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她會不懂競爭,那樣他會不懂分享,總是因為擔心,你就給了孩子錯誤的指點。讓我們來了解父母們都給了孩子什么樣的交往誤區(qū),學會離開這些美麗的錯誤。 爸爸媽媽們往往以自身待人處世的方式,直接影響孩子參與社會交往的方式。有時候,是因為父母們還不夠了解孩子們學習交往的規(guī)律,有時候是因為父母自己在交往中的恐懼映射到了孩子身上,所以,著急和擔心的同時,就誤解并誤導了孩子正常的社交能力發(fā)展。 下面這些錯誤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經常發(fā)生的,父母們可要重視起來! 誤區(qū)1、把最好的寶貝拿出來與人分享,孩子才不會“獨”成“小霸王”,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事實:分享的是情感,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物品。 場景、“寶寶,給奶奶一口!”“哦,真是好孩子!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 分享是一種自然行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狀態(tài)的分享。 如果經常用語言“測試”孩子是否大方,卻是在扼殺孩子的分享意識。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于外人對這個孩子的評價是大方不摳門,而在于孩子能從分享這個行為中和他人構筑友善和諧的關系,體會到人與人良性交往中所擁有的快樂,從而達到心靈溝通的美好感受與滿足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家長這樣刻意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行為,孩子的誠心誠意得到的卻是一種被欺騙?D?D家長根本不吃,或者敷衍地吃一口,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對分享行為喪失愉悅感,破壞孩子正常的分享意識建立。如果家長想通過主動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識,就一定要讓孩子能從你的反應中,看到他分享行為的結果?D?D你感謝他的行為給你帶來的快樂。 場景:“寶寶,你是好孩子,把你最愛玩的小飛機給弟弟玩一會兒吧!你給他玩,媽媽才更喜歡你!” 分享不是把自己所有心愛的東西給任何人!孩子可能會和小朋友分享很多東西,但他最心愛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這并不阻礙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和完善。孩子有權選擇分享的對象、分享的物品和分享的時機。家長強迫孩子把最心愛的東西交出來,實際上會造成這樣一種后果:孩子對分享行為的誤解。孩子會依照家長的心理暗示一次次迎合、滿足家長的要求,喪失了分享的意義,而單純變成了家長對于孩子分享行為的一種臉面上的滿足。 誤區(qū)2、孩子不能受委屈,別人打他一定要還手,這樣將來才有競爭意識! 事實:競爭意識是人的本性之一,不需要特別的灌輸。 場景:“兒子,他搶你玩具,你為什么不還手?去,把它搶回來!” 競爭是一種客觀存在,在動物世界里,動物之間天生會懂得如何參與從覓食到求偶的各種競爭,同時自如地選擇在某種情境下與同類甚至異類競爭或者合作。競爭意識是人的本性之一,不需要特別的灌輸,過分的灌輸不僅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反而會起到破壞作用。 孩子有權自己決定是否上前去“搶”玩具,也有權決定以其他的方式解決自己面臨的狀況,這是他自己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決定的。同時,對一個心理架構健康和全面的孩子來講,他可以在交往中觀察雙方力量的對比,估算行動的結果,并最終決定是否采取行動。在這樣一次次的體驗中,他發(fā)展出主動的行動意識和良性的競爭觀念。家長主動地教孩子“出擊”,實質上是教給孩子暴力強勢。誰更暴力,誰就贏得玩具。 有些家長在競爭中備受壓力,甚至感覺到自己處于劣勢,才不自覺地把這種壓力轉移給了孩子。如果過分強調人與人的競爭關系,會降低孩子的競爭能力,甚至會讓孩子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不利于孩子正確地認知社會、建立與他人的友善、對社會的友善和信任,妨礙孩子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參與良性競爭。 誤區(qū)3、打人不是好孩子。 事實:打人有時是沒把握好的“表達”,有時是為了正當防衛(wèi)。 場景:“才兩歲的孩子,你怎么就學會打人了?”“妹妹不哭,哥哥打人不是好孩子!” 2、3歲的寶寶,語言的流暢表達滯后于他們的心理活動和邏輯思維,這個階段孩子如果遇到某些急于表達的事情,就會大量動用動作語言。這就是成人有的時候覺得他們相互"打起來"了,可他們自己無所謂的原因,在他們看來,這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很多幼兒并沒有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很嚴重的"冒犯",或者沒有認為自己被嚴重地"冒犯"了。嬰幼兒常常分不清輕輕拍和暴打的力度,把握不好輕吻和咬人的感覺,也不能預見突發(fā)動作的后果,所以這些動作語言的交往也往往會造成傷害,很多情況下受到傷害的小孩子也會很疼、會哭。 這個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相應的語言表達方式;對于被傷害的孩子,在安慰他的同時,告訴他為什么發(fā)生這種情況,這樣才能讓孩子理解同伴的行為,消除可能帶來的心理傷害。 場景:“這孩子總是在外面打其他小朋友,搞得我們既沒有面子又提心吊膽,我沒少說他,甚至也打過他,可是為什么一點效果都沒有?”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免不了要面臨打人和被打的情形,特別是男孩子,他們自身的荷爾蒙決定了他們更主動地用動作方式來解決沖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充分體會到自己的行為和所要承擔的后果之間存在的關系,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建立責任感的很重要的成長過程。 如果家長教育孩子“打人是錯誤的不好的行為”,而家長卻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往往會用同樣的暴力方式來處理和同伴的關系,因為他從自己的生活中可以體會到這種方式帶來的“效果”。 同時,家長也應該避免下面一些方式的說教: 看看!怎么把小朋友打流血了?!打壞了怎么辦?--寶寶得到的信息就是,可以打,但不能打流血。 打人不對;打人不是好孩子!?。阍诟嬖V孩子,主動采用動作做正當防衛(wèi)是不可以使用的。 不能隨便打人?。。@句話等于沒說,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隨便,什么是不隨便? 你不能主動打人,但別人要打你,你就打回去?。。Y果往往是,你的孩子最愛主動出擊。因為他不能在別人動作的瞬間,判斷這個人是不是要打他,所以他往往會在瞬間先出手。 誤區(qū)4、大孩子一定要讓著小孩子,學會謙讓是一種風度,是長大的表現。 事實:謙讓首先要有理。 場景:“寶貝兒,弟弟比你小,你讓著他,讓他先玩!” 年齡小并不意味著可以不講道理,年紀小并不是特權。在這個時刻如果家長對自己的寶寶說要讓著小的,就意味著你指引著他不用講道理,只比年紀。家長的解釋是否意味著,今天這個孩子比你的年齡小,所以他可以任意行為,明天你的孩子遇到比他大的孩子,也可以隨便隨心所欲?因為那個大孩子應該“讓著”小的啊。其實無論謙讓還是爭取,都應該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首先要“有理”。 誤區(qū)5、孩子見人一定要打招呼,這是起碼的禮貌。 事實:你可能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場景:“我這孩子太不象話了!見到我同事,怎么讓他叫人他都不叫,提醒他做個要做禮貌的孩子,他還是無動于衷,真害的我沒面子!” 家長的面子就那么重要嗎?在你逼迫孩子叫人的同時,有沒有想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呢?當眾提醒他要做個有禮貌的孩子,是否意味著他其實是個“不講禮貌的壞孩子”呢?禮貌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禮貌的形成更應該是一個對等的行為。有多少成人在見到孩子時,主動打招呼呢?成人的行為,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想讓孩子主動與成人打招呼,首先是將自己的孩子隆重地介紹出來,讓對方能夠平等的接受孩子,主動和孩子交流。在帶孩子外出遇到熟人時,在近距離打招呼前可小聲提醒孩子注意禮節(jié)。如果孩子當時沒有打招呼,如認為必要,請在事后再與孩子溝通。 http://baby.sina.com.cn/edu/12/2103/2012-03-21/0818202509.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