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1980年誕生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萬李馬王”樂隊視作中國搖滾的萌芽,今年,中國搖滾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 搖滾樂原本只是文青們的小眾情懷,但隨著各大音樂節(jié)的相繼舉辦,搖滾在當下也逐漸被大眾所喜愛。特別是近年來,海南相繼舉辦草莓音樂節(jié)、紅珊瑚國際音樂節(jié)等音樂活動,樸樹、郝云、零點樂隊、天堂樂隊、面孔樂隊等音樂人和樂隊亮相海南,讓不同年齡段的市民感受到搖滾樂的魅力。 這些歌迷在現場舉著“金屬禮”和“愛與和平”的手勢,與其說是向心儀的樂人致敬,不如看作是致青春的回憶。 年輕人心中的精神圖騰 搖滾樂是一種完全外來的音樂,英文稱為Rock and Roll。1951年,美國NBC廣播公司的克利夫蘭電臺首次播放這類音樂時,為了吸引聽眾和提高收聽率,節(jié)目主持人從一首節(jié)奏布魯斯歌曲《我們要去搖,我們要去滾》中得到啟發(fā),在播放前介紹時,他把這種音樂命名為“搖滾樂”。1955年,一位名叫布哈利的歌星錄制了一張名叫《整日搖滾》的唱片,這是當時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因為節(jié)奏強烈、歌詞新鮮和展示自由,美國的年輕人特別熱愛搖滾樂,這種音樂類型從1970年代開始風靡全球。正如崔健在他拍攝的電影《藍色骨頭》中所講述的,部隊大院的孩子們在唱片機前聽披頭士,在文工團里抱著吉他寫歌唱歌,成為中國第一批搖滾樂聽眾。 1980年,一支名為“萬李馬王”的搖滾樂隊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自此,搖滾樂作為一種獨立的樂種出現在中國音樂的舞臺上。這支樂隊最初目的只是為了自娛,翻唱甲殼蟲樂隊、保羅·西蒙等中國人聽起來比較柔和、優(yōu)美的曲子,但后來卻轟動一時,甚至連英國BBC廣播公司都報道了他們的校園演出。 1986年“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穿著一件長款上衣,兩條褲腿挽得一高一低地跳上舞臺,用一把吉他彈出了中國搖滾樂的石破天驚,中國搖滾在這樣一個晚上,以崔健的出現而開始風行。他的《一無所有》也第一次作為搖滾歌曲在正式出版物上出現。 崔健
到了1989年,崔健的首張個人專輯,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張原創(chuàng)搖滾樂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發(fā)行,奠定了其在中國搖滾樂歷史上的開山鼻祖之地位。其中,《一無所有》《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歌曲,成為1980年代中國年輕人傳唱不衰的經典作品。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際,年輕人之所以接納搖滾樂、熱愛搖滾樂,是因為它符合了當時人們在這種音樂類型中能“發(fā)泄”情感的需要。那時的搖滾樂更像是年輕人心中的精神圖騰,墨鏡、長發(fā)等裝扮也影響著社會風潮。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花房姑娘》問世的那一年,詩人李少君大學畢業(yè),不顧家人反對,只身來到海南島。他是湖南人,從未見過大海,火車一到湛江,他就被眼前的自然風光所打動,等到了海南島,李少君很是震驚,在海邊跳了一夜舞,指著大海,高唱崔健的歌,成為第一代闖海人。 1994年的魔巖三杰 在西方,甲殼蟲之后,搖滾樂從一種單純的音樂形式到逐漸有了更多讓人思考的空間,隨后的鮑勃·迪倫以社會話題給搖滾樂注入了時代精神和深刻主題,搖滾樂之反叛和批判的意義才得以確立至今。 在國內,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中國搖滾迎來了黃金時代,黑豹樂隊與唐朝樂隊等掀起了中國搖滾的輝煌時代。除去搖滾自身所帶的批判性、個人情感表達,這兩支中國頂尖的搖滾樂隊在他們最鼎盛的時期,較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將西方搖滾本地化、表達自我身份的實踐。 1990年,被稱為“中國首屆搖滾音樂節(jié)”的“90現代音樂會”在首都體育館舉行。唐朝、呼吸、眼鏡蛇、ADO、寶貝兄弟搖滾樂隊參加了演出。評論家是這樣描述的:“距演出場地首都體育館一里地之遠,不少青年佇立在雨雪交加的街頭,想‘撿漏’一張退票。黑市票漲到 50元一張?!?nbsp; 唐朝樂隊經典之作《夢回唐朝》以五言和七律的結構作詞,展現了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藝術修養(yǎng),令搖滾這種舶來品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成為一種可能;而曾經的魔巖三杰——竇唯、張楚、何勇代表一代年輕人的理想,刮起過一陣強勁的魔巖三杰風。 魔巖三杰 2019年夏天,《樂隊的夏天》熱播,節(jié)目中不止一支樂隊唱過魔巖三杰的歌,引發(fā)了一波關于搖滾的懷舊熱。樂迷懷念的,正是那個由魔巖三杰、唐朝、黑豹等老牌樂隊構成的中國搖滾的1990年代。 唐朝樂隊 那確實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特別是被音樂人高曉松反復提到的1994年。那一年,竇唯、張楚、何勇同時推出了《黑夢》《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垃圾場》三張專輯,再加上同年崔健的《紅旗下的蛋》,鄭鈞的《赤裸裸》,中國搖滾音樂市場盛況空前。同年12月,魔巖三杰和唐朝樂隊受邀參加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這是一場中國搖滾樂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演唱會,現場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和近萬名觀眾,場面異?;鸨?。 當搖滾不再反叛 然而這樣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1994年以后,中國的搖滾樂進入了漫長的失語期。搖滾樂與大眾漸行漸遠,逐漸成為一種小圈子活動。但與此同時,中國搖滾也走向了真正的多元化,幾乎所有的搖滾風格在中國都能找到。尤其是2000年之后,樸樹、汪峰、許巍等人也在主流音樂文化中獲得了成功,搖滾人也開始轉為職業(yè)音樂人或者娛樂明星;搖滾樂的聽眾,也從最初期的大學生、知識分子等精英群體,深入到中國所有的青年和青少年群體。 如今,搖滾樂已經成為主流音樂市場的一部分,成為大眾參與的娛樂。在《自由風格》一書中,周國平曾向崔健提問:“我聽你說過,搖滾本來應該來自街頭,而現在卻是來自都市夜生活,這就是問題。搖滾從街頭進入酒吧,意味著由反叛變成時尚,由先鋒藝術變成大眾消費,由憤怒的心聲變成茶余飯后的消遣,這種蛻變確實令人擔憂?,F在的問題是,蛻變是否不可避免,能否逆轉?在消費主義的環(huán)境中,搖滾堅持自己原來的使命是否還可能?反叛是否屬于搖滾的本質,不再反叛的搖滾還是不是搖滾?” 《自由風格》出版于2001年,而前不久做客第四季《吐槽大會》的鄭鈞依舊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雖然搖滾樂與流行音樂之間的界限愈加模糊,但是騰訊視頻彈幕中的年輕人已經不認識1994年個人專輯《赤裸裸》曾售出100多萬張的鄭鈞。節(jié)目中,面對藝人大張偉所說的“搖滾精神再高端,認慫才能保平安”,鄭鈞依舊認為“就像那些熱愛搖滾的人,在搖滾最窮的時候也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nbsp; 也許,正如樂評人李皖所言:“以搖滾形式唱出大眾的流行音樂,這是中國搖滾樂的主題之一,它往往會被鐵桿們視為不齒的投降,卻在另一個戰(zhàn)場上成為搖滾樂失效后重回大眾懷抱的有效策略?!?nbsp; 梳理搖滾樂這段歷史,既是一場盛大的懷舊之旅,也期待能夠從中看到中國搖滾再次崛起的希望之光。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 黃雅慧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