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非專業(yè)出身,非本職工作,卻靠著8個月的刻苦自學,通過了難度超高的國家司法考試。這是一位怎樣的勵志前輩? 原來,他叫朱騰強,一位大四女生的爸爸。他的女兒是個學霸,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yè),目前已經(jīng)保送北京大學法學院繼續(xù)深造。據(jù)了解,朱爸爸決心挑戰(zhàn)法考,是為了跟女兒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以便在聊天時溝通更加順暢。而他的這一決定,也得到了女兒的大力支持。備考過程中,父女倆的交流明顯增多,感情也更加深厚了。新聞一出,網(wǎng)友們紛紛為這位爸爸點贊。大家都說,難怪孩子這么牛,原來家長也超厲害。而在我看來,朱爸爸的做法中,其實還藏著家庭教育里一個總會被忽視的成功奧秘——父母始終不忘與孩子保持高質量的溝通與交流。據(jù)朱爸爸的女兒介紹,自己現(xiàn)在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成就,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氛圍,從小到大,全家人最喜歡的就是聚在一起聊天。而這一次,父親通過司法考試,無疑會讓他們的聊天內容更加同頻。能說話的家長不稀奇,會聊天的父母卻很難得。原來,善交流、會聊天,竟是成就孩子出色與否的秘密武器。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德·費曼曾在自傳《你好,我是費曼》中提到,他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影響。 費曼的父親很擅長教育啟蒙,在費曼小的時候,便每天都會跟他展開形式多樣的聊天。比如,父親在和他一起看《大英百科全書》,讀到關于恐龍的部分時,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它(恐龍)有 25 英尺高,腦袋有 6 英尺寬?!?/span>“讓我們看看那意味著什么?那意味著,如果它站在我們家前院,它就高到足以把頭伸進窗戶里來。不過呢,它也可能遇到點麻煩,因為頭有點過寬了,會擠碎玻璃……” 充滿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對話里,一個新奇的世界在年幼的費曼面前展現(xiàn)。他的心里從此埋下了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的種子,為此后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奠定了基礎。費曼曾說:“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很喜歡父親給我講東西。”會聊天的父母,會充分運用語言的魔力,把身邊一切美好而未知的事物掰開了、揉碎了,重組成孩子最能接受的形式,一點一點灌輸給他們。去年八月,著名科學雜志《Psychological Science》發(fā)表的重磅科研論文,證實了父母會聊天對孩子的影響。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孩子大腦發(fā)育的,不是閱讀或全腦課程,而是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互動方式。概括來說,孩子與父母每天聊天的頻率越高,大腦皮層就越發(fā)活躍,他們在語言、語法、理解力等測試中的得分也越高。而這與家庭經(jīng)濟條件、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卻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孩子越交流,就越聰明。親子間多聊天,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和認知發(fā)展,從而助力他們贏在起跑線上。當然,聊天對孩子的好處,遠不止啟智那么一項。它同樣是增進親子間感情的好方法。說起嗯哼,他是被無數(shù)人羨慕的孩子。不僅顏值高、性格好,是國民公認的小暖男;而且出生在一個超級有愛的家庭。在看過他參加的幾檔綜藝節(jié)目之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如此和諧的親子關系,正是靠聊天“聊”出來的!無論什么時候、在哪里,爸爸媽媽總能跟嗯哼有說不完的話。杜江:“如果我們都愛媽媽,我們要怎么對待她?” 嗯哼:“我們要給她買花,鉆石,項鏈,口紅,漂亮鞋子。” 《媽媽是超人》里,霍思燕會與兒子毫不吝嗇地表達愛意——嗯哼:“我有一個問題,你為什么一直喜歡跟我說你喜歡我?告訴我。” 霍思燕:“因為我時常會被你一直吸引,怎么看都看不夠,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你,閉上眼睛眼前是你,睜開眼睛也希望是你,所以我喜歡你。……那你閉上眼睛是誰???”
霍思燕:“你女朋友第一還是媽媽第一?” 霍思燕曾在采訪時透露,平日里她和杜江經(jīng)常會跟嗯哼談心,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正是這高頻率的溝通交流,讓他們一家人的心緊緊貼在一起,收獲了最融洽美滿的家庭關系。聊天,是性價比最高的育兒技巧,無論是開心的、難過的、還是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常,都能在這一字一句中,變得搖曳生姿、活色生香。由此,情感在流淌,孩子的情緒被接納、想法被理解。他們將擁抱著這份溫馨,明確自己被深愛。然而,這個世界上,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會聊天?!栋职秩ツ膬?》開播時,節(jié)目組安排了一個特殊的環(huán)節(jié)——密室獨處。所有孩子都會跟自己的爸爸待在一個空蕩蕩的房間里,單獨相處1小時。父子倆的零互動讓空氣安靜到尷尬,百無聊賴的諾一只能靠自言自語來打發(fā)時間。去年發(fā)布的《中美日韓網(wǎng)絡時代親子關系的對比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的孩子和父母交流頻率最低,平時經(jīng)常和父母聊天的僅有57.7%,在四個國家中排名墊底。沉默的家長,是教育的黑洞,不僅親手阻斷了親子溝通的渠道,也使得孩子的心門被牢牢鎖上,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忙于工作,跟他見面的機會極少,他在大院里的保育院中長大,直到十歲才離開。從小父母之愛的缺失,讓王朔完全不知道如何與他們交流。他曾自爆:“我跟我媽30年沒法好好說話,我們一說話就掐架。”缺乏溝通,導致親子關系劍拔弩張,也讓王朔對親情極度懷疑。哪怕日后他在文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這始終是橫在他心里的一道坎,讓他糾結了一生。溝通的力量超乎想象。一個家,如果缺乏了歡聲笑語,每個人都不能暢所欲言,將會多么乏味無趣啊。這就好比河流失去了波瀾,羽翼失掉了光澤,創(chuàng)作沒有了靈魂。長此以往,生活不再有活力,孩子的身心也終將會受到傷害。《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一個語料豐富的家庭語言環(huán)境對兒童是至關重要的?!?/span>那么,應該如何提高與孩子之間的聊天質量,讓每一次交流都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呢?曾有機構針對3-6年級的小學生開展過一項關于親子聊天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與孩子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比例高達67.86%,而這也恰恰是孩子最反感的聊天話題之一。親子溝通,主角永遠應該是孩子。平日里,家長不妨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多聊一聊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交流時多等一等,鼓勵他們把話說完。由此,才能讓孩子打開話匣子,真正激發(fā)出他們的溝通興趣和表達欲,從而真正愛上與父母聊天的感覺。猶太民族是世界公認最聰明的民族之一,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人才。在回顧這些精英的家庭教育時,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都得益于一種很相似的親子聊天方式——海沃塔(Havruta)。這種聊天模式的最大特點之一,便在于家長會在此過程中,不斷引導孩子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你覺得呢?” 每一次的聊天,都是思維和靈感的碰撞。孩子將在這個過程中鍛煉思辨能力、拓展知識面、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天晚上,女兒興致勃勃拉著我,要跟我講一件才發(fā)生的趣事??僧敃r我正忙著處理工作上的事,因此邊聊邊看了好幾次手機。沒想到,這個舉動惹得孩子大發(fā)脾氣。她哭著問我:“媽媽,你為什么跟我說話時總看手機?”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跟孩子進行著敷衍而無效的交流,聊天時心不在焉,隨時隨地開小差……但溝通是相互的,當我們無法全身心享受與孩子的聊天、無法深刻共情孩子的喜怒哀樂時,又談什么走進他們心里,又有何理由抱怨自己跟孩子聊不下去呢?美國著名教師雷夫·艾斯奎斯曾透露,自己無論有多忙,每天一定會和孩子在一起吃晚餐,因為這是他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機會。而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則跟兩個女兒有一個專門的“促膝時間”,每天晚上臨睡前,母女三人經(jīng)常躺在床上聊天。親子間的聊天應該是輕松而活潑的,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我們可以利用每天的碎片時間,將聊天常態(tài)化,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夠享受交流帶來的快樂。回到文章開頭。其實,像朱爸爸那樣的父母是有大智慧的。他們懂得與孩子共同進步,時刻不忘成為更好的家長,以便跟上子女騰飛的步伐。而這其中,任何教育方面的瑣事,都如同多米諾骨牌中的一環(huán),看似微不足道,實際對最終的結局影響巨大。在那容易被忽視的溝通交流里,卻有著不動聲色的力量。如何保持與時俱進,始終與孩子有話可聊? 這些都是養(yǎng)育孩子時關系到他們一生的課題,需要我們用心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