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思維境界的不同,即能量的不同。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愿望:“主宰自己的命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為此我們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向,自立自強,努力學習有益的知識,拓展自己的境界,為實現(xiàn)這一愿望打下堅實基礎。只有大境界者得大學問。 那么,作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我們需要怎樣凝練并提升自己的思維境界呢? 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說是主見,亦可稱偏見?;蛟S很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有所見,便將之視為普遍的道理,因執(zhí)于其所見而極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見,不承認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見”亦可,斥之曰“偏見”亦可。 學問不學問,并不在讀書之多少。有主見就是學問!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很行。 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親切有味,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第二層境界:提出問題 沒有學問的人,并非肚里沒有道理,腦里沒有理論,而是心里沒有問題。 將古今中外的哲學都學了,道理有了一大堆,問題卻沒有一個,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絕物。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fā)覺前后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種種沖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第三層境界:取長補短 明白自己主見,又發(fā)現(xiàn)和自己主見不同的人,接下來該怎么辦? 有的人會排斥,而有的人卻開始學別人的長處,在學習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了自己短處,于是順勢補上,這就是取長補短。 看起來好像并不難,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有一種對自己的天然的認同感,人們并不是太容易發(fā)自內心的去改變自己。 當年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主動穿漢服說漢話,遷都中原,甚至改姓、通婚,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大格局的人,中華文化才一脈相承。 第四層境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 既然懂得了取長補短的道理,接下來就是創(chuàng)造性運用了。 我們經(jīng)常提的創(chuàng)新,其實就是這一層思維的任務。 有公有母,才有子。在傳統(tǒng)與新秀、內在與外來、保守和改革的激蕩的碰撞中,往往總會誕生新的事物。 凡是能夠尊重不同事物,并且大膽改變自己的人,一定會出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 思維能到了這一層,已經(jīng)算是人才。 比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就是讓中原人穿胡人的服裝,騎戰(zhàn)馬,再結合中原先進的軍事化管理,這就是一項創(chuàng)新成果,結果所向披靡。 第五層境界:化繁為簡 當你善于運用創(chuàng)造新思維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萬變不離其宗。 大道至簡,事物總是先從簡單到復雜,再從復雜到簡單。這時你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但心境已經(jīng)截然不同。 再回到簡單之后,你就參透了事物本質,這時你再面對其他復雜而沉重事物的時候,也往往都是舉重若輕的。 將復雜的事簡單化;簡單化的事模式化;模式化的事系統(tǒng)化,這時你將跳出人間各種瑣事。 第六層境界:方法論 到了這一層,你已經(jīng)不只關注道理和邏輯了。 所有的事情擺在你面前,你都能拿出最快、最好的解決方法,這就叫方法論。 從“道理”升級到“方法”,是理論的大升級。 一切道理到最后都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能不能做到這一步跨越,就是檢驗一個人是實干型人才還是理論型人才的關鍵,畢竟現(xiàn)在實干家真的不多。 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到了這一層,你看到的風景已截然不同。 什么實干不實干,理論不理論。那都是世人給自己設的限。 你擁有了直達本質的能力:一眼看透利弊,瞬間洞察人性,規(guī)律大勢一目了然。 那時你看世人,就好像你現(xiàn)在看一群亂飛的蒼蠅一樣,蠅營狗茍。 第八層境界:晶瑩通透 到了這一層,你已經(jīng)不想再說一句多余的話,別人的高談論闊在你眼里基本都是裝腔作勢,因為你可以一眼看穿他們,你無暇聽人吹牛。 與此同時,你的每句話都晶亮透徹,因為世間所有事在你心中都非常透徹,你對事物的感知越來越精準,正是因為看透了規(guī)律和大勢,所有你心如止水,知道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都會走。 你看透了得失相生、福禍相依,世間大小事在你眼里不過開懷一笑。 我們都如此渴望人生的精彩,到最后終于發(fā)現(xiàn):最完美的人生結局,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世界的浮華已經(jīng)和你無關,你成了一個晶瑩通透的人。 |
|
來自: blackhappy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