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湯合華蓋散——陰陽解析 喘病風寒壅肺證候: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脹悶,痰多稀薄而帶泡沫,色白質(zhì)黏,常有頭痛,惡寒,或有發(fā)熱,口不渴,無汗,苔薄白滑,脈浮緊。 治法:宣肺散寒 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去節(jié))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麻黃湯,為解表劑,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華蓋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紫蘇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陳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 功效:宣肺化痰,和中平喘,主治氣喘咳嗽。 解析: 陽性藥:麻黃、桂枝、杏仁、紫蘇子、陳皮 平性藥:甘草、茯苓 陰性藥:桑白皮 君藥:麻黃 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發(fā)汗解表,溫經(jīng)通陽。 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紫蘇子:辛,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溫中開胃,寬腸潤便。 陳皮:辛、苦,溫。歸脾、胃、肺經(jīng)。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 甘草:甘,平。歸心、脾、肺、胃經(jīng)。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解止痛,緩和藥性。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桑白皮:甘,寒。歸肺經(jīng)。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陽性藥物多,陰性藥物少,以陽性藥物為主,針對寒證;君藥以宣肺解表為主,針對虛多實少;太陽太陰合病。 方劑中,麻黃、桂枝,發(fā)汗解表;杏仁、紫蘇子,降氣止咳;陳皮,理氣化痰;茯苓、甘草,健脾滲濕;桑白皮,瀉肺平喘。 諸藥合用以發(fā)汗解表為主,止咳化痰為輔,兼顧健脾滲濕。適用于外感風寒,邪舍于肺,肺氣不宣者。 |
|
來自: 山藥懷姜麥芽糖 > 《中醫(yī)內(nèi)科學方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