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證候,是中醫(y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關鍵之一,只有確切地辨別疾病證候,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保證治療效果。 故清代喻昌在《寓意草》中說:“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藥者所以能勝病也?!?/p> 然而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總是千變萬化的,人體內外、臟腑之間常常相互影響,產生各種錯綜復雜的證候,極易混淆。 如心氣虛、心陽虛與心陽虛脫,肝火、肝陽與肝風,脾氣虛弱、脾氣下陷、脾不統(tǒng)血與脾陽不足,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與腎不納氣等,給辨證帶來一定困難。 故本文就它們之間的關系及辨識要點簡述于下,供臨證參考。 1心氣虛、心陽虛、心陽虛脫辨 心氣虛、心陽虛、心陽虛脫,三者既有陽氣虧虛的共同表現(xiàn),又有程度不同的明顯差異,遣方用藥當有權衡。 心氣虛、心陽虛、心陽虛脫多由久病體虛,或暴病傷陽耗氣,或年高臟氣虛弱,或素稟不足,或思慮勞心過度等,致使心氣耗傷,氣虛陽弱,心陽不振。 心主血脈,血液的運行有賴于心氣、心陽的推動,如果心氣、心陽不足,心的推動無力,則可引起血液運行障礙,出現(xiàn)心悸、氣短,脈細弱或結代等; 陽氣不通,心脈痹阻,則引起心痛,胸部憋悶等; 陽氣不達于面,則見面色晄白; 陽氣不達于肌表,則見形寒。 如果心氣、心陽虧虛失治,進一步發(fā)展成心陽虛脫的危重癥。 心陽虛脫則心液隨陽外泄,癥見大汗淋漓,心主神明,心陽虛脫則神失所主,癥見昏迷不醒,陽氣不達于四肢,則四肢厥冷,陽氣虛脫,則脈細欲絕。 可見從心氣虛、心陽虛脫的病機講,三者都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先后不同、病情輕重不同的問題。 一般地說,心氣、心陽虧虛為心陽虛脫之漸,心陽虛脫為心氣、心陽虧虛之極,前者為輕,后者為重,前者預后好,后者預后差。 從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上講,心氣虛以心悸、氣短、自汗、體倦乏力,動則尤甚,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結代等為特征,治療以補益心氣為主,方如養(yǎng)心湯。 心陽虛為氣虛的重證,除具有心氣虛的見癥外,更可見形寒肢冷,面色晦滯,口唇青紫,氣喘難續(xù),心胸憋悶作痛,舌質淡,紫暗而胖嫩,脈沉遲或結代等,治當溫補心陽為主,方予保元湯。 心陽虛脫,則為心陽虛的嚴重危候,臨床常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昏迷不醒,脈細欲絕等為特征,治以益氣固脫,回陽救逆,方如參附湯或四逆湯。 2肝火、肝陽、肝風辨 肝火、肝陽、肝風為肝系常見的三種不同證候,臨床較為多見,但由于三者皆有陽亢之象,癥狀表現(xiàn)復雜,易于混淆。 肝居脅下,體陰而用陽,有疏達氣機、發(fā)泄壅滯和貯藏、調節(jié)血液的功能,即所謂“肝主疏泄”、“肝藏血”。 肝以血為本,以氣為用,性喜條達而惡抑郁,也忌過亢。 若情志所傷,郁怒傷肝,致使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火郁肝經,循經上擾,即為肝火上炎,甚至上行迫肺; 火動則內耗陰血,陰不制陽,肝陽獨亢即出現(xiàn)肝陽上亢的證候; 若陽熱亢極,化火生風,或陰血虧耗,風陽妄動,致使氣血逆亂,發(fā)為嚴重的肝風證候。 可見肝火、肝陽、肝風三者既有病理的聯(lián)系,也有病理的區(qū)別,但總屬肝經實證或本虛標實證。 肝火臨床表現(xiàn): 一為肝火上炎,癥見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耳鳴如潮,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脅肋灼痛,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干,脈弦數(shù)。治療宜清肝瀉火,方予當歸龍薈丸或龍膽瀉肝湯。 一為肝火迫肺,又稱“木火刑金”,癥見胸脅痛,咳嗽陣作,痰少黃粘,甚則咳血,煩熱口渴,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當清肝瀉肺,方予黛蛤散合瀉白散。 肝陽上亢臨床以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面部烘熱,目赤咽干,虛煩心悸,失眠多夢,舌質紅,脈弦細數(shù)為特征。治療宜平肝潛陽,方如天麻鉤藤飲或杞菊地黃丸。 肝風臨床可表現(xiàn)三種情況: 一為熱極生風,屬實證。 多見于外感急性熱病,癥見高熱煩渴,抽搐項強,角弓反張,兩目上翻,神志昏迷。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熱瀉火,涼肝熄風,方予羚角鉤藤湯。 二為肝陽化風,屬本虛標實證。 多見于內傷病,癥見頭目眩暈,頭痛如掣,肢體麻木,語言不利,舌質紅,脈弦細,甚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強不語,或半身不遂,治當育陰潛陽,平肝熄風,方如鎮(zhèn)肝熄風湯。 三為虛風內動,其癥偏虛。 多見于外感熱病后期,或內傷病,臨床表現(xiàn)有頭目眩暈,肢體麻木,或筋脈拘急,或肌肉瞤動,心中憺憺大動,舌紅無苔或紅絳少苔,脈細數(shù)等。 因于肝血虛,或失血引起的叫“血虛生風”,治宜養(yǎng)血熄風,方予補肝湯加減;因于熱灼真陰引起的稱“陰虛風動”,治療又宜滋陰熄風,方如大定風珠。 3脾氣虛弱、脾氣下陷、脾不統(tǒng)血、脾陽不足辨 脾位于腹中,有主運化,化生氣血,統(tǒng)攝血液,主四肢肌肉等功能,開竅于口。 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全靠脾胃之氣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給,故有“脾為后天之本”之說。 脾氣足則人體氣血旺盛,精力充沛,肌肉豐滿;脾氣虛則健運失調,氣血生化無源,發(fā)生種種病證。 脾病多虛,故有“虛者太陰,實者陽明”之說。 由于脾虛病程有長有短,病情有輕有重,故臨床根據脾虛癥狀分為脾氣虛弱,脾氣下陷,脾不統(tǒng)血,脾陽不振,諸證皆由飲食不節(jié),勞倦思慮,或身體虛弱,或久病失調等引起,其共同癥狀為食欲不振,身倦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蠟黃。 所不同的是: 脾氣虛弱,多因脾虛失鍵,生化之源不足,氣血不充所致。 癥見食少乏味,飯后脘腹脹滿,大便溏瀉,四肢倦怠,面色無華,神疲懶言,舌淡苔白,脈緩弱。 治當健脾益氣,方用六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 脾氣下陷,則多由脾虛中氣不足發(fā)展而成,或因久瀉久利,損傷脾氣,致使發(fā)生中氣下陷的病理變化。 癥見頭目眩暈,語音低怯,自汗,食入則脹,脘腹重墜,便意頻數(shù),小便淋漓不盡,或久瀉脫臟、子宮脫垂,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宜益氣升提,方用補中益氣湯。 脾不統(tǒng)血,則多屬中氣虛衰,脾失統(tǒng)攝之權,以致血不歸經的病證。 癥見便血肌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及其他血證,常兼飲食減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質淡,脈細弱等。 治宜益氣攝血,方如歸脾湯。 脾陽不振,則多由脾氣虛弱發(fā)展而來,也可因過食生冷,損傷脾陽所致。 癥見腹脹納呆,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或遍身浮腫,小便不利,舌質淡嫩,苔白滑,脈沉細或遲弱。 治宜溫運脾陽,方如理中湯;或溫脾行水,方用實脾飲。 4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辨 腎的陽氣虧虛,根據不同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四種證型,它們臨床表現(xiàn)都具有面色晄白,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特點,易于混淆。 腎陽不足,多為腎陽虛衰、陰寒內盛的病變。 臨床以面色晄白,形寒怕冷,腰膝酸軟,男子陽痿不舉,女子宮寒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無力為特征。 治宜溫補腎陽為主,方予桂附地黃丸或右歸丸。 腎氣不固,則多為腎氣虧耗,以致封藏固攝的功能失職。 臨床表現(xiàn)男子以滑精早泄為主,常兼神疲,小便頻數(shù)而清,尿后余瀝,甚則不禁,夜尿頻多,女子帶下清稀,胎動易滑,舌淡,脈細弱等。 治當補腎固攝,方予秘精丸或大補元煎。 腎虛水泛,則多因腎陽虛弱,陽虛不能制水,以致水液泛溢肌膚。 癥見浮腫,下肢尤甚,按之凹陷沒指,尿少,畏寒肢冷,或兼呼吸急促,咳喘痰鳴,舌淡胖嫩有齒印,苔白滑,脈沉弱或沉滑。 治宜溫陽利水,方用真武湯或濟生、腎氣丸。 腎不納氣,則多由腎氣虛弱,攝納無權所致。 癥見喘促息微,呼多吸少,動則喘促更甚,或咳時遺溺、汗出肢冷,或面目虛浮,舌質淡,脈沉弱。 由此可見,腎陽不足、腎氣不固、腎虛水泛,腎不納氣四型,皆與腎陽虧虛有關,故治療總宜以溫腎助陽為主。 偏于腎陽不足者,證屬腎氣虧耗失固,治療重在溫腎以固攝;偏于腎虛水泛者,證屬腎陽虧虛,陽不制水,治療重在溫陽行水;偏于腎不納氣者,證屬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治療重在溫腎以納氣。 如此等等,臨證都當詳辨細察,分別論治。 本文選摘自《周天寒醫(yī)論集》,張安富、鄧福忠、王志虹主編,學苑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