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者,所以父母的思維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影響。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人生。 一對父母越有這三種低級思維,子孫會越不爭氣。 01. 給孩子一切都安排好 都說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可能也正因如此,父母的愛也是沒有原則的。 自己能做的,決不讓孩子動手。自己能提前準備好的,決不讓子孫再費心勞力。 于是產(chǎn)生了巨嬰,而大家都在罵巨嬰,卻沒想到真正該罵的,是養(yǎng)出巨嬰的父母。 古話說,富不過三代。其實我認為,這里的“富”,不僅僅指經(jīng)濟上,更是指的精神上。 很多企業(yè)界人士都在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富二代怎么傳承富一代的家業(yè)。 家業(yè)要有人傳承,這毫無疑問,不過,更重要的,是傳承精神。因為富一代的家業(yè),都是他精神的產(chǎn)物。 給孩子安排一切的思維,就是只知道給孩子魚,卻不懂得教孩子捕魚。 這樣的后果,自然是子孫會越來越無能。 02. 都是為了你好 一個父母有了這個思維,就基本像有了個緊箍咒。 要求孩子做某事,孩子不愿意,就可以念出這句咒語。 很多人是這樣,自己小時候遭受過扭曲的教育,等到他掌握了教育權(quán)時,又來教育別人。 而且還教育的信誓旦旦,說什么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你聽我的就行了,這都是為你好。 父母這樣的心理,是建立在現(xiàn)實力量下的。 孩子一切都依賴他們,于是就滿滿生出了掌控感,雖然在外面是被人牽著走的,但只要回到家里,我才是那個牽著繩子的人。 這是很可悲的一種低級思維,忽悠了自己,也坑害了孩子。 03. 攀比思維 跟“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比起來,還有句話,給人的心理陰影面積,一樣大。 就是,“你看看別人”。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人童年的痛苦之源。 有個公益廣告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同樣的,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父母的攀比思維低級在,只比了孩子,沒去比父母。 就是說,你只知道別人家的孩子好,卻不知別人家的父母也很好。 如果孩子有資本在這件事上較真,那很多為人父母的,會羞愧得不想為人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