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an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Iba T, Levy JH,Warkentin TE, Thachil J, van der Poll T, Levi M;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n DIC, and th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n Perioperative and Critical C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J Thromb Haemost.2019 Jul 20. doi: 10.1111/jth.14578.DIC科學標準委員會,國際血栓與止血協(xié)會圍術期與重癥科學標準委員會1)日本東京順天堂大學醫(yī)學研究生院急診與災害醫(yī)學系教授,toshiiba@cf6.so-net.ne.jp2)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醫(yī)學院麻醉學、重癥監(jiān)護和外科教授,jerrold.levy@duke.edu3)加拿大漢密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病理與分子醫(yī)學系和醫(yī)學系教授,twarken@mcmaster.ca4)英國曼徹斯特皇家醫(yī)院血液學部,jecko.thachil@cmft.nhs.uk5)阿姆斯特丹大學醫(yī)學中心醫(yī)學教授,地址: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yī)學中心,郵箱:t.vanderpoll@amc.uva.nl6)倫敦大學學院醫(yī)院NHS信托基金會醫(yī)學教授,倫敦,英國,MARCEL.LVIV-NHS.NET2001年,國際血栓形成與止血學會(ISTH)將彌散性血管內充血(DIC)定義為“不同病因導致局部損害而出現(xiàn)以血管內凝血為特征的一種繼發(fā)性綜合征,它既可由微血管體系受損而致,又可導致微血管體系損傷,嚴重損傷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認為膿毒癥誘導的DIC是由感染引起的凝血障礙,同時伴隨可導致內皮功能障礙的急性全身炎癥反應。膿毒癥時,內皮損傷和繼循環(huán)異常之后的組織損傷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DIC即是其中可影響患者預后的血栓與炎癥反應。盡管有不少RCT研究,但膿毒癥相關DIC的抗凝治療的療效仍然存在爭議。這些研究盡管都是針對的膿毒癥患者,但是伴發(fā)的DIC卻并不一致。近來研究報道抗凝治療可以改善膿毒癥性凝血病或DIC患者的結局,大型RCT的亞組分析顯示膿毒癥性凝血病或DIC亞組的死亡風險顯著降低。由此,我們相信膿毒癥性凝血病患者可以從抗凝治療中獲益。然而,用繁多的凝血實驗篩查所有的病人費用較高,由此,科學標準委員會為顯性DIC(overt DIC)制定了簡單易行的診斷標準。剛入ICU時就進行DIC篩查與低死亡率有關,如果入ICU兩天后重復篩查與低死亡率的相關性會增加,這提示DIC篩查能夠改善預后。但是,如果病人具有嚴重的凝血障礙,同時滿足ISTH顯性DIC診斷標準,抗凝治療也可能無法改變疾病進展。因此,科學標準委員會提議對DIC設定一種新的針對DIC早期階段的診斷標準,即膿毒癥性凝血?。╯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SIC的診斷標準對于臨床上簡單識別DIC、并進行DIC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中,我們將描述顯性DIC與SIC的不同特征,并示范診斷DIC的兩步法。我們也會更新2013年發(fā)布的ISTH DIC指南中發(fā)布的診斷和治療策略。表1 ISTH overt DIC and SIC scoring systems 由于凝血系統(tǒng)的病理激活和消耗性凝血病,DIC會引起血小板計數和凝血因子水平降低。1983年,日本發(fā)布了由臨床癥狀和實驗室參數[包括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PT)比率、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和纖維蛋白原]組成的第一個DIC診斷標準。隨后,ISTH的DIC科學標準委員會推薦了顯性DIC診斷標準。本標準更強調實驗室標志物,并增加了除了FDP以外的又一纖維蛋白相關標志物-D二聚體(DD)。本標準中血小板減少的重要性減弱,而纖維蛋白相關標志物的重要性增加。盡管ISTH 顯性DIC診斷標準已經收到廣泛使用,還是出現(xiàn)了其他的DIC評分系統(tǒng)。特別是日本急診醫(yī)學會(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Acute Medicine,JAAM)診斷標準在日本得到廣泛應用,并用于啟動抗凝治療。JAAM DIC診斷標準專門為了膿毒癥與創(chuàng)傷急性發(fā)生的DIC設置,其中取消了纖維蛋白原的積分,但增加了急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評分。不像ISTH診斷標準,血小板計數的變化也可以影響評分。已有文獻評價了這兩種評分系統(tǒng)差異與優(yōu)勢。但是,因為DIC診斷沒有金標準,不同積分系統(tǒng)的診斷準確度的相互比較富有挑戰(zhàn)。既往有研究用對死亡率的預判價值來評估DIC診斷標準的準確度。但是這樣的評估方法也有問題,其原因主要在于DIC診斷標準并不能像APACCHE評分或者SOFA評分那樣直接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這些診斷方法的重要性在于明確患者是否能從特定療法獲益或者急性療效評價。例如,析因分析顯示接受重組活化蛋白C(rAPC)治療的ISTH顯性DIC患者,比未用rAPC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但是非顯性DIC患者沒有體現(xiàn)這種獲益。這個例子說明顯性DIC診斷標準不只是診斷工具,而且能夠區(qū)分從目標治療中獲益的病人群體。膿毒癥性凝血病的一個特征就是由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 PAI-1)過度表達引起的纖溶抑制。相反,這種纖溶抑制在腫瘤相關的DIC上非常罕見。由此,膿毒癥相關的DIC由于器官灌注下降通常會發(fā)展為器官功能障礙,而大出血則是纖溶型DIC(非膿毒癥)的常見特點。所以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在膿毒癥并不常見,纖維蛋白相關標志物的升高與膿毒癥的嚴重程度也不相關。而與膿毒癥死亡率相關的指標是血小板計數下降和PT延長。基于以上考慮,2017年ISTH DIC科學標準委員會成員提出SIC診斷標準以區(qū)分膿毒癥合并凝血紊亂的患者。該診斷標準也隨著膿毒癥3.0定義的更新進行了調整。SOFA評分被用于診斷器官功能障礙,SIC也被定義為“感染誘導的器官功能障礙和凝血病”。SIC診斷標準很簡單,僅包括3項:血小板計數、PT-INR和SOFA評分。SOFA評分被納入用于確定膿毒癥但不反映膿毒癥的嚴重程度,因此,即便SOFA評分>2也被僅被限定為2分。對于器官功能障礙評估,qSOFA用于急診環(huán)境下,其有效性有待驗證。SIC評分價值已經實驗驗證。ISTH DIC科學標準委員會成員在膿毒癥合并凝血病的患者比較了SIC與ISTH顯性DIC診斷標準。結果發(fā)現(xiàn)所有滿足ISTH DIC標準的膿毒癥患者也全部符合SIC診斷標準,而符合SIC標準的患者也均進展成為ISTH DIC患者。另一項研究中,SIC標準診斷的病人群體類似于JAAM DIC標準。相比JAAMDIC標準,SIC標準取消了FDP/DD指標, 應用SOFA評分取代了SIRS評分。另一個實驗報道了基于日本隊列研究膿毒癥患者的SIC診斷標準的價值。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符合ISTH 顯性DIC診斷的患者僅占符合SIC診斷標準患者的一半,符合這兩種診斷標準的患者死亡率都較高。此外,滿足ISTH 顯性DIC或SIC診斷標準的膿毒癥患者均顯示抗凝治療有效。故此,我們制定了一個簡化的兩步序貫評分系統(tǒng)用于DIC的早期診斷,即先應用SIC評分系統(tǒng)篩查DIC,對滿足SIC診斷標準的患者應用ISTH DIC評分系統(tǒng)進行再評估(圖1)。我們認為這種方法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能從抗凝治療中獲益的的膿毒癥患者。1. 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與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治療對于膿毒癥性DIC的療效仍有爭議,血栓預防治療也并非常規(guī)。在以前的ISTH指南中,在沒有高質量證據的情況下,LMWH較UFH更常推薦用于血栓治療和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事實上,UFH和LMWH研究難度大,部分原因是它們也是靜脈血栓預防的常用藥物。一項RCT研究肝素用于治療膿毒癥,但結果并無生存獲益。但是,這項研究主要針對疑似膿毒癥和并未確定發(fā)生DIC的患者。有2項RCT比較了肝素和其他抗凝劑用于治療膿毒癥性DIC的患者。Aikawa等對重組可溶性血栓調節(jié)蛋白(recombinant soluble thrombomodulin,rsTM)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亞組分析。在80例膿毒癥患者,rsTM治療膿毒癥的死亡率是21.4%,肝素治療組的死亡率是31.6%(95% CI: -9.1% to 29.4%)。Aoki等比較49例應用APC與55例應用UFH治療膿毒癥的患者,結果顯示APC治療組存活率更高(20.4% vs. 40%, P < 0.05)。Liu等報道對37例處于膿毒癥相關的DIC前期患者應用小劑量肝素,結果顯示高凝狀態(tài)、多器官功能障礙和住院時間都有改善。但是這些研究樣本量太小,無法得出確切結論??傊?,在針對已經有凝血障礙的患者使用肝素防止患者由凝血病進展為DIC時,肝素的治療劑量需要謹慎。LMWH較UFH更受推薦。抗凝血酶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劑,以約2.57μM(0.125至0.160 mg/ml)的血漿濃即可抑制凝血酶和急性炎癥反應。但在膿毒癥時抗凝血酶水平降低,主要因為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抗凝血酶滲漏、病理性凝血激活導致抗凝血酶過度消耗、蛋白酶切割破壞抗凝血酶和膿毒癥并發(fā)急性肝功能不全導致抗凝血酶合成減少。因此,盡管還沒有高證據研究證據,臨床工作仍經常補充抗凝血酶。KyberSept研究是一項檢驗高劑量抗凝血酶治療膿毒癥的大型3期試驗,但該試驗并未顯示出任何益處,并且顯示出血增加。但是這項試驗并不是明確針對DIC患者,其中一項亞組分析表明,大劑量抗凝血酶對未接受肝素治療的膿毒癥性凝血病患者有效。隨后包括KyberSept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有明顯的生存效益。幾項大型觀察研究一致證明膿毒癥性DIC患者補充抗凝血酶可獲益。TM是一種促進凝血酶活化蛋白C的內皮抗凝血輔因子。因為膿毒癥時TM表達下調,因此在日本習慣應用rsTM治療。后來,一項隨機化2b期研究顯示rsTM治療膿毒癥性凝血病與對照組僅有3.8%死亡率差異,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后一項多國3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800例伴有凝血障礙的膿毒癥患者的死亡率僅降低了2.6%,依然無顯著差異,但是D-二聚體、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凝血酶片段F1 2水平和血小板計數有一定改善。Yamakawa等進行薈萃分析,研究顯示rsTM可使死亡率降低約13%,但此差異依然無統(tǒng)計學意義(相對風險,0.87;95%CI,0.74-1.03;P=0.10;I2=0%),同時治療中嚴重出血并發(fā)癥也沒有增加。如能經過前瞻性RCT研究,TM有望成為膿毒癥性凝血病治療的有力措施。膿毒癥與DIC引起的微血管血栓可能導致的一項嚴重后果就是遠端肢體喪失,可稱為對稱性周圍性壞疽(symmetrical peripheral gangrene,SPG)。膿毒癥既往研究習慣于把終點事件定為死亡,所以抗凝治療(UFH、LMWH、APC、AT、rsTM)對于預防或者治療SPG的效果仍未明確。近年來已經發(fā)現(xiàn),急性肝功能障礙(休克肝)會導致生理性抗凝物質合成障礙(如AT和蛋白C),因而容易引起SPG。理論上,及時補充肝素或者抗凝血酶能夠減少微栓塞和SPG的風險,但是如果肝衰竭引起蛋白C水平明顯下降,rsTM的療效也會大打折扣。大多數表現(xiàn)為SPG的膿毒癥凝血病患者結果死亡,如果膿毒癥的死亡率改善的話,一個看似矛盾的結果就是可能導致顯現(xiàn)出SPG的患者比例升高。DIC是常見的以凝血系統(tǒng)全面激活為特征的膿毒癥致死性并發(fā)癥。膿毒癥相關DIC以內皮功能障礙誘導的纖溶抑制為主要特點,可迅速進展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識別DIC非常重要。ISTH DIC科學標準委員會和圍術期與危重病科學標準委員會合作推出診斷兩步法,即先評價SIC,如符合SIC再評價顯性DIC。本策略有望易化DIC的早期識別和干預。在處理策略上,我們考慮到國家之間的差異。對于AT和rsTM已經合法的國家,盡管對死亡率的影響還不確定,仍然建議使用。然而,因為膿毒癥只是DIC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誘因,我們還應繼續(xù)努力發(fā)展新療法,在單一療法效果不佳時,需考慮聯(lián)合治療。我們相信,簡化和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將進一步加強對SIC/DIC連續(xù)性治療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