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1、陰陽八綱辨證法 一、辨陰和陽陰陽兩綱是中醫(yī)八綱中的總綱。里、虛、寒屬陰;表、實、熱屬陽。根據(jù)上述六綱分析,陰陽的整體病程中,有興奮與抑制、亢進與減退、有余與不足,在陰證陽證之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把復雜多變的證候,概括為陰證、陽證兩大類型。 1、陰證:癥見精神萎頓,語言低微,面色暗晦,目光無神,動作遲緩,近衣喜暖,口中合,如面向壁臥,閉目惡明,不欲見人,身寒肢踡,呼吸微,欲得溫,不渴身寒,手足冰冷,便溏,二便清白,脈沉或遲,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 2、陽證:癥見精神興奮,煩躁譫語、發(fā)熱面赤,身熱多言,身仰肢展,身輕神煩,去衣喜涼,氣粗口渴,語音粗壯,開目望明,喜于見人,手足溫口渴引飲,便秘溲赤,舌苔黃燥,脈浮或數(shù),或脈數(shù)大有力等。 3、真陰不足和真陽不足:均是由于陽氣和陰氣偏虛,所表現(xiàn)的兩種不同病情。 《醫(yī)學心語》說:“假如脈數(shù)無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合,肌冷便溏,飲食不化,此真陽不足也。” 程國彭說:“脈數(shù)無力,虛火時炎,口燥唇焦,內(nèi)熱便結(jié),氣逆上沖,此真陰不足也?!?/span> 《沈氏尊生書》說:“陽虛陰虛皆屬腎?!薄瓣柼撜?,腎中真陽虛也,真陽即真火也;審是虛火,右尺必弱;陰虛者,腎中真陰虛也,真陰即腎水,審是水虛,脈必細數(shù)。。?!?/span> 二、辨表和里 是鑒別疾病病位內(nèi)外,及病勢深淺、輕重的兩個綱領(lǐng): 《內(nèi)經(jīng)》:“皮毛經(jīng)絡為外,外有病屬表屬輕;臟腑骨髓為內(nèi),內(nèi)有病屬里,屬深屬重?!?/span> 1、表證: 是病變于機體表部的癥狀。為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溫病時邪在衛(wèi)屬表,邪在太陽屬表,表證多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發(fā)熱惡寒或惡風,苔薄白,脈浮為主,或兼見頭痛,鼻塞,咳嗽等。若邪入少陽,屬半表半里證。 癥狀:疾病惡風,惡寒,發(fā)熱,有汗或無汗,頭痛脈浮,舌苔薄白者,為表證。應鑒別表寒、表熱、表虛、表實、表邪入里證,以便進行治療。 (1)表寒和表熱共有證:頭痛、身熱、脈??; (2)表寒:明顯惡寒,發(fā)熱輕,脈浮緊; (3)表熱:惡寒輕,或不惡寒,發(fā)熱重,脈浮數(shù); (4)表虛和表實共有證:惡寒、發(fā)熱、脈浮; (5)表虛:有汗、脈浮緩; (6)表實:無汗、脈浮緊。 2、里證: 是各臟腑病理變化為主的癥狀。用八綱辨證,均屬里證。邪入氣、營、血,屬里。邪入陽明、太陰、少陰、厥陰,屬里。里證病程長,不惡風寒,脈象不浮,多舌質(zhì)舌苔改變。 (1)陽明里、實、熱證癥見:高熱、神昏、譫語、煩躁、口渴、胸滿、腹脹、二便閉塞,舌苔黃膩,脈沉等為代表。還要結(jié)合臟腑辨證法,辨別病變部位,在何臟腑,及寒熱虛實; (2)里寒:不渴、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四肢冷,苔白,脈沉遲; (3)里熱:口渴、發(fā)熱、煩躁、小便黃短,舌苔黃,舌質(zhì)紅,脈沉數(shù); (4)里虛:食欲減少、疲倦懶言、心跳、頭昏,苔淡白,脈沉弱; (5)里實:便秘、腹脹滿痛、拒按、發(fā)熱汗出,或譫妄發(fā)狂,苔黃厚、脈沉實有力; (6)表里辨證:重在掌握特征,尤為掌握表證特征,如發(fā)熱惡寒、舌苔薄白,脈浮等; (7)表里同病,如表里俱寒、表虛里實、表實里虛、或半表半里等;如有發(fā)熱惡寒,頭痛無汗等表證,又有腹脹,便秘,小便黃等里證。 原因:1、表證未解;邪已入里;2、病邪同侵表里;3、舊病未愈,復感外邪。 (8)初病在表是否入里,表證已罷或未罷。凡里證繼而出現(xiàn)表證,是否里證出表,或是又新感表邪。 程國彭說:“假如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苔,脈息浮,此表證也。”“假如潮熱惡熱,腹痛口燥,舌苔黃黑,脈息沉,此里證也?!?/span> 三、辨寒和熱 是辨別疾病性質(zhì)的兩個綱領(lǐng)。寒熱是陰陽偏盛、偏衰的具體表現(xiàn)。辨寒熱就是辨陰陽之盛衰?!瓣柺t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外寒,陰盛則內(nèi)熱”謂此意。 辨別疾病的性質(zhì),屬寒屬熱,是確定用溫熱藥,或寒涼藥的依據(jù)。對疾病全部綜合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結(jié)論。 如病人面色,喜惡熱寒,四肢冷暖,口渴與否,大小便情況,舌象脈象,進行鑒別。 1、寒證:癥見面色蒼白,四肢清涼,口不渴或渴飲不多,喜熱飲手足厥冷,惡寒身冷,氣冷息微,大便稀薄不臭,尿清長不臊,舌淡苔白潤(滑),脈遲等。 2、熱證:癥見面色赤紅,發(fā)熱惡熱,氣熱息粗,手足燥熱、躁擾,唇干裂或紅腫,口渴喜冷飲,大便閉,便秘便臭,或自利灼肛,尿短赤尿臊。舌苔干糙,舌質(zhì)紅或干黃,脈數(shù)或浮洪有力。 3、寒熱辨證要點:寒熱須分真假,抓住本質(zhì)不為表面假象所惑;如大寒反不欲近衣者,為熱在骨髓寒在皮膚,是真熱假寒;如身大熱反欲近衣,為寒在骨髓,熱在皮膚是真寒假熱。 4、辨寒熱須分部位:如在表、在里、在上、在下、在臟、在腑、在氣、在血等不同。 5、辨寒熱夾雜及虛實不同: (1)寒熱錯雜:如表熱里實、上寒下熱、上下俱熱、表里俱寒,表寒里熱,表熱里寒,虛寒、虛熱、實熱、實寒等。如胸中煩熱,又頻頻嘔吐的上熱證,同見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證; (2)寒熱轉(zhuǎn)化:先寒后熱,熱后寒漸消失,是寒轉(zhuǎn)熱證;如感寒邪,惡寒發(fā)熱,身痛,無汗,苔白,脈浮緊,屬表寒證。病情發(fā)展,病邪入里,寒轉(zhuǎn)熱,寒化熱,寒消失而發(fā)熱,心煩口渴,苔黃等熱象。為表寒轉(zhuǎn)里熱證。 如先見熱后見寒,見寒后熱消失,為熱證轉(zhuǎn)寒證。如高熱病,由于大汗不止或吐瀉過度,隨出現(xiàn)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脈微弱,是熱證轉(zhuǎn)寒證。 (3)寒熱真假:一般情況,病的本質(zhì)和反映情況是一致的。熱病見熱象,寒病見寒象。特殊情況,如危重階段,出現(xiàn)真熱假寒,或真寒假熱現(xiàn)象。即寒證見熱象,熱證見寒象。癥狀和本質(zhì)相反。特別要細心辨別。 (4)綜合病人證候:口渴與二便,四肢冷熱,舌質(zhì)、舌苔、脈象等來辨別。 程國彭說:“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飲食,煩燥,溺短赤,便結(jié),脈數(shù),此熱也?!薄叭缈诓豢?,或假渴而不能飲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溺清長,便溏,脈遲,此寒也?!?/span> 四、辨虛和實 虛實是鑒別病體,正氣強弱和邪氣盛衰的兩個綱領(lǐng)。虛證是正氣衰減,生理功能減退的表現(xiàn);實證是邪氣亢盛,生理功能亢進的表現(xiàn)。虛實一從體質(zhì)區(qū)分,二從臟腑區(qū)分。是確定治療補正或祛邪的重要依據(jù)。《素問》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span> 1、虛證癥狀:生理功能減退,身體虛弱飲食不佳,語聲低氣短,一身無力,精神萎痱,消瘦,聽視力減退,舌凈無苔,舌體胖嫩,脈細弱無力等。 應分陰虛陽虛,或陰陽俱虛,常見后天失調(diào),或久病、重病后,正氣不足,如常見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 如見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身倦無力,形體消瘦,氣弱懶言,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大便溏泄,小便清長,舌淡嫩,少苔脈細等。程度各不同,分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別。 (1)血虛證:是指血液不足,不能濡養(yǎng)臟腑、經(jīng)脈、組織、器官的證候。表現(xiàn)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婦女月經(jīng)量少,延期或閉經(jīng),舌質(zhì)淡,脈細無力等。 (2)氣虛證:是指全身或某一臟腑機能減退出現(xiàn)的證候。表現(xiàn)面白無華,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動則諸證加劇,舌淡脈虛弱。 (3)陰虛證:是肌體陰液虧損的證候。表現(xiàn)午后潮熱,盜汗,顴紅,咽干,手足心熱,小便短黃,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4)陽虛證:是肌體陽氣不足的證候。表現(xiàn)形寒肢冷,面色虛白,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脈弱。 2、實證癥狀:病邪過盛,身體機能亢盛,體質(zhì)壯實,精神興奮,聲高氣粗,腹?jié)M疼痛,拒按,小便赤短不利,大便干結(jié)或熱痢下重,舌赤苔厚膩,脈實有力等。 (1)虛實錯雜: 癥狀:既有虛證,又有實證,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的證候,有以實證為主兼虛證,有以虛證為主兼實證,有虛實并重的,有表虛里實,有表實里虛,有上實下虛等。 如肝硬化腹水病人,可見腹部膨隆,青筋暴露,二便不利的實象。但又有體形消瘦,氣弱乏力,脈沉細弦的虛象。 (2)虛實轉(zhuǎn)化:病勢發(fā)展,邪正相爭,變化復雜,在一定條件下,虛證實證相互轉(zhuǎn)化。實證可轉(zhuǎn)化為虛證,虛證可轉(zhuǎn)化為實證。 (3)實證轉(zhuǎn)化為虛證:多由實證失治或誤治或邪氣過盛傷及正氣而成。如高熱,口渴,煩躁,脈洪大等實證,日久不愈,邪氣久留,損傷正氣,可出現(xiàn)消瘦,少氣無力,面色蒼白,脈細無力等虛證。 (4)虛證轉(zhuǎn)化為實證:比較少見。多見先為虛證,后轉(zhuǎn)化為虛實夾雜證。例脾虛食滯,食少納呆,身倦乏力等脾虛證,脾失健運,繼而出現(xiàn)脘腹痞滿,噯腐吞酸,大便穢臭,舌苔厚膩等,虛實夾雜證。應注意,虛證、實證的假象,謂“至虛有盛候,大實有贏狀。” (5)虛寒證:面白,畏寒,下利清谷,手足冷,脈沉遲無力; (6)寒實證:在表與表寒證相同,在里為寒與體內(nèi)病邪結(jié)合。如食滯、痰濕、瘀血等。 3、虛實辨證要點: (1)注意病期新久:體質(zhì)強弱,年齡,壯年多實,年老多虛,或過服攻伐克消藥等。分析虛實真假,有時“大實有贏狀,至虛有盛候”的特殊情況。 (2)分清虛實夾雜:虛實在上、在下、在表、在里;是獨見,夾雜互見,是臟、是腑,在氣,在血,一臟獨虛、還是臟虛腑實等。有否寒熱,表里等參差互見。 《內(nèi)經(jīng)淺解》說:“表實里虛,表虛里實,表里俱實,表里俱虛,必須考慮邪正消長程度多少,決定緩急輕重措施。 程國彭說:“病中無汗腹脹不減,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稟厚,脈實有力,此實也。病中多汗,腹脹時減,復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病久,稟弱,脈弱無力,此虛也?!?/span> 《沈氏尊生書》說:“陽虛陰虛皆屬腎。陽虛者,腎中真陽虛也,真陽即真火也,審是虛火右尺必弱;陰虛者,腎中真陰虛也,真陰即腎水,審是水虛,脈必細數(shù)”。 有余治法:陽盛的病,用以瀉陽救陰;陰盛的病,用以瀉陰助陽;不足治法:陰衰而陽亢的,用滋陰以制陽,陽微而陰盛的,用壯陽以化陰。八綱辨證再說2、八綱辨證再說 清代程國彭著《醫(yī)學心悟》,對中醫(yī)“八綱”作了進一步解釋:寒熱是指疾病的性質(zhì);虛實是指邪正消長的盛衰;表里是指病變部位的深淺;陰陽是指疾病的類別。 一、所謂陰陽 所包者廣,熱者為陽,實者為陽,在表者為陽;寒者為陰,虛者為陰,在里者為陰。寒邪客表,陽中之陰,熱邪入里,陰中之陽。寒邪入里,陰中之陰,熱邪達表,陽中之陽。而真陰真陽之別(腎中所藏陰液為真陰、腎中所藏命火為真陽),則又不同。 如脈數(shù)無力,虛火(真陰虧損所引起的熱性證狀)時炎,口燥唇焦,內(nèi)熱便結(jié),氣逆上沖等,此真陰不足。如脈大無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食不化,此真陽不足也。 病中有熱證而喜熱飲者,同氣相求也。有寒證而喜冷飲,卻不能飲者,假渴之象也。 有熱證而大便溏瀉者,挾熱下利也。有寒證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陰結(jié)也(脾腎虛寒所引起的大便秘結(jié))。 有熱證而手足厥冷者,所謂熱深厥亦深,是由于邪熱過盛,耗傷津液,陽氣受阻不能透達四肢所致。熱微厥亦微是也,是由于里熱輕淺,四肢發(fā)冷的程度也輕微。 有寒證而反煩躁,欲坐臥泥水之中者,名曰陰躁也,是陰寒極盛所引起的躁擾,神志不安等證狀。 有汗而為實證者,熱邪傳里也。無汗而為虛證者,津液不足也。有惡寒而為里證者,直中于寒也。有惡熱口渴而為表證者,溫熱之病自里達表也。此乃陰陽變化之理,為治病之權(quán)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二、所謂表里 全在發(fā)熱與潮熱,惡寒與惡熱,頭痛與腹痛,鼻塞與口燥,舌苔有無,脈浮沉以分之。 如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苔,脈息浮,此表也。假如潮熱惡熱,腹痛口燥,舌苔黃黑,脈息沉,此里也。 三、所謂寒熱 全在口渴與不渴,渴而消水(大量飲水)與不消水,飲食喜熱與喜冷,煩躁與厥逆(四肢厥冷),溺之長短,赤白,便之溏結(jié),脈之遲數(shù)以分之。 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飲食,煩躁,溺短赤,便結(jié),脈數(shù),此熱也。 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溺清長,便溏,脈遲,此寒也。 四、所謂虛實 全在有汗與無汗,胸腹脹痛與否,脹之減與不減,痛之喜按與拒按,病之新久,稟之厚?。ú◇w強弱),脈之虛實之分也。 如病中無汗,腹脹不減,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稟厚,脈實有力,此實也。如病中多汗,腹脹時減,時又腹脹,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病久,稟弱,脈虛無力,此虛也。 醫(yī)家程國彭曰:病有總要,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則辨證之法,亦不出此。 五、辨證要點 1、一病之寒熱:全在口渴與不渴,渴而消水與不消水,飲食喜熱與喜冷,煩躁與厥逆,尿之長短、赤白,便之溏結(jié),脈之遲數(shù)。 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飲食,煩躁,尿短赤,便結(jié),脈數(shù),此熱也。 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尿清長,便溏,脈遲,此寒也。 2、一病之虛實:全在有汗與無汗,胸腹脹痛與否,脹之減與不減,痛之拒按與喜按,病之新久,稟之厚薄,脈之虛實之分也。 如病中無汗,腹脹不減,痛之拒按,病新得,人稟厚,脈實有力,此實也。 如病中多汗,腹脹時減復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則痛止,久病,稟弱,脈虛無力虛也。 3、一病之表里:全在發(fā)熱與潮熱,惡寒與惡熱,頭痛與腹痛,鼻塞與口燥,舌苔有無,脈之浮沉以分也。 如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苔,脈息浮,此表也。 如潮熱惡熱,腹痛口燥,舌苔黃黑,脈息沉,此里也。 4、一病之陰陽:統(tǒng)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廣。熱者為陽,實者為陽,在表為陽;寒者為陰,虛者為陰,在里為陰。寒邪客表,陽中之陰;熱邪入里,陰中之陽。寒邪入里,陰中之陰也;熱邪達表,陽之之陽。而真陰真陽之別,又有不同。 (1)如病中有熱證,而喜熱飲者,同氣相求也; (2)如病中有熱證,而大便溏瀉者,挾熱下利也; (3)如病中有熱證,而手足厥冷者,所謂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是也; (4)如病中有寒證,而大便反硬者,名曰陰結(jié)也; (5)如病中有寒證,而喜冷飲,卻不能飲者,假渴之象也; (6)如病中有寒證,而反煩躁,欲坐臥泥水之中者,名曰陰燥也; (7)如病中有汗,而為實證者,熱邪傳里也; (8)如病中無汗,而為虛證者,津液不足也; (9)如脈數(shù)無力,虛火時炎,口燥唇焦,內(nèi)熱便結(jié),氣逆上沖,此真陰不足也; (10)如脈大無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食不化,此真陽不足也; (11)如病中有惡寒,而為里證者,直中于寒也; (12)如病中有惡熱,而口渴為表證者,溫熱之病,自里達表也,此乃陰陽變化之理,為治病之權(quán)衡,尤辨之,不可不早也。 3、肝膽病辨證法 肝病較為廣泛,也可以說,肝病最多,以實癥為多。肝病常見有脅疼、眩暈、頭痛、目赤或兩目干澀、振顫、抽搐、性情急躁、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此外,乳房及外生殖器區(qū)域的疾病,也被認為與肝病有關(guān),因為屬于肝經(jīng)的循行之處。膽與肝相表里,其病癥常與肝病并見,其癥狀多見脅疼、黃疸,故膽病與肝病合并敘述。 一、肝氣郁結(jié) 1、癥狀:精神抑郁,胸脅疼痛而無定處,胸脘痞悶,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噯氣,脘腹疼痛,苔薄,脈弦;在婦女可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經(jīng)期乳房脹痛。這些癥狀的發(fā)作或加重,往往與精神因素有關(guān)。 2、分析: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疼痛等,均屬胃的病癥,因為肝氣郁結(jié),導致胃失和降,故見上述各癥,稱為肝胃不和。 胃神經(jīng)官能癥,屬于肝氣郁結(jié)型。潰瘍病慢性胃炎、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慢性膽囊炎,都可出現(xiàn)肝胃不和的癥候。 3、治法和方劑舉例:疏肝解郁、理氣和胃。常用方藥有:四逆散加減。柴胡、枳實、白芍、金鈴子、香附、郁金等藥組成。 二、肝經(jīng)濕熱 1、癥狀:睪丸腫疼,局部皮膚發(fā)紅灼熱,小便短赤;婦女帶下色黃腥臭,外陰部瘙癢、糜爛、流脂水等。 2、分析:上述癥候,均屬于肝經(jīng)濕熱,因為肝經(jīng)是繞生殖器循行的。相當于急性睪丸炎和女陰炎。 3、治法:清肝火、利濕熱。常用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鴨拓草、龍膽草、黃芩、山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生地、柴胡、川楝子、當歸、甘草、黃柏等藥亦可選用。 三、肝膽濕熱 1、癥狀:出現(xiàn)右脅或兩脅疼痛、發(fā)脹、脘腹脹滿、口苦、飲食減少,黃疸,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等癥候。 2、分析:肝膽感受外邪,濕熱蘊結(jié),或過食肥厚食物,內(nèi)生濕熱。濕熱熏蒸肝膽,以致肝膽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膽疾病,如肝炎、膽石癥等,最易表現(xiàn)為肝膽濕熱。 3、治法:清肝膽化濕熱。常用方:茵陳蒿湯、大柴胡湯。常用藥:茵陳、梔子、大黃、金錢草、黃芩、黃柏、柴胡等。 如濕重或痛劇者用燥濕、理氣的蒼術(shù)、厚樸、木香等,與清熱藥配伍應用。如板藍根、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也常配伍化濕藥應用。如雞內(nèi)金、郁金、虎杖、敗醬草、大黃等是常用的利肝膽藥物。 四、肝陽上亢 1、癥狀:眩暈、頭脹痛、脈弦,并可見面部烘熱、咽干、睡眠不安、多夢、四肢麻木、行走時有頭重腳輕感等。舌質(zhì)紅,少苔或苔薄。 2、分析:是肝陽上亢最主要的癥候,肝陽上亢,多發(fā)生于肝腎陰虛,陰虛則陽亢,故出現(xiàn)這些癥候。 如髙血壓、貧血、神經(jīng)衰弱、更年期綜合癥等,均可出現(xiàn)肝陽上亢的癥候。 3、治法:養(yǎng)陰液,潛肝陽。常用“平肝熄風湯”加減。養(yǎng)陰常用生地、白芍、女貞子、旱蓮草、龜板、鱉甲等藥。潛肝陽常用鉤藤、白蒺藜、珍珠母、牡蠣、靈磁石、天麻等藥。 五、肝火上炎 1、癥狀:頭暈、頭痛、目赤、面紅、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脅痛、心中煩熱、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等。 2、分析:上述肝陽上亢的表現(xiàn),而又見到熱癥的表現(xiàn),一般均屬于肝火。 3、治法和方劑舉例:瀉肝清火。常用方:瀉青丸等;常用藥龍膽草、夏枯草、黃芩、山梔子、青葙子、菊花、決明子等。 六、肝風內(nèi)動 1、癥狀:肝風內(nèi)動的主要癥候,是手足震顫,四肢抽搐,或突然跌倒,或見神志不清,語言不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甚則昏迷。脈弦或弦數(shù)等。 2、分析:上述癥狀屬肝風內(nèi)動,亦常夾濕,稱為夾痰。如腦血管意外、震顫麻痹、癲癇等疾病,多屬于肝風內(nèi)動。外感熱病過程中,也可見到肝風內(nèi)動。 3、治法:熄風鎮(zhèn)痙。處方可用鎮(zhèn)痙散加減。常用藥天麻、鉤藤、珍珠母、牡蠣、全蝎、蜈蚣、地龍等。 以上肝陽、肝火、肝風三者之間,既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例如高血壓病,開始可能表現(xiàn)為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最后發(fā)展為肝風內(nèi)動。 七、肝陰肝血虧損 1、癥狀:表現(xiàn)為視力減退、兩目干澀夜盲、時有頭暈、耳鳴、爪甲干枯,或睡眠不酣,多夢、口干、少津等癥。 2、分析:上述癥狀屬肝陰、肝血虧損所致,如婦女可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量減少,或經(jīng)閉。如慢性肝臟疾病、夜盲癥、貧血等,都可表現(xiàn)出肝血、肝陰虧損癥候。 3、治法:補養(yǎng)肝陰肝血。常處方:二至丸合四物湯加減。常用藥:當歸、白芍、地黃、首烏、杞子、女貞子、旱蓮草、桑葚子等,平肝藥也可選用。 心的病證虛證多于實證。虛證是由于心陽或心陰不足所致。實證由于痰熱擾心所致。熱病見邪入心包屬心病。 一、心氣虛與心陽虛 1、癥狀: (1)心氣虛和心陽虛共有證:心悸氣短、活動時加重,面色蒼白自汗,脈細弱或結(jié)代。 (2)心氣虛:兼見體倦乏力,喜出長氣,舌淡。 (3)心陽虛:兼見形寒肢冷,心胸憋悶,舌淡肥大,或紫暗。怕冷、心悸、胸悶、氣急,重者不能平臥等。由于心陽不振,血液不能溫運氣血不能暢通,可出現(xiàn)指甲青紫或下肢浮腫,脈微細而數(shù),或大而無力,或結(jié)代,舌青紫。心力衰竭,往往見到心腎陽虛的癥候。 2、分析:心氣虛與心陽虛:由于老年臟氣日衰,或風濕損傷心氣,或汗下太過,或其他疾病的轉(zhuǎn)變等原因形成。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鼓動力弱,氣血不能正常運行,以致無力鼓動,故心悸,氣短,活動時間加重。 心陽虛不斂汗液,故自汗。心氣(陽)虛弱,氣血不足,或脈氣不相連續(xù),故見脈細弱或結(jié)代。心血不足,則面色無華,舌淡。心氣虛,則氣失流暢,而滯于胸中,故喜出長氣為快。心陽虛弱,不能溫煦周身,故見形寒肢冷。心陽虛,胸陽不振,心脈阻滯,則氣血運行不暢,故見心胸憋悶,舌質(zhì)紫暗。 3、治法:如心氣虛,補心氣,養(yǎng)心湯加減;如心陽虛,溫心陽,桂枝甘草湯加減,振奮心陽,溫通血脈。用附子、桂枝、干姜、炙甘草、人參(或黨參)當歸、紅花、丹參等。常用方參附湯加減。 二、心血虛與心陰虛 1、癥狀: (1)心血虛和心陰虛共有證:心悸,心煩,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易驚易悸。 (2)心血虛:兼見面色無華,眩暈,多見于貧血,唇舌色淡,脈細無力。 (3)心陰虛:兼見潮熱,顴紅,盜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熱,舌紅無苔少津,脈弦細數(shù)無力等,陰虛火旺癥候者,則屬心陰虛。多見于神經(jīng)衰弱。 2、分析:本證多體質(zhì)素虛,病后虛弱,血的化生不足或續(xù)發(fā)于失血過多,或風濕所傷,或精神刺激等,耗傷心血、心陰所致。心陰(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心神不藏,故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易驚。心血虛則心陽偏亢,虛火(熱)內(nèi)擾,故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舌紅少津等癥。心血虛,血不養(yǎng)心,或心陰虛,虛火內(nèi)擾,均可導致心煩。脈細數(shù)為陰虛內(nèi)熱之象。 3、治法:心血虛宜補心血安心神。用四物湯加減,常用藥熟地、當歸、丹參、棗仁、旱蓮草等。心陰虛,宜養(yǎng)心陰安心神。補心湯加減。常用生地、柏子仁、淮小麥等,加補血安神藥,配合應用。處方可用安神補心丸加減。 三、心火熾盛 1、癥狀:口瘡舌體糜爛、疼痛,口渴、心煩、失眠,尿黃、便秘,舌尖赤或有吐衄,苔黃脈數(shù)。 2、分析:本證多因情志抑結(jié),久而化火,或六淫內(nèi)郁化火,或過食辛辣食物,或過服溫燥藥物所致。心開竅于舌,心火上炎故舌體糜爛疼痛,或發(fā)生口瘡,舌尖紅。心火熾盛,內(nèi)擾心神故見心煩失眠。心火熾盛灼傷津液,則口渴、尿黃、便秘。心火熾盛灼傷脈絡,故出現(xiàn)吐衄。苔黃、脈數(shù)為熱象。 3、治法:清心瀉火,用導赤散或瀉心湯加減。常用藥:連翹、生地黃、黃連、竹葉、蓮子心、梔子、木通、甘草梢等,可選用。 四、心血瘀阻 1、癥狀:心悸,心痛(心前區(qū)或胸骨后刺痛或悶痛)甚至牽及兩脅肩臂,尤以牽引左臂痛為常見,時發(fā)時止,重者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自汗出,舌質(zhì)紫紅,或紫色瘀點,脈細澀或結(jié)代。 2、分析:本證雖屬實證,但多由于心氣虛或心陽不振,推動血液不力的前提下,再加上其他原因,如情緒激動,勞累受寒或過嚐肥膩、飲酒、痰濁凝聚等,致使血脈阻滯所致。 心陽不振,氣血運行不暢,心脈痹阻,故心悸、心痛(瘀血重者刺痛,痰濁重者悶痛)。手太陽小腸經(jīng)循肩臂,心與小腸相表里,經(jīng)氣互相影響,故痛勢牽引肩臂(以左側(cè)為常見)。心血瘀阻,全身血液流通不暢,則面、唇、指甲青紫,舌質(zhì)暗紅,或有紫色瘀點,脈細澀或結(jié)代。心血瘀阻,陽氣虛衰,不能達與四肢而現(xiàn)四肢逆冷,自汗出。 3、治法:通陽化瘀。瓜蔞薤白半夏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如心陽衰微的重癥,用急救回陽之法。 五、痰火擾心 1、癥狀:神志錯亂,哭笑無常,狂躁妄動,甚則打人罵人,面赤氣粗,口渴,尿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有力。 2、分析:本證多由情志不遂,氣機不舒,郁而化火,灼津成痰,痰與火結(jié),內(nèi)擾心神所致。心主神志,痰迷心竅,產(chǎn)生神志障礙,故意識模糊昏迷、舌強不語。痰涎壅盛,故嘔吐痰涎,或喉中痰鳴。苔白膩,脈滑為痰濕內(nèi)盛之象。如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則為痰熱壅盛之象。在辨證上,前者為痰濁阻竅,后者為痰熱阻竅,兩者應加以區(qū)別。 3、治法:痰濁阻竅,宜滌痰理氣開竅。用滌痰湯加減蘇合香丸。痰熱阻竅,宜清熱豁痰開竅。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合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 常用藥:陳皮、半夏、茯苓、遠志、菖蒲、膽星、枳實、郁金等。如為痰火,則應滌痰瀉火開竅,可加用竹瀝、天竺黃、礞石、黃芩等藥。處方可用清氣化痰丸加減等。 5、小腸實熱辨證法1、癥狀:小便短赤澀痛甚或尿血,心胸煩熱,咽干而痛,口舌糜爛,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 2、分析:本證多熱邪阻滯小腸所致。小腸實熱,熱灼津液,小腸分清泌濁的功能失常,由于小腸滲入膀胱的津液減少,故見小便短赤澀痛。如熱灼絡脈則見尿血。小腸與心相表里,小腸實熱不解,則循經(jīng)上熏于心和心的苗竅舌,則見心胸煩熱,咽干而痛,口舌糜爛疼痛等。舌紅苔黃脈數(shù),均為內(nèi)熱熾盛之象。 3、治法:清利小腸。導赤散加減。 方名、導赤散《錢乙》 (1)組成:生地15-30克,木通3-6克,生甘草梢3-5克,竹葉3-6克。湯劑。 (2)功效:清心養(yǎng)陰,利水通淋。主治心和小腸有火。癥見口渴面赤,心胸煩熱,渴欲冷飲,口舌生瘡;或心移熱于小腸,小便短赤而澀,尿時刺痛,舌紅脈數(shù)。 臨床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血尿、口腔炎、小兒鵝口瘡、小兒夜啼及小兒夏季熱等。 (3)方義:生地清熱涼心血,養(yǎng)陰以制心火為君藥;木通、竹葉上清心經(jīng)之熱,下則清利小腸之熱,利水通淋,使火熱之邪,從小便出為臣藥;生甘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用梢者,古有“直達莖中,止淋痛”之說,為佐使藥。 4、按語:原治小兒心熱,《奇效良方》擴大運用范圍,治小便赤澀淋痛等。 《刪補名醫(yī)方論》說:“赤色屬心。為南方之火色赤。導赤是導心經(jīng)之熱,從小腸出?!惫拭麑С嗌?。本方用藥,清心與養(yǎng)陰兩顧,利水以導熱下行,使清熱利水而不傷陰。如有發(fā)熱,加柴胡、薄荷。 6、脾病辨證法脾為后天之本。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輸送營養(yǎng)物質(zhì)、運化水濕和統(tǒng)攝血液,所以脾病的主要表現(xiàn)是消化不良、大便稀薄、疲乏無力、肌肉消瘦、水腫、出血、脈濡細等癥候。脾病以虛癥居多。實癥則多由濕邪困脾所引起。脾與胃關(guān)系極為密切,有的病癥難以區(qū)別,則只能合并論述。 一、脾胃虛弱 1、癥狀:面色萎黃、肌肉消瘦,食少腹?jié)M,消化不良,便溏,身倦乏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舌淡苔薄,脈緩弱或濡細等。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潰瘍病等,許多疾病的過程中,都可以見到脾胃虛弱的癥候。 2、分析:本證多病久虛損,過度勞倦,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氣所致。脾氣虛則運化功能減低氣血來源不足,故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身倦無力,少氣懶言,食少腹?jié)M,便溏。 3、治法:益氣健脾。參苓白術(shù)散加減。常用黨參、白術(shù)、黃芪、棉花根、紅棗、山藥、茯苓、甘草等。方劑常用參苓術(shù)草湯加減。如中氣下陷,還須加用柴胡、升麻等升提藥。方劑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二、脾不統(tǒng)血 1、癥狀:面色蒼白、疲乏無力、少氣懶言、或飲食減少、月經(jīng)過多或崩漏,或皮下出血紫斑、尿血、便血等,舌質(zhì)淡白,脈細弱等癥。 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潰瘍性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常見到脾不統(tǒng)血的癥候。 2、分析:病久虛損,或勞倦傷脾,使脾虛統(tǒng)攝無力而受損。脾統(tǒng)攝血液,使之不流溢于血管之外的作用,如這一作用減弱則會發(fā)生多種出血,見到出血外及脾虛和氣血不足的癥候。脾主運化水谷,脾虛運化失職,氣血來源不足故面色蒼白,少氣懶言,食少腹?jié)M。脾虛不能統(tǒng)攝血液,血不循經(jīng)而外溢,故見便血尿血、紫斑、月經(jīng)過多,崩漏出血癥。舌淡脈細弱,是氣虛血虧之象。 3、治法:補氣攝血。歸脾湯加減。 常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灶心土、當歸、仙鶴草等藥。方劑可用歸脾湯、黃土湯加減。 方名、黃土湯《張仲景》 (1)組成:甘草、干地黃、白術(shù)、熟附子、阿膠、黃芩各9克、灶心黃土30克。 (2)功效: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主治遠血證,是先大便后下血,血隨便下,叫遠血。 (3)方義:灶心黃土溫脾止血;白術(shù)、附子、甘草溫益脾陽;阿膠、地黃補血止血;黃芩苦寒,防止辛溫太過。本方是溫陽益氣止血方劑。若因熱盛,迫血而妄行便血者忌用。 三、脾氣下陷 1、癥狀:子宮脫垂、脫肛、胃下垂、眼瞼下垂、或小腹墜脹。面色萎黃,頭昏眼花,體倦乏力,少氣懶言,小腹墜脹,食少,食后作脹,舌淡,脈弱。 2、分析:此證多由病久虛損,或勞倦傷脾,脾氣不升所致。脾主升,脾氣下陷,升舉無力,見脫肛及內(nèi)臟下垂,小腹墜脹。稱為“中氣下陷”。脾的清陽不升,濁陰上擾清竅,故頭昏眼花。面色萎黃,體倦乏力,少氣懶言,小腹墜脹,食少,舌淡,脈弱,均為脾氣虛之象。 3、治法:益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四、脾陽不振 1、癥狀:脾氣虛弱,又?,F(xiàn)寒象,稱“脾胃虛寒”。見腹中冷痛,喜按喜溫,口泛清水,形寒肢冷,婦女則見白帶清稀,小腹下墜,腰腹痠沉,舌淡苔白,脈沉遲等。 2、分析:脾陽虛多由脾氣虛發(fā)展而來,久病傷脾或飲食生冷,則損傷脾陽。脾之陽氣不足故脾氣虛衰。陽虛中寒,故腹中冷痛喜按喜溫,口泛清水。陽虛不能溫煦肌表故形寒肢冷。婦女白帶清稀,腰腹痠沉,屬寒濕下注。舌淡苔白,脈沉遲是寒虛之象。 脾胃虛寒,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xiàn)脘腹脹滿、隱痛、喜熱喜按、腸鳴、大便稀薄或夾有不消化的食物,飲食減少,口泛清水,形寒肢冷,精神疲乏,手足不溫等; 婦女則見白帶清稀,小腹下墜,腰腹痠沉等,如影響水濕的運化則出現(xiàn)面浮足腫,按之凹陷,小便減少,甚則全身浮腫,及舌淡,苔薄白,脈濡弱無力或沉細等。如慢性腸炎,慢性腎炎等,每易見到脾陽不振的癥候。 3、治法:溫中散寒。理中湯加減。常用白術(shù)、黨參、干姜、附子等藥。方劑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加減。如泄瀉而兼有脾陽虛者,常用藥補骨脂、吳茱萸、肉果等。 五、脾虛水泛 1、癥狀:面浮足腫,或全身浮腫,腰以下浮腫較重,小便不利,形寒肢冷,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大便溏瀉或便秘,舌淡苔白滑,脈沉緩。 2、分析:此證多由久病傷脾,或飲食生冷,損傷脾陽所致。脾主運化水濕,脾失健運,水濕溢于肌膚,故全身浮腫,腰以下較重。脾虛運化水谷功能減弱,故食少納呆,脘腹脹滿,大便溏薄。陽虛不能達表,故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脈沉緩,是脾虛之象。 3、治法:溫陽健脾行水,用實脾飲加減。藥用椒目、生姜皮、葫蘆、茯苓、豬苓等。 六、寒濕困脾 1、癥狀:濕邪最易侵犯脾胃,舌質(zhì)膩是重要的特征,同時胃口很差,病人自覺口中有粘膩不適的感覺,或口淡無味,或口中發(fā)甜。胸悶、腹脹、惡心、嘔吐、畏寒,頭重身困,面目四肢浮腫,大便溏瀉或便秘,小便不利,苔白膩,脈遲緩而濡。 2、分析:多由外感寒濕,或飲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處潮濕,寒濕之邪,內(nèi)侵脾胃,使脾陽受困所致。脾為濕困,運化功能受阻,故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濕性粘滯重濁,陽氣被困,故痛重身困,口粘不爽。脾不化濕,故面目四肢浮腫。大便溏小便不利,畏寒,口不渴,苔白膩,脈遲緩而濡,均為寒濕之象。 3、治法:溫中化濕。用胃苓湯加減。 七、脾胃濕熱 1、癥狀:不思飲食、討厭油膩,惡心嘔吐,脘腹脹滿,口粘而甜,身重困倦,及小便短黃,大便臭穢不爽,或面目皮膚發(fā)黃,色澤鮮明,或帶下黃稠,苔黃膩,脈濡數(shù)。 2、分析:本證多感受濕熱外邪,或過食肥甘厚味,濕熱內(nèi)生,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脾不化濕,濕郁化熱所致。濕熱中阻,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故不思飲食,惡心欲吐,脘腹脹滿。濕熱上泛,故口粘而甜,厭惡油膩。濕性粘滯重濁,濕熱阻遏,故身重困倦,小便短黃,大便臭穢,稀薄不爽,或有粘液膿血。濕熱蘊結(jié)脾胃,影響肝膽疏泄功能,膽汁外溢,故面目皮膚發(fā)黃,色澤鮮明,可出現(xiàn)黃疸。濕熱下注,則帶下黃稠。苔黃膩脈濡數(shù),為濕熱之象。 如急性腸胃炎、急性菌痢、急性傳染性肝炎、不明原因低熱等病,常可見到濕邪或濕熱困于脾胃的癥候,膽囊炎、胰腺炎等,也可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如夏季有些病人多脾胃濕熱的癥候,胸悶、不思飲食、口苦口膩、小便黃赤、四肢痠重無力、舌苔黃膩或有低熱。各種實驗室檢查,常查不出什么異常,這可能是由于氣候影響,使消化功能產(chǎn)生障礙所致,中醫(yī)稱為“濕阻”,按脾胃濕熱辨癥施治,一般均有實效。 如有的病人夏季胃口減退、疲乏、低熱到秋涼則上述癥狀逐漸消失, 中醫(yī)稱為“疰夏”,是指夏季長期發(fā)燒的病,也常按濕困脾胃或脾胃濕熱施治。 3、治法:清熱利濕。茵陳五苓散加減?;蛴棉较阏龤馍?、平胃散加減。 濕困脾胃治療,常用芳香燥濕藥為主治療,適當選用健脾的藥物。常用藿香、佩蘭(芳香化濕)蒼術(shù)、半夏、厚樸(苦溫燥濕)、白術(shù)、茯苓、扁豆(健脾)等。 如濕熱,則應清熱燥濕。常用藥黃芩、黃連、黃柏等,與厚樸、蒼術(shù)等相配伍;也可在應用清熱燥濕藥中,加入芳香化濕藥,藿香、佩蘭等;或加入利濕藥,薏米仁、滑石、車前等。 7、肺病辨證法肺主呼吸,肺病主要表現(xiàn)出呼吸系統(tǒng)的癥狀,如咳嗽、咳痰、咯血、氣急、鼻塞流涕、鼻衄、聲音嘶啞等,肺受外邪侵襲是實癥。有風寒束肺、燥邪犯肺、痰熱、痰濕與痰飲等。肺臟虛弱不足是虛癥。又有肺氣虛,與肺陰虛之分。 一、肺氣虛證 方名、補肺湯《永類鈐方》 1、組成:太子參、熟地各30克、黃芪25克、紫菀12克、五味子、桑白皮各10克。 2、功能:益氣補肺,止咳化痰 。主治肺氣虛。癥見久咳,氣短汗出,咳嗽咯痰清稀,氣短懶言,聲音低微或語言斷續(xù)無力;形體消瘦無力,喜溫畏寒,自汗易患感冒,面色白析。舌質(zhì)淡嫩,脈虛弱,舌淡脈虛大者等。 3、按語: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則氣短懶言聲低,動則更甚;肺虛失其宣降故咳嗽痰稀;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主宣發(fā)衛(wèi)氣,氣虛則形體消瘦乏力;衛(wèi)氣不固則汗出畏寒,易患感冒。面白舌淡脈虛弱,乃肺氣虛損之征。 肺臟久病,呼吸功能衰退,經(jīng)常呼吸短促,咳嗽多痰,精神疲乏,懶言音低或有自汗,舌淡脈虛。肺氣腫是最多見到肺氣虛癥候,多見它臟病變的影響,如脾氣虛衰,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上榮于肺,則肺氣日虛;其它如心氣虛、腎氣虛也可導致肺氣虛癥狀的出現(xiàn)。 4、加減:如價貴藥可少用??捎命h參黃芪、五味子鵝管石等,同樣有改善癥狀的作用。 二、肺陰虛證 1、癥狀:肺病久延,津液虧耗,肺失濡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為肺燥傷陰,如咳嗆少痰,或咯血及痰中帶絲、低熱;、午后顴紅、盜汗、口干、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等,屬肺陰虛;如同時出現(xiàn)肺氣虛的癥候為氣陰兩虛。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等,常可見到肺陰虛。 2、分析:津液不足,故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喉癢音癢或聲音嘶啞,身體消瘦舌紅少津,脈細無力等。陰虛火旺還可見咳痰帶血,午后潮熱盜汗,兩顴發(fā)紅,脈細數(shù)等。 3、治法:滋陰潤肺。方用百合固金湯加減。常用沙參、石斛、麥冬、百合、地骨皮、功勞葉、生地、百部、黃芩等藥。 三、肺實證 1、風寒束肺: (1)癥狀:突出表現(xiàn)為咳嗽、喉癢、咳出白色稀痰、鼻塞流涕或發(fā)熱惡寒,頭痛身酸楚,是肺受風寒,肺氣失宣的表現(xiàn)。肺合皮毛故同時見到表癥,如怕冷發(fā)熱、頭痛身疼、脈浮、舌苔薄白,脈浮或弦緊等。與一般表寒癥基本相同,但咳嗽、咳痰較顯著。急性支氣管炎初起,常表現(xiàn)為風寒束肺。 (2)分析:風寒侵襲肺臟,肺氣閉郁不得宣降。 (3)治法: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用杏蘇散加減。用麻黃或紫蘇、杏仁、甘草為主,隨癥加味,如咳痰不爽者,加桔梗以開肺;如咳痰多者,加半夏、陳皮以化痰;如表癥顯著者,酌加羌活、荊芥、前胡等藥解表。 2、燥熱傷肺: (1)癥狀:咳嗽少痰,鼻孔干燥或出鼻血,咽干痛口渴,唇燥裂,舌干少津,舌尖紅。 (2)分析:燥邪犯肺,多發(fā)生在氣候干燥的秋季,所以又稱秋燥。 (3)治法:清肺潤燥,用桑杏湯加減。常用桑葉、沙參、麥冬、瓜蔞皮、天花粉、茅根、蘆根、生梨皮等藥。 3、痰熱壅肺: (1)癥狀:咳嗽、咯黃膿痰,甚至痰的氣味惡臭,是痰熱的主要癥候。其它癥候可有痰中帶血或咯血、發(fā)熱、氣急、舌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等。 (2)分析:痰熱常由風熱犯肺,日久不解或內(nèi)生痰濕,蘊結(jié)化熱發(fā)展而來。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疾病過程中,常可見到痰熱癥候。 (3)治法:清肺化痰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肺癰清肺化痰排膿,常用葦莖湯加減。常用藥黃芩、東瓜子、魚腥草、海蛤殼、蘆根、杏仁、連翹、野蕎麥根、桑白皮等。 4、痰濕阻肺: (1)癥狀:咳嗽痰多,多有長期咳嗽病史,多痰易咳出,痰色白清稀,有泡沫,或粘稠,胸悶,喉中痰鳴,遇寒即發(fā),舌苔白膩,脈濡或滑,屬于痰濕。痰飲(又可稱為寒痰)則痰白而稀薄,泡沫樣,常有怕冷、四肢不暖,舌白,脈弦滑等。 (2)分析:肺氣長期失宣,咳嗽久延,時愈時發(fā),以致肺部津液化為痰濕與痰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最多見到痰飲與痰濕的癥候。 (3)治法:痰濕應燥濕化痰,溫化痰飲。 方名、小青龍湯加減:陳皮、半夏、厚樸、杏仁、蒼術(shù)、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等。 常用二陳湯、三子湯加減。除上述藥物外,還宜用溫肺散寒藥,如麻黃、桂枝、干姜、細辛、五味子等。 8、大腸病辨證法大腸傳輸糟粕,稱為“傳導之官”。肺與大腸相表里關(guān)系,大腸有病主要表現(xiàn)在大便方面。如肺臟清肅之氣不能下降,往往大便不通。如大腸與腎的關(guān)系,若腎水不足則腸中津液缺乏,可造成大便秘結(jié)。 如大腸與脾胃的關(guān)系,脾氣不足,脾胃虛弱則消化不良,也可影響大腸,而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或便秘,或溏瀉。 王冰說:“肛門內(nèi)通于肺?!贝竽c濕熱郁積,多肛門腫痛下墜。脾虛氣陷,多肛墜不收。 治法:前者宜清,后者宜補。肺與大腸經(jīng)脈相通,相表里關(guān)系,大腸職司傳導,賴肺氣肅降,大腸之氣才能隨之而降,而排泄通達。 若肺失肅降則大便干結(jié),反之大腸實熱積滯大便不通,又影響肺氣不降,導致咳嗽,故在宣肺氣、清肺熱、化痰的同時,給以清熱潤下或瀉下藥,如杏仁、瓜蔞、大黃等,療效較好。 《醫(yī)學入門》說:“肺熱肛門閉,肺寒則肛門脫。” 一、大腸寒證 癥狀:大腸有寒,則排出的糟粕澄澈清冷,腹痛腸鳴,小便清長,大便唐泄如鴨糞,手足寒,舌苔白滑,脈搏沉遲。 二、大腸熱證 癥狀:大腸有熱,則口燥唇焦,大便秘,或肛門腫痛。如蘊有濕熱,大便多是溏泄腐臭,其色如醬,脈數(shù),舌苔黃燥,小便赤短,直腸盡處或肛門內(nèi)外,潰爛流水,久而不愈,成為臟毒或痔漏。如果血分有熱,傷及血絡,則便血。 三、大腸虛證 癥狀:大腸氣虛,則肛門脫出難收,婦人有因分娩時用力太過,而致直腸下墜,也有久病氣虛下陷而脫肛的,每見四肢厥冷,脈象微細。 四、大腸實證 癥狀:胃家實熱移于大腸則大便不通,腹痛拒按,煩渴譫語,舌苔干黃而膩,脈沉實。如濕毒和瘀熱結(jié)于大腸,則少腹疼痛按之痛甚,寒熱自汗,大便下膿血,脈滑數(shù),或為癰瘍外科癥。如暑濕和飲食結(jié)滯,蘊結(jié)在大腸,成為痢疾,出現(xiàn)腹痛,窘迫,里急后重癥等。 五、大腸濕熱 方名、葛根芩連湯《張仲景》解表清里,表里同治。方略。 六、大腸津虧:方名:增液湯《吳鞠通》濕熱便秘。方略。 9、腎病辨證法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陰液和陽氣之根本,與生殖、泌尿的關(guān)系特別密切,其位在腰部,所以腎病表現(xiàn)出的主要癥狀,有腰痠腰痛、耳鳴、生長發(fā)育遲緩,性機能衰弱,多尿或少尿,呼吸短促,水腫以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腎主水液,腎主發(fā),腎主骨,腎主腦,腎主髓,腎主納氣,協(xié)肺呼吸,腎主命門之火,為性命之本。腎的病癥基本上是虛癥,任何疾病,凡陽氣或陰液耗傷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影響到腎,故有“久病及腎”之說。 一、腎陰虛 治法和方劑舉例:滋補腎陰。常用大補陰丸或知柏八味丸加減,或用六味地黃湯。陰虛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柏、丹皮、地骨皮等。 常用藥:熟地、龜板、山萸肉、杞子、女貞子、鱉甲、紫河車等。 1、癥狀: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遺精早泄、或帶下稀薄是典型癥狀,可見形體消瘦、面色暗黑,舌紅少津,或有裂紋,或光剝苔,脈細無力等。 2、分析:陰虛主要是指腎陰虛。婦女見月經(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先期而經(jīng)量見少。同時可見午后低熱、盜汗、面部升火、心煩失眠、小便短赤、脈細數(shù)等,稱為陰虛火旺。 二、腎陽虛 治法:溫補腎陽。用金匱腎氣丸,或濟生腎氣丸、或桂附地黃丸等。 常用藥鹿角、熟地、仙靈脾、仙茅等。腎精不固者還可以選用菟絲子、覆盆子 、益智仁、金櫻子、芡實、龍骨、牡蠣等,益腎固攝。 如腎虛水腫還可選用附子、肉桂、白術(shù)、茯苓、車前子等藥,溫陽利水;如腎不納氣者,用胡桃肉、五味子、補骨脂、臍帶等,溫腎納氣;如腎虛泄瀉,可選用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罌粟殼等,溫腎止瀉。 1、癥狀:為陽氣不足,全身機能衰退。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怕冷。四肢不溫、腰痠膝軟、頭暈耳鳴、舌質(zhì)淡白、脈沉弱等。 2、分析:上述癥候是腎陽虛的共同癥候。 如影響生殖和泌尿機能,出現(xiàn)陽痿、早泄、滑精,或帶下稀薄,小便清長或頻數(shù),甚則失禁、遺尿等癥,稱為“腎氣不固”。 如影響水液排出,可出現(xiàn)水腫,周身浮腫,而下肢更嚴重,按之有凹陷,小便量少,稱為“腎虛水腫”。 如影響肺的呼吸功能,出現(xiàn)呼吸短促,咳嗽氣喘,動則更甚,稱為“腎不納氣”。 如影響脾胃功能,出現(xiàn)大便泄瀉,日久不愈;有的常在清晨泄瀉(五更瀉),更屬于“腎虛泄瀉”。 三、精髓不足 治法:培補腎精,即要腎陰、腎陽同補。處方常用右歸丸加減。 右歸丸功能:溫補腎陽,填精補血等。常用熟地、山萸肉、杞子、紫河車、巴戟天、肉蓯蓉、鹿角膠等。 1、癥狀:小兒生長發(fā)育遲緩、身材矮小、智力和動作遲鈍、骨骼軟弱、囟門遲閉、面色蒼白;成人呈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腦力減退、健忘、容易疲勞、頭暈、性欲減退、脈細弱等。 2、分析:腎藏精、主髓,腎髓不充,是腎虧的表現(xiàn)。腦為髓海,精髓不充,出現(xiàn)智力發(fā)育不良,和智力衰退等。腎精屬腎陰的范疇,影響面很多,故有“腎為先天之本”之說。 3、腎陰虛癥狀: 五心煩熱,舌紅苔少或裂或剝,面紅升火,或面色憔悴,或形體消瘦,失眠盜汗,遺精,早泄,口干,便秘,尿赤,脈細數(shù)。 4、腎陽虛癥狀: 經(jīng)常怕冷,手足不溫,舌胖而嫩或舌邊有齒印,舌質(zhì)淡面色白,面目與四肢浮腫,自汗,精神疲乏,氣短懶言,陽萎,滑精,便溏,小便清長,或尿閉,脈沉遲等。 四、注意事項 1、有共同點:又常交叉出現(xiàn),辨癥必須注意。 2、腎陰虛和腎陽虛是腎的病理變化的兩個方面,表現(xiàn)出的癥候有不同點。 3、相同癥候:腰痠頭暈耳鳴,牙齒松動,頭發(fā)枯焦脫落,腿膝痠軟,尺脈,重按無力。 10、太陽經(jīng)病辨證六經(jīng)之太陽經(jīng),指足太陽膀胱經(jīng),手太陽小腸經(jīng)。太陽主一身之表,凡感受風寒病邪,出現(xiàn)發(fā)熱,項強,脈浮等脈癥,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可分為經(jīng)證和腑證兩大類。經(jīng)證為病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jīng)邪不解,而內(nèi)傳與膀胱,所引起的病變。 由于病人體質(zhì)不同,感受風寒病邪的不同,又有二種不同類型病證。即中風和傷寒。 中風主要脈證有頭項強痛、發(fā)熱、惡風、自汗、鼻鳴、干嘔、脈浮緩等。由于具有發(fā)汗、脈浮緩的特征,故又稱為表虛證。 傷寒主要脈證有頭項強痛、發(fā)熱、惡寒、無汗而喘、嘔逆、身疼、骨節(jié)疼痛、脈浮緊等。由于具有無汗、脈浮緊的特征,故又稱為表實證。傷風與傷寒的鑒別,在自汗或無汗,脈浮緩或浮緊,亦即表虛表實之不同特征。此表虛表實,是相對而言,表實雖確系實證,但表虛卻不能認為就是虛證,這一概念必須明確。 太陽腑證,是經(jīng)邪不解,而內(nèi)傳膀胱所致。由于病邪傳入氣分和血分的不同,故有蓄水和蓄血兩種證候。 一、蓄水證 是病邪在氣分,主要脈證為發(fā)熱汗出煩渴、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少腹?jié)M、脈浮數(shù)等。是太陽經(jīng)證不愈,病邪侵入太陽之腑所致。 二、蓄血癥 是病邪在血分,癥見小腹急結(jié)或少腹脹滿,如狂、發(fā)狂、小便利等。因為兩則都有少腹?jié)M的證候,而前者是小腹不利,無發(fā)狂或如狂;后者是小便自利,有如狂或發(fā)狂。蓄水證少腹?jié)M較輕,而蓄血證則較重,多為小腹急結(jié)或少腹鞭滿。是二者的區(qū)別。 三、太陽病兼證 與體質(zhì)不同和治療方法有關(guān)。如素有氣喘,可因太陽傷風致喘病復發(fā);如素有郁熱,再患傷寒,或兼有煩躁等;如內(nèi)有水飲,再傷于寒,或出現(xiàn)干嘔氣喘等證;如太陽經(jīng)受邪,出現(xiàn)項背拘急不舒;如太陽與陽明合病,癥見下利或嘔逆。如治療不當,成為結(jié)胸或痞證。 太陽經(jīng)屬膀胱與小腸,心與小腸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其生理病理關(guān)系密切。因太陽主一身之表,統(tǒng)一身之營衛(wèi),則衛(wèi)外功能固密。營衛(wèi)失調(diào),則見傷風與傷寒癥候。傷風屬營陰不足,衛(wèi)失固外開闔之權(quán);傷寒則屬于衛(wèi)陽被遏,營血因而郁滯不通。太陽病表邪不解或治療不當,則可能侵入傷及少陰心腎,而發(fā)生變證。 四、治療原則 太陽病的治療原則是:經(jīng)證用汗法,選用辛溫解表劑;腑證中蓄水證,用化氣行水法;蓄血證用破血逐瘀法;兼證或變證,可以隨證施治。14.0pt">11、陽明經(jīng)病辨證 一、證狀:六經(jīng)之陽明經(jīng),是指足陽明胃經(jīng),手陽明大腸經(jīng)。陽明病是外感病的過程中,陽亢邪熱熾盛的極期階段。性質(zhì)屬于里熱實證。陽明病的發(fā)病,可由它經(jīng)傳來,亦可從本經(jīng)自病。由于化熱傷津,故其典型脈證是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及溫病氣分壯熱而設(shè),臨證以四大主癥: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特征,見到這種脈證,就叫陽明證。 病變部位分經(jīng)證,腑證之別。傷寒表邪入里化熱,雖邪熱熾盛,腑實未結(jié),而腸中并無燥屎阻結(jié)的,稱為經(jīng)證。邪熱內(nèi)傳與腸中糟粕搏結(jié)而形成燥屎的,叫做腑證。 二、治則:經(jīng)證主要用清法,選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熱的方藥;腑證主要用下法,選用苦寒瀉下的方藥;脾約便秘證,只可采用潤下緩通的治法;黃疸病則可運用清熱利膽滲濕之劑。 三、治法:白虎湯和承氣湯。是傷寒論中治療陽明病的主要方劑。 (一)陽明經(jīng)證 方名、白虎湯《傷寒論》應用法則: 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第173條,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jié)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第174條,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第175條,傷寒,脈浮,發(fā)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第181條,傷寒,脈浮滑,此表里俱熱,白虎湯主之。 第224條,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轉(zhuǎn)側(cè),口不仁(語言不利飲食不知味),面垢(面如油垢),譫語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第350條,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1、組成:生石膏15-60克,知母10-15克,甘草3-5克,梗米15-30克。水煎至米熟,取汁溫服。 2、功效:為清氣分熱方劑,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主治傷寒陽明經(jīng)證或溫病氣分熱證。亦治胃火亢盛的頭痛、牙痛、消渴等。癥見邪人氣分,里熱漸盛面赤氣粗,身大熱心煩躁擾,不惡寒,反惡熱,口大渴,煩渴引飲,汗大出,汗出惡熱,舌質(zhì)赤,舌苔干燥。苔黃燥。脈洪大有力或滑數(shù)。 3、方義:石膏辛甘微寒,清瀉肺胃之熱,可透熱而除煩燥,質(zhì)重可降瀉,色白可通肺,質(zhì)潤可行金滋水,故為主藥(君藥)。配伍苦寒知母,以清泄肺胃之熱,質(zhì)潤以潤其燥而滋陰,為臣藥。石膏伍知母,清熱除煩之力尤強。佐甘草、梗米益胃護津,使大寒之劑,而無損傷脾胃之慮,共為佐使藥。 諸藥相合,有透邪清熱之功,無因清瀉胃熱,而產(chǎn)生伐胃劫陰之效。生石膏用量宜重,石膏與知母用量比3:1。 4、按語:此證無形熱邪,彌散內(nèi)外,腸中糟粕尚未成為燥屎,病變和癥狀是陽明病的特點。邪熱客于陽明,里熱蒸騰于外故身大熱;熱迫津液故見大汗出;汗出津傷,熱邪轉(zhuǎn)盛故口大渴;不惡寒反惡熱,為太陽病證已罷,邪入陽明化熱的特征。 熱邪上薰故見面赤氣粗;熱擾心神故出現(xiàn)心煩躁擾;脈來洪大故為熱盛之象;舌苔黃燥,故為熱盛津傷的表現(xiàn)。脾不能為胃行津液,而出現(xiàn)大便秘結(jié),此種便秘,又稱脾約證。 陽明郁熱不解,濕熱相結(jié),濕熱不能通過出汗外解,又不能通過小便排出,其結(jié)果濕熱蘊蒸陽明更阻滯了氣化,致膽液不循常道,外溢熏染肌膚,發(fā)生黃疸。 臨床先兆證候,為無汗或有頭汗出而小便不利等。黃膽病主要證候是:身目發(fā)黃、鮮明如橘子色、腹微滿、或發(fā)熱兼表證。原著白虎湯類方有三首,主治證八條文。 張純錫謂此方:“神于解熱,妙于生津。”后世醫(yī)家在此基礎(chǔ)上,衍變出化斑湯、清瘟敗毒飲等名方。為治療外感熱病,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 吳鞠通指出:“若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用也。脈沉者不可用也。不煩渴者不可用也。不汗出者不可用也。”此外雖汗多而面色虛白,脈雖大而重按無力,屬氣虛發(fā)熱證,均應禁用。 方劑命名:“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惫拭谆?/span> 制方特點: (1)以辛寒甘潤的藥物組成方劑。辛可透熱,寒可清解,甘潤可生津止渴,質(zhì)重可沉降。以從上下內(nèi)外,不同趨向,通過口、鼻、皮膚、毛孔,多途徑的散熱方式。向下可通過二便泄熱。向內(nèi)通過抑制產(chǎn)熱中樞等作用,而發(fā)揮解熱作用。 (2)散熱方式,有蒸發(fā)、有傳導、輻射不同形式。該方以多渠道的解熱途徑,多形式的散熱方式,多效應的清熱作用,且無毒無副作用。 (3)其它解熱的方劑,多由苦寒藥物組成。苦寒太過而化燥傷陰。此方由甘寒辛潤的藥物組成,有清熱生津之效,無燥害傷陰之虞。著名醫(yī)家張錫純稱此方“神于解熱”故現(xiàn)代廣泛應用于多種發(fā)熱性的疾病。 (二)陽明腑實證 分析:陽明經(jīng)證不解,外邪入里化熱,與大腸燥熱相合,則見陽明腑證。陽明腑實證的獨有特征,是有便秘腹痛,燥屎內(nèi)結(jié)等。陽明經(jīng)證則沒有。這是和腑實證的區(qū)別。 陽明腑實證,表邪已解,里熱已盛,不再惡寒只有惡熱,是胃熱與腸中實邪相結(jié),腑氣不通,則便秘腹?jié)M痛拒按。里熱蒸騰身熱汗出。陽明氣旺與邪相爭,則發(fā)潮熱。熱邪上擾心神,故煩躁甚,譫語或神志不清。脈沉實有力,主里為實邪。苔焦黃起芒刺,主燥熱內(nèi)結(jié)。 陽明腑實證,是外邪侵入腸胃,化熱化燥,無形之熱邪彌漫全身,不惡寒(是無表邪),反惡熱(是有里熱),脈大,舌苔黃厚干燥。大腸糟粕結(jié)實于腸間,大便必硬,燥熱相合成實,津液被耗,阻滯于中,硬則潮熱譫語,便秘,腹?jié)M而痛,為脈沉實的陽明腑實證。 陽明屬胃與大腸,與太陰脾肺相表里,??赊D(zhuǎn)變?yōu)樘幉 H纭安∑鸶節(jié)M脹痛后必溏瀉,不可攻之,攻之必腹?jié)M不能食也。”腹?jié)M不能食,大便溏瀉,是陽明轉(zhuǎn)變?yōu)樘幉〉淖C候。 陽明病,是由胃家實(指火熱)形成的,胃家包括腸胃而言。 《靈樞·本輸篇》云:“小腸大腸皆屬于胃,胃為水谷之海。” 胃與陽明經(jīng)關(guān)聯(lián),初病怕冷,頻頻呵欠,顏色灰黑,轉(zhuǎn)變?yōu)闊嶙C實證,燥熱之邪,挾濁氣上攻,心神被擾,故神昏譫語,或厭惡見人和火,聽到木聲,心跳驚劫,關(guān)窗閉戶獨居,熱甚的會爬高忘險,狂妄歌笑,欲去內(nèi)衣奔走,腸鳴腹脹,叫做“骭厥”(骭:小腿或肋骨)。凡胃的經(jīng)、腑發(fā)病,多見癲狂,瘧疾,壯熱汗出,鼻涕鼻出血,口咼唇瘡,頸腫喉痹,腹脹水腫,膝部腫痛,足脛和背部痛,足中趾,不能舉用。 《經(jīng)言》:陽明之病(指胃火)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罵言不避親疏。肝主謀,膽主決,肝屢謀,而膽屢不能決,屈無所伸,怒而無泄,心火磅礡,遂乘陽明經(jīng)。然胃本屬土,肝屬木,膽屬相火,隨木氣而入胃,故暴發(fā)狂。 《內(nèi)經(jīng)》:“木郁則達(疏)之,火郁則發(fā)之”。調(diào)胃承氣湯取之乃康,以通經(jīng)善調(diào)其后矣。躁擾狂越皆屬火。“心火旺則腎水衰,乃失志而狂越?!薄盎饘嵵平穑荒芷侥?,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 “五志(怒喜憂悲恐)所發(fā)皆為熱,故狂者五志兼發(fā)?!笨筛鶕?jù)病情,先行去痰,后用小承氣湯或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病重的下血水與瘀血相雜數(shù)升而愈。 12、百病之源在陽明按陽明提綱,與內(nèi)經(jīng)熱論不同,熱論重在經(jīng)絡,病在表,此以里癥為主,里不和即是陽明病。陽明為閤(關(guān)閉、收斂、潴留)。凡里證不和者,以閤病為主,不大便故閤也;不小便亦閤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閤也;自汗出,盜汗出,表開里閤也;反無汗,內(nèi)外皆閤也。百病之源在陽明,種種閤病,或是或不是,故提綱獨以胃實為證。 1、陽明為傳化之腑:食入胃實而腸虛(空),食下腸實而胃虛(空),若但實不虛,是為陽明之病根矣。陽明者為病,悉從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jīng)之總綱也。 胃實不是完全指燥屎堅實。如胃中虛,而不上利者,便屬陽明,即初實硬,而后溏者,總不失為胃家實也。胃司納,故以陽明主實;脾司輸,故以太陰主利。同一胃腑,而分治如此,是二經(jīng)所由分也。 2、陽明主津液所生:津液干則胃家實矣,形成津液干的原因有二:汗多則傷上焦之液,尿多則傷下焦之液;一有所傷則大便實而難出,故禁汗與尿即用黃芩湯,以徹其熱,便見瀉心之意,上焦得通,津液自下,胃氣因和耳。 致實之由:有實于未病之先者;有實于得病之后者;有風寒外束其熱而不得外越而實者;有妄汗吐下重亡津液而實者;有從本經(jīng)熱盛而實者;有從他經(jīng)轉(zhuǎn)屬而實者。此只舉病根在實。 3、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jīng):病變發(fā)生振寒,呻吟呵欠,面部顏色發(fā)黑等。若病變致重的,則惡見火,與惡聞人聲,如聞到木聲,就會發(fā)警惕,想關(guān)門,獨居室內(nèi)。 若陽邪過盛,發(fā)生攀登高處而狂歌,或把衣服脫去亂跑。本經(jīng)的陽氣有余,會發(fā)狂,風邪盛的,會結(jié)成溫瘧,溫邪所傷則自汗出,鼻衄等。 若病邪連及經(jīng)脈,會口角歪斜,或口唇四周生皮疹,頸部腫大,喉咽哽,痹病,或腹部水腫。若經(jīng)脈所過胸鷹部,乳部,膝檳部,脛骨外側(cè)及足跗等處疼痛。 若經(jīng)氣盛,身體前部皆熱;若胃氣有余,會消谷善饑,小便發(fā)黃;若本經(jīng)氣虛不足,會畏寒,胃中虛寒,脘腹脹滿;若本經(jīng)的經(jīng)氣厥逆不利會腹脹,腹中有氣奔沖,響動的鼾(小腿或肋骨)厥病。撰文:江天成。 13、少陽經(jīng)病辨證六經(jīng)之少陽經(jīng),指足少陽膽經(jīng),手少陽三焦經(jīng)。少陽經(jīng)屬膽,主病半表半里。本病可由它經(jīng)傳來,也可從本經(jīng)自病。或外邪已離開太陽之表,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的過程中,出現(xiàn)邪正相持,病邪既不能完全入里(尚未進入陽明之里)。正氣又不能驅(qū)邪完全出表,而介于表里之間的病變和證候。叫做少陽病,又稱半表半里證。 一、癥狀分析 寒熱往來,即惡寒發(fā)熱交替出現(xiàn)。胸脅滿悶,心煩喜嘔,不欲飲食,同時可見,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黃或黃膩,脈弦等。治療用小柴胡湯。 少陽膽經(jīng)為病,膽有熱則口苦,熱耗津液則咽干,熱上蒸則目眩。肝膽相表里,膽病則肝郁,疏泄不利,所以默默不欲飲食。 由于少陽病的發(fā)展,有向表向里兩種趨勢,故有少陽為樞之說。不過病之向表向里,常以兼證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如少陽表證未解,而陽明腑證已實,會出現(xiàn)往來寒熱、口苦腹?jié)M痛、不大便、潮熱微煩,即少陽兼實證。 如發(fā)熱惡寒,肢節(jié)疼痛,微嘔,心下郁結(jié),即少陽兼表未解之證; 如少陽病見腹中極痛者,為兼里虛之證; 如女性病人在傷風期中,恰值經(jīng)水適來或適斷,邪熱入陷,癥見胸脅下滿,如結(jié)胸狀,譫語,或寒熱發(fā)作如瘧,為熱入血室之證。 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爭,病勢出入未定,故見寒熱往來;少陽經(jīng)脈布胸脅,病則經(jīng)氣不利,故胸脅苦滿。膽火內(nèi)郁則見心煩,膽熱郁蒸胃氣上逆,故見喜嘔。脈弦為少陽病主脈。 少陽病不象表癥,又不象里熱癥,稱“半表半里”癥。惟有和解一法適宜。小柴胡湯古時被稱為“和解法”,實際是清熱化濕法。其病是外感熱病,半表半里癥中,偏于熱者。少陽病如見到熱結(jié)腸胃的里熱癥時,則用大柴胡湯。相當于小柴胡湯和小承氣湯的合方。 少陽屬膽與三焦,肝與膽相表里,三焦與心包相表里。因膽內(nèi)藏精汁而主疏泄,膽和則脾胃無賊邪之患,脾胃納谷消化功能建全。膽附于肝,稟春木之氣主決斷,且相火游行于三焦,內(nèi)寄于肝膽,故肝膽疏達協(xié)調(diào)。三焦為營衛(wèi)氣機運行的通道。《靈樞·營氣篇》說:“氣從太陰出···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入少陽經(jīng)。” 如外邪侵少陽,肝膽之火上逆或上亢,故見口苦咽干目眩等。邪犯膽腑則膽氣不得下降,導致胃氣上逆。 《靈樞》說:“邪在膽,逆在胃?!惫市臒┫矅I、默默不欲飲食;邪犯少陽氣機不暢,升降不利,可見胸脅苦滿。如正邪相爭中,正氣弱不能抗邪外出,見往來寒熱。經(jīng)言: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jié)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 二、治療原則 以和解表里為主,不可使用汗吐下各法。因少陽病邪不在表,故不可發(fā)汗。如汗,常因損傷津液,耗傷正氣,反使病邪內(nèi)傳。少陽病亦不在里,若誤下就會傷陰,陰虛火動則易成驚。胸中亦無實邪故不能吐,吐則傷陽,而易成少陽之變證。由于少陽又多兼表兼里證候,可在和解的基礎(chǔ)上,視病情不同,兼用解表、攻里之法,隨證施治。 柯韻伯說:“少陽樞機之劑是小柴胡湯,為和解表里之總方?!睉帽痉剑?strong>《傷寒論》:“但見一癥便是,不必悉具”。說明只要見到一部分主要證候,即可使用小柴胡湯。14、太陰經(jīng)病辨證 太陰經(jīng)指足太陰脾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太陰病主要表現(xiàn)為脾虛濕盛的證候。太陰病可由三陽治療不當,損傷脾陽而起;也可由風寒之邪直接侵襲而起病。癥見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時腹自痛,脈象緩弱等脈證,就叫太陰病。 其證以中焦陽虛氣衰,寒濕不運,脾胃機能衰減為前提。太陰與陽明相表里,故陽明病與太陰病相互傳化,有虛實之分,故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的說法。二者變化與體質(zhì)及治療有關(guān)。多是陽經(jīng)傳變而來,故多兼它經(jīng)癥狀。脾胃虛弱外邪直中太陰。多為里虛寒病證。 一、癥狀 脾陽虛,癥見腹?jié)M嘔吐,食欲不振食不下,或有不消化食物,時腹自痛腹瀉,喜溫喜按,大便清稀,無發(fā)熱,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膩,脈濡弱或遲緩等。 二、分析 脾陽不足寒濕內(nèi)停,故腹?jié)M飲食不振。寒濕傷于脾胃,升降失職,胃氣上逆故嘔吐;脾氣不升故腹瀉,陽虛陰寒凝滯,故腹痛陣發(fā),喜溫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脈遲或緩,為脾有寒濕之象。腹部脹滿疼痛,是陽明、太陰病共有證狀。陽明腹?jié)M痛不減而拒按,大便燥結(jié),故為里實。太陰腹?jié)M痛,則時發(fā)時止,喜按喜溫腹瀉,故為里虛寒。 太陰病的腹?jié)M痛,與陽明病的腹?jié)M痛,是有區(qū)別的:陽明病為實熱燥屎內(nèi)結(jié),其腹?jié)M痛必甚且痛,必拒按;太陰腹?jié)M痛為虛寒,腹?jié)M痛時減且喜按,或得溫而緩。太陰自利,多有口不渴的特點,縱然見渴,只喜熱飲,且飲不多,這是與陽明病的不同。由于脾主四肢,故風濕之邪侵犯肌表,郁而不達,故可見四肢煩疼等證候。 太陰病由陰轉(zhuǎn)陽、轉(zhuǎn)實,可變成陽明病;如濕滯不化,能影響膽汁排泄,引發(fā)陰黃。太陰兼表證,癥見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太陰誤下邪陷,表尚未解的癥見太陽表證,還可見里癥為急的腹?jié)M痛等證。 太陰屬脾與肺,脾與胃相表里、肺與大腸相表里。水谷腐熟消化,和傳導排泄,分屬胃和大腸負擔,水谷精微則賴脾之運化和肺之敷布,以充養(yǎng)全身。脾以升為常,肺以降為順,脾主運化升清陽,代胃行津液;大腸賴肺之氣肅降和津液敷布,而能傳導排泄。 三、治療原則 太陰病因?qū)倮锾摵C,故治療當以溫法補法為主,以溫中散寒為重點。但太陰病常兼有其它證候,表證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證為急的,則該先治其里。 太陰與陽明病位不同,性質(zhì)相反,太陰為虛寒證,陽明為實熱證,二病皆有腹痛且不同。太陰雖為里虛寒證,日久可能見由陰轉(zhuǎn)陽大便硬等癥候。太陰病如忽見暴煩下利,應注意是否脾陽將復,為欲愈之象。 四、按語 太陰病是虛證,表現(xiàn)出消化系統(tǒng)癥狀,屬“脾陽虛”。理中丸及附子理中丸都是溫振脾陽的代表方劑。寒甚重者重用干姜,虛甚重者重用人參,陽虛失血者,干姜宜改炮姜。溫里劑藥多辛溫燥熱,凡實熱、陰虛及真熱假寒者忌用。15、厥陰經(jīng)病辨證 厥陰經(jīng)指足厥陰肝經(jīng),手厥陰心包經(jīng)。其病寒熱錯雜,包括上熱下寒證。上熱見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下寒饑不欲食,或誤認為實證而苦寒攻下,上熱未必去,下寒反更甚,故下利不止。是傷寒六經(jīng)傳變,至嚴重階段的病變。病情復雜危重。屬寒熱錯雜的證候。特點為寒熱交錯。病理不同,歸納為上熱下寒證,厥熱勝復證,厥逆證,下利吐穢證四種。 一、上熱下寒證 多見于傷寒誤治轉(zhuǎn)變而來,其主證為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前三證上熱是主要表現(xiàn)。后者下寒是主要表現(xiàn)。 寒熱錯雜指主要癥狀。如口渴不止,氣上沖胸,心中疼痛,自覺熱是上熱的現(xiàn)象;饑而不欲飲,食則吐蛔是下寒的現(xiàn)象。 二、厥陰是陰之盡陽之始 病至厥陰,病的發(fā)展多處于極端,不是寒極就是熱極或寒熱錯雜,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手足厥冷。厥陰病的證候很多,有寒熱錯雜的寒厥證、熱厥證,蛔厥證,還有上熱下寒,厥熱勝復的不同病理變化。 如口渴自覺胸中有氣上沖,胃脘部疼痛有灼熱感,饑餓而不想進食,嘔吐蛔蟲等。癥見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處方也很多。 三、厥陰寒熱錯雜與厥陰勝復 厥熱勝復,厥冷時少,發(fā)熱時多,為陰消陽長,其病易愈;厥冷時多,發(fā)熱時少,為陽消陰長,其病為進;先發(fā)冷后發(fā)熱者病輕,先發(fā)熱而后厥冷者病重。 四、厥陰病辨證 由于變化比較復雜,必須辨清其寒熱錯雜和厥熱勝復外,注意以下三點: 1、發(fā)現(xiàn)與病理相反癥狀,應細察有無誤治現(xiàn)象,然后再判斷順逆。 2、厥陰病是嚴重階段,確診尤為重要。關(guān)鍵是依據(jù)疾病正邪的進退,表現(xiàn)程度的深淺,決定辨證施治的正確方法。 3、厥逆原因有寒厥、熱厥、蛔厥、臟厥、痰厥、飲厥等。這些有屬厥陰病的,有不屬厥陰病的,鑒別厥陰病理,仍屬厥陰病中的主要辨證內(nèi)容之一,必須注意診察。 16、少陰經(jīng)病辨證少陰經(jīng)有水有火,其病是心腎機能衰退的病變,氣血不足水火偏虛,復感風寒,是少陰病主要成因。外感傳遞,由太陰傳入少陰。脈微細是氣血虛少,但欲寐是陰陽不調(diào)。是以陽虛里寒為主,為六經(jīng)病變最后階段。病的形成是本經(jīng)自病或外邪直中,或因汗下太過所致。 病至少陰,有寒熱兩種。若太陰傳入,是陽明少陽之邪傳入少陰為熱證;若外感之邪直中真陰是寒證。證見全身里虛寒證,主要脈證“脈微細,但欲寐”。陽氣衰微,營血不足,故脈微細,精神衰憊,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沉迷糊狀態(tài)。除外,因體質(zhì)強弱不同,可分為寒化證和熱化證兩大類。 少陰內(nèi)連心腎二臟,心為火熱之臟屬陽,腎為寒水之臟屬陰。邪犯少陰,既可從陰化寒,見腎陽衰微的寒化證,又可從陽化熱,見腎陰虛而心火妄動的熱化證,但陽虛里寒證,占主要地位。外邪伏于三焦,阻礙升降化熱,乘少陰虛損而入得病,此少陰熱病,初得宜涼藥也。是寒是熱,當用寒熱之藥分治。其水火合病,無妨用寒熱之藥合治之。 心主血脈、腎主藏精,水火相濟,機體才能正常。如心腎水火不濟,病邪從水化寒,陰寒內(nèi)盛,而陽氣衰弱,出現(xiàn)一派寒化證狀;若上有實熱、下有虛寒,用生地30克、白芍15克、附子6克、干姜6克、細辛3克,計五味,不宜用石膏。 一、寒化證為少陰虛寒本證 癥狀:無熱惡寒、心煩吐利、渴喜熱飲、飲而不多、小便清長,四肢厥逆、踡臥等,陽虛為主的證狀。也可出現(xiàn)陰極似陽的假熱證,因虛陽被陰寒格拒,反見發(fā)熱,面赤煩躁等。 如寒盛虛極陽氣被格拒于外,則面部潮紅,躁擾不安假熱證狀。如病邪從火化熱,傷陰,陰虛陽亢,見心煩不得眠、咽痛、舌紅脈細數(shù)等,一派熱化證狀。 二、熱化證為少陰的變證 癥狀:下利口渴、心煩不得臥、咽痛、咽中生瘡等,以陰虛為主的證狀。 三、少陰太陽互為表里 少陰病初起,也會兼有太陽表證;少陰熱化證程中,陽氣漸復,邪歸胃腑,可出現(xiàn)口燥咽干、腹脹不大便,或泄利清水、心下疼痛等陽明里實證。 總言:少陰病變化比較復雜,有陽虛也有陰虛,甚至陰陽俱虛;有里虛兼表的發(fā)熱證,也有轉(zhuǎn)陽明燥化的里實證。少陰為三陰之樞,為心腎統(tǒng)水火之氣。心與小腸相表里;腎與膀胱相表里。 17、心包經(jīng)病辨證一、癥狀分析 除上述少陰癥狀外,表現(xiàn)神識障礙,如遲鈍神昏,譫語或狂躁、舌絳脈數(shù)等。治療方劑,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等。用于溫熱在腸,大便燥結(jié),腹脹滿痛、拒按、手足多汗、煩燥譫語,舌紅苔黃燥、脈沉數(shù)有力等。 熱入營分是溫熱邪入血分輕淺階段。發(fā)熱夜甚,主要是煩燥不寧,夜不得寐,懊悩煩悶,狀熱神昏,時時譫語。唇燥口干,咽干不欲飲,飲之不多,似睡非睡,小便澀少熱痛,甚則尿赤如血,熱勢持續(xù)不退,日晡則甚,或斑疹隱現(xiàn),舌質(zhì)紅絳,無苔脈細數(shù)。 二、治法與方劑舉例 例、大承氣湯《傷寒論》:功效,峻下熱結(jié),瀉火解毒; 例、小承氣湯《傷寒論》:功效,輕下熱結(jié),消積除滿。18、衛(wèi)氣營血辨證 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辨證,是溫病學說的辨證綱領(lǐng),也是溫熱病的證候分類方法。它的形成,是在六經(jīng)分證的基礎(chǔ)上,通過不斷實踐,而逐漸充實起來的。由于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辨證,正確的反映了溫熱病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病理特點,因此在臨癥診療中,運用本法,就能掌握要領(lǐng),切合病情,對于外感病的治療來說,確是一個很大的進展。 一、衛(wèi)分證 1、癥狀:多見于溫病初起階段,特點是發(fā)熱、微惡寒、咽痛、口渴、頭痛、身痛,無汗或少汗,聲音重濁,苔薄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shù)。挾風可見鼻塞、咳嗽;挾濕可見胸悶、渴不喜飲、身重、苔薄膩等。 2、分析:溫邪初犯人體,表邪外束腠理,開合不利,所以無汗或有汗不暢,雖然發(fā)熱,還是時時微惡寒,或惡風不解,這就是表證。未侵入臟腑。 3、治法與方劑舉例:辛涼解表,宣肺止咳。代表方,銀翹散、桑菊飲。 二、氣分證 分析:發(fā)熱不惡寒但惡熱,汗出、煩躁、口渴、小便赤短、脈數(shù)、苔黃等。 氣分證,一是從衛(wèi)分傳來,即先發(fā)熱惡寒,后轉(zhuǎn)變?yōu)闇責崛霘夥郑硇安辉谄っ?,故不再有惡風寒癥候。里熱漸盛,變深變重故惡熱。邪入氣分屬里熱證。為里熱熾盛階段,但尚未入營血。二是溫熱直入氣分,無微惡風寒的衛(wèi)分階段,開始即是熱而不寒的氣分證。由于傳入臟腑部位不同,癥狀亦不同??煞譃榉螣帷⑿仉鯚?、肌熱、肝膽熱、胃、腸熱等。 介紹以下四種: 1、邪留三焦: 身熱起伏,胸脅滿悶,惡心腹脹,小便不利,舌苔白膩等,稱為“邪留三焦”。宜用厚樸、陳皮、枳實、半夏、竹茹、茯苓等治療。 2、氣分大熱: 如溫熱在胃,高熱多汗,氣粗、口渴、煩燥、苔黃燥、脈洪大或沉實。所以發(fā)熱不惡寒,而反惡熱、用清大熱的方劑《白虎湯》。 3、熱結(jié)腸胃: (1)、癥見:大便不通,口渴煩躁,發(fā)熱,腹脹滿或譫語,舌苔正黃,脈滑數(shù);亦用于胃熱盛,致發(fā)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等。發(fā)熱而同時見到便秘,腹脹痛拒按、舌苔老黃而厚燥,甚或焦黑。 (2)、治法和方劑舉例:用攻下里熱的方劑,調(diào)胃承氣湯《傷寒論》。 4、溫熱在肺: (1)癥狀:咳嗽、口渴、胸痛、汗出,而熱不解,苔黃、脈數(shù)。 (2)治法與方劑舉例:用麻杏石甘湯《傷寒論》。 功效:清肺泄熱,宣肺平喘。用于邪熱壅肺,咳嗽氣喘,煩躁口渴者。 三、營分證 1、癥候分析: 發(fā)熱,口反不渴,尿赤,煩躁不安,失眠、發(fā)熱夜重、嚴重的有譫語、神志錯亂,皮膚開始出現(xiàn)斑疹,舌光絳、無苔等。熱入營分:舌質(zhì)紅絳是熱邪入營分的特征。 2、治法與方劑舉例:清營湯《溫病條辨》方略。 功效:清營透熱,養(yǎng)陰活血。主治和應用:溫熱病入營分。癥見身熱夜甚,心煩少寐,時有譫語,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隱隱,舌降而干,脈細數(shù)。犀角可用水牛角6-8倍代。 臨床用于乙腦、流腦、敗血癥,或其它熱性病具有營分見證者。 四、血分證 1、實證分析: (1)癥見:高熱,神昏譫語,斑疹紫黑,吐衄便血,舌紫絳,脈細數(shù);或蓄血留瘀,善忘如狂,漱水不欲咽,自覺腹?jié)M,大便色黑易解,以及疔瘡走黃等。晝靜夜躁,譫語發(fā)狂,或有痙攣?;柝实痊F(xiàn)象。熱入血分,迫血妄行,所以外則斑疹透露,內(nèi)則吐衄、便血,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與營分癥候相似,血分受了熱邪的熏灼,則病情程度更重。舌色必然深絳,若紫而干晦脈細數(shù)或弦數(shù)。 (2)治法和方劑舉例:用涼血解毒法。犀角地黃湯《千金要方》。見白血病部分。 2、虛證分析: 出血斑疹顯露、抽搐,脈虛弱,舌質(zhì)紫暗。溫熱邪進入血分,神倦。。。為深重階段,病位在肝腎;發(fā)熱夜重,心煩不眠,舌絳,脈數(shù)。方劑:犀角地黃湯。 (1)肝熱動風癥見: 高熱神昏、牙關(guān)緊閉、眼直視,或上翻、手足抽搐或角弓反張、苔黃、少津、脈細數(shù)。 (2)治法和方劑舉例: 滋陰養(yǎng)血熄風潛陽:用三甲復脈湯:由二甲復脈湯加龜板組成。略。 (3)血熱傷陰癥見: 溫熱病末期,身熱面赤,手足心灼熱,口渴齒燥,四肢抽動,舌質(zhì)紫,脈細數(shù)無力,為邪熱熾盛,肝腎陰被耗遏,筋脈失濡養(yǎng),至陰虛風動。 (4)治法和方劑舉例: 方名、大定風珠《溫病條辨》 (1)組成:生白芍18克、阿膠9克、生龜板12克、干地黃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蠣12克、麥冬18克、炙甘草12克、鱉甲12克、雞子黃2枚(藥煎好兌入)。 (2)功效:滋液熄風。主治熱灼真陰,內(nèi)風虛動,癥見神倦抽搐,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時有欲脫趨勢。清熱解毒,滋陰熄風涼血。臨床用于急性傳染病,如乙腦、流腦等后期,衰竭抽搐者。如陰液雖虛,邪氣猶盛者,非本方所宜。19、三焦經(jīng)病辨證 一、三焦癥狀 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的總稱。胃腕部為中焦,以上為上焦,以下為下焦。心肺屬上焦;脾胃屬中焦;肝腎,大小腸,膀胱屬下焦。 六腑中三焦并不單獨與一臟相配合、所以三焦是獨特之腑。名曰三焦孤腑。三焦為營衛(wèi)氣機運行道路與膽相連。主要是通調(diào)水道,保持水液氣化運行通暢。因此與膀胱有密切關(guān)系。手厥陰心包經(jīng)與手少陽三焦經(jīng)相表里。三焦又與腎氣相通,所以三焦統(tǒng)領(lǐng)肺腎二臟。 《靈樞·營氣篇》說:“氣從太陰出。。。合手少陽三焦經(jīng),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膽經(jīng)?!?/span> 三焦: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1、霧:指上焦心肺,散布滋養(yǎng)物質(zhì),如霧露一樣。是說上焦主要功能司呼吸、主血脈,兩則配合,將飲食精氣,敷布全身,溫養(yǎng)肌膚,筋骨,通調(diào)腠理。 2、漚:指中焦脾胃,對食物浸漬、腐熟、吸收。是指中焦腐熟水谷,并將營養(yǎng)物質(zhì)化為營血,作用如釀酒一樣。 3、瀆:指下焦腎,大小腸膀胱。如溝渠能排泄二便是指下焦泌別清濁,水谷糟粕排出,瀆:水濁下流之意,如排水渠道,疏通流暢一樣;三焦總司氣化作用。 二、三焦病理 外邪侵入少陽,肝膽之火上逆上亢,見口苦,咽干,目眩。邪犯膽腑,則膽氣不得下降,致胃氣上逆。《靈樞》說:“邪在膽,逆在胃?!惫室娦臒┫矅I,不欲飲食,消化功能失常。若邪犯少陽,氣機不暢,升降不利,見胸脅苦滿證。 痛在上焦膈上,多為心肺胸膈間??;痛在中焦脘部,多為脾胃間??;痛在下焦及臍下,多為肝腎大小腸,膀胱間病。 1、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和手厥陰心包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的癥狀是頭痛,微惡風寒,身熱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脈不緩不緊而動數(shù)。如果逆?zhèn)髦潦重赎幮陌j,出現(xiàn)舌色絳赤,煩躁口渴,甚則神昏譫語,夜寐不安,舌不利,肢厥等現(xiàn)象。 2、中焦:主要包括足陽明胃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陽明主燥,太陰主濕。 如果發(fā)熱不惡寒反惡熱,日晡益甚,汗出,脈大,面目俱赤,呼吸氣粗,大便秘小便澀,口燥渴,舌苔老黃,甚或黑有芒刺,便是中焦足陽明胃經(jīng)的癥狀。 如果身熱不甚午后較重,神識如蒙,舌苔白膩,脈緩,頭脹身重,胸悶不饑,泛惡欲嘔,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者溏瀉,便是中焦太陰脾經(jīng)的癥狀。 3、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陰腎經(jīng),和足厥陰肝經(jīng)。病變到這階段,已是津枯液涸的時候。足少陰腎經(jīng)表現(xiàn),為晝?nèi)蛰^靜夜間煩躁,口干不欲飲,咽喉生瘡疼痛,下利心煩,不能言語,尿短色赤等;足厥陰肝經(jīng)表現(xiàn),為厥熱交替,心中痛熱,懊憹煩悶,時作干嘔,或頭痛吐沫,心中饑嘈而不能食,神情有時沉默,在上口干糜爛,在下泄利后重,或風動痙厥、囊縮腹痛耳聾等癥。 三、三焦病證傳變 三焦代表著疾病的輕重和部位,更代表疾病整個發(fā)展過程。一般外感初起,多起于上焦,故上焦的病,多屬輕而淺,順次再傳到中焦。若病到下焦,多是最復雜嚴重的階段。 三焦病的傳變過程自上而下,這僅指一般而言,并不是刻板的。有些溫病,常由上焦手太陰肺經(jīng)開始,傳入中焦陽明,這叫順傳;有的卻不傳陽明,而傳入心包,這叫逆?zhèn)?;有的在傳入陽明之后,用清熱或攻下的方法,而病就痊愈?/span> 有的常自上焦徑傳下焦,或由中焦再傳肝腎。有的初起即現(xiàn)中焦足太陰脾經(jīng)癥狀。如濕溫初起常易出現(xiàn)惡寒身重,舌白不渴胸悶不饑,午后身熱,小便混濁不清,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這是濕困太陰脾土的現(xiàn)象。 有的發(fā)病即現(xiàn)厥陰(肝和心包)癥狀,如暑厥、暑風等,病起即見昏迷驚厥,或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癥狀,與傷寒直中病相似。此外,也有合并兩焦病癥的,這又和傷寒六經(jīng)的合病、并病相似。 六經(jīng)、衛(wèi)氣營血、和三焦,都是歸納證候類型辨證的方法,把它們運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再結(jié)合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來分析,便能測定病證的屬性和病所。 四、三種歸類方法的共同特點 如邪在太陽時,相近于上焦手太陰(肺)和衛(wèi)分;傳到陽明(胃)時,相近于中焦陽明和氣分;還有一種交錯關(guān)系,如陽明病,有中焦氣分癥候,也可出現(xiàn)營分癥候。陽明發(fā)斑,即氣分兼血分的混合癥候。三焦和營衛(wèi)氣血分類法,彌補了六經(jīng)分類法的不足。臨癥應綜合考慮,及其主要脈證來鑒別病情。 五、清三焦郁火法 方名、大承氣湯1《傷寒論》 1、組成:大黃(后下)6-12克、芒硝(沖服)9-15克、厚樸6-12克、枳實6-12克。 2、功效:峻下熱結(jié),瀉火解毒。主治陽明腑實證。癥見熱盛便秘,是指邪熱內(nèi)傳胃腸,熱毒集結(jié)腸胃,致使腸胃燥實的里熱實證。如腹部脹滿疼痛拒按,按之有硬塊,是熱與腸中有形糟粕相結(jié),阻滯腸胃所致?;驘峤Y(jié)旁流,下利清水臭穢;或熱盛煩躁,神志不清,驚厥,或狂亂譫語,如見鬼狀;舌苔黃燥厚膩,或灰黑干燥,或焦黃起芒刺。脈沉實有力者。 臨床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石癥,急性胰腺炎及某些熱性病高熱神昏、驚厥等,證屬腸胃腑實者。 3、方義:生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腸胃積滯為君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助大黃瀉熱通便為臣藥;積滯內(nèi)阻,每致腑氣不通,故以厚樸、枳實行氣散結(jié),消痞除滿,并助硝黃加速排除積滯,共為佐使藥。 4、制方特點: (1)該方具有峻下勢猛,氣宏力專,是治痞滿燥實俱備,陽明熱結(jié)的重證;有藥簡效捷的特點。仲景采用藥物性味、功效和諧同步的藥物組合。藥與藥之間相互作用,增強療效。 (2)諸承氣湯大小之劑,峻下與緩下之法,大黃同煎與后下之不同,代表著快速與緩速的不同強度。 (3)治法特點,用治實熱積滯,下實燥結(jié)瀉熱救陰之法,即仲景創(chuàng)制“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法;用治熱結(jié)旁流,又屬“通因通用”之法。本方能瀉熱通便承順胃氣下行,故名“承氣”(降胃氣)。 (4)按語:癥狀兼有陽明經(jīng)證、腑證共同特征。辨證應分經(jīng)證、腑證。是否還有太陽,或陽明存在;陽明病為邪熱熾盛階段,必須辨清,以防延誤病機;查明有無合病,如熱與濕合,而致發(fā)黃,及蓄血,虛寒等癥。 仲景在陽明病辨證中,以津液為綱,闡明陽明腑實證,病因是誤治、陰虧、津液外泄,開拓了津液辨證的先河,對后世溫病學派創(chuàng)立,和溫病保津理論的產(chǎn)生,有深遠影響。 本方主證前人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指胸脘部的閉塞壓重感;滿,是脘腹脹滿,按有抵抗感;燥,是腸中枯燥,燥屎干結(jié)不下,唇干舌焦;實,是腸胃中有燥糞與熱邪互結(jié),便秘,腹痛拒按。 小承氣湯瀉熱攻下之力較輕,以治痞滿實而燥熱不甚的陽明熱結(jié)輕證;調(diào)味承氣湯,瀉熱攻下之力較緩和,以治陽明熱結(jié),燥實在下,痞滿不顯者。 方名、調(diào)胃承氣湯《傷寒論》 1、組成:大黃12克、芒硝12克、炙甘草6克。 2、功能:緩下熱結(jié),潤燥軟堅。用于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口渴心煩,蒸蒸發(fā)熱,腹中脹滿,或譫語,舌苔正黃脈滑數(shù)。及腸胃熱盛發(fā)斑、吐血或鼻血,口齒咽喉腫痛等。 調(diào)胃承氣湯用大黃、芒硝,而不用枳實、厚樸,主治燥熱內(nèi)結(jié)證。用甘草取其和中調(diào)胃,下不傷正,故名調(diào)胃 。作用比大小承氣湯平和。用于陽明腑實輕證。 方名、升陽散火湯《李東垣》 1、組成:葛根、升麻、羌活、獨活、人參(黨參)、白芍各15克、柴胡24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9克、防風7·5克。共研末,每用15克,加生姜、大棗同煎溫服。 2、方義:柴胡發(fā)散少陽之火;升麻、葛根發(fā)散陽明之火;羌活、防風發(fā)散太陽之火;獨活發(fā)散少陰之火。都是味薄氣輕,上行升散辛溫風藥,以鼓動少陽生氣,使三焦得暢,陽氣升騰,火郁解散。又恐升散太過耗傷正氣,故配人參、甘草益氣健脾;白芍斂陰清熱;生姜大棗調(diào)和脾胃。方中發(fā)中有收,散中有補,邪氣去,而正氣不傷。故見四肢發(fā)熱,肌熱骨髓中熱,熱如火燎,捫之烙手等,用本方發(fā)散而解。 李皋圣于脾胃者,其治必主升陽。俗醫(yī)知降而不知升,是撲其少火,胃氣不能上升。若氣不虛,本方除人參、獨活,加蔥白,名火郁湯,其治同。20、氣血津液辨證 氣血津液辨證,是根據(jù)臨床病情資料,聯(lián)系氣血津液生理供給,結(jié)合八綱、臟腑分析,找出氣血津液病變的辨證方法。 氣血津液,生理上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chǔ),又是臟腑功能活的產(chǎn)物。病理上臟腑發(fā)生病變,可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氣血津液病變,又必然影響到某些臟腑。故氣血津液的病變,是不能離開臟腑而存在的。掌握氣血津液病變的一般規(guī)律,為辨證論治打下基礎(chǔ)。 一、氣的病證 一般可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個方面。 1、氣虛:是指全身或某一臟腑出現(xiàn)機能衰退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面色無華,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動則氣喘,自汗、舌淡、苔少,脈細弱。 (2)分析:常見于某些慢性病,急性病的恢復期,或年老體弱,多因邪氣耗損正氣,或元氣不足,臟腑機能衰退所致。由于氣不足,故現(xiàn)少氣懶言語聲低微, 疲倦無力,故動則氣喘。正氣虛弱,肌表不固,故自汗。氣血虛少,則面色白;舌淡苔少,脈虛弱。 (3)治法和方劑舉例:補氣,用四君子湯加減。 2、氣陷:是指脾氣不升,清陽下陷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頭目昏花,少氣倦怠,脘腹墜脹,內(nèi)臟下垂,久泄脫肛,舌淡苔少,脈虛弱。 (2)分析:多由久病虛損,勞倦傷脾,脾氣不升,清陽下陷所致。清陽不升而濁陰不降,濁氣上擾清竅,故頭目昏花。脾氣下陷,升舉無力,則脘腹墜脹、內(nèi)臟下垂、久泄脫肛。氣少倦怠,舌淡苔少,脈虛弱,均為氣虛之象。 (3)治法與方劑舉例:益氣升提,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3、氣滯:是指某一部分或某一臟腑發(fā)生氣機阻滯,運行不暢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胸腹脅肋悶滿,疼痛、痛無定處。 (2)分析:氣滯常由情志不暢,飲食失調(diào),感受外邪,外傷等因素,引起臟腑、經(jīng)絡氣機運行不暢所致??梢鹦馗姑{肋悶脹、疼痛。病在氣游移不定,故痛無定處。引起氣滯病因,和發(fā)生病變的臟腑不同,所以氣滯的證候,除上述共同癥狀外,還有其各自不同特點,詳細內(nèi)容見臟腑辨證。 (3)治法和方劑舉例:行氣,用金鈴子散加減。 4、氣逆:是指氣機上逆。一般多指肺胃之氣上逆。 (1)癥狀:咳嗽、喘息、呃逆、嘔吐。 (2)分析:感受外邪或痰濁壅肺,肺氣上逆,故見咳嗽、喘息。寒、熱、痰、食、積等因素,侵犯胃腑阻滯氣機,致胃氣上逆,故見呃逆、嘔吐。 (3)治法和方劑舉例:降氣鎮(zhèn)逆。用蘇子降逆湯、旋復代赭湯加減。 二、血的病證 一般有血虛、血瘀、血熱三個方面。 1、血虛:是指血不足,不能濡養(yǎng)機體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面色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精神不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少,脈細無力。血虛的病變,常會致使全身氣機的衰退,因此血虛證中,常伴有氣短、疲乏等氣虛現(xiàn)象。 (2)分析:血虛常有失血過多,久病耗血,脾胃虛弱生化不足等原因。血不能濡養(yǎng)頭身、上榮于面,故頭暈眼花,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精神不振,血不養(yǎng)心,則心悸失眠。血不濡養(yǎng)四肢,故出現(xiàn)手足麻木;舌淡脈細無力,均為血虛之象。 (3)治法與方劑舉例:補血,用四物湯加減。 2、血瘀:是指某一局部,或某一臟腑,血行不暢,或血液留滯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局部疼痛或見腫塊,痛如針刺,拒按,固定不移,或伴有面色晦暗,甚則肌膚甲錯,或出血,舌質(zhì)暗紫或有瘀點,脈細澀。氣和血的關(guān)系密切,氣滯可以導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氣滯,故二則常同時存在。 (2)分析:本證多因寒凝、氣滯、氣虛使血行不暢,或邪熱與血互結(jié),或外傷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內(nèi)出血,不能及時消散排出所致。瘀血阻滯不通則痛,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如久瘀不消,阻礙營血運行,肌膚失其濡養(yǎng),則出現(xiàn)面色晦暗,肌膚甲錯。如瘀在腸胃可見嘔血、吐血、大便色黑。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均為瘀血之象。 (3)治法和方劑舉例: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湯加減。 3、血熱:是指血分有熱或熱邪侵犯血分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心煩、失眠,或躁擾發(fā)狂,口干不欲飲,身熱夜甚,或見出血,舌紅脈數(shù)。其他如瘡癤,婦女月經(jīng)超前或經(jīng)量多,色紅等,也常是血熱的見證。 (2)分析:本證多由外感熱邪,五志化火(如肝郁化火)等引起。心主血血熱擾心,故見心煩、失眠,甚則躁擾發(fā)狂。熱入營分,損傷營陰,因邪在陰分,夜屬陰,故身熱夜甚。熱傷津液,出現(xiàn)口干,但熱不在氣分而在營分,故不欲飲。熱為陽邪,易傷血脈,迫血妄行,則可見出血。瘡疥,婦女月經(jīng)超前,色紅量多,脈數(shù),舌紅,均為血熱之象。 (3)治法和方劑舉例:清熱涼血。用犀角地黃湯加減。 三、津液的病證 津液的病變,概括為津液不足(傷津、傷陰)與水液內(nèi)停(水腫、痰飲)兩種情況。 1、 津液不足: 是指組織器官失去津液濡養(yǎng)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口干咽燥欲飲,唇燥舌干,皮膚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結(jié),脈細數(shù),甚則皮膚干癟,或口干不欲飲,或身熱夜甚,舌紅干有裂紋,或光剝無苔。 (2)分析:津液不足,輕的表現(xiàn)為傷津,重的表現(xiàn)為傷陽。由于熱邪傷于津液或大汗、吐瀉等原因所致。津液不足,則敷布于口、唇、皮膚肌腠的津液減少,故見口干,咽燥,大腸失去正常濡潤,故見小便短少,大便干結(jié)。身熱夜甚,口干不欲飲,為熱入營陰之象。舌紅干有裂紋,或光剝無苔,均為傷津傷陰之象。 (3)治法與方劑舉例:增補津液,用增液湯加減。 2、水液內(nèi)停: 是指全身或局部停積過量的水液的病理現(xiàn)象。 (1)癥狀:咳嗽痰多,頭暈目眩,心下悸,短氣或脅下脹滿,咳唾引痛,脈弦,舌苔白滑或癥見腹脹納少,口淡無味,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較膩,脈濡?;虬Y見下肢浮腫或一身面目悉腫,或腹大如鼓,脈沉弦,舌苔白滑。 (2)分析:多由肺脾腎對津液的輸部和排泄發(fā)生障礙,使全身或局部,停積過量的水液所致。水液內(nèi)停 聚而成飲成痰,飲停于肺,肺失宣降,故咳嗽多痰。 痰蒙清竅,清陽不升,頭暈目眩。水飲上凌心肺,心陽不振,心下悸,肺失宣降,短氣。如水停脅下,經(jīng)絡阻塞,氣機不利,故脅下脹滿,咳唾引痛。 脾陽不運,飲留腸胃,則見腹?jié)M納少,口淡無味,腸鳴腹瀉,苔膩、脈濡為濕之象。水飲溢于肌膚,成為水腫。如水飲積于腹內(nèi),日漸脹大,故見腹大如鼓。脈沉弦,苔白滑,為陽虛不運,水飲內(nèi)停之象。 (3)治法和方劑舉例:利水。用五苓散加減。EFT: 0px; MARGIN: 15px 0px 0px; PADDING-RIGHT: 0px"> 一代名醫(yī)秦伯未治學嚴謹,臨證對歧黃之術(shù)刮垢磨光而療效出奇,將其學術(shù)治驗熔于所著《謙齋醫(yī)學講稿》中,畢生業(yè)醫(yī)首辨傷寒溫病異同,內(nèi)傷雜病當識臟腑發(fā)病與五行辨證,診斷重視病名,成方以法統(tǒng)之。今就其臨證五辨探析如下,以期光大名醫(yī)經(jīng)驗。 1 首辨傷寒溫病異同 秦老臨證對外感疾病首辨傷寒與溫病異同,二者同起六淫,或傷於寒,或感於溫。傷寒由表入里,以六經(jīng)辨證而取溫法,始用辛溫發(fā)汗的麻黃湯,中用苦寒瀉熱的承氣湯,末用回陽救逆的四逆湯。溫病由淺入深自上而下,用衛(wèi)氣營血或三焦辨證而治取涼法,始用辛涼解肌的銀翹散,中用甘苦合化的增液承氣湯,末用甘寒救陰的復脈湯。雖同屬外感病但證候存在交叉,構(gòu)成了六經(jīng)辨證與三焦辨證的一橫一縱關(guān)系,即太陽病——上焦??;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中焦??;少陰病、厥陰病——下焦病。誠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書中言:“是書雖為溫病而設(shè),實可羽翼傷寒”??梢?/span>傷寒與溫病沒有對立,而是既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 2 臨證推求臟腑發(fā)病 秦老指出:臟腑發(fā)病歧黃早有明訓,《素問》中的“咳論”、“痿論”、“痹論”等,分別推求了五臟咳嗽、五臟痿證、五臟痹證的主要表現(xiàn)。而《難經(jīng)》所載“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食飲冷則害肺,憤怒氣逆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房則傷腎”又闡明了五臟發(fā)病的自身規(guī)律。據(jù)此秦老常從4個方面分析內(nèi)傷臟腑的發(fā)?。旱谝唤Y(jié)合本臟的體用性質(zhì),第二與本臟形體官竅聯(lián)系,第三本臟跟它臟相互影響,第四本臟對病邪的反應。舉肝為例:功主藏血與疏泄,體陰有陽失調(diào)是發(fā)病關(guān)鍵,或肝不藏血,或肝失疏泄,進而波及所主筋、目、爪甲、淚發(fā)生病變,肝病相移而影響膽、心腎和脾肺,出現(xiàn)五行傳變。此外,肝通于風氣而易招風邪,肝在志為怒舍魂,又多情志病變??梢娕K腑一旦發(fā)病就離不開生理和病理,離開了就會落空。所以醫(yī)家唐容川說“業(yè)醫(yī)不知臟腑則病源莫辨,用藥無方”。 3 辨臟腑傳變用五行 中醫(yī)應用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關(guān)系,闡釋人體臟腑生理病理以及相互關(guān)系,并作為推斷病情和確定治法的依據(jù)。對此,秦老對疾病的臟腑傳變力倡五行辨證而要點有3:其一要以臟腑生理病理為基礎(chǔ),其二要以病因病機為依托,其三要掌握五行規(guī)律著重在生克兩個系列。在相生辯證中包括母病及子,子盜母氣和單純子病3類,并認為火不生土不僅命門之火不生脾土,而且也指心火不生脾土。如張仲景治痰飲用苓桂術(shù)甘湯,方中用桂枝在於溫心陽助脾陽,含有補火生土之義。相克辨證中包括太過乘侮與不及乘侮4類。如臌脹病就涉及肝脾腸胃等臟腑,其病變過程有木旺乘土、土虛木乘、土實侮木、木虛土侮4種情況。因而治法有別,或疏肝利水,或培土制水,或扶土抑木等,臨證不可不注意。 4 臨床診斷考查病名 病名是對具體疾病全過程特點與規(guī)律的本質(zhì)認識,而《內(nèi)經(jīng)》早有病名記載。對此秦老認為,必須結(jié)合臨床考查病名。如“肝厥”病名,它是“四厥”的總稱。即一指忿怒所致形似中風的“氣厥”,證見猝然昏倒,牙關(guān)緊閉,手足不溫。二指肝陽上亢的“暈厥”,證見頭目運旋,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三指肝火上沖的“薄厥”,證見猝仆面赤,氣道不利,咳有痰聲,脈弦而數(shù)。四指肝腎陰虛風動的“痙厥”。宅如“腹瀉”病名又有多稱,若以病因看有濕瀉、暑瀉、熱瀉、食瀉、酒瀉之稱;若從瀉下物看有鶩泄、餮泄、溏泄、濡瀉之名;若從臟腑病機看有胃泄、小腸泄、大腸泄之說。秦老還對《難經(jīng)》所言“肝積”名“肥氣”,“脾積”名“痞氣”提出看法,因肝積多由氣滯形成,體見疲勞肢困,食少體瘦,日久繼發(fā)黃疸與臌脹,而脾積腫大面黃如“瘧母”一般,常由勞累引發(fā)寒熱,結(jié)合臨床考查病名應為“肝積”名“痞氣”,“脾積”名“肥氣”。 5 成方以法統(tǒng)之加減 成方是前人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臨證要認真分析每方的用藥法跟疾病病機的關(guān)系,從中總結(jié)出該成方體現(xiàn)的治法。秦老運用成方的經(jīng)驗是以法統(tǒng)方隨證加減。如成方“小分清飲”的用藥法,體現(xiàn)了利尿、理氣、健脾、燥濕治法,因而可用治水腫病。凡成方中只要與水腫病治法相符的亦可移用。如《傷寒論》五苓散用治傷寒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因其有利尿健脾溫化之功,符合水腫法而采用。臨證還可隨病人體質(zhì)和證候加減,或去肉桂而成利尿健脾四苓散,或與燥濕的平胃散結(jié)合組成胃苓湯;還可以加入陳皮、滑石等組成利尿燥濕清熱理氣的大橘皮湯。上述加減變化既不悖原方之旨,又切中病情而收臨床療效。 從毒瘀交阻辨治消化道癌 沈舒文沈舒文學術(shù)臨床經(jīng)驗(1) 從毒瘀交阻辨治消化道癌 宇文亞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臨床基礎(chǔ)醫(yī)學研究所 沈舒文,男,1950年生,陜西鳳翔人。陜西中醫(yī)學院教授、主任醫(yī)師,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師承博士生導師,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學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脾胃病重點學科帶頭人,陜西省首批名中醫(yī)。 近四十年堅持中醫(yī)原創(chuàng)性理論思維指導臨床實踐,在學術(shù)經(jīng)驗的積累中不斷探索臨床療效的突破。擅長治療消化疾病、疑難雜癥、腫瘤。對慢性胃炎提出滯損交夾論,治虛注重胃絡以潤為降;多年致力于研究胃癌前病變,提出虛實關(guān)聯(lián)證候特征與辨治體會;治癌癥以毒瘀交阻辨治為所長;兼提出治實邪的宣郁破壅、調(diào)病勢的縱擒宣治法。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獲陜西省科學技術(shù)二等獎,主編《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治法》《內(nèi)科難治病辨證思路》及審編《沈舒文疑難病癥治驗思辨錄》等學術(shù)專著,發(fā)表論文120余篇。 消化道癌的核心病機是毒瘀交阻、正氣虧損,癌瘤以氣血痰濕瘀凝聚的病理形式結(jié)聚于胃腸而發(fā)病,在氣血痰濕瘀中,以毒瘀交阻為核心。 沈舒文用藥,破散癌結(jié)之中以解毒化瘀藥為常見,如食道癌常用硇砂、石見穿、浙貝母、急性子;胃癌常用藤梨根、半枝蓮、黃藥子;胰腺癌常用蚤休、山慈菇解毒,丹皮、赤芍化瘀;結(jié)腸癌常用山慈菇、土貝母、黃藥子,并重用枳實、莪術(shù)破結(jié)。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臨床基礎(chǔ)醫(yī)學研究所 從毒瘀交阻辨治 癌癥因毒瘀交阻絡先病 中醫(yī)藥治癌在控制病情、帶病生存、延長生命方面的療效優(yōu)勢毋庸置疑,甚至可使不少消化道癌臨床治愈,但在辨證論治、扶正抗癌的具體方法上卻各具千秋。沈舒文教授認為,消化道癌的核心病機是毒瘀交阻、正氣虧損,癌瘤以氣血痰濕瘀凝聚的病理形式結(jié)聚于胃腸而發(fā)病,在氣血痰濕瘀中,以毒瘀交阻為核心。所謂毒,致癌因子具毒性(如滋存于胃的幽門螺旋桿菌),癌癥形成后“邪聚為毒”,肆虐侵潤轉(zhuǎn)移,擴散莫制,“邪盛為毒”,癌毒具有必然性。毒傷絡,絡主血,絡傷則血瘀,濕滯氣,痰凝津,痰濕滯氣則凝血,故毒與瘀交阻于局部,絡脈先病。就消化道胃腸部而言,絡可理解為現(xiàn)代醫(yī)學解剖部位的組織黏膜,即組織黏膜先見癌變,如食道癌為毒瘀交阻食道絡脈,胃癌為毒瘀交阻胃絡,腸癌為毒瘀交阻腸絡,先以絡脈癌變,爾后及氣且損正,及氣者為所病部位相關(guān)臟腑功能失調(diào)為表現(xiàn),損正者,則形成實中兼虛,虛實關(guān)聯(lián)證候特征。故而沈舒文用藥,破散癌結(jié)之中以解毒化瘀藥為常見,如食道癌常用硇砂、石見穿、浙貝母、急性子等解毒破瘀;胃癌常用藤梨根、半枝蓮、黃藥子等解毒破瘀;胰腺癌常用蚤休、山慈菇解毒,丹皮、赤芍化瘀;結(jié)腸癌常用山慈菇、土貝母、黃藥子解毒,并重用枳實、莪術(shù)而破結(jié)。 調(diào)標本游刃于虛實變化 癌癥往往發(fā)生在脾胃虧虛的基礎(chǔ)上,復因不良情緒、飲食習慣、稟賦遺傳等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使氣血痰瘀凝聚為癌,或原患有相關(guān)癌變高危疾病激變?yōu)榘?,但癌癥的發(fā)生必以正氣虛為先決條件,而癌瘤形成之后擾亂胃腸功能,耗氣嗜血傷陰,又以損傷正氣為代價。故而在疾病的演進中,臟腑正氣虧虛與癌瘤結(jié)聚傷正共同存在于證候的統(tǒng)一體中,形成虛實關(guān)聯(lián)。沈舒文對虛與實證候結(jié)構(gòu)中的主次變化,采用虛實標本臨床思維方法,補虛培本與抗癌治標相結(jié)合,治療用藥游刃于證候的虛實變化之中。癌癥如果早期發(fā)現(xiàn),損正若不明顯,以解毒化瘀破結(jié)治標為主,兼補脾胃養(yǎng)后天以治本;中期癌癥在進展中,正虛與癌瘤起伏不大,攻補兼施,標本同治,穩(wěn)定病情;當癌瘤損正明顯,脾土虛敗,甚或形消肉脫時,當補脾胃而促納谷為要。沈舒文認為,消化道癌正虛者,以氣陰兩虛為主,氣虛偏于脾,運化有所不及,以乏力,納差為主,用黃芪、生曬參、白術(shù)、黃精之屬,補氣重于養(yǎng)陰;陰虛偏于胃,胃絡因枯而滯,以口干、隱痛為主,用太子參、麥冬、石斛、黃精等養(yǎng)陰重于益氣。 食道癌以潤為降促納谷 食道癌隨著疾病發(fā)展,會不同程度出現(xiàn)咽食噎塞,此乃痰氣毒瘀凝聚食道,致管腔狹窄。此時促進納食進谷為要務,中醫(yī)所謂“谷昌則存,谷絕則亡”。然而臨床用降氣和胃促咽食對不少患者則無功,破結(jié)行滯也多徒勞。食道為胃之上口,具燥土之性,生理特征亦“以潤為降”,咽食受阻與“胃之干槁,潤降失?!弊钕嚓P(guān),所以治療要以潤為降,潤則食下,常用養(yǎng)陰的太子參、麥冬、石斛、沙參與和降胃氣的半夏、蘇梗、生姜配伍,組成潤降之劑,能有效促進納食進谷。 如治一食管癌患者,女,58歲,2012年6月9日以咽食有梗噎感2月為主訴就診?;颊?月前因胸骨后不適,咽食有哽噎感,在當?shù)厝揍t(yī)院診治,病理報告食管鱗狀細胞癌Ⅱ級,右頸部鱗狀細胞癌I級,放療3次,氣短咳嗽,CT報告右肺尖放射性肺炎,化療2次,患者放棄,求治中醫(yī)。 患者訴咽喉干澀,吞咽不暢,哽噎感明顯,納食少,以流食為主,困倦乏力。舌紅,苔薄白,脈沉細數(shù)。辨證為肺胃陰虛,毒瘀交阻,潤降失常,治以潤降胃氣,解毒破結(jié)。 處方:太子參20克,沙參15克,黃精15克,麥冬12克,石斛15克,山慈菇30克,石見穿30克,白英30克,硇砂4克(沖服),浙貝15克,威靈仙10克,陳皮10克,佛手10克,炙甘草6克,12劑,水煎早晚服。 二診(6月23日):患者咽喉干澀減輕,偶覺吞咽不暢,食欲增強,乏力消失,微覺畏寒,二便正常,情緒低落。舌暗,苔薄白,脈沉細數(shù)。守法治療,調(diào)整方藥:上方去石斛、硇砂、陳皮,加淫羊藿10克,蛇莓30克,守宮4克(研沖),12劑,水煎早晚服。三診后患者咽食梗塞感消失,可正常飲食。之后基本每周就診一次,每次開藥7~12劑不等,輾轉(zhuǎn)調(diào)治于養(yǎng)陰益氣,解毒破結(jié),潤降納食,患者至今一切正常,體重增加。 腸癌以通為順破毒結(jié) 腸癌包括結(jié)腸癌和直腸癌,多在脾虛腸滯、運化不及、傳導不利的情況下濕聚痰凝,邪釀為毒,痰毒瘀交結(jié)而發(fā)病,早期毒瘀凝結(jié)腸絡,臨床癥狀不明顯,隨著癌瘤的增大,絡病及氣,大腸傳導受阻,則見排便延時,腹痛腹脹,腹內(nèi)結(jié)塊,且癌瘤肆虐耗氣嗜血,損傷正氣,消瘦明顯。疾病處于正氣虧虛為本,癌瘤結(jié)實為標的證候狀態(tài),治療仍當補虛扶正與解毒破結(jié)通腑相結(jié)合,標本兼治,在補虛扶正之中恒守補脾氣,變在養(yǎng)血與滋陰,繼發(fā)貧血者多補血,津虧便秘者則養(yǎng)陰。在解毒破結(jié)之中沈舒文尤重通腑破毒結(jié)?!案酝轫槨?,此與治食管癌注重胃的潤降不同,以潤為降可納谷。而腸癌則要時時關(guān)注腹氣的通降,腹氣通順則標志痰濕毒瘀凝聚腸道尚未結(jié)實,所以當腸癌確診之后,不論有無腹痛、大便暢通與否,皆重用枳實30~40克,與三棱、莪術(shù)破結(jié)導滯通腹氣,用山慈菇、土貝母、半枝蓮、蜈蚣解毒化瘀破結(jié)滯。 如治一結(jié)腸癌術(shù)后腹腔轉(zhuǎn)移患者,吳某,女,72歲,2013年1月8日以結(jié)腸癌術(shù)后6月、腹痛、排便細少2月為主訴就診?;颊甙肽昵耙蛴腋辜澳氈芴弁?,排便不暢,偶有血便,消瘦,在西安某三甲醫(yī)院診斷為:①右半結(jié)腸腺癌,腹腔轉(zhuǎn)移;②繼發(fā)性貧血;③不完全性腸梗阻,行手術(shù)切除,術(shù)后便稀,排便暢通。近兩月來腹痛明顯,以臍周為主,嚴重時痛及全腹,大便細小而稀,排便不暢,口干乏力,不思飲食,面色少華。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細數(shù)。 辨證為毒瘀結(jié)聚腸道,脾虛濕滯血虧。 處方:黃芪30克,生曬參10克,白術(shù)15克,黃精15克,枳實30克,三棱15克,莪術(shù)15克,土貝母20克,山慈菇20克,半枝蓮20克,補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木香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12劑,水煎早晚服。 二診(2月22日):精神好轉(zhuǎn),大便較前通暢,基本成形,食欲增加,但仍腹痛。舌淡苔白,脈細弦。上方去黃芪、三棱、半枝蓮、肉豆蔻,加烏藥15克,小茴香10克,蜈蚣2條,溫通止痛。12劑,前6劑早晚服,后6劑隔日服。 三診(3月13日):腹痛消失,排便通暢,飲食正常,患者此后至今間斷中醫(yī)治療,輾轉(zhuǎn)以益氣健脾、養(yǎng)血滋陰、解毒化瘀、通腑破結(jié)治療,至今病情穩(wěn)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