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書法經(jīng)典》由河北、廣東兩教育出版社合力出版,可以鼓吹為慧眼如炬。從那么多我們耳熟能詳?shù)臅抑羞x擇二十位冠之以“經(jīng)典”之名,是要具備膽與識的。在煙??澙@的各種圖書中,這套書讓我不能不格外重視。一來是與我的書法經(jīng)典系列文章相吻合,二來是確乎選擇精當,印制精良故。我已經(jīng)寫過吳昌碩、李叔同、齊白石,相繼在《書法》和《中國書法》刊載,書法藝術(shù)與人生,在那些小文中多有述及。 藝術(shù)與人,啟齒于這樣的題目,不免讓人頓生疑竇,人們說得已經(jīng)俗濫不堪了。繞過那些殘枝敗葉,或者撥開那些沉積之物,也許會發(fā)現(xiàn)新的生命正在孕育之中。歷史告訴我們,有些人生前轟轟烈烈,身后則一片蕭然矣;或可看到,人已經(jīng)遠去,他們的藝術(shù)卻煥發(fā)新的生機,越來越被后人所珍重,聲名不隨人去而去。大浪淘沙,而巨人則聳立在我們面前,這便是歷史的公正。清代阮伯元、包慎伯、康南海的出現(xiàn),使得金石學有了標志性建構(gòu)。尤其康有為南海先生的《廣義舟雙楫》問世,于書學則是揚碑抑帖。專論書法,雖被后人譏評為“單櫓”,卻是體系完備的碑學論著。毫無疑問,無論從實踐到理論,金石學的興起在扭轉(zhuǎn)千多年帖學獨霸而柔美過之的局面,對館閣體、臺閣體書法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起到了平抑作用。但同時,矯枉過正,書學也有了新的白虎堂——書法的扭曲變怪、尖利冷峭也給書學帶來了新的課題。獨尊碑學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喧囂之后,漸趨平靜。如何汲取碑學健康的營養(yǎng)而避免誤入新的白虎堂,如何繼承千多年積淀下來的帖學文化,從而再開面目,則是二十世紀書家繞不過去的一座山。慎重之下,我選擇了于右任、林散之、沙孟海。二十世紀的書壇,必將受到金石學流風余韻的影響,這三位也不例外。他們終究成為書學史不可磨滅的人物,是不是還有更為深刻的原因呢? 一、瘦蛟出海挐虛空——沙孟海(公元1900——1992年) 公元1992年10月10日10時10分,著名書法史學家、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在浙江省醫(yī)院與世長辭。在農(nóng)歷則為九月十五日,歲在壬申,屬猴,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計算方法,終年九十三歲。在前一年,他還作七言聯(lián)一副云:到處溪山如舊識;此間風物屬詩人。書法穩(wěn)健,氣勢宏大,沒有任何衰老的跡象。而這前一年的年初,所書摩崖“海濱鄒魯”四個大字,一反沙翁過去出鋒的戛然而止,亦無濃墨干擦的效應,一派溫潤中帶有無可爭議的斬釘截鐵,仿佛古佛的尊嚴與慈善而恩澤人間。如果不屬年款與年歲,被誤認為是壯漢正當年所書也不稀奇。即以如此的狀態(tài),何以說走就走,給國人以猝不及防。尤其他身邊的人不能釋懷,書界也不免為之惋嘆:一代書壇泰斗,就這樣走了??! 惋嘆之余,也該欣慰,畢竟,九十三歲,也是壽星級人物了。 壽星沙翁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即以他的生平經(jīng)歷,不要說長壽,就是能活過來也是奇跡。那場暴風驟雨讓很多大人物不能釋懷,甚至把所有的罪過都推到全國的孩子們身上。和很多人不一樣,他沒有過多的交代與冤屈告訴世人,我們對他在那場暴風驟雨中如何逃生所知甚少。只知道,讓他痛惜不已的是,從20年代到60年代四十年所積累的日記付之一炬,燒了。自己不燒的話,恐怕也得遭到別人查抄而毀滅,到那時候,毀滅的不僅僅是日記了。 我所說的沙翁生平經(jīng)歷,可在《浙江省文史資料選輯》1988年10月第三十八輯里找到確切的信息——沙孟海著《<武嶺蔣氏宗譜>纂修始末》一文,詳細記錄了沙翁在國民政府工作二十年,前后三年為蔣瑞元介石修撰宗譜的歷史。態(tài)度和藹,即無一貶詞,也無一贊詞,中性運筆,以成可靠的敘述。而這一期間,多與主人公接觸……我想,我對此事的敘述到此為妙。我的興趣在書法史學文化——我進一步想,沙翁是否與我要寫的另一位主人公相遇并有交往呢?這個叱咤風云書名早已遠播的人謂誰?三原于右任也。 遺憾!沒有兩位書學巨人交往的任何記錄。在沙翁三年為蔣氏修宗譜期間,右老正以七十歲高齡參選副總統(tǒng),得493票居第四位落選而繼續(xù)擔任監(jiān)察院院長。以教育部秘書的身份與部長見面不是沒有可能,但是,若是平起平坐討論書學,可能性就不大了。盡管書學這一課題不因為職位高就高,也不因為職位低就低,還是讓我們后人得用文章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又非一點信息也沒有,沙翁所自述《書學師承交游姓氏》一文,說道“三原于伯循右任,服膺,北碑大字高手”,他是對右老贊譽有加。我們以當時的時間邀請林散之老人,林老正在鄉(xiāng)間野老中,安徽省聘顧問而不就,又于蕪湖舊貨攤購得呂留良蟲蛀硯臺一方,喜極之余,繼之以長詩。沙翁與林老也沒有機會切磋書學,各自游蕩在未卜的前程之中。 沙翁是個沒有政治熱情的人——以他的位置,不要說處心積慮往上爬,就是積累的資本,也足以讓他步入青云。然而,到了仍就是秘書的身份,二十年如一日的沒有升遷。他對史學的親昵,他對文字的不可分割,他對書法的密切,從懂事起就顯現(xiàn)出了良好天才。關(guān)于天才,以我寬泛的理解,人人都有天才,只是表現(xiàn)方面不同而已。有的人一輩子蹉跎,懷才不遇狀;有的人卻如魚得水,干什么什么成,即被冠之以天才。何也?揚長避短是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才,比生努更為重要。我們常常說業(yè)精于勤,這又是何等的誤導。即以沙翁論,其于政未必不勤。然而,他在那方面沒有天才,所以隨遇而安。但是,對書法表現(xiàn)出來的天賦,則是從小就顯露出來了。和歷史上海瑞、李叔同、歐陽修、歐陽詢那些著名的人物一樣,沙翁也是早年喪父。我不知道這是否給男孩子以暗示,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才可以生存,靠山是沒有了。支撐家、家族的人物就是你了,你若想成人,就得自己去干。你若想成為人物,你就得知道自己的天才所在,你知道自己的天才所在之后,就用上那句話了——業(yè)精于勤。 沙翁出生在浙江省鄞縣沙河村一個中醫(yī)之家,這鄞縣可以遙望舟山群島,與寧波相近,亦可向西遙望書法圣地——紹興蘭亭。雖為鄉(xiāng)間,卻不閉塞。尤其與奉化相去不遠,可以讓用他的人視為鄉(xiāng)誼。先考雖然遠去,卻給他留下了《集王書圣教序》,據(jù)先生自己說,臨習五、六年,一無進展。為藏拙起見,繼承父親所好,寫篆書,小小的年紀便有了名氣。因為我喜歡吳昌碩,早就知道他們間的師生關(guān)系,我就想馬上了解這方面的信息。 吳昌碩的書法,雖被譏評為亂頭粗服,但是,缶公字法的筆筆認真不茍且,卻是因了長期在石鼓文上下功夫所致。看沙翁的書法則不是,那是一些東涂西抹的東西,他的條幅橫披,甚是不認真。你只有認真地閱讀,才知道寫的是些什么,才明白他如何的運筆,如何結(jié)構(gòu)。如果你想臨習,卻總是沒有效果。其實,他是運用了國畫的著墨方法——疊加法。寫字講究不描,用疊加法若是不當?shù)脑挘锌赡墚a(chǎn)生描字之虞,而沙翁的疊加法,則是不留痕跡的,這就是沙翁的創(chuàng)造。其實,筆畫重疊,在任何一種字體都是不可避免,橫豎交叉,撇捺交叉,都會使筆墨重疊造成疊加。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重疊,然而,若是不相干的不用重疊的筆畫重疊的話,則是疊加了,我想沙翁是故意的。如果沒有目睹過沙翁寫字,看著他的法書臨習的話,那是永遠也沒有沙翁書法狀態(tài)的。吳昌碩的門生眾多,一看他們的書法,便知師承缶公,而沙孟海則完全不是那個狀態(tài)。書學史告訴我們,無論是西天取經(jīng)、東土朝圣,還是南方取火、北方移冰,最終還是要實現(xiàn)自我的中心,那便是張揚個性的藝術(shù)理想與藝術(shù)理念。那么,這張揚個性的藝術(shù)理想或者說藝術(shù)理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書法有法,也有技藝,但絕不是靠法靠技藝就可以稱之為書法藝術(shù)。稱之為書法并不難,難在稱之為書法藝術(shù)。學誰像誰固然難并且可以成家,更難的則在于學誰不像誰,那才是氣象。技藝是不能沒有的,書法的法是不能放棄的。如果沒有技藝,沒有法,則是自由體了。有人在自由體上下了一輩子功夫,終究是連書法的大門也沒有進去;相反,還有蕓蕓眾多的書法家,家是可以稱之了,卻一輩子在技藝、書法的法上下功夫。技藝純熟、法度也森嚴,就是格調(diào)不高,沒有內(nèi)涵。這樣空泛地說下去,等于彎彎繞了。我們回到沙孟海沙翁那里,尋找書法藝術(shù),尋找書法藝術(shù)的格調(diào)。 “就是除技法之外必須有一門學問做基礎(chǔ),或是文學,或是哲學,或是史學傳紀,或是金石考古……充分了解字體書體原委變遷,博取約守……凡百學問,貴在‘轉(zhuǎn)益多師’……要有大志,常言道‘抗志希古’……”這是1980年6月沙翁在北京治病期間給劉江先生的信。其實,沙翁說了三個問題,即書家要有學問,是學問家——轉(zhuǎn)益多師——抗志希古。如果真的如沙翁所說都做到了,不是大書法家那還能是什么。 青年沙翁是幸運的,缶公親授其法,目睹缶公這樣的一代大家揮毫,這與僅僅讀帖臨帖還不是一碼事,這種幸運又有幾人能遇到呢!古人講名師出高徒,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假如你遇到的是個平庸之輩,只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一些諸如“取法乎上”一類的道理,自己悟性又非那么高,走上歧途積習就難改了。庸師勿授業(yè)啊!沙翁評價吳昌碩時說:“趙之謙作篆,不主故常,隨時有新意出來;吳先生做篆,也不主故常,也隨時有新意出來??墒勤w之謙的新意,專以側(cè)媚取勢,所以無當大雅;吳先生極力避免這種‘捧心齲齒’的狀態(tài),把三代鐘鼎文字的體勢,雜糅期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多了。” 如果我們今人說出這番話來,或許不算什么。歷史已經(jīng)走過了一個階段,許多書學史上曾經(jīng)爭論不休的問題,比如《蘭亭序》的真?zhèn)危挥迷贍幷摚瑯I(yè)已水落石出。須知沙翁在說這番話的時候是公元1928年,沙翁29歲,作《近三百年的書學》一文。吳昌碩于前一年去世,雖然可以說“作古了”可還算不得古人。而趙之謙的名聲隨著揚碑抑帖之風熾,捧勢正濃。說他的當代人已經(jīng)超越了前人,沒有點膽識是做不到的。我們今天重習此話,你就不得不佩服沙翁的眼光了。 古人講究諸般學問的才、學、識。我所說的書法不僅僅是技藝的積累與磨礪,即書法是一門學問,這所謂的學問,是看個體的才學識了。然則,才是什么、學是什么、識又是什么?諸般的高下決定著你可以達到的藝術(shù)程度。 我們在何紹基的書法里,可以看到顏真卿書法的影子;在劉墉的書法里,可以看到鐘繇的氣體;在王鐸的書法里,可以看到米芾的體勢。按照這個思路下去,我們可以想見沙孟海與吳昌碩的書法一定相去不遠了,或可說,最得缶公筆勢的、最像缶公書法的,莫過于沙翁了??墒牵虑榫筒皇悄菢?。在沙翁的書法里,你連缶公的影子也找不到。原因何在?即沙翁怎么學吳字呢?既然是師承關(guān)系,既然沙翁常常說吳與他的書學關(guān)系是“親灸”,怎么就沒有影子呢?“吳字出名后,都以鄧字為不足學,怕犯趙之謙的老毛病,一個個去寫吳字……”然而,那所謂的學,一樣的犯趙撝叔習鄧完白之疾,這是一般書家沒有注意到的。個中奧秘,只有體會到了書法乃是書學的人才能夠有這識見的。沙翁很少稱書法這個詞,他說到書法的一系列的學問時,必以書學相稱。這是準確的把握了書法與書學的關(guān)系才能做到的,也與一般書家拉開了距離。 以我淺陋的認識,學吳昌碩的后來人所以難以超越缶公,就外形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不知道缶公的所有其它書體都有石鼓文的筆力,或者說知道了也沒有辦法擺脫缶公的影響。吳昌碩的字有接近于大麻的成分,你可以理解為有吸力,也可以理解為會讓人上癮,更可以理解為習氣,不獨缶公,任何一位書法大家都會有。我不是說學吳昌碩都得精通大篆、小篆,都得是篆書大家,但是,對篆書筆力一無體會,學吳昌碩等于閉眼捉鼠。如果這個說法大體能夠通順的話,我想,沙孟海就更有資格成為吳昌碩第二了。他早年專習篆書,又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歲間多多受到“親灸”,這是多么的得天獨厚??!可是沒有,他既沒有成為吳昌碩第二,也沒有吳昌碩的習氣,更沒有吳昌碩書法的影子。然而,他又是缶公的嫡傳弟子,多得缶公的“耳提面命”,怎么就沒有影子呢? 是啊,他胸襟更開豁,眼界更擴大。于是“我從此特別注意氣魄,注意骨法用筆,注意章法變化,自覺進步不少?!睆拇恕稗D(zhuǎn)益多師”,臨遍天下碑帖,只要喜歡的,必定下功夫,無論真?zhèn)握f。據(jù)沙翁自己講,他的進取,在于“窮源竟流”——所謂窮源:無論碑還是帖,那些碑帖體勢從哪里來,這些“古人”又從他們的“古人”那里吸取了哪些精華;所謂竟流:亦無論碑帖,“對后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哪一家繼承得最好”。以此修正那所謂的彎路,提高識見的能力,豈不樂哉!如此說來,書法當然是書學,那書學豈止是“拂絲操縵”的筆畫張弛,豈止是技藝的演進,豈止是法度的森嚴。 嵇康在《幽憤詩》中說:“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志節(jié)高尚,則再以古代的賢人為榜樣。沙翁說“不但要趕上老一輩,勝過老一輩,還要與古代名家爭先后?!彼@然注意到了二三十年代上海灘轟動一時的書家,“技法上未始不好,后來聲名寂然,便是缺少學問基礎(chǔ)之故?!?/p> 手中有數(shù)種《中國書法史》,幾乎沒有什么用途。看了這本,不必再看別的,因為都是資料匯編。說是著,其實說編著更合適。如果通讀過歷代書學著作(很容易通讀,不多),那么,一本書法史沒有也沒有什么遺憾。對比之下,沙孟海的《中國書法史圖錄》(上下冊,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1年7月版)則是不可或缺的。署名處曰編著,其實真的是著作??s寫之史全而有見地,數(shù)語明了。粗略算下來,也不過一萬多字。近得新近出版的朱關(guān)田先生編選《沙孟海論藝》中收錄文字部分,甚是欣慰。如果和朱關(guān)田先生或者出版社商量一下,書名為《沙孟海書學》更貼切。雖然有印學文章,印學亦然在書學的大范疇之中。論藝就大多了,雖然書學、印學也是論藝的一種,但是,除了大書學之外,并沒有其它藝術(shù)門類摻雜其中。 我查閱了沙更世先生整理的《沙孟海年表》,似乎沙翁在六十歲前后也沒有退休。倒是七十七歲調(diào)至浙江省博物館,八十歲當選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長……可見,在承擔的工作中認真干點事情,不一定會影響創(chuàng)作。或者正相反,沙翁在整理文史中,或可得到了學問的扎實與深厚。他將自己的一生浸淫在書學中未想自拔,有豪邁之詩云:“百歲古來稀,九十不足奇,八十大有為,七十正得時,六十花甲只是小兄弟?!?/p> 成為書壇的佼佼者,與古代名家爭先后,壯心不已,人們多注意了沙翁81歲《與劉江書》。激勵后學,自然是沙翁導師的職責所在。但是,尊碑抑帖對碑的無限夸大,即是另一種誤導。這誤導持續(xù)的時間雖然比館閣體、臺閣體惡劣影響的時間短,但是,流風席卷,那白虎堂的深度與寬度,一點也小。公元1932年,沙翁33歲,其《與吳公阜書》,說的就是碑學的致命缺陷——“近代書人,或?qū)嬸佊诖笮§帻堥T造像,終身弗能自拔。執(zhí)柔翰以擬利錐,其難可想。二爨龍門,非不可參法,要在心知其意,勿徒效其皮相?!倍兰o的書壇,正逐晚清碑學的風波,沙翁的深刻含義并沒有引起注意。所以,其后參加國際書學研討會,又多次發(fā)表文章,闡述碑版的寫手與刻手問題。千辛萬苦寫成刀痕齊切收筆,無論怎樣的努力,也成病態(tài)。理解沙翁的,莫過于啟功先生,“平生學筆不學刀”。沙翁之為二十世紀令人矚目的書家,與他高瞻遠矚的識見分不開,而他的識見,則來自于他的學養(yǎng)。 沙翁以寫大字被譽為“海內(nèi)榜書,沙翁第一”。據(jù)說為杭州靈隱寺書“大雄寶殿”四字,每字四尺見方,用三只楂筆捆在一起揮成,自言“牛耕”。此作落款在暴風驟雨中被誤毀,三十年后以沙孟海落款復書的“大雄寶殿”,與原來所書又非一個境界,與沙翁“振迅天真”一起,再次告訴了世人,海內(nèi)榜書沙翁第一的名不虛傳。所謂的才學識,是無分先后的。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誰把握了其中的節(jié)奏,誰就會有心得而成為佼佼者。 這佼佼者得益于西子湖畔的滋養(yǎng),溫潤之氣撲面而來,盡管他們的形態(tài)不同。他們用不同的書學形態(tài),為西子湖畔抹上了濃重的色彩。蘇東坡太守的蘇堤,白香山的白堤;吳昌碩、黃賓虹成為了西子湖畔的文化象征。甚至是蘇小小的寧可死也要留給后人的青春氣息,也不免讓茍且者掉下幾抹汗滴。沙翁在其間,無疑是得天獨厚。在沙翁的性格中,一定會有克己復禮般的自我勤勉因素,然而,他的內(nèi)心深處也不免要堅持他的人生理想。外部環(huán)境與內(nèi)心世界發(fā)生沖突時,只要不危及總體的格局,他都會在不變中應對萬變。我想,這是沙翁之所以長壽的內(nèi)在因素,也是他躲過本難躲過的災難之所在。實際上,沙翁的性格中有北方人的豪邁,其內(nèi)心深處是個倔老頭。他的豪邁之氣沒有成為粗糲的外相,即是地緣文化賜給他的滋養(yǎng)??v觀沙翁的書法,莫不如此。我手中有兩個版本沙翁所書陸游學書詩的兩句,其八十九歲所書,還帶有沈曾植方筆翻轉(zhuǎn),到了九十一歲所書,則多是沙翁自己用筆的圓方之間了。見過錄像資料,是寫全文的,則一派清雅。書法這東西,得講法度,又不受其所制。一切都在虛實之間,真可謂“瘦蛟出海挐虛空”。虛空又是如何挐呢?蛟龍與猛虎各異,老蔓與新藤殊然,不求于一律也。 二、老蔓纏松飽霜雪——林散之(公元1898——1989年) 公元1937年,這是讓所有中國人耿耿于懷的年度,7月,北京和天津相繼失守,11月上海淪陷,12月13日南京失守。侵略者顯示了所有的屠殺技能,讓中國人經(jīng)歷了空前的災難,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何以東瀛這樣的彈丸之國,竟可以到這里大肆砍殺,這是讓我們不能不永遠警惕了。 同年同月的烏江鎮(zhèn),飛機大肆轟炸,到處是炸彈爆炸的慘劇。慌張歸家的林散之躲在江家棉花行,一顆二尺長的炸彈穿過房頂,落在廳堂。閉眼等死的林老并沒有聽到爆炸的聲音——鬼子的炸彈也有臭子。逃回江上草堂的家中,才有了大難不死的僥幸,這年林老四十歲。 江上草堂——這是個多么浪漫的名字??! 三十二年后的冬季,戰(zhàn)爭氣氛由于國防部長的一號命令,驟然緊張。盡管這一年的元旦前夕,第三顆氫彈爆炸成功,南京長江大橋全線通車,再到我們這里亂殺亂砍我們就不客氣了,然而,國民還是相信,侵略者一定會變著花樣的。對于戰(zhàn)爭會隨時威脅我們,國人深信不疑。 林老以七十二歲高齡被疏散,回到久違了的江上草堂。 “云是備戰(zhàn)爭,老弱齊遷避”,林老被迫再次回到江上草堂,他曾經(jīng)意外地躲過了炸彈爆炸的地方。“地隨江北冷,人自江南瘦”,歸來的林老,會不會想起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呢!不得而知。然則,詩句“風雪今歸來,山中茅屋漏”,也著實與“小屋如泥舟……破灶燒濕葦”的情景相似。 意外地躲過炸彈,也意外地經(jīng)歷了生死之劫。其時已經(jīng)是1970年的2月,農(nóng)歷則是春節(jié)前夕,林老到烏江鎮(zhèn)洗澡。是否經(jīng)過了棉花行,是否想起了那顆沒有爆炸的炸彈使得他逃過了劫難,事無記載。氣霧彌漫,林老跌入滾水鍋中,被人救起,血肉模糊……寫到這里,讓人很是難受。往下再寫,心情已經(jīng)惶然,揪心以至空曠。沒有必要做詳盡的敘述,那樣會很殘忍。林昌庚先生所著《林散之》一書,為記錄那段歷史,有真切的描述。 這意外是太意外了。林老居然活了過來,還奇跡般地將主要執(zhí)筆的拇指食指中指分開,然則,“劫后歸來身半殘”,無名指和小指粘連在一起,并且向內(nèi)勾著,則無可再恢復了。 林老自幼災難重重,幼年就左耳失聰。聽到的聲音比別人少比別人小,又天性頑皮,狀異恒人,被呼為“五呆”,頗有癡呆的景象。林老生于江蘇省江浦縣江家坂,祖籍安徽省和縣人。所以,他的所有活動都與江蘇、安徽難舍難分。歷史的巧合,沙翁十四歲喪父,林老十五歲失詁……我想,我對林老的生平敘述到此為止的好。因為林昌庚先生的著作為可靠的記錄,重復不過來。 這一意外的劫難讓他的親人備受煎熬,林老自己也深受折磨。既然我們在說書學的問題,當然不會停滯在這里不能自拔。即以書法執(zhí)筆而論,懸腕可以不懸肘,但懸肘必得懸腕。不然,胳膊肘子懸翹起來,而腕部在宣紙上,動作奇怪不說,也難以操作。書家向來講究中鋒運筆,據(jù)說何紹基為了達到持續(xù)的中鋒運行,似乎還要回腕。這個動作很不舒服,回腕回到什么程度,是九十度還是四十五度,則沒有準確的記載。后人評論說:“何紹基執(zhí)筆十分獨特,如老猿抱樹,回腕高懸,幾乎完全違反人的生理自然姿態(tài),但因此而通身力到,極錐沙蝕木之妙。” 何紹基回腕執(zhí)筆,書法不可避免的在橫畫里要有弓的趨向。即以行書《論畫語》為例,通幅觀感看上去如柳絮正旺,飄飄灑灑,尤其撇畫,或者還有豎畫,從右上向左下飄過去,狼煙四起,卻趣味濃厚。林老被燙傷愈后,仍堅持中鋒運筆,有雙鉤之稱。但是,仔細觀察兩幅照片,則并無一定。九十一歲寫字照片,雙鉤無疑,且有回腕動作;《生天成佛》為絕筆,九十二歲照片,則為單鉤。林老的晚年書法——即劫難后的書法,通篇并無柳絮的感覺。以拙目觀之,行草比何紹基高明。即以舒同論,亦整飭何紹基而開舒體之風。 須知何紹基行草是以顏真卿奠基的,無可否認,林散之亦以顏真卿奠基。那么,顏真卿用筆又從何而來?據(jù)沙孟海說,多來自漢隸。如果這個說法大致能夠成立的話,我們小考一下何紹基與林散之的隸書——何紹基的隸書《臨衡方碑》;林散之的隸書《臨西陜頌》。何書從漢簡中得到啟示,起筆回鋒而收筆一般隨它而去,即起筆粗而收筆細。比之原作,已活潑了許多,基本自運了。林散之將《西陜頌》整飭,基本忠實原作無建樹。相比之下,隸書不如何紹基。既然說到顏真卿,就不得不說楷書。何紹基楷書《鄧君墓志銘》,一派顏體模樣而活潑自然;林散之楷書《四友齋論書》是六十年代所作,即碑帖結(jié)合的典范之作。收在《二十世紀書法經(jīng)典·林散之卷》里的書孟浩然《春曉》,則以行書筆意作楷,橫畫起筆落筆均有回鋒,帶有漢簡的意味,不輸給何紹基。 近來學書者,往往不明就里,照葫蘆畫瓢學模樣。有學林散之的,上手就是童稚趣味,須知林老不是故意弄成那個樣子的。就生理講,林老遭難痊愈后,關(guān)節(jié)活動已經(jīng)難以靈活,使轉(zhuǎn)——包括絞轉(zhuǎn)吃力。而“草乖使轉(zhuǎn),幾不能成字”。拋卻使轉(zhuǎn),如何作得草書,林老必定要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執(zhí)筆寫字,最忌諱如同雞啄米刨食狀,然則,筆到紙面處呆傻不動,也成問題。但是,林老不能夠急速運筆以成風馳電掣狀,他得根據(jù)他的狀況實現(xiàn)他的藝術(shù)理念。如果我們不細分的話,將用墨也放入用筆之中,就進一層了。林老用墨據(jù)說是濃得很,這濃墨又難以運行,即蘸水調(diào)和使之自如。故此,林老的行書或者草書,就有了干擦,有了濃淡的反復無常。如果你想亦步亦趨地學林老,總不至于也燙成五指粘連再開刀分開執(zhí)筆必要的前三指吧!假如神槍手已眇一目,恰巧左眼,誰也不會為了當神槍手故意弄瞎一只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理特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學術(shù)結(jié)構(gòu),又審美的趣味隨著地緣文化的特征而形成,那是要審慎對待的,善待別人很難,善待自己又談何容易。 用筆不僅僅是執(zhí)筆?,F(xiàn)在執(zhí)筆無定式已經(jīng)為廣布之說,似乎沒有討論的必要。林散之最服膺何紹基用筆,據(jù)桑作楷先生《沙錐深處悟真詮——論林散之先生書法的用筆》一文,就記錄著林老說何紹基:“清代何紹基善用筆,字寫得比別人黑,黑就是筆力?!笨梢?,林老學何紹基,并非在字形,而是筆力。林老秉承古代大家之正側(cè)、藏露、強弱、緩急、提按、方圓、收放、虛實、連貫等用筆法之外,根據(jù)自身的生理狀態(tài),還運用了很多方法。桑作楷先生是受到過林老親灸的,他總結(jié)說林老還有“沖、鋪、拋、切、擦、裹、塞、斷”等筆法。觀林老書法作品,特別是草書,濃淡干濕、俯仰拿捏、虛實出入、疏密布白、急徐運筆,在謹守草書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的同時,筆到處無不自運而無古人的外形痕跡。林老草書的確有獨特的味道,若僅僅論用墨用筆,與康南海相去不遠,不過,康南海寫的是行書。感官不同處則在于,康南海書法如古木長了些許新芽,而林老則是嘩啦啦秋風蕭瑟卻紙面干凈。 收在《二十世紀書法經(jīng)典·林散之卷》里的《論書絕句十三首》,可視為林老的代表作。即以愚意,觀賞草書,最怕筆畫多,還怕到處畫圓圈。草書本來是簡而快,如果草書的筆畫比行書還要多,那作品就先輸了一籌;牽絲連帶固然是草書無可避免的行筆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到處畫圓圈,也令人厭煩。詩句“能于同處求不同,唯不求同斯大雄……立德立功各殊途,打破藩籬是丈夫”可視為林老抗心希古的肺腑之言,世人可曉得否! 林老在一個漫長的時間里,一直默默無聞,世間并沒有幾個知道有個叫林散之的人。林老初名林以霖,簡化為林霖。自幼喜愛詩詞,年輕時即作《古棠三癡生吟稿》,印章即“三癡生”,癡情于書畫詩詞。在林老的一生中,有三位恩師,初師范培開,再師張栗庵,后師著名書畫家黃賓虹。前兩位雖未享譽海內(nèi),卻功底深厚,而黃賓虹則是名副其實的大家了?!傲稚⒅奔磸埨踱窒葞熑 吧⒛旧椒恐狻敝C“三癡”而命名之。我倒覺得,如果林老以“三癡生”用之始終,亦未為不可也。但是,林老“散之左耳”簡稱散耳,為晚年所用。 然而,這并沒有給林帶來巨大的名聲,一直到公元1972年,林老已經(jīng)七十五歲,距意外劫難也過去了兩年多——意外又來了,為慶祝中日恢復邦交,《人民中國》發(fā)表了林散之草書?!皷|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笔前?!是林老有意選擇這首詩嗎?當然是有意選擇,但未必是要自鳴。 世間往往就是那樣,巧合無處不在。江上草堂——這必然浪漫的名字,又蘊含多少偶然。那顆炸彈落下來,林老在看見那炸彈的時候,還注意到了它的尺寸大小。閉眼等死,炸彈卻沒有爆炸;洗澡是多么愜意的事情??!“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意外又發(fā)生了,幾乎置之死地;林老出院后,再次被逼回到江上草堂,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發(fā)表了草書。遠來的和尚會念經(jīng)?燈下黑?這只能看個人的理解了。日本“和尚”帶來的不是炸彈,而是“草圣遺法在此翁”,讓林散之有了“當代草圣”的美譽。不過,林老十分清醒,認為時名不足取,他說:“評價一個人的藝術(shù)成就,要等他死后三百年才能定案?!?/p> 林老拖著半殘的身軀,將那話放在了時間的天平上,讓那些到處找小報記者鼓吹自己是大師巨匠的書家顯得輕如鴻毛。時間的天平漸漸失衡,那些當代的大師巨匠們,看上去總有神漢的感覺。真的是大師走了,來了巨匠。 其實,在遠來的“和尚”沒有來之前,胡小石、因《蘭亭序》的真?zhèn)胃舸蜻^筆墨官司的高二適兩先生就對林老的書法稱贊不已。高二適(公元1903——1977年)詩書俱佳,胡小石(公元1888——1962年),為學者,并非要專門造詣書畫。還有一位即女書法家蕭嫺,康有為嫡傳弟子,書法亦與南海先生相去不遠。與林老一起,構(gòu)成了“金陵四老”之說,求雨山已經(jīng)一派書法圣地的景象。 非常難得的是,《二十世紀書法經(jīng)典·林散之卷》有林老的自序。在這套叢書中,這序言就格外珍貴。他的珍貴在于,聽聽其言,善莫大焉。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書中所選書法作品,是經(jīng)過林老或者家人過目認可的,保證全是真品而無代筆臨仿之虞。 林老浸淫于詩詞書畫中不能自拔,雖然也曾一度當過江浦縣的副縣長,那不過是個插曲而已。秉承先代學子的一貫信念,成為學人——無論書畫,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始終是不可動搖的,林老亦如是。壯游名山大川,還有《漫游小記》刊諸棗梨。文風可靠,文字簡約,內(nèi)容豐富,美文美事,是不多見的。 我更注意到了林老的變法之說:“變者為形質(zhì),不變者為真理……變者生之機,不變者死之途?!睍ǖ摹懊婺扛魇?,精神亦因之而別。其始有法,而終無法,無法即變也。無法而不離于法,又一變也……頤養(yǎng)之深,醞釀之久,而始成功?!边@集成了歷代大家的意見而解之,自是森然有序。變法是書法的要務,古今都在想辦法。章草書法固然古色古香,有高古的美譽,也保留了隸書特有筆意。很多書家在章草上下了巨大的工夫,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去掉了古色古香部分,專揀外部特征而發(fā)揚,等于是學了圣人的短處。王蘧常對此頗有收獲,他的章草就保持了古意而自有面目。王獻之不滿意章草之法,雖然沒有說“未能宏逸”的根本原因,卻是有深刻體會的?!敖窀F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大人宜改體。”如此疑似偽托類的輯錄,并不一定真的是王獻之所說,但是,離二王的變法以成新的面目相去不遠。林老摸索了將近一個世紀,總結(jié)出了變與不變的辯證關(guān)系,變在何處,不變處又在于何方。然而,這又不是突兀的事情,“由遞變而非突變,突變則敗矣”,是為林老最為驚人之語,解者自解,不解者亦無必要與之討論。 林老一生,即可引陸放翁“老蔓纏松飽霜雪”之句來總結(jié)。在現(xiàn)當代對草書有真知的書家并不多,林老是其中那不多中的杰出者。他的草書,在黑白之間騰挪,在堅實與虛空之間挪移,老蔓也好,老松也好,在那霜雪似包裹又難以包裹的狀態(tài)中,自然轉(zhuǎn)換,顯得老辣與冷厲。林老書名大震后,索字者盈門,“如此追償老命休”——“何處能尋避債臺”是林老晚年的自我寫照。真不知道這人是出名好還是不出名好,世間追逐名利而不得者,也可以藉此安慰一下吧!公元1989年,12月6日8時,林老在南京鼓樓醫(yī)院溘然長逝,終年九十二歲。林老最后的日子,從容給兒女們留下“我要走了”那句話,用盡了平生之力寫下“生天成佛”已成絕筆。面對一生的論定,連手也不用揮一揮,就走了。那一份從容與恬淡,沒有對人生的參透,沒有對藝術(shù)無怨無悔的深邃理解,是斷然難以有那種充分的準備,讓很多人為之艷羨。離開人世,不是誰都有從容的機會,不是誰都能夠如此的淡定。老人身后竟是那般熱鬧,購買他的書法集子已經(jīng)很難,誰又會想到呢! 三、誰為拂袖虬髯——于右任(公元1879——1964年) 詩曰: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公元1964年11月10日晚8時8分,美髯公于伯循右任老在臺北榮民總醫(yī)院逝世,按照中國傳統(tǒng)紀年,享年八十六歲。三個月前,右老住進醫(yī)院,纏綿病榻。兩年前,寫下《望大陸》詩一首,冥冥中為他的后事作準備。與其說是詩的遺囑,不如說是他晚年最難以忘懷的事情——故土。思念之情濃烈,詩思氣度排山倒海。 右老出生在因境內(nèi)有孟侯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的陜西省三原縣城河道巷,公元為1879年4月11日,在農(nóng)歷則為己卯,屬兔,亦為大清光緒五年。其生母是甘肅靜寧縣人,逃荒至陜西,嫁給于文寶。右老不滿兩歲,生母即撒手人寰,臨終前將右老托付他的伯母房氏。房氏娘家人口眾多,還算有個照應。實際上,右老是在準姥姥家或者說準舅舅家成長的,直至11歲回三原念書。望子成龍是每個母親的希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房氏教育后代的獨門絕技——據(jù)《于右任傳》說,右老偶有過失或有荒廢學業(yè)的跡象,伯母都會郁郁寡歡,并不責備,迫使右老讓伯母高興起來而發(fā)憤。多年以后,右老作《牧羊兒自述》還不能忘記他實際的母親:“愛護之心和嚴正之氣,至今夢寐中猶時時遇之?!?/p> 詩人注定了要面對世間的很多悖論與變數(shù)——詩思的噴涌,詩情的凝結(jié),都在這悖論與變數(shù)中得到有效的催化,成為詩人而言志,無論多么得志與不得志,都會出現(xiàn)與原來志向相左的結(jié)局。“寫字是為最快樂的事”,然而,他又不能總是快樂。 這篇小文是在說書法家于右任。我們很快會發(fā)現(xiàn),右老與眾多的書法家不同。書法家多愛詩,大多也會作詩,不會作詩也可以抄詩。比如,我們篇首所引的《望大陸》,是右老自作詩并有書法傳世,為國人所熟悉,并感念之。懷念故土,所謂落葉歸根,是游子生前的強烈愿望。然而,右老之懷念故土,又非僅僅是一己之私情——懷念故鄉(xiāng)。以詩人、書法家概括于右任,似乎簡單了些。那么,他的精神內(nèi)核到底是什么呢?其實并不復雜,他給大人物寫過一副楹聯(lián):“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構(gòu)成了他一生的追求目標。 熱衷于政治而又以書法名世不肯讓人,在顏真卿后恐怕要推于右任了。顏真卿祖籍山東瑯琊,后遷居京兆萬年縣。于右任所居三原與京兆相去不遠,可算作老鄉(xiāng)了。他的這位唐朝老鄉(xiāng)一心想建功立業(yè),一心想輔佐君王。到了舉家無粥可食靠乞米度日的時候,也沒有忘了守政,多次遭貶謫外放而忠心可鑒。于右任晚年凄涼,據(jù)說很窮,連鑲牙的錢也沒有,菜金往往也要“告貸”維持。即以如此的經(jīng)濟狀況,還寫下了《望大陸》詩一首,真的不可思議,也是他一生從政難以想象的。更為悖論的是,他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何以又讓他遠離故土,不得不以詩的形式懷念之。這哪里是他的初衷呢! 我們不得不將目光回到半個多世紀前,那個牧羊少年,為世人稱之為西北奇才的于伯循——預謀刺殺慈禧太后。于右任進西安陜西中學堂,是為公元1900年,歲在庚子,鼠年,右老僅僅二十二歲。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到西安,即選擇陜西中學堂駐蹕。善于講究排場的慈禧太后在慌不擇路狼狽困境中依然鋪排,讓這個青年很是惱怒。他認為國家如此狼狽不堪,刺殺了慈禧讓光緒皇帝變法就可以救國。于是,給當時的巡撫岑春煊寫了一封信,要求岑巡撫“手刃西太后”。若不是同學王麟生苦勸,歷史將會是另一個面目。而這公元的1900年,三歲的林散之老人患中耳炎致使微聾并遺疾終生;沙孟海則剛剛出生。日本國河井荃廬手拿橄欖枝執(zhí)弟子禮拜謁五十七歲的吳昌碩。四十三歲的康南海有為先生逃到新加坡,住檳榔嶼總督府躲避緝拿。 列強橫沖,國亦羸弱,如何救中國?這恐怕是清末有志之士凝結(jié)起來的當務之急。 在于右任的性格中,千回百轉(zhuǎn)悱惻迂回,那不是他。做什么都要明目張膽,都要大張旗鼓,都要赤裸裸。他的思想形成,與他的詩分不開。盡管他作了很多反清的詩,也許因為懂詩的人少,或者說二十幾歲的右老太不知名,沒有給他帶來什么麻煩。反倒是一張相片,讓他成了清政府的通緝犯——右老脫去上衣,披頭散發(fā)光著膀子右手提著一把刀。三原縣令據(jù)此與《半哭半笑樓詩草》一起,密報陜甘總督:于右任是革命黨,削去舉人并緝捕歸案。 其時,右老年紀輕輕,已經(jīng)是商州中學堂的監(jiān)督了。光緒三十年,春闈會試在開封。右老等于是“晉京趕考”,密報業(yè)已得到批準。批復的電文幾經(jīng)轉(zhuǎn)折,到了三原,右老已經(jīng)到了開封。待到緝捕人員到了開封,右老已經(jīng)扮作司爐,到了漢口又乘輪前往上海,到得南京潛行登岸,遙拜孝陵。詩《孝陵》一首曰:“虎口余生亦自矜,天留鐵漢卜將興。短衣散發(fā)三千里,亡命南來哭孝陵?!?/p> 上海,這個洋人最早集聚的地方,右老受到新思維的影響在所難免。經(jīng)人介紹,化名劉學裕進入震旦學院學習。這是右老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因為他認識了我國早期的教育家馬相伯先生,并且成為亦師亦友的至交。馬相伯于1902年創(chuàng)辦震旦學院,開學一年多之后,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以于右任為首的絕大部分同學憤然退學。之后馬相伯創(chuàng)辦復旦公學,為監(jiān)督,于右任為馬相伯的書記兼授國文?!皬偷倍謩t出自《尚書大傳·虞夏傳》,據(jù)記載,舜將禪讓給禹時,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庇烧鸬┑綇偷依弦矎膶W生到了當老師,于右任成了現(xiàn)代中國最早的教育家。 公元1906年,于右任二十八歲,即東渡日本到達東京,11月13日與孫中山晤談,并正式加入同盟會,我們可以看作這是于右任職業(yè)政治家的發(fā)端。其后創(chuàng)辦《神州》、《民呼》、《民立》、《民吁》諸報;成為孫中山時期的中華民國交通次長,又做靖國軍總司令,再參選副總統(tǒng)而為監(jiān)察院院長……一個職業(yè)政治家的身份就確定了。劉昌平先生在《于右任傳》那本書的序言里,言功勛、言辦報、言教育、言詩文,就是不言書法,傳記的作者許有成先生亦有詳盡的描述,構(gòu)成了一個職業(yè)政治家的豐滿形象。我就常常想一個問題:于右任是大才者。這所謂的大才,不是他為職業(yè)政治家的緣故,是站在書法家于右任這方面看的。書法這東西是不是需要專業(yè),就是一生什么也不干,或者說什么也干不了,就要伺候筆墨。一個人的學問與才能,在書法上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斷言書法不能職業(yè)化專門化,當然有更多的例子,比如書圣王羲之、比如宗師顏真卿、巨匠趙孟頫、領(lǐng)軍尚意書法的蘇軾等等等等。但是,專業(yè)書家也并不是沒有,而現(xiàn)在的趨勢是,書法的專業(yè)化已經(jīng)成為主體格局。 討論這些問題,需要專文,我們現(xiàn)在來試著剖析右老的書法藝術(shù)。 縱觀右老書法,可粗略分為兩個部分:以大字魏碑體為首的行書和以小草為基礎(chǔ)的草書。細分的話,還可以將《標準草書》從小草中分割開來。因為《標準草書》與右老形成自己風格的草書還不是一碼事:共收集了東漢末年起到清代154位書家的字跡作為母體的1027個字,以千字文內(nèi)容為書寫對象。這里有王羲之223字、釋懷素136字,其余各家不超過一百字。在草書傳統(tǒng)中,有集《王羲之草書訣》,此本即根據(jù)古帖《草訣歌》影??;還有一本為明代韓道亨著《草訣百韻歌》,書寫內(nèi)容與《草書訣》略有差別。清·王世鏜《稿訣集字》分縷條細,又有楷書釋文,也為書界所熟知。 那么,右老到底要干什么呢?“其結(jié)構(gòu)之巧拙,使用之難易,關(guān)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求制作之便利,盡文化之功能,節(jié)省全體國民之時間,發(fā)揚全族傳統(tǒng)之利器?!痹瓉碛依系某踔裕且獙嵱?,等于是要普及草書。這與右老“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的理念相一致,右老的理念貫穿他的一生。公元1932年,右老五十四歲,即發(fā)起創(chuàng)立了標準草書社。公元1936年,《標準草書》由上海漢文正楷書局出版,正試與讀者見面,之后共修訂了九次。手中有一本,為上海書店出版,可以窺見右老于草書所下工夫之全貌。關(guān)于草書,粗略分之,為章草、今草、狂草。右老喜歡草書,對此所下的工夫,非一般草書家所能比擬。他學草書,每日僅記一字,兩三年間,可以執(zhí)筆。 草書普及,這太難了。在漢語使用現(xiàn)行拉丁化拼音方案之前,還有一套拼音法,像是文字的部首,已經(jīng)記不得幾個了。即使普及漢語使之全民精通,也是件難事,何況是普及草書。有個文化學者據(jù)此說,于右任的《標準草書》想普及草書只是個人良好的初衷,言外之意是《標準草書》沒有什么價值。即以我“沒有書法中人涉書法之深”的理解,于右任功莫大焉。無論張芝、張旭、懷素也好,王羲之、王鐸也罷,他們的草書形態(tài)各異,然而,讀了釋文就會明白,草書還是有它的內(nèi)在規(guī)范的。當然,草書普及是不可能的,就是專門的草書家,所作草書,若是基本筆畫都能夠基本符合草書規(guī)范,已經(jīng)不錯了,何況書法之外的人乎! 右老行成自己風格的草書,與歷史上所有的草書家都有區(qū)別,即能省的筆畫,一定會省略,又不會讓你讀他的草書一臉的茫然。即使是偶有看不明白之處,仔細分辨,也會有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右老草書的舉重若輕,來自他對草書的爛熟于心。學者若是不慎察而蹈其皮相臨摹,一定會出現(xiàn)散漫之疾,是學于書不得不察的。 右老又是碑學大師,收集碑石眾多,所收碑石中,東漢蔡邕所書丹《喜平石徑》尤其珍貴。毫無疑問,右老的另一種書法形態(tài)是行、楷書,即是魏碑體書法部分。魏碑刻石,以《龍門二十品》被世人奉為圭臬。碑學興盛的年代,一窩蜂的學刀痕,寫的字歪歪扭扭,仿佛扛著泰山般沉重。尤其捺腳,寫得像是只伸出來沒有洗干凈的腳丫子一般。誠如沙翁所說,“以柔軟的毛筆去摹習方俊的刀痕”,顯然弊端多多。據(jù)沙孟海考訂,即以狂炒的《龍門二十品》而言,寫手高而刻手也高的并不多,大多是寫得好而刻得不好或者寫得不好刻得也不好,甚至根本沒有書丹直接刻石,亂鑿一通,如何便通通叫好。 右老之魏碑功底,可在1927年撰文書丹的《佩蘭女士墓志銘》看到端倪。整飭大方,并非僅僅臨摹魏碑,甚至還帶有趙孟頫的溫柔敦厚。尤其是右老的大字楹榜,寫得落落大方,歷史上如此瀟灑的魏碑,恐怕只有右老了。他將魏碑行書化,又糅合了楷書的意趣,真的是碑帖結(jié)合了,讓那些嚷著自己的書法是碑帖結(jié)合的書家,不免顯得假惺惺而辛苦萬狀。如果我們不帶任何偏見,以趙之謙和于右任類似的書法作比較,從外部特征就可以看到,趙之謙寫魏碑辛辛苦苦,于右任寫魏碑舉重若輕,這就是我們稱贊于右任的非理論化的原因所在。 不要誤會,以為我貶斥趙之謙而抬高于右任。趙之謙有一幅楷書曰:“不讀五千卷書者,無得入此室?!北M管他說這是受別人之囑書的,謙虛地說僅僅可以粘壁,并非自我標許,我們還是認為這里肯定有銀子??梢姡蔀橼w之謙也非易事,他是有學問的,也非可等閑視之。在碑學上,我對趙之謙碑學的高明處擇機會另行文。在此小文中,我欣賞邱振中教授對趙之謙的評價:“趙之謙對筆法的駕馭能力是不能否認的……過于強烈的創(chuàng)作意識幾乎使一位有才華的藝術(shù)家完全變成一位匠人,而他真正的藝術(shù)才能卻只有在遠離藝術(shù)的場合中展現(xiàn)?!?/p> 這個觀點頗和我意。其實還不僅僅是趙之謙,其他書家也多有此等狀況。即以書學史論,傳世高古之法書,也莫不是如此。我在其它文章中也說過類似的話,就是“非書法的故意”。但是,從案上觀到壁上觀,畢竟是趨勢。再乞米的話用無線電話了,想得到顏真卿們的乞米帖已經(jīng)是非分之想了。 那么,到底為什么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形態(tài)呢?來路不一樣,趙之謙崇尚碑學而不能自拔,于右任崇尚碑學而可以從另一面看待它,即參照帖學,與歷代非魏碑大家相比較而又避免再度孱弱。更為其他碑學家不能到處,則在于右老曾經(jīng)作標準草書。他沒有誤入碑學的白虎堂,是他在碑學的庭院里轉(zhuǎn)悠了很久,愛之,察之,收集之,考之,辨之,再予以化解之。其實所謂碑學,我們通常意義上指的是北碑,或者具體到魏碑。依我愚目看,若是辛辛苦苦分辨寫手高低,千辛萬苦從刀痕中尋找毛筆的運動,還不如直接到李邕的《麓山寺碑》里查看呢!雖然歐陽永叔說邕書未必獨然,可是畢竟然也!這是另一個話題。右老之重視北碑,還不僅僅為了書法,拯救文物為民族效力,是其“匹夫有責”式的信念。即以前文所說的《熹平石徑》,花費銀兩幾千。只此一項,即為功德無量,何況,右老收集頗豐呢! 于右任成為書法大師,到底歸于他的天賦,還是勤勉?還是他的學問,亦或是不凡的生命軌跡?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曾經(jīng)說,總覺得唐以后的書法缺了點什么,邱教授說是那點匠氣。這很難有統(tǒng)一的說法。臺灣的于大成先生說長峰羊毫不能使用,使用了長峰羊毫書法會很糟糕??墒?,林散之就用長峰羊毫寫出了那等字。而沙孟海則一般用短鋒,在書寫的過程中,筆鋒爛嘰嘰四處開叉,依然義無反顧地寫下去,寫出了渾然法書。而于右任則是在黑白分明的兩極揮灑,標準草書或者歸結(jié)到他的草書,與北碑行書創(chuàng)作肯定不是一樣的用筆,在他那里并沒有水火不相容。這就是右老的過人之處,也是他讓我們不能忘懷的所在。 美髯公于伯循右任老給我們留下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他重重地揮一揮手走了。蒼松翠柏環(huán)繞,高山之巔,一位巨人在望大陸。何時我們能夠看到,他的靈柩在禮炮五聲中起航,與他的發(fā)妻合葬于三原。起碼現(xiàn)在,我們能夠做的是,瞻仰右老的書作的同時,在心中響起那隆隆的炮聲:一則為功勛,一則為教育,一則為新聞,一則為詩文,一則為書法。中華赤子于右任還沒有安息,他的情深意切的詩所言之志還在飄蕩,終究會有一天,我們在晚風中低回惋唱:右老你回來了,伏惟尚饗!尚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