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基本方 黨參15g 炒白術10g 醋柴胡10g 枳殼10g 炒白芍20g 防風炭10g 葛根10g 陳皮10g 木香10g 炙甘草3g 【功效】益氣健脾、疏肝理氣。 【主治】腸易激綜合征。 方中以黨參、白術、炙甘草仿四君子之意益氣健脾;柴胡、枳殼、芍藥、甘草仿《傷寒論》四逆散之意疏肝和脾;柴胡配芍藥、烏梅一散一收,疏柔結(jié)合;芍藥配甘草為芍藥甘草湯之意,能緩急止痛,烏梅又能澀腸固津;枳殼、陳皮、木香疏理脾胃之氣;防風、葛根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與白芍、烏梅配伍以防升散太過、耗氣傷津之弊。 如久瀉便溏,便次多,腹冷脹滿者加煨訶子、肉豆蔻、炮姜;便秘難下,腹?jié)M痛者加檳榔、大黃、全瓜蔞; 便下夾有黏液,便秘與腹瀉交替發(fā)作,舌苔黃膩者加黃連、藿香、辣蓼等;若腹痛日久,部位固定,舌質(zhì)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者當考慮氣病及血,久痛入絡,可酌加紫丹參、失笑散、桃仁、片姜黃、當歸、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 瘀血較重且夾積滯甚者可用三棱、莪術等行氣、破血、消積之品,但不可久用,恐傷正氣;肝郁失疏,中焦壅滯,脾運失健者,多有濕滯內(nèi)阻,治療應兼燥脾濕,常加厚樸、蒼術、陳皮、半夏等; 若脾濕日久殃及腎臟,損及腎陽,治療必須健脾與疏肝溫腎并顧,可選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加減; 若出現(xiàn)泄瀉伴腹中不舒,口干欲飲,食少納呆,心煩神倦,唇紅干裂,肌膚干燥,舌紅少苔,甚至紅絳光剝,脈細數(shù)等脾陰虛的癥狀,則可選用淮山藥、太子參、扁豆、蓮子等以滋補脾陰, 若脾胃之陰俱虛者可酌加沙參、麥門冬、川石斛、烏梅等干涼柔潤之品。 若陰虛有郁熱者,酌配淡子芩、蒲公英、石見穿等清瀉郁熱而又不致過于苦寒傷脾敗胃。 |
|
來自: 仕仕霖霖 > 《現(xiàn)代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