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
題主還說:我用新韻依平仄寫的格律詩,結(jié)果有行家說平仄是新韻,但是押韻是平水韻。 然而我自己是用新韻寫成的律詩,這首詩的平仄關(guān)系及押韻都是新韻。 前言老街記得,我也經(jīng)過這個階段。在最初學習格律詩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這是一種巧合。 大多數(shù)朋友學習詩詞創(chuàng)作是從新韻入手,押韻、平仄當然用新韻。之所以有人說押韻是古韻、平仄是新韻 ,老街用一首詩來舉例就清楚了。 一、押韻是古韻,平仄是新韻的律詩我們看看這首七言律詩《春山訪友》,用新韻寫成的一首律詩:
按照古韻來看:
這首詩按照新韻來看當然是合律的,押韻也是新韻【四開】。但,問題是,這首詩也符合平水韻的【十灰】,所以說這首詩押古韻也沒有問題。 這種情況,其實還是很常見的。因為有不少字,在新韻和古韻中都在同一個韻部。 不過,這首詩在押韻時,雖然新韻和古韻都符合,但是按照古韻來看平仄,這首詩有一個字出律了:燭。燭這個字確是一個入聲字,在新韻中是平聲,在古韻是仄聲。 箏長曲短催【燭】老:中平仄仄平仄仄。這是一個拗句,按照格律詩的習慣,在對句中應該救拗,人瘦衣寬【怯】月來,下聯(lián)的第五個字用平聲救上聯(lián)的【燭】,但是【怯】也是仄聲,明顯沒有救拗。 可以看出,這種詩平仄是新韻,但是新韻【四開】與平水韻【十灰】的相似度極高,這首詩的四個韻腳,恰好既符合新韻和也符合古韻 。 依照現(xiàn)在的慣例,這種七律要注明是新韻。 二、平仄是古韻,押韻是新韻新韻【四開】與平水韻【十灰】變化不大,但是有的韻部變化就很大了。 例如以an為韻母的字,在平水韻中就有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一先等等韻部,這些韻部都是鄰韻。在古韻中,言、安、關(guān)、千,不是一個韻部,不能用在同一首格律詩中作為韻腳。 在格律詩中,除了第一句可以用鄰韻外,其他必須一個韻部。 例如下面這首七律,在平仄上看,新韻和古韻都合律,但是押韻只符合新韻,不符合古韻:
這首七律按照新韻來看,其韻腳都符合【 八寒】韻。但是明顯不符合平水韻。 因此這也是一種新韻七律。 按照平水韻,第六句的韻腳:言,屬于【十三元】韻部。而其他句子的韻腳都在【一先】韻部內(nèi),依照古韻,這首七律落韻(出律)了。 有朋友說,唐詩一定都是這樣嗎?當然也有例外,但是大多數(shù)是這樣的,因為唐朝有官方認可的韻書,科舉是依照韻書來審核試帖詩的押韻的。唐朝的韻部比較多,宋朝的平水韻把唐韻中通押的韻部合并了,因此在平水韻中不是一個韻部的字,即使在唐朝,也是不能亂押的。 例如這首詩,在平水韻中,十三元韻部離一先比較遠,但也是鄰韻。如果用在第一句的韻腳是可以的,但是用在2、4、6、8句的韻腳算出律。 注:先、元韻的七律不太多,宋朝林逋的著名詠梅詩《山園小梅》,就是首句用先韻,其他用元韻:
三、新韻合律,古韻不合律再看一首七律,和上面兩首又有不同。 這首七律按照新韻合律,按照古韻,完全不合律。無論句中的平仄,句末的押韻都出律。 1、按照新韻標準 按照新韻保準,其平仄、押韻都合律:
這首詩的四個押韻的字(韻腳),其韻母都是ui,在新韻【 五微】韻部中。新韻的【 五微】和平水韻的【 五微】差別就太大了。我們看看古韻的押韻情況。 2、按照古韻,平仄、押韻都出律
按照古韻,出、 巋,平仄不對。這兩個字在新韻和古韻中的平仄不同。 出,入聲字,但是今天發(fā)平聲[chū]。 巋[kuī],在古韻中是仄聲,仄聲在古代格律詩中是不能做韻腳的。但是新韻中,成了平聲。 這首詩按照平水韻的標準來看,竟然出現(xiàn)了四個韻部,可見新韻和古韻的差別之大。 結(jié)束語前一段時間,老街參加本地協(xié)會和詩社的一次聚會。據(jù)協(xié)會的老師傳達,中華詩詞學會有一種聲音,作律詩的時候,平仄盡量依照古韻,押韻可以放寬用新韻即可。 而且,大多的詩詞刊物,可能都會這樣審稿。 按照這個規(guī)則,老街舉例的前兩首詩,都符合標準。但是第三首,就必須注明是新韻詩了。 但是這種標準還是有爭議的。這種爭議過去存在、現(xiàn)在存在,將來也會存在的。 不過,老街還是建議學詩的朋友,盡量用古韻。原因以前說過很多次了,這樣有利于我們欣賞和學習古人。但是創(chuàng)作時,就麻煩些,需要經(jīng)常查詢韻書。 @老街味道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王勃這首詩體現(xiàn)了一種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