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馨老先生融師承家傳與院校教育為一體,長期從事疑難病證的研究,創(chuàng)立“衡法”觀點,為診治疑難病證建立了一套理論和治療方法,其帶教經(jīng)驗別有特色,其醫(yī)案點評多有師徒問答解疑,加以引申,別開生面,可供大家學習。 今天學習他老人家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病案及經(jīng)驗。顏老亦喜用蒼術治療糖尿病,認為糖尿病需從脾論治,以蒼術配知母、生地,與之前介紹的施今墨老先生治療糖尿病喜用蒼術配玄參、生地,有異曲同工之妙,多看看這些前輩的臨床案例,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爭取看得比他們遠?。 糖尿病案吳某,女,73歲,1985年6月12日初診。主訴:尿頻,消瘦不適數(shù)年。 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多年,右側肢體麻木,常服降壓降糖藥。血糖在12.9mmol/L,口渴多飲,尿頻,身體逐漸消瘦,雖經(jīng)飲食控制,空腹血糖仍未下降。 初診:口渴多飲,尿頻消瘦。舌紅,脈細數(shù)。腎陰不足,肝陽上亢,陽明激越?!秲?nèi)經(jīng)》曰“二陽結謂之消”。消癉上損及肺,下殃及腎,治法另辟蹊徑。 處方:珠兒參10g,北沙參10g,知母30g,生石膏(先煎)60g,甘草4.5g,天花粉30g,地錦草30g,鳥不宿15g,蘆根30g,蓮子心6g,黃柏6g,赤芍9g,丹皮9g,生地30g,水牛角(先煎)15g,蒼術9g。14劑。 二診(6月26日):服藥后,癥情得減,空腹血糖已降至6.1mmo1/L,上方去水牛角續(xù)服30劑,病情穩(wěn)定。 闡微《內(nèi)經(jīng)》云“二陽結謂之消”,治消渴,當以去其“結”為上策。中醫(yī)對胰之認識,概以“脾胰同源”論之,故治“胰”當治脾,運脾即能解其“結”。我的臨床體會,蒼術為運脾妙品,能激發(fā)胰島功能,故治消渴為必用,即使陰虛內(nèi)熱之病例,注意配伍亦能投之即應。可以知母配蒼術,以緩燥烈之性;知母配石膏清陽明之熱,地錦草與鳥不宿清熱解毒,具降糖之效。且消渴病人多有瘀血為患,生地、丹皮、赤芍亦為必用之品。 問疑:根據(jù)“脾胰同源”以健脾運脾消陽明之結治消渴,緣何不以白術健脾而用蒼術運脾? 解惑:治脾之要,重在運脾。我主張,補脾不如健脾,健脾莫若運脾,脾運得健,則飲食水谷化生精微,氣機得以暢調(diào),脾氣始能升,胃氣始能降,氣化若常,其“結”則消。白術與蒼術雖同入脾胃二經(jīng),但其性、功效有所差異,正如《玉楸藥解》所云:“消食納谷,止嘔停泄宜白術,而泄水開郁,蒼術獨長?!惫识嘁陨n術運脾開郁,以消陽明之結。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蒼術具有較好的降糖作用,常用蒼術亦有降血壓效果,因此糖尿病的治療,蒼術是較常用藥物。由于蒼術其性燥烈,用之恐影響陰液,臨床除可與知母相配外,尚可與生地、天花粉配合應用。 問疑:您在治療糖尿病的處方中常用地錦草、鳥不宿,但文獻罕見報導,請問其同用奧旨何在? 解惑:首先,從兩藥的性味功能談起。地錦草又名草血竭、血風草、奶汁草等,是大戟科植物地錦草的全草,其味辛、苦,其性平,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血,通乳,消結等功效,《嘉祐本草》謂其“主通流血脈,亦可用治氣”,《品匯精要》謂其“主調(diào)和氣血”。民間常用于治胃痞滿結痛,亦用治“小兒疳積”,“痢疾”等。藥理證實其有廣譜的抗菌、抑菌作用及降血糖作用。鳥不宿又名鳥不踏,鳥不停等,是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莖枝,其味辛,其性平,有小毒。具有追風,活血,祛風濕等功效,《綱目拾遺》謂其“追風定痛,有透骨之妙”;汪連仕《采藥書》謂其“行血追風,治紫云風”。臨床曾報導用治麻風性神經(jīng)痛,風濕痹痛等。臨床藥理提示本品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兩藥合用,取其清熱解毒,活血行血,調(diào)和氣血,消陽明之結之意。 其次,為何常用此兩味藥物治療消渴?一是取其清熱解毒之效,以助其他清熱瀉火藥物清泄熱邪,熱邪祛除,則陽明之結可解,這是治療消渴的根本性措施之一;二是化散祛除血脈、臟腑之瘀血。通常所說糖尿病人之血糖過高,是由于脾失健運,氣化失常,飲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蘊而為甘厚濕濁之物,甘厚濕濁隨脾胃之絡而入于血脈,使血混雜厚膩;加之陽明所結之熱邪煎熬血液, 使血液更為稠厚,流動滯緩。久之絡生瘀血,由于瘀血阻滯血絡血脈,最終可導致血脈閉塞下肢的“糖尿病足”,腎絡瘀滯而成“糖尿病性腎病”,肢端體表之孫絡瘀滯而成“糖尿病性末梢神經(jīng)炎”等等諸多病證,用地錦草、鳥不宿兩味與其他活血調(diào)氣藥配伍,能驅(qū)除瘀結,活血通脈,也是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重要舉措。 最后說其用法。由于地錦草、鳥不宿藥性較平和,可與其他治消渴病藥物相配伍,如本例處方中,與益氣養(yǎng)陰,清熱瀉火藥互相配伍;亦可單獨用此二味藥物,對2型糖尿病患者,可用地錦草30~60g,烏不宿15~20g,煎劑服用,具有較滿意效果。此外亦可單用地錦草煎湯服用降尿糖,如用新鮮地錦草60g搗汁煎湯服用其效果更為理想,臨床屢試不爽。曾有一醫(yī)者,聞吾用地錦草降血糖,擅以地錦用之,不效,遂來函詢問,吾告知,地錦非地錦草也,地錦又名爬山虎,乃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莖,其性味甘溫,為活血、祛風、止痛藥物,無降血糖之功效。 問疑:中醫(yī)治療糖尿病一般均以“從腎論治”,您緣何多采用“從脾論治”? 解惑:對消渴“從脾論治”,主要從“脾氣散精”和“脾不散精”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機制認識。從脾的生理功能而言,《素問·經(jīng)脈別論》已明述,其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清·李用粹進而指出“五臟之精悉運于脾,脾旺則心腎相交,脾健則津液自化”,若先天不足,后天各種因素損及脾胃,使“脾氣散精”功能受到影響,出現(xiàn)“脾不散精”的病理狀況,使水谷精微不能散布轉(zhuǎn)輸至肺、腎等臟腑,臟腑失于滋養(yǎng)而現(xiàn)陰虛、津傷,腎因而失其封藏之職,使水谷精微隨濁氣而下泄,而致口渴,多尿,尿有甜味等;同時由于“脾不散精”,導致氣血化生乏源,痰濕內(nèi)生,瘀血阻滯等一系列病理征象出現(xiàn)。 此外,在臨床研究觀察中也發(fā)現(xiàn),“脾不散精”與西醫(yī)的“胰島素抵抗”相似相關。從“脾胰同源”角度而言,脾氣充,脾運健,則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正常。因此,在治療消渴病時,我主張要重視顧護中焦,健運脾胃,恢復脾的運化散精功能,這才能減輕胰島素抵抗,有效地控制血糖。 體悟:本例患者年逾古稀,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且久治少效。粗觀臨床征象,系為水虧木旺之證,時醫(yī)習用滋水涵木,益腎平肝之法。顏老遵循經(jīng)旨,從“二陽結謂之消”,“脾脆則善病消癉”主論,用白虎湯清消陽明胃腸之內(nèi)生氣火熱結;用犀角地黃湯清泄結于陽明之瘀熱,以此清消二陽之結,結消則氣通血活,脾運則健,脾胃氣機升降有序,恢復輸布散精功能,服藥二周,患者血糖得到控制,其效之神,可見一斑。方中用水牛角替代犀角,因水牛角成分與犀角相似,其功能亦為清熱、涼血、解毒,顏老常以此品代犀角,唯其用量可加大,一般可用15~30g。治消渴若不清化陽明熱結,清泄血分火邪,僅用滋補腎水,養(yǎng)陰生津之法,猶揚湯止沸其效難彰。陰津耗傷之因,在于火熱之灼傷煎熬,火熱不清,陰津難復,熱結清散,則陰津自復,所以二陽熱結為消渴的根本病機。此外涼血、活血法與清熱散結法同用,意在消除血熱生瘀的致病因子,并祛化因熱所造成的血絡瘀血,瘀血化則血絡通,有利于臟腑、組織功能恢復,這對治療消渴病,以及預防和治療消渴病的諸多并發(fā)癥,極具創(chuàng)意,并為消渴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今天沒有劃重點。 |
|
來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顏德馨難降血糖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