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臨床表現(xiàn)形式有很多種,有一類人夜間久咳嚴重,以23:00—03:00咳嗽最為劇烈。從人體經(jīng)絡(luò)與十二時辰關(guān)系上看,此段時間為肝膽所主,厥陰風氣所旺。 肺為嬌臟,不耐寒熱,風寒及風熱之邪犯肺易發(fā)為咳嗽,臨床若濫用清熱解毒藥物、抗生素等,易耗傷人體陽氣,冰伏邪氣,導致邪氣沒有出路,客于厥陰,久則臟腑功能失調(diào),易形成寒熱錯雜的狀態(tài),從而導致夜間久咳。 六經(jīng)之厥陰的生理病理特點我們知道戌亥為地支之盡,之后遇子則陽氣來復,故曰厥陰。厥陰為陰盡陽生之經(jīng),乃陰止而陽息之時,是陰陽之間互為交通的時段。 此厥陰病的基本病機特點在于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先賢張仲景指出: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若陽不入陰,陰陽不能相互轉(zhuǎn)化、相互維系,失于互根互用,便可直接影響到經(jīng)絡(luò)氣血的平衡與交接。 其當升不升,當降而不降,當變化而不得變化,陰陽錯雜與風氣內(nèi)動,最終形成陰陽各走其偏之局面。升降失則氣立孤危,所以人體陰陽氣機轉(zhuǎn)化紊亂后,肺氣受損,咳嗽頻作。 選用辛苦酸溫之烏梅丸方《傷寒論》六經(jīng)厥陰篇的代表方為烏梅丸,多用作治蛔腹痛及下利的專方,其組方配伍酸苦辛并進,寒溫并用,辛開苦降,有宣有收,攻補兼施,體用同調(diào),陰陽相濟。 烏梅為君藥,有降逆止咳,收斂肺氣之功;黃連可清上焦之熱,黃柏能堅下焦之陰;而人參、當歸可補養(yǎng)氣血,其中當歸本有治療咳嗽之功;干姜、花椒則用于溫補中焦防苦寒敗胃;細辛能助腎散寒;附片、桂枝用于補虛衰之陽氣。所以臨床上可通過辨證論治,根據(jù)烏梅丸辛苦酸溫的特點治療夜間寒熱錯雜之咳嗽。 臨床上準確運用烏梅丸治療夜間咳嗽,注意兩個重要特征:1)久咳多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或少量白色黏液痰,之前已經(jīng)持續(xù)3—5周或是更長時間,患者多經(jīng)其他方法治療無效;2)咳嗽在夜間子時、丑時明顯,且易在睡眠中咳醒。 因此夜間子丑時辰的久咳,為厥陰風木所主,陰陽相交接之時,為陽不入里,陰陽不相順接,陽無制約而可見陽亢之象,陰無所助故陰寒之征,加之病程遷延從而形成寒熱錯雜之久咳,此時順從厥陰病特征,在辨證基礎(chǔ)上選用辛苦酸溫之烏梅丸方加減時常奏效。《傷寒論》中亦指出“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
|
來自: 藍精靈fxo0akp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