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同古堂 2019-12-23 13:57:02 書法為古老中國國粹之一,從殷商甲骨文、周朝鐘鼎金文到秦時篆書及石鼓文,而后東晉至唐之行書、楷書、草書等,競成風(fēng)流,繁榮至今。 縱覽各國文化史,中國的書法藝術(shù)數(shù)千年來都獨樹一幟,無論其理論體系、線條、結(jié)體、章法等,都與文化傳承及審美演變都息息相關(guān),引無數(shù)帝王將相、文人士子醉心于此。 各時期,擅于書道者燦爛星河,如顏真卿、米芾、祝允明、虞世南、禇遂良、吳昌碩、齊白石等,或作蠅頭細楷,或筆走龍蛇,或蠶頭雁尾,或鐵書銀鉤,群鴻戲海,可謂各盡其態(tài),又自然灑脫,倍受推崇。 筆者考究,先秦前即有甲骨文及金文,而后秦始皇開始統(tǒng)一文字,以小篆為正脈,書學(xué)漸始。此后,秦篆又演變?yōu)殡`書,再由繁至簡,行書、楷書、草書等,日趨成熟。尤其魏晉時期,王羲之廣采眾長,自成一家,其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時,柳公權(quán)、歐陽詢等,又繼先賢風(fēng)流,獨樹一幟,為后世楷模。 事實上,當(dāng)時“碑帖之學(xué)”已經(jīng)頗是興起,碑學(xué)自不必多言,而帖學(xué)亦有之,如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所言:“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已使用棗木刻制字帖矣。此后,宋拓《淳化》、《大觀》,影響深遠。 及至乾嘉時期,金石學(xué)與經(jīng)學(xué)考證蔚為風(fēng)尚,鐘鼎金文、漢魏碑文再度引起書家重視。如阮元、包世臣等。而后趙之謙“棄顏入魏”成就甚大,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中長編巨制提出魏碑“十美”之說,也是書家云集。 只是,碑書雄強,而帖學(xué)秀美,二者各有千秋,從來不是對立之美,20世紀時各種書學(xué)思想交集,碑帖融合,冶于一爐,為人所重。 相較于繪畫,書法更為精深,其簡練線條所呈現(xiàn)之迥異形態(tài)或風(fēng)格,更是曲高和寡,行書者惟對書體、技法等了然于胸,且以數(shù)十年之功才能潑墨揮就,筆墨縱橫?!吨袊鴷ā冯s志曾評選“中國20世紀十大書法家”,名列其中者,俱是耳熟能詳人物。由此也可窺見近代書法,碑帖分野之一二。 十位書家分別為:吳昌碩、林散之、康有為、于右任、毛澤東、沈尹默、沙孟海、謝無量、齊白石、李叔同。 其中,吳昌碩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林散之則有近代“草圣”之雅稱;康有為書法上力倡北碑,其書自成一格,;于右任書法線條“肥而舒”,非碑非帖又亦碑亦帖,可謂“碑帖融合”典范。而弘一法師的書法平淡祥和,正是佛家超凡入圣的至情灑脫,沈尹默是楷書大家,數(shù)百年來無出其右者,余者皆各有千秋,兼納乾坤,不一而足。 此次,保利2019秋拍書法夜場,即征得不少“十大書家”作品,書壇盛宴,觀之硯池生光,古墨有香。 如吳昌碩篆書五言聯(lián),集北宋體石鼓文,書法凝練遒勁,氣度恢宏,有奇矯風(fēng)韻。其書法極具金石味,有人謂“猶如長江黃河一瀉千里,勢如破竹而不可擋,勁如強弩而穿鋼甲之!”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吳昌碩篆書五言聯(lián) 立軸 水墨紙本 1925年作 吳昌碩于書道另辟蹊徑,對于石鼓文也是筆耕不輟,曾言“余學(xué)篆好臨《石鼓文》,數(shù)十載從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其繪畫亦有石鼓筆韻,魯堅《西泠印社記》中有載:“龍泓(丁敬)研精篆籀(即指石鼓文),旁搜蒼雅,凡所造作,海內(nèi)宗仰。吾友吳缶廬,生平篤嗜獵,制書鑿印,能亂石鼓之真,甚乃繪畫之事,亦以蜾扁法治之。” 吳昌碩 石鼓文七言聯(lián) 立軸 水墨紙本 1926年作 其堪稱書法史石鼓文第一人,也是篆書發(fā)展史的里程碑人物。 吳昌碩 節(jié)臨石鼓文 立軸 水墨紙本 1915年作 吳昌碩其引篆隸作行草,筆氣厚重,如錐畫沙,即所謂草中有篆籀氣,兼采黃庭堅、黃道周、王鐸等人筆意。 林散之尤擅草書,其作狂草瘦勁圓澀,飄逸天成,如小橋流水,平和小徑,筆墨濃淡,亦是恰到妙處。更況乎其六十歲才作草書,卻能有當(dāng)代“草圣”之美譽,可窺其書已入化境。 林散之(1898年—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dāng)代三絕”,與李志敏并稱“南林北李” ,被譽為“草圣”,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林散之 草書自作詩 鏡心 水墨紙本 林散之書法,除了扎實之技法,飽讀詩文外,常有枯筆留飛白,也是其書作特點之一。 枯筆飛白多,蓋因林散之行書時,墨色取于硯窩,半飽即書,其卻將點綴之筆,演繹得字字活力四射,靈氣十足,誠然大家也。 康有為書法自成一格,其列名“十大書家”似乎一直頗多爭議。觀其書作渾重厚實迥然異于趙之謙的頓方挫折、節(jié)奏流動,也不同于何紹基的單一圓勁而少見枯筆?!稄V藝舟雙輯》中,康有為有頗多書學(xué)觀點,頗多精論。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關(guān)于其書法,北京大學(xué)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shù)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康有為 行書五言聯(lián) 立軸 水墨紙本
弘一法師對康有為一直甚為仰慕,曾刻有一方印章:南??稻俏釒煛K云鋾ㄔ鼙畬W(xué)之說熏陶。 其書法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筆鋒銳利,才氣縱橫,逸宕沉穩(wěn);中期起落嚴謹,放少斂多;晚期火氣消盡, 不見舊貌,有沖逸之致。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xué)歸國后,擔(dān)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弘一 楷書四言聯(lián)立軸 水墨紙本 1917年作 于右任為清末民初碑帖融合轉(zhuǎn)折點的關(guān)鍵人物之一。乾嘉以來,“金石味”碑學(xué)興起,盛行久矣,而后“書卷氣”的帖學(xué)也呈崛起之勢。于右任的書法雄豪婉麗,沖淡清奇,如時人所言“有神而無形式之累,有法而無用法之相,有力而無用力之跡”。 于右任書法對聯(lián)
沈尹默 楷書七言聯(lián) 沈尹默舍碑取帖,書法文質(zhì)彬彬,清雅脫俗,行書比肩趙子昂,不見媚俗,可謂傳統(tǒng)帖學(xué)書法繼承者及中興盟主也。 沈尹默 行書黃庭堅詩 立軸 水墨紙本
其書法不為固定形式所縛,神采飛揚,又耐人尋味。 謝無量(1884—1964),男,四川樂至人。原名蒙,字大澄,號希范,后易名沉,字無量,別署嗇庵。近代著名學(xué)者、詩人、書法家。建國后,歷任川西博物館館長、中國人民大學(xué)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 謝無量 行書李煜詞 鏡心 水墨紙本 保利2019秋拍 【題識】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后主詞。式貽仁兄正字,謝無量。 【說明】上款人式貽仁兄,即黃承谷,字式貽,浙江省海鹽縣人,民國十二年畢業(yè)于交通部南洋大學(xué)機械工程科學(xué)系,民國十六年畢業(yè)于中國國民黨學(xué)術(shù)院工作組,三十五年獲國民黨主席蔣中正頒發(fā)對抗戰(zhàn)有功人士之勝利勛章,四十年被任命為監(jiān)察院調(diào)查專員。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號石荒、沙村、決明。二十世紀書壇泰斗。于語言文字、文史、考古、書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畢業(yè)于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xué)校。曾任浙江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沙孟海 行書《望岳》 鏡心 水墨紙本 沙孟海所書大字,氣勢恢宏,結(jié)體遒美厚重,可謂沉雄茂密,自成一格。其所書大字,甚為世人推崇。 沙孟海 行書鏡心 水墨紙本 如上文所言,沙孟海諸體皆能,真乃卓然成家,無愧為二十世紀“書壇泰斗”。如所寫之《斷橋西人家》行書。 沙孟海 行書《斷橋西人家》鏡心 水墨紙本 1990年作 亦或草書五言聯(lián),俱是恣意規(guī)模,領(lǐng)略體勢。 沙孟海 草書五言聯(lián) 立軸 水墨紙本 1986年作
林散之書《蝶戀花·答李淑一》 啟功書《蝶戀花·答李淑一》 沙孟海書《蝶戀花·答李淑一》 “十大書家”中,另有毛澤東、齊白石,也是書法史上的不可或缺之大家,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當(dāng)年關(guān)于“十大書家”評選后,引起熱議。業(yè)界亦有不平聲音,認為啟功為學(xué)界權(quán)威,桃李天下,趙樸初則是佛教領(lǐng)袖,文化名人,也有資格占一席之地。 后來,中書協(xié)則回應(yīng)評選時,二位大師仍然在世,應(yīng)為21世紀書法大家,此為后話。筆者以為,書法史迄今數(shù)千載,書家云集,此“20世紀十大書法家”榜單,上榜者必是當(dāng)之無愧的書法名家,沒有上榜的也未必是遺憾,試想,善書然籍籍無名者豈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所以,回歸書道本源,修身養(yǎng)性,貴在自知,貴在不舍,若是沉迷名利或“碑帖之爭”,反是逆其道而行之矣。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