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博物館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館?擁有大規(guī)模的館舍、豐富的文物藏品、數(shù)量不斷增長的觀眾,不是定義一個好的博物館的標準。 深入研究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需求,深入挖掘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凝練出強大的文化能量,不斷推出引人入勝的展覽,不斷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到博物館就在自己的身邊,休閑時間就會走進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后流連忘返,回去以后還要再來的博物館,這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館。 ——單霽翔 在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故宮博物院前任院長單霽翔的新書《我是故宮“看門人”》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的獻禮之作,書中,單霽翔首次披露了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文創(chuàng)等許多“網(wǎng)紅”故宮背后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在故宮“看門”期間如何把一個“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物走近人們生活。雖然單霽翔與故宮朝夕相處了7年,卻沒有7年之癢,始終與故宮難舍難分。在退休后的一年里,他走南闖北,不知疲倦地給全國各地的年輕人講述故宮的故事,他說自己與故宮的緣分未盡,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讓文物更有尊嚴 聽過單霽翔講座的人都熟悉他的一句口頭禪“讓文物更有尊嚴”。2012年,走馬上任之初,他用了5個月的時間走遍了故宮的9371個房間。在對文物藏品清點整理中,他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文物常年被鎖在庫房中,蓬頭垢面。當年周恩來總理特意叮囑送給故宮收藏的秦始皇兵馬俑也是灰頭土臉躺在庫房中,毫無尊嚴。 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故宮博物院擁有許多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最珍貴的一座寶庫,擁有文物藏品180多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就有168萬余件。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藏品幾乎都是金字塔型,即塔尖是鎮(zhèn)館之寶、珍貴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廣的一般文物,塔底是待研究的資料。而故宮的藏品結構卻是“倒金字塔”型,即珍貴文物最多,占藏品總數(shù)的90%以上。但這些珍貴文物99%卻被鎖在庫房里睡大覺,展出的藏品不足1%。比如故宮現(xiàn)存明清家具6200余件,年代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朝宣統(tǒng)年間,數(shù)量為世界之冠,其中尤以乾隆朝留存下來的數(shù)量最多。這些珍貴家具自從被抬進庫房后就很少見過天日,不能通風,不能修復,有的庫房里的家具疊放了11層,缺乏良好的保管條件。 什么才是好的文物保護狀態(tài)?單霽翔認為,把文物鎖在庫房中死看硬守,這不是好的文物保護狀態(tài)。每一件文物藏品都是有生命的,應該讓它們回到社會生活中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得到更好的呵護,只有被展示出來,才會被精心地維修保養(yǎng);只有被觀眾欣賞,這些文物才更有尊嚴。 為了讓文物回歸人們的生活,也為了讓觀眾難得的“故宮文化之旅”看到更多期待已久的珍貴文物,故宮博物院開始尋求改變。通過維修古建筑開辟新的展區(qū),擴建新的展館,舉辦新的展覽;清理臨時建筑,拆除彩鋼房等辦公用房,把工作人員從紅墻內(nèi)遷出,還原室外景觀;把越來越多的文物藏品“請”出庫房“移駕”到展廳。一系列的舉措“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活了起來,火了起來,也改變了以往參觀故宮的觀眾“目不斜視”沿著中軸線往前走的狀況,大大減緩了故宮中軸線的壓力。 隨著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物展覽的舉辦,引發(fā)了人們對觀賞文物藏品的熱情。特別是2015年的“石渠寶笈特展”和2017年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在社會上產(chǎn)生巨大反響,成為“現(xiàn)象級的展覽”,并衍生出“故宮跑”這樣的專有名詞。 從“看門人”到“開門人” 近幾年,來故宮游覽的人們會發(fā)現(xiàn),“游人止步”的區(qū)域越來越少,而開放的面積越來越多。2002年故宮古建筑整體維修工程伊始,故宮的開放面積僅有30%,2014年開放區(qū)域增加到52%,2015年為65%,2016年擴大到76%,到2018年,這個數(shù)字已接近80%。古老的紫禁城一扇扇緊閉的大門正逐漸向游人打開,包括慈寧宮、壽康宮等一個個幽靜、神秘的院落次第躍入人們的眼簾。 據(jù)單霽翔回憶,壽康宮開放的第一天就迎來了很多年輕人,他們認為這是“甄嬛”住的地方。實際上在壽康宮里居住時間最長的是乾隆皇帝的母親崇慶皇太后,她在這里居住了42年,乾隆皇帝每天早晨都會到壽康宮的東暖閣給母親請安。如今這里的家具、用具及其陳設都恢復了原狀,觀眾到此參觀所看到的室內(nèi)情景與當年乾隆皇帝在世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以往人們參觀故宮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近年來,故宮已成為全世界觀眾數(shù)量增長最快的博物館。2002年觀眾數(shù)量已突破700萬人,到2012年,參觀人數(shù)猛增到1500萬人,十年間翻了一番,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每年接待觀眾超過1000萬人的博物館。僅2012年10月2日,故宮單日接待觀眾就達18.2萬人,創(chuàng)歷史之最??焖僭鲩L的觀眾數(shù)量使600歲高齡的紫禁城古建筑群及其文物藏品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也影響了參觀者的良好體驗。為此,單霽翔上任之初,就設法破解這一難題。如采取分時段網(wǎng)絡預約、每日限流8萬人的“分”與“限”;設立每周一的閉館日、增加開放空間的“閉”與“開”。這些“以人為本”的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客流”高峰,提升了參觀者的良好體驗,也增加了“回頭客”,很多來過故宮的觀眾,看到如今這里開放的區(qū)域越來越多,舉辦的展覽越來越豐富,便再次走進故宮。 文化遠在器物之上 紫禁城是明代永樂皇帝在1420年建成的,今年正好是600年。如何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單霽翔一直在觀察思考,并付諸行動。在他看來,文物本身是活的,歲月不會悄悄流過而沒有痕跡,只是缺少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文物的價值本身就在那里,也不應該由我們?nèi)ネ诰?。即便我們還不具備歷史知識積累的時候,也應該保持這種好奇心去貼近它們,這才能使文物獲得應有的尊嚴,文化遠在器物之上。 新中國成立以來,故宮經(jīng)歷了三次大修。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從2002年開始的,這也是自1911年以來百余年間,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次故宮古建筑維修保護,被譽為“世紀大修”。作為中國明清兩朝皇家的宮廷建筑群,故宮的建筑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官式古建筑的最高成就,百科全書式地反映了明清時代的宮廷面貌。 在單霽翔眼里,故宮的每一座古建筑都是獨一無二的,對于它們的每一次修繕,都應該成為古建筑維修保護的典范,而不應作為一般的土木工程來對待。故宮大修應該是研究性保護項目,要承擔不可回避的歷史責任。 2015年,在總結以往古建筑維修保護經(jīng)驗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選擇了養(yǎng)心殿、乾隆花園、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墻4項亟待維修保護的古建筑群,啟動了“研究性保護項目”試點,探索古建筑維修保護新的實施機制和傳承方式。 如2015年,啟動了“養(yǎng)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養(yǎng)心殿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得名于《孟子·盡心下》“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原為皇帝正寢宮殿一側的便殿,自雍正皇帝起將其作為寢宮和日常理政中心,養(yǎng)心殿幾乎見證了清代雍正以后歷次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是研究清代工藝美術發(fā)展及清代帝后理政和寢居空間的珍貴史料。 在對養(yǎng)心殿開始維修前,先行對其開展學術研究,從養(yǎng)心殿的歷史沿革到文化事件,從文物建筑到文物藏品,從室外景觀到室內(nèi)環(huán)境……故宮各相關部門的上百名專業(yè)人員投入到養(yǎng)心殿的維修保護前期研究,共立項33個課題。在啟動修繕的同時,專門拍攝了紀錄片《故宮新事》,讓觀眾全程了解養(yǎng)心殿大修的過程。據(jù)單霽翔透露,大修后的養(yǎng)心殿開放區(qū)域?qū)闹暗?7%增加到80%,屆時,代替以往的“隔窗欣賞”,觀眾將可以走進室內(nèi)近距離觀賞珍貴文物。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在央視的熱播,讓故宮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從幕后走到臺前。這部紀錄片詳盡記錄了故宮書畫、青銅、鐘表、木器等稀世珍寶的修復過程,展示了故宮殿堂級的“文物醫(yī)生”以及其神奇的“文物復活術”。 紀錄片播出后在社會上尤其是在青年學子中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據(jù)單霽翔回憶,2017年,有近1.5萬人報名,希望在故宮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盡管故宮已將文物修復人員的編制擴展為200名,但每年20名的招收名額遠遠無法滿足報名者的需求。雖然多數(shù)年輕人不能圓文物修復夢,但他們卻成為故宮的忠實粉絲。這也讓單霽翔重新認識到古老的紫禁城對現(xiàn)代年輕人的吸引力,“原以為年輕學生喜歡蹦蹦跳跳、打打鬧鬧的片子,沒想到靜靜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文物修復這樣的片子也能打動他們?!币苍S吸引年輕人的,除了文物修復師精湛的技藝外,更多的是凝結在古老器物之上的一代又一代專家的“匠心”,以及對文物、對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敬畏之心”。 單霽翔認為,正是因為這種“工匠精神”,600年的紫禁城才可以駐顏有術、青春不老;也正是由于這種“擇一業(yè),終一生”的匠心,才得以實現(xiàn)“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的莊嚴承諾。 (題圖為故宮初雪,本文圖片攝影高亮)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2日第4版 作者:本報記者 梁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