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①。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灰环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div> 【注釋】
①克己復禮: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歸到禮的方面去,即合于禮。復禮,歸于禮。 【翻譯】
顏淵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抑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笨鬃诱f:“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div>
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解讀】 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本語音由人工智能朗讀,可能會出現(xiàn)多音字發(fā)音錯誤,朗讀結果僅供參考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說法,就要克己復禮,加強自我約束。也就是說,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凈化自己的心靈,約束自我的行為?!叭省笔怯脕韺嵺`的,不是把“仁”掛到嘴邊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學中的“仁”,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內心修養(yǎng)的真功夫,是實實在在的境界,并不是簡單抽象的理論。想要做到這一點,非要下苦工夫長期修煉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無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們都能夠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將精力集中到所從事的事業(yè)上,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難把握和控制的,人們隨時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欲望太多內心自然無法平靜,無法將精力集中到要從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堅定的意志和長期的專注。修德做學問,如果缺乏自我約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無法達到“仁”的境界。做事業(yè)也是一樣,欲望太多、內心浮躁都難以獲得成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被一時的利益所迷惑。
克己復禮,自我約束,不僅表現(xiàn)在這些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樣。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偛荒芤挥龅綗谰腿涡允箽?,與別人爭吵,甚至動手吧。那樣的話,縱然得到發(fā)泄,但卻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別人質疑你的修養(yǎng)。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約束自己,冷靜面對不如意。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彼此互相謙讓、互相尊重、講究禮儀,從而激發(fā)出人性的光輝。從“禮”出發(fā),就能至“仁”。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過接受教育獲得的,“禮”也是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沒有誰生而知禮,我們從小接受教育才懂得了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又是錯的。社會有公眾奉行的社會道德,也有法律規(guī)范,人們通過對相應規(guī)范的學習來約束自我。知“禮”是一個需要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內心修為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到的。
“禮”并不僅僅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謂的“禮貌”,它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是人們應該時時刻刻保持的莊嚴和誠敬。只有內心莊嚴誠敬了,才可能對自己從事的事業(yè)有一種切身的愛,才能全心投入進去,才可能在與人交往中發(fā)自內心地處處講究禮儀,而不會顯得虛情假意。否則,即使一時注意了,早晚也會露出馬腳。
雖然說人通過教育而知“禮”,但是要想達到“仁”的境界,卻需要從自我入手。求“仁”在于自己,不是說誰教會我們一種方法,從此以后靠著這個方法就可以達到“仁”了??鬃釉诮逃?a href="https://lunyu./renwu/825.html" target="_blank">顏回如何克己復禮,從而達到“仁”的境界時,告訴了他一個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從眼、耳、口、鼻四方面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從外在來規(guī)范自己??鬃痈嬖V顏回的只是一個入門的方法,但并不是說靠著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了。我們應該從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約束自我,同時注重使內心修為逐步達到莊嚴、誠敬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到達孔子所說“仁”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