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夏日的午后,孩子在一塊白板上利落地涂鴉。他畫了擦,擦了又畫,口里描述著他所理解的世界。到第三幅,他依次畫了波浪,山,房子和一個球。然后轉(zhuǎn)身,看了看我和奶奶,比劃著說: “地球轉(zhuǎn)呀轉(zhuǎn),海浪一波又一波,然后,火山爆發(fā)了,恐龍就不見了,它們就去了博物館……” “哦”,我嘆道,原來孩子對世界的理解這樣完整! 我曾在不同時期告訴他:恐龍滅絕,因?yàn)榛鹕奖l(fā),地球自轉(zhuǎn);還告訴過他,自然博物館有恐龍化石。結(jié)果,孩子自己把這些零碎的知識,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他對自己的“畫作”似乎挺滿意,又自我欣賞了一會,然后樂呵呵地投入到其他的玩樂中。 眼前的情景,讓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話“大制不割”,——是否每個孩子對世界的理解都是這樣的完整而圓滿?孩子越小對世界的理解越是如此,反之,則越是碎片化的? 這句“大制不割”發(fā)現(xiàn)于這本美學(xué)書中,而不是原著中。翻看原書,是在二十八章。一些好的書和篇章,或許就是這樣,在尋尋覓覓中又有新知。 在別處看到一段評畫的文字: 問:你怎樣判斷一幅好畫? 答:如果你記得,并一直記得畫里的圖像,那就是一幅好畫。此外,如果你重復(fù)地看一幅畫,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那便是一幅好畫。【弗蘭西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 摘自陳丹青《紐約瑣記》】 這樣的方式,用來評價一本書,大概也一樣適用吧。 2016年8月 中國美學(xué)十五講 游魚之樂 朱良志 一 莊惠哲學(xué)都是為了“存雄”——如何克服人的渺小而同于天地之廣闊。莊子認(rèn)為,心想其大,而愈見其小。莊子強(qiáng)調(diào)無用之用,是謂大用,其實(shí)是要救人于目的論的束縛之中。 莊子的“大”是“無際”的世界,他總是說游于“無窮之門”、“無何有之鄉(xiāng)”,不是說飛得遠(yuǎn),而是性靈超越。尼采說:“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園等待著你?!弊髯杂芍蔚男撵`,一無依傍,無所期待,自能成其大。 “大”在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中,就是“與物為量”,不以大為大、以小為小,泰山不獨(dú)大其大,毫毛不獨(dú)小其小。泰山、毫毛獨(dú)立自在,在在皆適。 莊子將“以物為量”的哲學(xué)概括為“秋水精神”。董其昌有詩云:“曾參《秋水》篇,懶寫名山照?!眳⑼噶恕肚锼返牡览恚蛻械萌懨綀D。有名山,就有無名之山;有有名、無名,就有美與不美,就以分別心去看待世界。秋水精神,是一種平等精神。 沈周有題畫詩云:“高木西風(fēng)落葉時,一襟蕭爽坐遲遲。閑披《秋水》未終卷,心與天游誰得知。” 像阮籍的“大人先生”、劉伶“幕天席地”的“酒德”,蘇軾“縱一葉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心靈超越,都是一種“大”。其中顯然具有道家的哲學(xué)氣質(zhì),這是頗富中國特性的美學(xué)觀點(diǎn)。
二 老子說:“大制不割。”這是一個與“大巧若拙”、“大成若缺”一樣對中國美學(xué)藝術(shù)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的觀點(diǎn)。 《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大制不割?!?/span> 老子并非強(qiáng)調(diào)原始和諧,而是要以自然取代人為,以純樸代替造作,以空靈而無邊際的心靈涵泳天下的美。 《莊子》內(nèi)篇最后一篇是《應(yīng)帝王》,其中最后一段說了一個故事,我以為帶著總內(nèi)篇之成的意思。南海的帝叫倏,北海的帝叫忽,中央的帝叫渾沌,倏和忽常跑到渾沌那里去玩,渾沌待他們很好。倏和忽決定報答渾沌,他們商量道:“人有七竅,能看、聽、吃、聞,但混沌沒有,我們就嘗試為他鑿七個洞吧。”他們每天鑿一竅,七天后,渾沌被鑿死了。 這個故事意味深長。郭注以“為者敗之”求解,可謂一語中的。有為、機(jī)心,都是美的破壞者,而質(zhì)樸、無為的境界,才是大全、至美的境界。 三 聯(lián)系另一個概念“愛”來看,惠子和莊子這兩位哲學(xué)家都被稱為“泛愛萬物”,但“愛”的方式卻有不同,一是以理性去愛,一是以詩意去愛。正因此,我以為,莊子游魚之樂,并非“移情于物”,而是“忘情融物”。 中國美學(xué)有以莊子為代表的虛靜理論,其起點(diǎn)就是虛闊心靈、滌蕩塵埃、以不沾一絲的心靈進(jìn)入妙悟的狀態(tài),“虛則靜,靜則動”。蘇軾有詩云“靜故了群動,空能納萬境”,就是對此的概括。
在詩意的境界中,以純?nèi)坏男撵`融進(jìn)入世界,不以“他在”而以“自在”與萬物相融相即。莊子把它叫做“忘適之適”,禪宗把它叫做“非喜非樂”。于此可以看出中國人思想中超越一般情感悲喜的傾向。 莊子的哲學(xué)不是“物皆著我之色彩”,而是“物皆無我之色彩”。莊子不是冷然于扁舟孤海中人,而是在相忘于江湖中獨(dú)守天真。” 四 “游魚之樂”乃至莊子的整個思想體系,都在強(qiáng)調(diào)一種自由的品格。他的游,是生命的游戲,是人在與真實(shí)的性靈做游戲,“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釋放人的生命價值,追求真正的意義世界。如黑格爾所說,美的概念帶有自由和無限。 莊子說:“生者,德之光也?!泵總€人的生命都是一盞燈,都有自己的光芒。純粹的體驗(yàn)?zāi)苓_(dá)到“朝徹”——朝陽初啟的境界,站在濠水的橋上,一縷朝陽正從莊子心空中升起。 <宋> 虎溪三笑圖 儒者陶淵明、道士陸靜修去廬山看望高僧慧遠(yuǎn),慧遠(yuǎn)送客,談笑間,不覺破了自己所定的送客不過虎溪之例。三教原本相融。
一花一葉集 個人讀書筆記 《啟蒙篇之三·游魚之樂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