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作者:當(dāng)歸尾(爸媽進化論主筆)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迎來了大結(jié)局! 其中,有一幕真實又戳心: 25歲的齊明月滿心歡喜跟媽媽說:“媽,我們臺里有個特別好的機會,要派兩名年輕記者,去北京辦常駐,所以我就想去北京看……” 可誰曾想,話還沒說完,就被媽媽硬生生給打斷了。 媽媽一臉慍色:“那不行,北京太遠了,而且人多車多,空氣也不好,人生地不熟的,我可不放心?!?/span> 無論明月怎么跟媽媽解釋,這個工作機會有多難得,自己有多想去,媽媽都聽不進去。 回看明月的成長軌跡,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從小到大,媽媽從來都沒有尊重過她的意愿: 買衣服時,女兒喜歡白顏色的衣服,媽媽偏偏要求女兒買粉色的; 在交朋友方面,要求女兒必須跟成績好的同學(xué)玩; 更過分的是,連女兒大學(xué)讀什么專業(yè),都必須聽她的。 當(dāng)明月開始工作后,媽媽依舊是如此。什么時候吃水果,什么時候睡覺,穿什么衣服,該做什么工作,都要求明月聽她的。 媽媽總是將“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并滲透到女兒的日常生活中。 本來擁有無限可能的明月,漸漸變得像一個“提線木偶”,從不敢表達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最傷人的話,莫過于“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有的“為你好”,本質(zhì)上是邊界感的缺失。 無論事無巨細,父母都要強加干涉,這樣做只會傷了與孩子的關(guān)系,將孩子越推越遠。 一個家庭里,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界限感,親子關(guān)系往往會陷入越界、失衡的困擾。 父母要明白這一點:對孩子的愛必須恰到好處,表達需要界限和分寸。
控制欲過強的父母,往往沒有邊界意識 《邪惡人性》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 安吉拉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她規(guī)定安吉拉臥室的房門永遠都不能關(guān)上,方便她隨時進入。 安吉拉的一舉一動都在媽媽的監(jiān)視下,跟透明人沒兩樣,沒有自己的專屬的空間,更別談隱私了。 11歲那年,媽媽想把安吉拉的頭發(fā)染成金黃色。 安吉拉不肯,她喜歡自己那一頭烏黑亮麗的黑發(fā)。 可媽媽還是執(zhí)意將她的黑發(fā)染成了金黃色,全然不顧安吉拉的苦苦哀求。 結(jié)果,安吉拉30歲那年,突然失聲了。她本來是一名教師,可以流暢地站在講臺上跟學(xué)生講課。 而這講不出話背后,是每當(dāng)安吉拉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媽媽都會一一反駁她的想法,命令她閉嘴。 30歲的年紀,本可以大有一番作為,卻因母親強烈的控制欲,導(dǎo)致悲劇收場,令人唏噓!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父母厘不清與孩子的界限,將孩子視為自己意志的延伸呢? 又有多少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以愛為名行傷害之實呢? 密不透風(fēng)、壓力巨大的愛,會毀掉一個孩子。 心理學(xué)家李雪說:“無論對孩子還是自己,守住界限都是重要的覺知方向。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zé),也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zé),做一個清醒的有限責(zé)任人。” 控制欲過強的父母,往往沒有邊界意識,所謂我是愛你的,所以請你按照我喜歡的方式做事,只會令孩子窒息和想逃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yīng)該是完整的,愛不應(yīng)該是控制和干涉,接納和尊重才是愛。
缺少界限感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zāi)難 在《不好說特想聽》節(jié)目里,有一期請來了這樣一對母子。 27歲的兒子聲淚俱下控訴著母親的行為,他說:“你有沒有感受過從小沒有門鎖,只留下兩個洞,為了的就是監(jiān)視你的一舉一動?!?/span> 對于他而言,從小到大,沒有絲毫隱私可言,天天過著透明人的生活。 房間沒有鎖,母親經(jīng)常在他洗澡的時候就進來了;連寫的日記、用的手機母親都要詳細查看。 直到他長大成人后,母親還會跟蹤他,想時刻了解他在做什么。 母親希望兒子永遠備受控制,不離視線,所以全方位干涉他的生活。 她說:“我想知道我兒子在做什么,我不該那樣去做嗎?” 母親的種種行為讓兒子痛苦不堪:“我每天活得像傀儡一樣,在外面帶著面具工作,回到家我還要帶著面具生活,因為我要偽造成我媽想要的樣子?!?/span> 如今他27歲,可他仍然擺脫不了母親給他帶來的傷害和影響。 界限感在親子關(guān)系中到底有重要? 界限感是一種尊重,它意味著,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主意識,可以決定做什么和不必做什么,不必一味聽令和順從。 父母出于愛而養(yǎng)育子女,卻常常以愛為名,將子女吞噬。 《相處的藝術(shù)》一書中說過:“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有邊界的?!?/span> 無論以何種方式教育孩子,都要記住愛可以親密,但不能越界。 孩子不應(yīng)該是父母的附屬品,一段健康且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要保持適當(dāng)?shù)慕缦薷小?/span> 那些看起來是愛孩子的行為,可能會一步一步葬送掉他的一生。 給孩子生命最好的滋養(yǎng),是要守得住與孩子之間的界限,讓孩子在愛的流動中自由生長。
真正的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為人父母,是一場關(guān)于愛和分離的修行。我們既不能讓孩子感到童年的貧瘠,又不能讓孩子感到成年的窒息?!?/span> 深以為然! 我國著名畫家、教育家豐子愷步入知天命之年,便與子女立下“約法”,其中強調(diào)最多的就是子女獨立: “大學(xué)畢業(yè)后,子女各自獨立生活,并無供養(yǎng)父母之義務(wù),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wù)?!?/span> “大學(xué)畢業(yè)后倘能考取官費留學(xué)或近于官費之自費留學(xué),父母仍供給其不足之費用,至返日為止?!?/span> “子女婚嫁,一切自主自理,父母無代謀之義務(wù)?!?/span> 從這份約法中不難看出,豐子愷給兒女平等的愛,鼓勵子女獨立,并在恰到的時機退出,與兒女分離。 在他的教育下,子女都各有所成。 恰恰印證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之愛子,應(yīng)為之計深遠。 當(dāng)孩子年幼時,我們要看見真實的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yīng)他,跟他同頻,用愛為孩子去融化他內(nèi)心的無助和恐懼,為他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線。 當(dāng)孩子長大后,父母又要適時退出,舍得讓孩子去嘗試,在磨礪中成長,孩子才敢獨自面對風(fēng)雨和挫折。 英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西爾維亞曾說: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真正的愛,其實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北大才女趙婕這樣說: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xué)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wù)?!?/span>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可沒有界限的愛,不但剝奪了孩子的成長權(quán)利,只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長大后也難以適應(yīng)社會。 父母適時退出,及時厘清親子界限,孩子才能成長為獨立的個體,去體驗屬于他的無限可能。 做進退有度的父母,尊重和接納自己的孩子,讓他以自己的方式綻放,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值得父母驕傲。 愛是如孩子所愿,而非如己所愿。 育兒路漫漫,和孩子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當(dāng)歸尾,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第4期學(xué)員,富書投稿變現(xiàn)營學(xué)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用我手抒寫我心,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