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一 “將軍飲馬”模型 通過對稱進(jìn)行等量代換,轉(zhuǎn)化成兩點之間的距離或點到直線的距離,或利用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求得最值。 1、同側(cè)、異側(cè)兩線段之和最短 2、同側(cè)、異側(cè)兩線段之差最大、最小
例1:已知A. B. C. D四點如圖所示,請畫出一點P,使P到點A. B. C. D的距離之和最小,并說明理由。 簡答:連接AD、BC,令其交點為P,在線段BC上任取一點Q(不同于點P),連接AQ、DQ,如圖所示。 ∵點P,點Q均在線段BC上, ∴PB+PC=QB+QC, ∵點P在線段AD上, ∴PA+PD=AD, 在△QAD中,QA+QD>AD(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即QA+QB+QC+QD>PA+PB+PC+PD. ∴線段AD、BC的交點P為所要找的點。 例2:如圖:A,B兩點在直線的兩側(cè),點A到直線的距離AM=4,點B到直線的距離BN=2,且MN=4,P為直線上的動點,PA+PB的最小值為 ,|PA?PB|的最大值為 ,|PA?PB|的最小值為 。
簡答:(1)連接AB,交MN于點P,此時PA+PB最小=2√13 (2)作B點關(guān)于MN的對稱點B′,連接AB′并延長,與直線MN交于點P,此時|PA?PB|的值最大=PA-PB′=AB′=2√5 理由:在直線MN上任找異于點P的一點P′,連接P′A,P′B′ 由三角形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可知,P′A-P′B≤AB′,當(dāng)A、B′、P′三點共線時,取得最值
(3)易知:在直線MN上存在一點P,使得PA=PB,此時|PA?PB|的值最小為0
3、三角形、四邊形周長最小 例1: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AD=110°,∠B=∠D=90°.在BC,CD上分別找一點M,N,使△AMN周長最小,則∠AMN+∠ANM的度數(shù)為 . 解答: 如圖,作點A關(guān)于BC的對稱點A′,關(guān)于CD的對稱點A″, 連接A′A″與BC、CD的交點即為所求的點M、N, ∵∠BAD=110°,∠B=∠D=90°, ∴∠A′+∠A″=180°?110°=70°, 由軸對稱的性質(zhì)得:∠A′=∠A′AM,∠A″=∠A″AN, ∴∠AMN+∠ANM=2(∠A′+∠A″)=2×70°=140°.
例2:如圖,∠MON=20°,A、B分別為射線OM、ON上兩定點,且OA=2,OB=4,點P、Q分別為射線OM、ON兩動點,當(dāng)P、Q運動時,線段AQ+PQ+PB的最小值是 解答: 作A關(guān)于ON的對稱點A′,點B關(guān)于OM的對稱點B′,連接A′B′,交于OM,ON分別為P,Q,連接OA′,OB′, 則PB′=PB,AQ=A′Q,OA′=OA=2,OB′=OB=4,∠MOB′=∠NOA′=∠MON=20°, ∴AQ+PQ+PB=A′Q+PQ+PB′=A′B′,∠A′OB′=60°, ∵cos60°=1/2,OA′/OB′=1/2, ∴∠OA′B′=90°, ∴A′B′=2√3, ∴線段AQ+PQ+PB的最小值是:2√3. 4、需要平移的“將軍飲馬” 例題:如圖,已知四邊形ABCD四個頂點的坐標(biāo)為A(1,3),B(m,0),C(m+2,0),D(5,1),當(dāng)四邊形ABCD的周長最小時,m的值為______. 解答: 將C點向左平移2單位與B重合,點D向左平移2單位到D′(3,1), 作D′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D″,則點D″(3,?1), 設(shè)直線AD″的解析式為y=kx+b, 帶入A、D″兩點坐標(biāo),解得k=?2,b=5. ∴直線AD″的解析式為y=?2x+5. 當(dāng)y=0時,x=5/2, 即B(5/2,0),∴m=5/2.
5、點到直線垂線段最短 例1:如圖,在菱形ABCD中,AB=6,∠B=60°,點G是邊CD邊的中點,點E. F分別是AG、AD上的兩個動點,則EF+ED的最小值是 . 解答: 如圖作DH⊥AC垂足為H與AG交于點E, ∵四邊形ABCD是菱形, ∵AB=AD=CD=BC=6, ∵∠B=60°, ∴∠ADC=∠B=60°, ∴△ADC是等邊三角形, ∵AG是中線, ∴∠GAD=∠GAC ∴點H關(guān)于AG的對稱點F在AD上,此時EF+ED最小=DH. ∴EF+DE的最小值=DH=3√3 例2:如圖,矩形ABCD中,AD=5,AB=12,點M在AC上,點N在AB上,則BM+MN的最小值為( )
簡答: 作B點關(guān)于AC的對稱點E點,過E作EF垂直AB交AB于F點,
AC=13, AC邊上的高為60/13,所以BE=120/13. ∵△ABC∽△BEF, ∴AB/EF=AC/BE, 求得EF=1440/169.
類型二 由已知定長線段求最值 找到與所求最值相關(guān)成三角形的兩個定長線段,定長線段的和為最大值,定長線段的差為最小值。 例1、如圖,邊長為10的等邊△ABC的頂點A,B分別在x軸正半軸和y軸正半軸上運動,則動點C到原點O的距離的最大值是 。 簡答: 如圖,取AB中點P,連接OP、PC, CP、OP長都是定值,CP=5√3,OP=5 ∵OP+PC ≥ OC, ∴當(dāng)O、P、C共線時,OC的值最大,最大值=5+5√3.
例2、如圖,在RT△ABC中,∠ABC=90°,AB=4,BC=3,點D是半徑為2的圓A上的一個動點,點E是CD的中點,則BE長的最大值是多少? 簡答:如圖,取AC的中點F,連接BF、EF、AD AD=2,EF是△ACD的中位線,∴EF=1,是定值 BF是RT△ABC斜邊上的中線,∴BF=1/2AC=5/2 ∴BE≤BF+EF=1+5/2=7/2 B/F/E三點共線時BE取得最大值 類型三 旋轉(zhuǎn)最值模型 通過旋轉(zhuǎn),找到與所求最值相關(guān)成三角形的兩個定長線段,定長線段的和為最大值,定長線段的差為最小值。 例1、如圖,四邊形ABCD中,AB=4,BC=3,△ACD為等邊三角形,求BD的最大值。
簡答:將△ABD繞D點順時針旋轉(zhuǎn)60°,DA與DC重合,DB到DE的位置 易證△DEB為等邊三角形,BC=3,EC=AB=4,均為定值 ∴BD=BE≤BC+EC=7 當(dāng)B、C、E三點共線時取得最大值
2、在正方形ABCD外有一點P,PA=3,PB=4,AC,BD交于O點,求OP的最大值 簡答:連接OP,將△AOP繞O點旋轉(zhuǎn)90°至△OBP′處,連接BP′、PP′ 可知△OPP′為等腰直角三角形,∴OP=√2/2PP′ 已知BP=4,BP′=AP=3,均為定值 ∴PP′≤BP+BP′=7 ∴PP′的最大值為7 ∴OP的最大值為7√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