療效果也好。 是不是容易變癌,重點不看腸化,而是看異型增生。 所以,腸化并不可怕,離癌很遠,很少變癌。即使變成癌,也是“好癌”,大多能在胃鏡下得到根治。 4、腸化能治好嗎?以前認為腸化和萎縮是難以逆轉或者不能逆轉的,只有定期復查,醫(yī)生們往往束手無策。 但是經過近幾年的研究,事實并非如此,大部分的伴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腸化是可以逆轉的。 當然逆轉需要時間,相關研究顯示萎縮的改善至少需要1年,而腸化生的改善需要更長時間,胃竇腸化5年,胃體腸化3年。 2018年一項韓國研究顯示: 1、幽門螺桿菌根除組胃竇和胃體萎縮性胃炎改善顯著。幽門螺桿菌根除和幽門螺桿菌陰性組之間萎縮性胃炎的顯著差異在1年的隨訪中消失。 2、幽門螺桿菌根除組的胃竇和胃體中的腸化生顯著改善,幽門螺桿菌根除和幽門螺旋桿菌陰性組之間胃竇和胃體的腸上皮化生的顯著差異分別在隨訪5年后以及隨訪3年后消失。 可見,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逆轉腸化的第一關鍵。 而且,這個逆轉并非適用于腸化的任何階段,一旦進展到重度腸化,則基本無法逆轉了。 所以,建議所有成年人,都要重視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害,要及早根除它,才能有效預防萎縮、腸化進一步發(fā)展為胃癌。 4、腸化怎么治療?胃粘膜腸化其實用不著憂心忡忡,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萎縮和腸化其實是一個“半生理狀況”,簡言之,就是老了大多都會發(fā)生;其次,它還算不上真正的癌前病變(異型增生才是),經過規(guī)范治療,一部分是可以逆轉的。 對于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小腸型化生,不必過分驚慌,但對于中、重度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大腸型化生應高度重視,密切隨訪,建議每6~12個月隨訪一次胃鏡檢查,以監(jiān)測病情變化。 一旦進展為不典型增生,才建議手術或者鏡下干預治療。 一般腸上皮化生都是和萎縮性胃炎相伴相行,若萎縮性胃炎治療后好轉,腸化生的現(xiàn)象也會隨著減少。因此治療萎縮性胃炎就是治療腸上皮化生。 但如果腸化生進一步發(fā)展為“異型增生”時,其癌變概率就明顯升高。因此對于中、重度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大腸型化生應重視,需胃鏡隨訪,建議每1年做一次胃鏡檢查,以監(jiān)測病情變化。 但是,由于它畢竟還是一個不好的病理狀態(tài),為了穩(wěn)妥起見,遵醫(yī)囑定期做胃鏡+病理活檢隨訪非常重要。 專家們給出的治療建議如下: 1、根除幽門螺桿菌:這個最為重要,必須根除! 2、改善生活習慣、對癥治療 3、控制膽汁反流 4、藥物干預 目前有證據(jù)表明,補充維生素A、C、B12、葉酸等,有助于改善胃粘膜狀況; 中成藥摩羅丹、胃復春、羔羊胃提取物B12等也有報道。 5、中醫(yī)藥治療 很多的報道證實,通過中醫(yī)藥辨證施治,可以逆轉腸化。 5、小結一下:1、腸化并不是癌!只是一個病理學名詞,不是一種病名;它和胃癌沒有直接關聯(lián),還要經過不典型增生階段。 2、大多數(shù)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其中少部分可能演變成癌癥; 3、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根除幽門螺桿菌、對癥治療、中醫(yī)藥治療等,至少可以維持現(xiàn)狀、甚至能夠逆轉,即使出現(xiàn)了進展,到了不典型增生的階段,通過及時的胃鏡復查,也能在癌變前進行手術根治。 4、幽門螺桿菌陰性的、沒有癥狀的,不需要治療,只需要定期復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