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吳戈,身披犀甲,車轂交錯,刀劍輝映,旌旗飄揚蔽日,箭鏃飛響起風(fēng),這是《國殤》給我們展示的啟幕畫面。這種英勇場面,這種悲壯格調(diào),你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就是善于寫美人香草、春蘭秋菊的屈原的又一杰作。詩的前半部分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嚴殺”。尤其是描寫主將的場面,左側(cè)驂馬中箭,右側(cè)驂馬被砍,他沒有猶豫,沒有畏懼,掄起玉枹,拼命擊鼓,鼓舞將士繼續(xù)奮勇殺敵。這種慘烈場面,在后來薛瑄的《昆陽行》中又一次看到,“昆陽大戰(zhàn)開天功,烏合如林散何許。吾想當(dāng)日嚴殺多,洗兵雷雨何滂沱。滍川倒流虎豹伏,亂麻尸積山嵯峨”。楚人的這種英勇精神感染著世世代代,直至最后演化為成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詩的后半部分是贊頌,概括為兩個字“鬼雄”。身首異處,“心不懲”,一點也不后悔;始終剛強,“不可凌”,沒人能夠侵犯的了。勇士們的精神與日月長存,勇士們的魂魄化為鬼中之雄。這不能不使人想到李清照的“生當(dāng)為人杰,死亦作鬼雄”,想到陸游的“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想到釋善珍的“青史鬼雄元不死,歸來化鶴有誰知”。“鬼雄”是對楚國將士的敬重,也是屈原對楚國故土的熱愛;“鬼雄”既是對楚國將士的禮贊,也是屈原無懼路漫漫,堅持上下求索的不懈精神的體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