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陶器 瓷器藝術(shù)的前身是陶器,所以在表述的時候經(jīng)常會陶瓷不分。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陶器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我們祖先生活中,最早進行復雜加工出來的日用器皿,距離今天大約有近萬年的歷史。但是高嶺土為主要原料制作瓷胎的現(xiàn)代瓷器,主要還是以元代以后才成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的發(fā)展。瓷器在早期還是以強調(diào)功能化為主,也就是強調(diào)它的使用價值,雖然不同時期都有一些不同風格的裝飾紋飾圖案進行美化,但是總體上還是比較簡樸,收藏這類瓷器主要是為了了解古陶瓷的歷史發(fā)展演變過程,以及通過這些器皿進而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習俗,以及影響整個社會生活政治和文化。其中早期影響力最大而且最有代表性的是越窯青瓷,到了元代中后期高嶺土胎質(zhì)的花瓷出現(xiàn)以后,景德鎮(zhèn)就逐漸成為中國最大的瓷都,深刻影響了中國陶瓷行業(yè)600年。 ▲黃釉花口瓶 從收藏者的角度來說,中國地大物博,陶瓷的發(fā)源地眾多,造成了本身的窯系眾多,根據(jù)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就有很多種不同用途需求,用途的差異又衍生出非常豐富的原始造型,同時由于自古以來的多次出現(xiàn)的族群大遷徙又使得全國各地的風俗文化的大融合。因為陶瓷藝術(shù)歷史悠久,年代風格也非常突出,它們本身就有多重收藏價值??墒穷}材種類太多也會輕易超越我們的個人收藏能力,如果我們不能從自身的條件出發(fā),有目的的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收藏門類,恐怕很難有所收獲。 中國史前和三代時期陶器的品種很多,從不同角度來考慮,分類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以質(zhì)料來劃分有泥質(zhì)陶、夾砂陶和夾炭陶;以胎質(zhì)來劃分有軟陶和硬陶;以用途來劃分,有生活用陶、生產(chǎn)用陶,還有建筑用陶;按陶胎的顏色和裝飾技法,又可以分為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繪陶、印紋陶、壓花陶、釉陶等幾類。 根據(jù)古陶瓷的存世情況來進行一個初步分類。 一、按照制作時間工藝材料分類可以分為 高古陶器(夏商周)、 高溫陶器(春秋時期到漢代)、 單層釉陶器(漢代到宋代)、 多次施釉復燒陶器(宋代到元代早期)、 半陶半瓷器(元代中后期), 高領(lǐng)土瓷器(元末到近代)。 二、按照用途分類 日用器 陪葬品 文房清玩 禮器 三、按照著色紋飾風格分類可以分為 素胎陶瓷 單色釉陶瓷 三彩釉陶瓷 青花瓷 彩繪瓷 劃畫瓷 雕花瓷 堆塑瓷等 四、按裝飾題材風格分類 龍紋 纏枝花卉圖案 寫實花鳥動物圖 人物故事 經(jīng)文和各類書法作品 除此之外,分類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這里不再一一羅列。分類是一種個人主觀行為,完全可以按照每個人的個人選擇方式或者標準來進行操作,藏家還可以根據(jù)各個年代和窯口的器型進行分類收藏,比如各個年代各窯口的玉壺春瓶或者葫蘆瓶系列,都可以夠成一個單獨的收藏館,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單獨設立一個題材進行收藏。分類收藏也是展現(xiàn)藏家個人才華的一種方式。 在通常情況下,瓷器件的價值大小決定了價格高低,而不同的價格則對應了瓷器件的價值檔次。從目前的市場實況看,古今瓷器的價格結(jié)構(gòu)大致可作以下分檔。 ▲大明成化蓋罐 就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窯”和名頭特別響的器件價格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價值。多年來的市場表現(xiàn)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钠骷?,最受市場追捧,其現(xiàn)在的價格與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瑯蓮子碗等,如今的市場價已達百萬元至上千萬元之巨。 瓷器收藏品的價值的確定,是瓷器收藏鑒定的一部分,稱為“評價值”。評價值是通過對某件瓷器質(zhì)量優(yōu)劣的鑒別,以評定該瓷器的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鑒別器物的優(yōu)劣,主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從而評定其藝術(shù)水平、收藏價值。 一件古陶瓷器的科學價值、藝術(shù)價值、歷史價值,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樣的。比如:宋代、明代的民窯陶瓷,20世紀三四十年前幾乎不為人們所重視。近些年,人們又特別看重它們,特別是民窯器繪畫的揮灑豪放、含蓄精煉、拙樸茂美,為藝術(shù)家們所傾倒,崇拜得五體投地。又如:有些人酷愛青花瓷,另一些人則對青瓷一往情深。 盡管如此,評定古陶瓷價值還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完整器比不完整者價值高;“物以稀為貴”,歷史上生產(chǎn)少的、難得一見的、出土傳世極少的科學價值高(如、汝瓷、官瓷、明代窄白朝代器等);名窯精品,如邢窯、鈞瓷等價值也很高;見于文獻著錄的瓷器(如水樂青花壓手杯,成化斗彩雞缸杯等)高;官窯器由于胎釉細潤、造型規(guī)整、繪畫精妙,歷來價值比較高 ▲大明成化葡萄杯 古瓷和其它老東西一樣,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受到周圍環(huán)境和物質(zhì)的影響,特別是它的表面層,或多或少起了各種各樣的變化,留下了自然造化的痕跡。古瓷表面受其他物質(zhì)影響,起變化了,一時看不到本來面貌。這種不開門只是真相被暫時掩蓋了。 “古玩”中的“玩”字可大有文章。 有的人會依靠非常直觀的第六感,那么玩古瓷,可是試著注意這“九感”
*手感盡管很重要,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由于其具有必然的模糊性、差異性和含混性,不可量化、復制和對照,因而也往往作為觀感目鑒的必要補充性的輔助手段來使用,很難獨當一面、一錘定音。* ▲黃底花鳥琺瑯彩碗
有句話說:“古瓷會出汗”。瓷器的年齡不同,衣著也不同。所以在相同的溫度、濕度下,捧在手里,其干濕感也會有明顯的不同。一般說來,瓷器的年齡只有在200歲以上者才會有出汗的手感,但800歲以上的瓷器卻也少有出汗的濕潤的手感。200年以下的新瓷,其手感是干而澀、干而滯、干而燥,反復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氣摩挲釉面會發(fā)出干澀、鈍滯、刺耳的摩擦聲;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卻雖比較干,卻有潤、滑、爽的感覺,無論如何揉搓與摩挲都絕對不會出現(xiàn)干澀刺耳的摩擦聲。所謂澀、滯、燥與潤、滑、爽,每一個字都是一片天地,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驗、汗水甚至淚水的結(jié)晶!要品味出其中的真意、深意和精意,一定需要成千上萬次地反復上手、揣摩、總結(jié)、凝練、提純。 *在瓷器斷代時,干或濕的手感只是輔助的手段。所謂“古瓷會出汗”和干濕的手感,都是一種手上的感受而已,并不是真的有可見的汗液或汗滴出現(xiàn);另外,瓷器干濕的手感與你是否汗手無關(guān)。*
潤澀感 百年以上的老瓷器手感上非常地朗潤、爽潤、舒潤和溫潤,而且是越古越潤、越老越爽。新的瓷器,無論是蒸煮還是燒烤,無論是打磨還是涂藥,無論是土埋還是海泡,任他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百計千方也終究無濟于事,諸多努力也許能蒙騙人們觀感,但絕對欺騙不了人們的手感。 *新瓷的生澀感、滯澀感、阻澀感是絕對不可以人為地令其跨越歲月的年輪的,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青花豆瓶
軟硬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