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厥陰病的奧妙和烏梅丸之秘密

 中醫(yī)知識學習館 2014-09-02
江西中醫(yī)學院 劉英鋒 教授
下面按照生理病理以及治療方法把厥陰病進行闡述,重點從三個方面:一個是厥陰主證病機特點,這個我們要深挖其內(nèi)涵,就像李老用四逆湯治療陰證一樣,他對格陽證有獨到的認識;第二個是厥陰主方用藥特點;第三個是寒溫雜病類證對比,它有衍化,我們怎么來駕馭,所以這里我們想從烏梅丸慢慢衍生出烏梅類方,實際我看臨床上很多經(jīng)驗都是有技巧。就是后面呂英教授講的里面也有烏梅丸的例子。首先我們從厥陰主證病機特點來看,其核心理論為陰陽往復、動蕩生風,一提到厥陰我們就知道,其從陰陽論為“兩陰交盡,一陽初生”;而從六氣論則為“厥陰之上,風氣主之”,那么請問,陰盡陽生與“厥陰之上,風氣主之”有什么關(guān)系,也就是說陰陽的變化跟六氣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這個從陰陽氣化上來說則是:陰進陽退則寒生,整個趨勢在寒化,反過來,陽進陰退則熱長,那么這跟風有什么關(guān)系呢,陰陽往復之間則風氣乃生,它的日常例子就是我們扇扇子時左右擺動則風生,這個既是生理也是病理,就看它的陰陽是如何往復的。生理上是由陰出陽,而此過程是陰陽協(xié)調(diào),相互配合而形成一種摩蕩之勢,這種就像和風吹習,很柔和,這個傳統(tǒng)文化稱之為陰陽摩蕩,就是擦肩而過,可蹭到,但是不阻礙你,而帶動你。這個和風我們外在可以感覺到的就是晨風習習,就是陽光剛露出一點時的微風,這種狀態(tài)就充滿生機。病理上是陰陽出入之機不順了,卡住了就不能和暢交往,中醫(yī)講陰陽不光講對立,特別講和合,不能和合交往,就形成動蕩、沖擊、碰撞,這種碰撞也會形成風,這個風中醫(yī)稱之為賊風,有害之風,這種損害就對內(nèi)臟形成種種干擾,這種干擾不是單向的,不是我們想的陰虛陽亢就消耗陰液,寒風凌烈就煞傷陽氣,而是形成錯雜動風之勢。所以在厥陰病風氣為盛,這種厥陰風木比較具有特點,它不是單純的寒風也不是單純的熱風,而是寒熱虛實錯雜之風,當然厥陰風木的核心離不開肝,因為厥陰兩經(jīng)是足經(jīng)司令的,那么肝經(jīng)司令會形成風,為什么會寒熱錯雜,這個跟我們前面講的陰陽進退有關(guān)系,同時也跟風木本身特點有關(guān)系,因為風木是生于水而生火,水生木,木生火,所以這個風它是由水而生,但自己卻能自行生成,所以它一變化以后就能引起水火的異常,因此它一動很容易同氣相感二氣,因此就會引起寒熱錯雜的現(xiàn)象。而虛實錯雜則是因為肝為將軍之官,特點是體陰而用陽,其用易亢,其體易虛,陰體很容易消耗,陽氣很容易浮動,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虛實錯雜的狀況。這是形成厥陰寒熱錯雜的生理基礎(chǔ),所以通過上述的理論追述,我們應該這么說,厥陰主證陰陽錯雜,肝風內(nèi)動是其重要的病機。太陰也有寒熱錯雜,就是后世的連理湯;而厥陰的寒熱錯雜則是在寒熱錯雜中夾有動風,因此陰陽錯雜動風是厥陰主證中的主證,特色中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寒熱錯雜證。
上面是理論上的總述,那么理論反映在臨床上,我們?nèi)绾卧谂R床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存在,這就是我們講的臨證特點。那臨證特點是什么?當然,順理成章應該是厥陰的提綱,凡六經(jīng)提綱都反映它主證的主要表現(xiàn),這是厥陰提綱的治療意義。而厥陰提綱反映的是什么呢?這些癥狀分析非常有意思,厥陰提綱有肝風內(nèi)象,“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睆倪@些表現(xiàn)來看,何以見得跟肝有關(guān)系,何以見得跟風有關(guān)系,這是一方面,也是厥陰篇之所以爭議頗多而難解的地方,我們目前最簡單的解釋是上熱下寒,夾有中虛,虛實錯雜,表現(xiàn)的多為脾胃、腸道癥狀,怎么就能說這就是肝病呢。在提綱證里頭,肝病、風動的表現(xiàn)確實是撲朔迷離,我們知道,風性主動,肝風動就必須顯示動象,可這里的表現(xiàn)顯示了風象了沒有,應該說有,我們下面有分析,它不是一般的風象,它是錯雜動風的表現(xiàn),因為這個風象的形成機理我們前面講的是陰陽動蕩而乘虛內(nèi)竊,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就說它不像陽亢化風一派有力,也不像陰寒致風一派收緊,也不像純粹的虛風,寒熱混雜、虛中夾實,其風動的特點是想動卻動不起來,它的風動不如實風之有力,不能外徹體竅,不能到達四肢就也就不能引動筋脈,我們看到的抽搐、僵直、頭搖擺,都是跟筋脈有關(guān)系,所以就沒有這些表現(xiàn),只能乘勢內(nèi)擾、攻沖于胸腹臟器之間,且全是自覺癥狀,也就很麻煩,不易為人所發(fā)現(xiàn),這是內(nèi)動的表現(xiàn),所以肝風內(nèi)動嚴格講應該講它動于內(nèi)而不是涉于外,像我們通常講的肝風內(nèi)動而手足抽搐,準確應該說是肝風內(nèi)動充斥于外。第二個它的表現(xiàn)都是脾胃腸道,為什么不表現(xiàn)為脅痛呢。因為肝為將軍之官,脾氣剛暴,將軍一發(fā)毛病之后就會恃強凌弱,就會去侵犯其他臟器,所以肝木逆亂多以他臟受害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因此,善治肝病者,不單循經(jīng)走行,要懂得肝臟與其他臟器的關(guān)系,那么像厥陰提綱里面的例癥,葉天士對此就明指這些“全是肝病”、“皆肝厥內(nèi)風”所致。所以它的提綱證應該是肝風挾寒熱,乘虛擾動內(nèi)臟之象!就是說肝風內(nèi)動是內(nèi)臟而不是肢體受擾。
我們怎么能從提綱證中讀出這么多意思,大家可以看看講義,我這里有這樣一段話,這個就解釋了厥陰提綱癥狀產(chǎn)生的機制,下面逐條分析。
第一條,肝風橫犯中土,消津耗營,則消渴易饑,甚至傳為風消。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消渴并不完全是因熱所致的,而是風的消渴,這就像我們潮濕的衣服通過風可以吹干一樣。消耗津液的表現(xiàn)就是渴,消耗營陰表現(xiàn)就是饑。我們?nèi)绻活D飯不吃,就會心里發(fā)慌,就是嘈雜,中醫(yī)講“倉廩之官”不能藏谷,要全部消耗掉。何以說這里頭是風的消耗,而不是熱的消耗呢?當然不是說沒有熱,確實有熱,就是虛熱,這個在臨床上我們要仔細觀察消渴的特點,它這個消渴有渴喜冷飲,同時它也有渴喜熱飲,渴喜熱飲我們知道是陽氣不化,都可以解釋,要么是寒,要么是熱,因為寒熱錯雜嘛,可是還有渴欲飲水但不擇冷熱,就需要水,冷熱都可,這是第三種情況,還有第四種現(xiàn)象是口渴多飲,如果真的是熱消津液,應該是口渴而小便赤,他喝了以后通過出汗蒸發(fā)掉了,小便不會多。但是這種口渴卻是水一喝多就小便頻數(shù),這幾種現(xiàn)象在臨床上都存在,這幾種現(xiàn)象我們在后面的例子都有講到。它們是不同的消渴,用烏梅丸加減有效,為什么呢,因為它是風消津液,或挾熱重,或挾寒重,或寒熱并重,如果風挾熱重,當然渴喜冷飲,如果風挾寒重,當然喜熱飲,如果風重而寒熱均不重者,寒熱皆可,如果虛偏多,就飲多尿多。所以要仔細追問厥陰的消渴,它既不像白虎湯的口渴喜飲,也不像腎氣丸、真武湯的口渴喜飲,它可以夾雜,甚至可以一段時間想喝冷的,一段時間想喝熱的。這里就有些專家提出如果是濕熱也可以,熱重者喜冷飲,濕重者喜熱飲,怎么辨呢?如果是濕熱的口渴,飲多必心下脹,而這里毫無脹滿,這是和濕熱的鑒別。
上面是講消渴,接下來是易饑。易饑何以為風消,我們講胃火有余,消谷善饑,可是這個人易饑卻不能消谷,因為這個饑是風乘脾土、消耗陰津所致,它不是胃火盛,所以你把谷子給它倒下去,它消化不了,并不是胃火的原因,甚至胃還受到肝的損害,胃氣不能正常運化,甚至還會嘔吐,所以要記得它的特點是“饑而不欲食”。但是它也是有變化的,它有時候也會饑而能食,這個在于輕重的問題,如果風輕熱盛,火熱犯胃的胃火證,它也能食;另一種就是胃口很好,他說我什么都想吃,就是不敢吃,一吃就肚子脹,一吃就拉肚子,你說他脾胃虛那為什么那么好的胃口,這也就需要跟脾虛證的鑒別,我們講到下利的時候,肝乘脾的下利和脾胃虛的下利怎么鑒別,脾胃虛的下利是不知饑而不欲食,肝乘脾的下利是能饑,吃得多拉得多。
這個是易饑,第二條講嘔吐,我的解釋是風木克脾土、氣傷胃逆則嘔逆不食,甚至吐蛔。甚至吐蛔,這句話是把食則吐蛔拆解,食則吐,因為臨床上我們看到很多嘔吐沒有蛔蟲,這個癥狀一定要破開,不破開大家就認為厥陰病就是蛔蟲證,厥陰病就是治蛔蟲的,那么隨著生活條件改善,蛔蟲病越來越少,那烏梅丸就沒有用了,實際上治療很多非蛔蟲病的嘔吐效果非常的好,那么為什么仲景后面會加蛔字呢,是突出氣逆之盛。我們通常胃損傷的嘔吐是什么特點呢,胃中難過,然后想吐出來,吐完了就感覺舒服了。而它的特點是胃中無物,仍然想嘔,這就是肝犯胃的特點,所以鑒別診斷學稱它為干嘔,就是有物而嘔由胃氣致病,無物而嘔由肝氣致病,剛剛講的異常肝氣有上沖下沖橫逆之區(qū)別,上面講的是上沖,它在上沖的過程中就導致不能進食,一吃就吐,厲害的會把腸中蛔蟲吐出來,我們叫翻腸倒胃,你把胃里東西吐出來不就好了嗎,不行,它要把腸子里的都要吐出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肝作怪,因為它亂來的,你沒有東西它也讓你吐。這種嘔吐在臨床實踐中很有特點,最大的特點是他感覺有氣上沖,這是最有代表性的,肝氣上沖,進而也有食入即吐的特點;還有一種痛甚則吐,就是胃里一痛就想吐;還有一種眩暈作嘔,后面我們都有例子,這些都反應了肝犯胃的特點。當然這個里頭有的是單純的胃氣上逆,有的是肝風上逆,有的是挾寒而作,有的是隔熱而作,像食入而吐就是膈熱而作,仲景講食入即吐為膈上有熱;痛甚而嘔是寒盛于里,這個是根據(jù)它的寒熱錯雜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也是厥陰提綱證難以理解的地方。
還有的是下利,它不嘔,這是什么原因呢,是肝風不上逆,轉(zhuǎn)而下行,所以它不嘔吐也用烏梅丸,有嘔吐也用烏梅丸,這是因風氣的變化而致的,所以嘔逆是主證,吐蛔是旁證,一旦這個嘔吐有吐蛔,十有八九是肝氣所致,絕對不是胃火所盛,因為吐蛔說明嘔吐嘔得非常深,所以我所治療的例子沒有出現(xiàn)吐蛔的,在我附的葉氏醫(yī)案里就有吐蛔的,這個以前的很多,現(xiàn)在就比較少,當然也有蛔厥致嘔的,它不是因為嘔吐吐蛔的,而是因為蛔厥了以后再發(fā)生嘔吐,先厥后嘔,當然烏梅丸兩者都可以治。
那么第三條就是氣上撞心,這是什么癥狀呢?解釋是這樣的:若肝風上逆心胸,挾熱沖心,則自覺氣上撞心,甚至入肺而欲發(fā)奔豚,就是感覺有股氣在沖擊心臟,這個在陳修園的書里頭就有寫到用烏梅丸治療因肝氣所引起的奔豚。那么這個臨床上的觀察實際上它有輕重之分,比較輕的是沖撞心,再重一點是氣上撞胸,再重一點氣上沖咽,再高的就是上沖于面,所以沖心是最基本的,當然也有輕微的,輕到什么程度呢,它有上沖之勢而病人難以自訴,它說不清,就自覺心臟一跳一跳,就是放不下來,他會形容這心老是跳,快跳出來了,所以這個氣上撞心真正是自覺有氣上沖于心胸之處,而這個癥狀會帶發(fā)很多其他癥狀,比方?jīng)_心會引起心悸,所以后面案例三就講烏梅丸治療心律失常的病人,烏梅丸治心律失常,特別是心神經(jīng)官能癥,器質(zhì)上沒有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它不是心臟自身的毛病,就像我們前面講的肝氣上逆,它胃沒毛病,而是肝有問題。所以從肝治心律失常,這個中醫(yī)很有特色。還有如果沖胸會引起嘔吐,沖咽會引起咳嗽,這個也有治療咳嗽的例子,我在查文獻的時候就看到治療頑固性咳嗽的,還有上沖于面,見熱氣上沖面背、出汗等,這是因為肝氣妄動,它最直接影響的是沖脈,沖脈是最相關(guān)的,甚至會影響到督脈,其實影響督脈的例子很多,比如說突發(fā)驚厥,輕者抽搐,重者頸項強直,再重的角弓反張,嚴格講是肝風上乘于腦而影響督脈的。
那么第四條就是下迫腹中,挾寒乘脾,則下利不止,甚至及腎而成久利、肢厥。什么意思呢,我們講風可以挾寒,也可以挾熱,但是挾熱多數(shù)上行,挾寒多數(shù)容易下陷,所以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挾寒則下利,首先侵犯的是脾,甚至會影響到腎,腎主二便,都會引起腹瀉,繼而還會引發(fā)肢厥。肢厥這一癥狀仲景的條文中沒有,但臨床上事實所見,特別是厥陰病以厥為主要表現(xiàn),它完全可以有肢厥的癥狀,那么根據(jù)內(nèi)經(jīng)所講,厥就牽涉到下,牽涉到水。那么這個下利不止、久利也會有很多輕重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得比較急劇的是腸鳴下利,“咕咕”就拉肚子,其實這個腸鳴是動象,和脾虛下利實際上是有區(qū)別的,用現(xiàn)代醫(yī)學解釋,腸鳴是腸蠕動亢進,脾虛泄瀉是腸蠕動不厲害;也有大便反溏,什么叫大便反溏呢,在很多熱象中,按道理大便應該是干結(jié)的,它大便反而是溏的,這個反溏主要是在熱多寒少的時候是以這個為主要表現(xiàn)的,它熱偏多了下利及腸鳴癥狀不會緩解;那么還有便墜急脹,它就是老想解大便,其實沒多少大便可以解的,但是總想拉,甚至有放屁,但放屁后還是想拉,墜脹,這個它不是以寒熱為主,是以風氣下盜、肝氣下迫為主,當它產(chǎn)生這種變化,就是這樣的表現(xiàn)。這些病人往往是不光大便墜脹,他小便也墜脹,像我的導師姚荷生先生就擅長于從肝風下迫來治療尿毒癥、小便無力。
這是下利,下面講肢厥,有幾種肢厥,寒熱肢厥者是因為有寒熱而肢厥的,這個在案例5及10里面有;有痛甚而肢厥者,這在案例3、8、11里頭;還有很輕微的,肢麻指冷的。這個痛甚肢厥者往往是寒證,虛寒較重者。那么肢麻指冷者往往是寒不重,甚至是熱偏重的,或者是虛偏重的,它會有這樣不同的表現(xiàn)。
那么還有一個癥狀---心中疼熱,我們通常講心下痛時往往遇冷則甚,那么痛了就不熱了,而心中熱往往痛得不厲害,什么情況下會既痛得厲害又心燒灼呢,兩種情況,一個就是寒閉熱,一個就是肝風挾寒熱擾于中焦,就會出現(xiàn)痛至甚又燒至甚的,這個在案例三就有,它的特點是心下絞痛得溫乃減,得溫乃減當然是陰寒之痛,可是它絞痛的同時是心中嘈雜灼熱,它一痛起來就嘈雜,痛一緩解就嘈雜消失,是純寒證么?甚至還有病人越痛越燒灼,這個跟一般的郁而痛不同,它腹部要熱敷,痛得厲害要熱敷同時心里難受,這就是典型的寒熱錯雜,因此作為一個厥陰主證來講,它的寒熱錯雜是多種形式的。
所以從上面這些厥陰提綱的主證來講,我們重點解釋這些癥狀,這些寒熱錯雜的表現(xiàn)正是寒熱虛實的錯雜表現(xiàn)之中,有肝風內(nèi)動、擾于它臟的特點,其擾于它臟是因為風動,可以上沖,可以下迫,可以盤旋在中焦,可以變化在任何一個位置,甚至可以出現(xiàn)什么呢,通常我們講烏梅丸證是上熱下寒,粗線條是這樣子,可是在臨床上呢,它可以寒熱錯雜于上,也可以寒熱錯雜于下,當然寒熱錯雜于中本身就可以,舉例,寒熱錯雜于上,頭痛灼熱,有灼熱感卻不能吹冷風,頭痛怕冷但是眼睛發(fā)熱;也有寒熱錯雜于下,最典型的就是下利便血,一邊拉稀一邊帶血,而且是鮮血,這個在治療壞死性小腸炎最明顯,烏梅丸效果非常好,因為那不僅僅是小腸的問題,中醫(yī)認為是肝的問題,肝乘于腸;那么心悸也有肝乘于心,咳嗽有肝乘于肺,嘔吐有肝乘于胃,下利有肝乘于脾,肢厥有肝乘于腎,五臟皆可以受欺負,這是我們從癥狀上來講的,當然如果展開來講就有很多比較,那么簡單地說,我們一般掌握烏梅丸的是,它有寒熱錯雜相,但是很多時候是你用寒熱不足以解釋它的怪異性,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是有風夾其間,或者風與寒合,或者是風與熱合,或者風同時挾寒熱,像有些陣發(fā)性心下痛,痛得很厲害,得他痛過以后呢,沒事了,這當然有些是蛔蟲鉆膽,但也有些不是,他痛過以后怎么壓都不痛,痛起來不得了,這是風的變化所致,這個展開談沒有時間,大家臨床可以去觀察。
接下來解析厥陰主方的用藥特點,你說這些證是肝風挾寒熱內(nèi)擾所致,那在用藥上如何體現(xiàn),在調(diào)整寒熱的同時要平息肝風,那么首先我們看看治法與選方,它的治法凸顯出酸苦辛甘并用,五味里面四味都齊全了,藥味最雜,以烏梅丸為例,有酸烏梅,苦連柏,辛的姜附椒,甘的參歸蜜,所以它集大寒大熱、酸苦辛甘于一身,形成一個雜法雜方,目的是以雜治雜而兼理肝風。具體來說,可以用下面兩句話來突出它的重點:辛甘助陽、酸苦堅陰(內(nèi)經(jīng)有:“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從而形成一個溫清并補的效果,就能調(diào)理陰陽寒熱虛實之錯雜,但是在這個的同時,它重用烏梅為君,具體多少,我讀研究生的時候還稱過,300粒烏梅,它整個方子十味藥,占十味藥全方的一半,所以用烏梅丸不重用烏梅,你能講用烏梅丸嗎?所以在臨床案例報道實際上有些并不是用烏梅丸,實際上是一個瀉心湯加減。
那么為什么重用烏梅,就是取其酸性,藥性的基本規(guī)律:酸收辛散,酸收有什么作用?斂肝熄風。酸能斂肝,肝喜動,約束你使你不要亂動,減少你的擺動程度,使你這個風的力度降下去,這是所有的寒熱虛實方都沒有的功效,可以說它是獨特的技巧,那么我們就知道它與通常治風的方法不一樣,通常治風是外風宜逐,內(nèi)風宜熄,寒風溫散,熱風清鎮(zhèn),實風制之,虛風固之。它都不是,也就是通常的治法不能起效,因為這是寒熱虛實夾雜之風,攻嫌伐之太過,補嫌壅盛有余,溫散則助熱而上逆,清鎮(zhèn)則助寒而下陷。所以仲景條文有“下之利不止”,什么意思,看著病人消渴,氣逆于上,哎呀,這個人很熱,口氣很重,用點苦寒藥吧,呦,趴的一下,消渴不止,反而泄瀉了,這就出現(xiàn)了肝風下陷的癥狀,所以要巧妙地采用酸收的辦法,酸收有什么好處呢,護體制用,酸既能夠酸甘化陰以護其體,又能夠酸苦泄熱以制其用,虛實兩顧而沒有攻補之過,所以烏梅虛實寒熱都可以用。因此厥陰主證的治法是在寒熱虛實兼顧調(diào)理之中突出斂肝熄風,這是它的獨特治法!
第二點講一下加減用藥,當然中醫(yī)辨證論治嘛,都要善于加減,要能夠擴大經(jīng)方的應用更要善于加減,可以說,加減是烏梅丸的常規(guī),它的加減可以通過溫藥、清藥、攻藥、補藥的比例調(diào)整,也可以和其他治法的聯(lián)合,當然原則是要隨機化裁,怎么化裁呢,我們知道它寒熱虛實錯雜,在不同的人身上,寒熱的偏重、部位不同,虛實的多少不同,這個時候就要進一步加減。之所以強調(diào)變化,是厥陰病多變的特點,厥陰病本錯雜,同時肝氣與肝風又善行而數(shù)變,一變化就出現(xiàn)問題,且風喜兼夾,還能左手挾熱氣,右手挾寒氣,那么這樣就使得其主證也富于變化,你比如說消渴,剛講個喜冷飲的,馬上可以給你舉個喜熱飲的例子給你看,剛講個喜熱飲的,馬上舉個既不喜熱飲也不喜冷飲的例子,你舉個消渴的例子,可以馬上舉個不渴的例子,它風氣往下走了,它不往上走了,就表現(xiàn)在下面,那么既然富于變化,那它的證型的變異也很大,因此臨床運用上很難固守成方,而加減化裁在所難免。這個如果我們讀過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yī)案》就能看出他的很多加減,像我的老師姚荷生先生擅長于加減化裁,那么我把他們的加減做個初步分類,風重當然是重用酸收,除了烏梅重用之外,可以加白芍、木瓜,這個在后世有一個叫烏梅木瓜湯;熱重則用連、柏,酌減辛熱藥,甚至可以加黃芩、蘆薈,甚至可以化裁一個新方,比如《溫病條辯》里頭的連梅湯;寒重當然要重用干姜、附子,酌減苦寒藥,甚至可以加吳萸、肉桂,像葉天士的方里面的減味烏梅丸就是這樣;虛重者,減辛散苦燥,加重人參、當歸等甘味之品,或加重一些養(yǎng)血健脾的藥物,像溫病的化裁方里面的人參烏梅丸,這個在虛證中用的很多;如果兼痞實者,可加半夏、枳實,像溫病里頭椒梅湯,椒梅湯簡單講可以說是瀉心湯的化裁,這里也體現(xiàn)了少陽與厥陰的表里關(guān)系。
以上是根據(jù)幾個基本的寒熱虛實的偏重的化裁,還可以根據(jù)六經(jīng)的兼并,厥陰可以兼現(xiàn)很多東西,在六經(jīng)病中,有兩經(jīng)的兼現(xiàn)最多,就是少陽跟厥陰,兼太陽表寒,重用桂、辛,甚至可以合當歸四逆湯,我有個案例治痛經(jīng),基本就是當歸四逆加用烏梅、黃連之類,因為病人有口苦;兼少陽氣郁,可加柴胡、黃芩,合小柴胡湯;兼陽明腑熱,可加大黃、枳實,合小承氣湯,像這個壞死性腸炎里頭,有的時候就是要合小承氣,為什么呢,就是腹脹;兼陽明寒飲,可加吳萸、生姜,合吳茱萸湯;兼少陰虛寒,重用附子,加甘草,合四逆湯,這個我看呂英教授的講義里頭有類似的案例;兼少陰虛熱,重用黃連,這就是連梅飲的衍生,或者加阿膠、生地,就是合黃連阿膠湯;兼太陰寒濕,重用人參,加術(shù),合理中丸;兼厥陰氣逆,可加川楝、青皮,合金櫻子散,這個的衍生方就是安胃丸,安胃丸的特點就是加大調(diào)和肝氣的藥物。所以在厥陰病的主方,它在溫清攻補之中重用酸收,然后是隨機調(diào)勢。
上面講的是第二大問題,第三大問題就是寒溫雜病的類證對比,我們知道六經(jīng)為人身本有,厥陰也非傷寒獨有,寒溫病邪、內(nèi)傷雜病,皆可殃及厥陰而產(chǎn)生烏梅類方病證,但必同中有異、異中亦乎有同。不管什么病邪影響,它首先都是本于厥陰經(jīng)自身的特點,那么就要先分析就厥陰自身來講,它的特點就是陰陽錯雜之中,正虛陰陽氣血均有不足,但以陰血虧偏多;邪實風氣同挾寒熱,但以挾熱偏重。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基本特征呢,因為它的生理里頭,厥陰手足兩經(jīng),肝臟本主風木,心包稟心火余氣,強弱從化,就形成一種風氣司令,中見相火的局面,所以風氣易動,相火也容易長。厥陰風動,雖同挾寒熱,但風火相煽更易熱化。而肝藏血,體陰用陽,陰血易虧,陽氣易亢,加上心包與血脈相絡(luò),病易傷及血分,且厥陰陰盡陽生之經(jīng),故厥陰為病,陽氣易長而陰血難平,因此更容易形成風動而熱氣偏多的局面,這是它的本體。那么根據(jù)病因病種的不同,它就有偏重,那么我們舉三個代表的方證:
第一是傷寒所導致的厥陰主證,我們講的烏梅丸證。這個是發(fā)于傷寒,因此在陰陽錯雜的時候,傷陽較重,傷陽重于傷陰,所以基本看不到什么養(yǎng)陰血的藥,除了當歸和蜜,而更多的是扶助陽氣,所以傷陽較重,也就寒化較多就形成了典型的烏梅丸證。所以烏梅丸證雖然寒熱錯雜,但以寒為主,雖然陰陽兩虛,卻以陽虛偏重,所以有些醫(yī)家干脆就把它當成厥陰陽虛方來用。但我們怎么知道厥陰有自身的規(guī)律而不完全取決于邪氣的主導,你看它雖然寒邪為病,也會產(chǎn)生動火而挾熱、傷氣而兼血,寒氣怎么會動火挾熱呢,正因為肝為厥陰,就會引起相火為害,所以它在耗氣的同時,也會有傷陰耗血、熱化的傾向。那么它的現(xiàn)癥表現(xiàn),當然就是提綱證比較典型的表現(xiàn),包括: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嘔逆,甚至伴吐蛔,肢厥,腹痛,下利久不易止。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無力。這里我提出兩點,脈象和舌象,他的脈象舌象沒有什么太大的特殊性,可是正是沒有太大的特殊性才給出一個特殊的提示,什么意思呢,就是當你發(fā)現(xiàn)這個人有很重的熱象的時候,比如說心煩口渴啊,汗出多,失眠啊,陰虛有熱,是吧,那么看他的脈象應該有個相應的變化,多少應該有這個傾向,可是一看,咦,奇怪了,怎么沒有變化,舌象脈象怎么沒有體現(xiàn),這種反差就提示我們是熱中有寒,反過來也是一樣,我們看病人寒很厲害,疼痛難忍,手腳冰冷,頭上冒汗,滿臉青紫,可是一看舌質(zhì),誒,它淡紅的,它的脈象還不會沉細無力,還清晰可見,當然力度是不夠的。翻過來講,當你看到風氣在妄動,好像又抽搐又抖動啊,它的脈應該很弦吧,一摸,怎么體會不出弦脈呢,這說明它實中有虛,所以有個反差在那里。那么它的治法特點就很有代表性,辛甘助陽、酸苦堅陰,酸收熄風,平調(diào)寒熱。用藥則以烏梅為君,黃連、干姜、附子、黃柏為臣,人參、當歸、桂枝、細辛為佐,川椒、蜂蜜為使。這里我要提示一點,方子有著它的核心構(gòu)成,你如果說加減經(jīng)方,怎么才能不要隨便加減,我覺得就是核心藥物不要輕易妄動,周邊藥物就可以,比如小柴胡湯,它的核心藥物是柴胡,第二圈是黃芩半夏,第三圈是人參,再之姜棗草;而烏梅丸的核心是烏梅,第二圈是黃連干姜,附子黃柏在外面,因為附子黃柏是牽涉到腎的,而黃連干姜首指中焦,這個肝氣侵犯上下是以中焦為基地的,所以在癥狀中是以脾胃為中心的,因此我的想法,開方子開了烏梅黃連干姜,就是在用烏梅丸的思路了,然后再是根據(jù)它的虛實夾雜調(diào)整,氣虛加人參,血虛加當歸,熱重加黃柏,寒重加附子。
第二個是溫病厥陰主證——連梅飲/湯證。那么它的發(fā)病機理是溫病傳至厥陰,內(nèi)外合熱,本身外來之熱邪,里頭又容易熱化,那肯定挾熱傷陰是一個趨勢,那么挾熱傷陰之中也可以傷陽,但是比較輕,而甚至還會走極端,連寒象也會出現(xiàn),連陽氣都沒有,但整個趨勢是熱化占主導,當然也可表現(xiàn)為陰陽錯雜而熱多寒少,就用連梅飲;而連梅湯來自溫病,是純熱無寒,連梅飲是姚荷生老先生根據(jù)連梅湯的化裁,就是我們講的根據(jù)厥陰病自身寒熱錯雜特點,在陰虛有熱重通常見到陽氣不足,夾有寒癥的,就用連梅飲,它的藥用變化關(guān)鍵是加了炮姜和人參,扶助陽氣,他加這兩個藥的妙處就在于養(yǎng)陰而不呆膩,清熱而不敗胃,這是比連梅湯更好的地方,所以我們以連梅飲為代表,那么它現(xiàn)證的特點是熱化偏多,包括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煩熱不寐,饑而不欲食,大便時溏,手足麻痹。舌偏紅瘦,脈細弦偏數(shù)。這個條文我們?nèi)〉檬恰督饏T要略》的消渴病篇,它的叫氣上沖心,然后是下之不能止,治的是消渴病,而不是外感病,而這個消渴病是以陰虛偏多,以風熱偏重,但是同樣可以夾虛寒象,這個寒熱并重很多見,特別是2型糖尿病,大量滋陰清熱的藥進去不行,它會大便拉稀,肚子發(fā)脹,會食欲下降,用這個就可以起效,所以它的特點呢,比較突出心中煩熱,饑而不欲食,你說他陰虛火旺呢,他大便溏,你一試黃連阿膠湯,他就食欲下降,另外可以出現(xiàn)手足麻痹、體倦無力,這個在什么病中出現(xiàn)呢,在甲亢病人中會出現(xiàn)。那么治法上酸甘化陰,辛甘化陽,酸收熄風,酸苦泄熱。而重點側(cè)重在酸甘上,而辛味藥比較輕。所以重點是酸收熄風,酸苦泄熱。這個用藥特點,老先生的經(jīng)驗是烏梅必須重用到八錢以上,就是24克以上。
第三個雜病厥陰主證——安胃丸證,這個它沒有外感寒熱的引導,所以它在寒熱虛實錯雜之中有著怎樣的特點呢?特點是寒熱偏向不重,而兼有肝氣郁擾的現(xiàn)象。就是兼有肝氣不正常的現(xiàn)象,這里包括氣沖,也包括氣陷,所以在雜病中它表現(xiàn)多的是氣上沖,消渴反而不大,這在很多內(nèi)科病中都有表現(xiàn),這個就是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中的安胃丸證,它的特點是消渴不欲多飲(因為氣滯),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能食,食入即吐,胸脘脹滿(肝氣郁擾的現(xiàn)象),頭暈肢厥。舌淡紅苔粗緊,粗緊苔的病機就是氣不能周行,脈弦關(guān)旺,這個脈象弦比烏梅丸證的要多得多,甚至關(guān)旺,就是關(guān)部偏大偏浮偏有力,我們講這個脈象象個錐子一樣,兩頭尖中間大。那么它的治法是酸苦堅陰,辛甘通陽,突出一個通字,這個辛味里頭包括辛溫和辛香,斂肝熄風,和胃降氣。安胃平肝,它的代表藥物就是川楝子,所以安胃丸中什么是君藥,它不像烏梅丸就是烏梅為君,有些時候川楝子會占到君藥的位置,但是通常我們認為烏梅川楝子同為君藥,那么其他的也有調(diào)寒熱虛實的,調(diào)虛的有人參白芍,調(diào)實的用青皮陳皮。
以上這是對類證的鑒別,從此我們可以看出烏梅丸的加減,我們?nèi)绻軌虬押笫赖姆阶勇?lián)系起來,才能真正體會厥陰主證主方的臨床應用。那么實際臨床應用鑒于時間關(guān)系我這里不再展開講了,建議大家可以查一下文獻期刊看看,我這里也初步查了一下,我選了一些什么呢,就是條文中沒有這個病的,如乙腦后遺癥,因為發(fā)熱期的時候往往清熱啊平肝啊一派的涼藥上去,到后面就出現(xiàn)虛實夾雜的情況;還有一個休克型肺炎,這個關(guān)于厥證我在研究生階段曾看過有篇文章,現(xiàn)在一直沒找到,很遺憾,好像天津哈爾濱黑龍江的雜志上的,談什么呢,寒熱錯雜型休克,他認為就是用烏梅丸,這篇文章非常具有學習意義,可惜一直都找不到,那么這個休克型肺炎是什么意思,我們知道厥證有寒厥有熱厥,在任何一個過程中會有寒熱錯雜的出現(xiàn),這個時候烏梅丸可以上,在寒厥的發(fā)展過程中也會有熱化的現(xiàn)象。那么還有很多跟肝風有關(guān)的,像驚厥、梅核氣,還有很多跟氣上撞心有關(guān),像冠心病啊,我治療一個冠心病很有意思,他一痛就心里燒灼得很,臉上發(fā)紅,我就用連梅飲加上活血藥,效果非常好。
那么還有特別值得重視的,特別是搞婦科的,在婦科的寒熱錯雜病中,你可以留意烏梅丸的應用,這個我老師用烏梅丸治婦科病真好,特別是出現(xiàn)崩漏而有寒熱錯雜的現(xiàn)象,采用酸收止血。
好的,講了這么多,謝謝各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