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文章分類講解各種行程問題,行程問題有一般行程問題,相遇問題,追及問題,順流(風)、逆流(風)問題,上坡、下坡問題,火車過隧道(橋)問題,環(huán)形跑道問題等。不管哪一種問題,基本數(shù)量關系都是,路程=速度×時間,具體到每一種題型,則要考慮具體的特征,活學活用,卻不可生搬硬套。 一.一般行程問題 1.某人從A地去B地,如果他以4Km/h的速度步行前進,正好在預定的時間內(nèi)到達,他用這個速度步行了全程的一半后,其余路程搭乘速度為20Km/h的公共汽車,結(jié)果比預定時間早到27min,求AB兩地的距離. 【分析與解答】首先統(tǒng)一單位,27min=27/60h=9/20h,再看有兩個不變量,一個是預定時間,一個是A、B兩地的距離,不變量是列方程的依據(jù)。①若設預定時間為x小時,則用不變量AB兩地距離列方程,接下來根據(jù)兩種條件分別表示出A、B兩地距離的代數(shù)式即可。因為以4Km/h的速度前進,恰好在預定時間到達,所以A、B兩地距離為4x;再看,按原速走了一半路程2x,說明用時x/2小時,由于最后乘車速度快,比預定時間早到27min=9/20h,所以后一半路程用時(x/2一9/20)h,所以A、B兩地距離可表示為:2x+20(x/2一9/20),可得方程: 4x=2x+20(x/2一9/20),解得x=9/8(h),4x=4×9/8=9/2(km). ②若設A、B兩地距離為x千米,則用不變的預定時間列方程。按原速度前進表示的預定時間為:x/4;第二種表示的預定時間為(x/2)÷4+(x/2)÷20+9/20=x/8+x/40十9/20.所以方程為:x/4=x/8+x/40十9/20,解得x=9/2. 2.一個車隊共有n(n為正整數(shù))輛小轎車,正以36Km/h的速度在一條筆直的街道上勻速行駛,行駛時車與車的間隔均為5.4m,甲停在路邊等人,他發(fā)現(xiàn)該車隊從第一輛車的車頭到最后一輛車的車尾經(jīng)過自己身邊共用了20s的時間,假設每輛車的車長均為4.87m. (1)求n的值; (2)若乙在街道一側(cè)的人行道上與車隊同向而行,速度為vm/s,當車隊的第一輛車的車頭從他身邊經(jīng)過了15s時,為了躲避一只小狗,他突然以3vm/s的速度向前跑,這樣從第一輛車的車頭到最后一輛車的車尾經(jīng)過他身邊共用了35s,求v的值. 【分析與解答】首先統(tǒng)一單位,36Km/h=10m/s,①簡單,是基本行程問題,只是注意n輛車有n一1個間隔,則4.87n十5.4(n一1)=20×10,解得n=20. ②車隊總長為20×4.87+5.4×(20一1)=200(m).同向行走,速度不同,時間相同時,距離差=速度差×時間,乙在35s內(nèi)正好相差一個車隊的距離,只不過這35s,分為15s和20s兩種情況,所以可得,15(10一v)+(35一15)(10一3v)=200.解得v=2. 二.相遇問題 3.A,B兩地相距60千米,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甲比乙遲出發(fā)20分鐘,每小時比乙多行3千米,在甲出發(fā)后1小時40分鐘兩人相遇,問甲、乙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與解答】等量關系為:甲走的路程十乙走的路程=總路程,注意,乙比甲多走20分=1/3小時,也就說,甲共用時間為1小時40分=5/3小時,乙共用1/3+5/3=2小時,所以設乙每小時行x千米,可列方程為:5/3(x+3)+5x/3+x/3=60.解得x=15,x十3=18.甲每小時走18千米,乙每小時走15千米. 三.追及問題 4.一輛卡車從甲地勻速開往乙地,出發(fā)2小時后,一輛轎車從甲地去追這輛卡車,轎車的速度比卡車的速快30千米,但驕車行駛一小時后突遇故障,修理15分鐘后,又上路追這輛卡車,但速度減小了1/3,結(jié)果又用兩小時才追上這輛卡車,求卡車的速度. 【分析與解答】本題是同地不同時追及問題,到追上時兩車所走距離相等,只是時間不同,速度不同,所以設卡車的速度為每小時x千米,驕車原來的速度為(x+30)千米/時,修理后的速度為2/3(x+30)千米/時,注意卡車共用時(2十1+1/4十2)小時,驕車行駛共用時(1+2)小時,所以可得方程為:2x+x+x/4十2x=(x十30)+2×2(x十30)/3,解得x=24.所以卡車的速度為24千米/時. 四.火車過橋問題 5.一座鐵路橋長1200m,現(xiàn)有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上橋到完全通過橋共用時50s,整列火車在橋上的時間為30s,求火車的長度和速度. 【分析與解答】火車過橋問題關鍵理解,火車過橋指火車全部過橋,即從車頭上橋到車尾必須離橋,則火車走的路程為橋長+車長;火車在橋上,指從車頭上橋到車頭就要離開時,則火車走的路程為橋長減車長,此題已知橋長,時間,可以一定的速度列方程,設火車的長度為x米,可得: (1200十x)/50=(1200一x)/30,解得x=300,(1200十300)/50=300,所以火車上300m,車速30m/s. 五.火車錯車問題 6.甲、乙兩列火車的長分別為144m和180m,甲車比乙車每秒多行4m,兩列車相向而行,從相遇到完全錯開需9s. (1)甲、乙兩列車的速度各是多少? (2)若同向而行,從甲車的車頭剛追上乙車的車尾到甲車完全超過乙車,需要多少秒? 【分析與解答】思考并理解,火車從相遇到完全錯開,等量關系為:兩車距離和=兩車車長和,兩車同向從車頭剛追上到完全超過乙車,等量關系為:快車距離一慢車距離=兩車車長和. (1)設乙車的速度為xm/s,甲車速度為(x十4)m/s,可得方程為9x+9(x十4)=180+144,解得x=16,x+4=20.所以甲車速度為20m/s,乙車速度為16m/s. (2)設需y(秒),方程為:20y一16y=180+144,解得y=81.所以需要81秒. 六.順流(風)、逆流(風)問題 7.一架飛機在A,B兩城市之間飛行,風速為20km/h,順風飛行需要8h,逆風飛行需要8.5h,求無風時飛機的飛行速度和A,B兩城市之間的航程. 【分析與解答】設無風時飛機的速度為xKm/h,依兩城市間距離一定可得方程. 8(x+20)=8.5(x一20),解x=660,所以8(x十20)=8.5(x一20)=5440,所以無風時飛機速度為660km/h,A、B兩城市距離為5440km.另外也可設兩城市距離為y千米,用無風時飛機的速度一定可得方程: y/8一20=y/8.5+20,解得y=5440,所以y/8一20=y/8.5+20=660. 8.某學生乘船由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丙地,共用了3h,已知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8Km/h,水流的速度為2Km/h,甲、丙兩地相距2Km,求甲、乙兩地間的距離. 【分析與解答】學生乘船由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丙地,丙地在什么地方,未知,所以應分丙地在甲、乙兩地之間與丙在甲地上游兩種情況分類討論,設甲、乙兩地間距離為xKm,①當丙地在甲、乙丙地之間時有,x/(8+2)十(x一2)/(8-2)=3,解得x=12.5:②當丙地在甲地上游時,有x/(8+2)十(x+2)/(8-2)=3,解得x=10,所以甲、乙兩地間距離為12.5km或10km. 七.上坡、下坡問題 9.家住山腳下的小強同學想從家出發(fā)登山游玩,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他獲得如下信息: (1)他下山時的速度比上山時的速度每小時快1Km;(2)他上山2h到達的位置,離山頂還有1Km;(3)抄近路下山,下山路程比上山路程近2Km;(4)下山用1h. 根據(jù)以上信息,他做出如下計劃:(1)在山頂游覽1h;(2)中午12:00回到家吃午餐. 若依據(jù)以上信息和計劃登山游玩,請問:小強同學應該在什么時間從家出發(fā)? 【分析與解答】在所有的'A×B=C'的關系中,若設出其中一個量(比如A),一般可用另兩個量中的一個量(或B、或C)建立等量關系,這時我們要仔細分析題中信息,用未知數(shù)A表示出關于B(或C)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B的代數(shù)式用C作等量關系列方程,表示出C的代數(shù)式用B作等量關系列方程,就本題來說,信息多,需要仔細辨別.若設上山速度為x千米/時,則下山速度為(x十1)千米/時,①用路程列方程,因上山2h到達的位置離山頂還有1千米,所以上山,山腳距山頂總路程為2x+1,由于下山用1h,但比上山路程近2千米,所以也可表示出山腳距山頂總路程為(x+1)×1+2,所以可得方程: 2x+1=(x+1)×1+2.解得x=2,所以上山速度為2千米/時,上山的路程為5千米,故計劃上山的時何為5÷2=2.5(h),那么下山的速度為3千米/時,因下山用1h,加上山頂游覽1h,那么這次登山游玩共用時2.5+1+1=4.5(h),所以出發(fā)時間為12時一4時30分=7時30分,也就是小強同學應該在7:30從家出發(fā); ②用速度作等量關系列方程,設山腳與山頂?shù)木嚯x為y千米,因為上山2h到達的位離山頂還有1千米,所以可表示上山速度為(y一1)/2,由于下山比上山近2千米且用1h,所以可表示下山速度為(y一2)÷1,后邊1省略,因有下山比上山速度每小時快1千米,可得方程: (y一1)/2=(y一2)一1,解得y=5,后邊的問題同樣可解,不再敘述. 八.封閉跑道問題 10.甲、乙兩人分別位于周長為400的正方形水池相鄰的兩個頂點上,同時開始沿逆時針方向繞池邊行車,甲在乙前方,甲的速度為50米/分,乙的速度為44米/分,求甲、乙兩人出發(fā)后幾分鐘第一次相遇. 【分析與解答】甲快乙慢且甲在乙前,等同于甲、乙相距300米甲追乙的追及問題.這樣分析之后就簡單多了.設出發(fā)x分甲、乙第一次相遇,依據(jù):路程差=300,可得:50x一44x=300,解得x=50,所以甲、乙兩人出發(fā)后50分鐘第一次相遇.還有一種兩人同地反面行走的情況,第一次相遇時,等量關系為:距離和=封閉跑道周長,與一般相遇問題類似,比較簡單. 九.數(shù)軸上動點運動問題 11.如圖,數(shù)軸上兩個動點A,B開始時所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一8,4,A,B兩點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數(shù)軸上運動,且A點運動速度為2個單位長度/s. (1)A,B兩點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在原點處相遇,求B點的運動速度. (2)A,B兩點按上面的速度同時出發(fā),向數(shù)軸正方向運動,幾秒時兩點相距6個單位長度? (3)A,B兩點按上面的速度同時出發(fā),向數(shù)軸負方向運動,與此同時,C點從原點出發(fā)向同方向運動,且在運動過程中,始終有CB:CA=1:2,若干秒后,C點在一10處,求此時B點的位置. 【分析與解答】不管是什么運動,無論是直線運動,曲線運動,上坡還是下坡等,我們抓住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具體分析不同的問題,找見不變的量,定能解決問題. (1)是相遇問題,時間相同,設B點運動速度為x個單位長度/s,B點運動時間=A點運動時間=8/2,所以可得8x/2=4,解得x=1,(若寫為8/2=4/x,則為分式方程,初一不要求,但我們也看出初一,初二知識的相關聯(lián)特點,所以說初一學好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初三以至后來的方程題好學的多了).所以B點運動速度為1個單位/s.想:時間相同,路程比=速度比,立馬知B點速度. (2)是類追及問題,只不過問的是A與B相距6個單位長度下的時間,由于A點運動快,所以有A點在B點左側(cè),與A點在B點右側(cè)兩種情況(分類討論).設ts時兩點相距6個單位長度,列方程為: ①當A點在B點左側(cè)時,2t一t=(4十8)一6,解得t=6. ②當A點在B點右側(cè)時,2t一t=(4十8)十6,解得t=18. 所以6s或18s時兩點相距6個單位長度. (3)有CB:CA=1:2這一條件,即CA=2CB,依此可列方程,設C點運動速度為y個單位長度/s,由于時間相同,可得: 2一y=2(y一1),解得y=4/3,(若不好理解,再引進一個輔助未知數(shù),設運動時間為m,則2m一ym=2(ym一m),同樣可得).當C點在一10處時,所用時間為10÷(4/3)=15/2(s),此時B點表示的數(shù)為4一1×15/2=一7/2. 以上是所作的行程問題的分類,有不完整的地方,同學們自己補充,任何人都不可能寫全,人類在進步,知識在發(fā)展,同學們只要多歸納,多總結(jié),掌握了基本的解題方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做一類通一片,切記重要的是自己歸納、總結(jié)! 感謝大家的關注、轉(zhuǎn)發(fā)、點贊、交流!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073-數(shù)學(大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