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外丹術的源流

 法天地道自然 2018-06-25

 


以“成仙”為最終目的來講,外丹與內丹的宗旨是相同的,但兩者的修煉方法不同。外丹是通過服食一定的藥物,并配合修煉而達到最終目的,內丹則完全通過內煉的方法達到目的。內丹術為人所知是在隋唐之際,《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于隋開皇年間(581600)居住于羅浮,“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這是有文字記載的內丹術的開端,或者可以認為從此時起內丹術正式登上了道教的舞臺,也有人認為這個時間也是外丹術衰落的開始。但從《道藏》中所遺的記載來看,外丹術的衰落,包括內丹術的興盛實際上比上述所說的隋代開皇年間(581600)要晚得多。

外丹燒煉也稱地元丹法。地元丹法分為黃白點金術與煉制丹藥術兩種。黃白點金術就是采取礦物質,用來燒煉黃金白銀,以充修道之資,因為修道過程中是需要費用的。煉制丹藥術是通過各種秘法,燒煉成丹藥,用來服食,而達到延年益壽,或者成仙的目的。

 

一、成熟的外丹術起源于西漢

外丹術可能起源較早,但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外丹術,出現于漢代的漢武帝時期?!妒酚洝し舛U書》說:

 

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倬陨显唬骸办粼顒t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于是天子始親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

 

又據陳國符先生考證,西漢末、東漢初就有《太清金液神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等經書出現,這是外丹術理論成熟的標志。從上述情況來看,我們認為外丹術受到關注,并在全國興起的時間是西漢。

 

二、丹經之祖——《周易參同契》

繼西漢末外丹成熟的理論出現后,東漢中后期又出現了一本非常重要的煉丹經書,即魏伯陽撰寫的《周易參同契》?!吨芤讌⑼酢繁环Q為萬古丹經王,它是內丹與外丹共同的經典?!吨芤讌⑼酢返淖髡卟]有直接屬名,而是在書的最后寫了一節(jié),既寫了自己的經歷,又用廋詞(即一種隱語的方法,類似猜迷)隱入了自己的姓名,其詞說:

委時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與鬼為鄰?;味?,淪寂無聲。百世一下,遨游人間。敷陳羽翮,東西南傾。湯遭阨際,水旱隔并??氯~萎黃,失其華榮。各相乘負,安穩(wěn)長生。


委與鬼為鄰為“魏”;百世一下為“白”,遨游人間為“亻”,合則為“伯”;“湯”遭旱而無水,則為“昜”,“阨”之際,際即邊,阨之邊為“阝”,“阝”與“昜”合為“陽”;“柯”失其華容,則去木為“可”, “可”相乘為“哥”,負為“欠”字,則合而為“歌”。四字相合為“魏伯陽歌”。

《周易參同契》歷代作注者很多,隋唐時期外丹術盛行,唐代出現的托名漢陰長生的《周易參同契陰長生注》、《道藏》容字號《周易參同契無名氏注》(據陳國符先生考證,上述兩書均為唐代注本,今從其說)都將《周易參同契》作外丹經書解。五代時期內丹已經較為成熟,五代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秉承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本義,只講修丹的原理,并不偏重于內丹或外丹,或者說同時以內丹外丹共同的原理為《周易參同契》作注,故后人以為彭曉的注本最契合魏伯陽的原意。它融合內外丹學的注釋,可以為后世內丹或外丹學者所同時接受和發(fā)揮,從而使彭曉的注本成為眾多注本中最受人關注的一個注本。

兩宋以后,內丹學盛行,外丹衰落,故兩宋以后的《周易參同契》注本都作內丹解,宋代有儲華谷注《周易參同契》三卷,抱一子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等,元代全陽子俞琰《周易參同契發(fā)揮》,上陽子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等,明代有陸西星《周易參同契測疏》,清代有陶素耝《周易參同契脈望》,等等。

 

三、葛洪所倡的金丹大道

據陳國符先生考證,《黃帝九鼎神丹經》東漢末在江東流傳,張陵和左慈都得其傳承。

張陵即五斗米道創(chuàng)始人,由于張陵自稱天師,故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張陵傳其子張衡,張衡傳子張魯,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后歸降曹魏,并舉家遷往中原,天師道遂在中原傳播。天師道又號“正一”。南北朝時期已有此稱呼,唐朝以來更盛?!度莆摹分休d唐玄宗稱“后漢張?zhí)鞄?,教達元和,德宗太上,正一之道,幽贊生靈”。宋代,宋徽宗于大觀二年(1108)冊封張陵為正一靖應真君,此后多次加封均有“正一”道號,故天師道又稱為正一道。

左慈字元放,收葛玄為徒,葛玄字孝先,得道后稱太極葛仙翁。葛玄收鄭隱為徒,鄭隱字思遠,收葛洪為徒,葛洪又拜鮑靚為師,鮑靚非常欣賞葛洪,并將女兒嫁給葛洪。葛洪傳海安君,海安君傳葛巢甫,葛巢甫開道教靈寶派,并追溯葛玄為靈寶派祖師。

上述傳承中的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一位著名的醫(yī)藥學家和煉丹家。2003年抗非典的中藥藥方就有四個取自葛洪所撰的《補輯肘后方·上卷·治內病第十三》,其中的黃連解毒湯可以說是葛洪首創(chuàng)的藥方。歷史上一般都把葛洪看作是神仙家。葛洪一生提倡神仙思想,并把外丹作為實踐神仙思想的途徑。他關于神仙和外丹的思想都保留在其著作《抱樸子內篇》中。

《抱樸子內篇》共20篇,是魏晉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晉道教理論、方術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今人王明先生的《抱樸子內篇校釋》是《抱樸子內篇》最佳校釋本,研究《抱樸子內篇》必由此書入手?!侗阕觾绕分饕獌热萦袃蓚€,一是神仙理論?!墩撓伞贰ⅰ秾λ住?、《至理》、《塞難》、《辨問》等篇,用大量的理論和事實來論說神仙的存在及可學。神仙不僅存在,且有等級之分。按葛洪的理論,神仙分為三級,即天仙、地仙、尸解仙,“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1]

葛洪的成仙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成神仙就要“積善立功”。他說:“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2]又說:“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若不服仙藥,并行好事,雖未便得仙,亦可無卒死之禍矣。吾更疑彭祖之輩,善功未足,故不能升天耳?!?/span>[3]內丹修煉有“修德通真論”一說,與積善功而成仙的含義相近,從這里可以看出外丹和內丹的一個共同之處,即修煉是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并不是僅靠一品神藥,或一個修煉的方法就能成功的。修煉不但是煉身體,還要修功德,才能修煉有成。

《抱樸子內篇》第二個主要內容是仙道方術。葛洪最推崇的方法是外丹的冶煉。葛洪對其他的養(yǎng)生修道方法如行氣、房中、法術等進行了總結和批判,提出金丹大藥才是成仙的根本方法。他在《金丹》篇中記載有丹法無數,而功效各不同,有的可延年,有的可治病,而最上品之丹可以成仙,共有九種。他說:

九丹者,長生之要,非凡人所當見聞也,第一之丹名曰丹華;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第三之丹名曰神丹;第四之丹名曰還丹;第五之丹名餌丹;第六之丹名煉丹;第七之丹名柔丹;第八之丹名伏丹;第九之丹名寒丹。凡此九丹,但得一丹便仙,不在悉作之,作之在人所好者耳。凡服九丹,欲升天則去,欲且止人間亦任意,皆能出入無間,不可得之害矣。

 

《抱樸子內篇》尚有《遐覽》一篇,記述了葛洪收藏或聽聞其名而未收藏的書籍名錄,勾勒出了當時道書存世的大體情況?!跺谟[》共著錄道書261種,1299卷。其中符56種,620卷?!跺谟[》收入的道書內容龐雜,涉及到了外丹黃白術、導引吐納、房中、藥學、占卜、符咒等。

 

四、南北朝時的外丹術——靈驗與失敗共存

南北朝時,帝王將相都熱衷于煉丹和服食,不過煉丹成后,有驗有不驗。

《魏書·釋老志》載:“天興(398404,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號)中,儀曹郎董謐因獻服食仙經數十篇,于是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煉百藥,封西山以供薪蒸,令死罪者試服之,非其本心,多死無驗?!?/span>

著名的道教人物,被稱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也曾為梁武帝煉丹,則靈驗,當然這個靈驗不是成仙,而是有延年益壽的效果?!赌鲜贰る[逸傳》載:“弘景頗即得神符秘訣,以為神丹可成,而苦無藥物。帝給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后合飛丹,色如霜雪,服之體輕。及帝服飛丹有驗,益敬重之。”

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的深入,對丹藥的毒性有了認識?!侗笔贰に囆g傳》載有丹成而不敢服的情況:“有張遠游者,文宣時,令與諸術士合成九轉金丹。及成,帝置之玉匣云:‘我貪人間作樂,不能飛上天,待臨死時取服。’”

 

五、隋唐的外丹術——皇家支持下的藥用外丹術

隋唐以后,外丹黃白術發(fā)展到極盛的時期,但也在盛況空前中孕育著外丹術的衰落,而內丹術也在此時興起。

唐代皇帝供養(yǎng)了一批專門為皇宮煉制丹藥的道士,稱“供奉山人”,是唐代外丹術盛行的主要原因。唐代制煉藥金的黃白術也盛行,藥金不僅可以充當貨幣,而且有西域所來的商人定購,用以外銷。

唐代所出的外丹著作很多,有陳少微撰《靈砂七返篇》、《九還金丹篇》;楚澤編《太清石壁記》;托名鄭思遠撰的《真元妙道要略》等。還有專門記述煉丹藥物的專著,如《金石薄五九數訣》、《白云仙人靈草歌》、《丹方鑒源》等,晚唐梅彪撰《石藥爾雅》是其中的佳作,針對煉丹中藥物之隱名、異名、一物數名、一名數物等混亂現象予以清理,成為道教煉丹文獻中的重要工具書。

在唐代,外丹不僅僅被用來作為羽化登仙的唯一用途,也是治病的一種方法。被稱為藥王的唐代道士孫思邈于大業(yè)(605618年間所制“太一神精丹”,是世界醫(yī)學史上最早使用砒霜治瘧疾的良方,比歐洲用同樣的方法治療瘧疾早了1000多年?!短迨谟洝酚涗浟酥谓臧_、內癰的丹方。唐末《通玄秘術》總結了27個用于濟世療疾、辟寒除暑、絕谷休糧、取箭拔鏃的丹方。

唐朝21個帝后(唐代共20帝,加則天皇后為21人)中,迷戀金丹服餌術者至少有11個,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死于服食外丹的皇帝有太宗、憲宗。因煉丹藥不當而導致唐帝死亡而遭杖殺或流放的道士有柳泌、趙歸真、軒轅集等。

雖然有因丹藥死亡的人,但一味地認為外丹毫無益處只會害人,也不符合唐代煉丹服食的客觀情況。如果沒有益處的話,就不會有這么多唐代皇帝崇信煉丹了。在唐代十一名服食外丹的皇帝中,也只有兩位直接死于服食外丹。唐玄宗長期醉心服食外丹,不但沒有被毒死,而且以高壽而終。此外,還有唐文宗服用丹藥后病情得到控制的例子。

據《通鑒》卷二四四,大和七年(833)十二月條載:“庚子,上始得風疾,不能言。于是王守澄薦昭義行軍司馬鄭注善醫(yī),上征注至京師,飲其藥,頗有驗,遂有寵。”給文宗治病的鄭注,“自言有金丹之術,可去痿弱重膇之疾”[4]。文宗服食了鄭注合煉的金丹,不但沒有像其他帝王一樣被毒死,病情似乎還有所好轉。這為我們重新審視唐諸帝迷戀服餌養(yǎng)生,提供了新的視角,說明只要丹藥煉制得當,還是具有治病療疾的功效的。

從唐代服食外丹的總體情況來看,外丹的服用已經與益壽和治病結合起來了。魏晉時期純以成仙目標的外丹術,到唐代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變化。唐代《通幽訣》說:“氣能存生,內丹也;藥能固形,外丹也?!币簿褪钦f,在唐代修道之人關注的是修道的效果,而并不在意修道的方式是內煉或是服食,而是把內丹和外丹都作為修道的手段。正是基于這種思想,內練方術從此時悄然興起。于是出現了一些內外丹雙修的修煉者,張果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張果生卒年不詳,新舊《唐書》有傳,其活動主要在北岳恒山,往來于汾河和山西之間。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召見,張果顯示了他的異術而得到崇信。在京師一段時間后,張果肯請還山歸隱,得到玄宗允許,封其為銀青光祿大夫,并號通玄先生?!兜啦亍范瓷癫勘娦g類收入了張果的外丹著作《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詳細討論了外丹冶煉的藥物、火候及方法。張果還流傳有一些內煉和內丹著作,《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收有《太上九要心印妙經》,《云笈七箋》收有《張果先生服氣法》。唐代如張果之類的內外丹雙修者尚有蘇元朗、孫思邈等。內外丹雙修的修煉者的出現是外丹在唐代開始衰落,由顯轉隱的標志,而專事內煉或內丹的修道者在此之后不斷涌現。

 

大國崛起(精華圖文版全八冊)

作者:中央電視臺《大國崛起》節(jié)目組 編著

當當 廣告
購買

六、外丹術的衰落和內丹術的興盛

司馬承禎是主張內煉的重要道教人物,其《坐忘論》是一部著名的內煉經書。唐末五代時期較早出現的內丹家和內丹著作,當是崔希范和他的《入藥鏡》。

最著名的有鐘離權和呂洞賓兩人,其實后世絕大多數內丹家的師承追溯上去,都會追溯到鐘呂兩人身上,以至于有道教學者認為:“今文獻中留下姓字的兩宋內丹修煉者約百人,其師派多數可溯源于鐘離權、呂洞賓。兩宋內丹無疑以鐘、呂一系為主流,南宗與全真道皆源于鐘、呂?!?/span>[5]由此可見,鐘呂幾乎是內丹的總源頭。

南宋后至清代,內丹派別紛呈,主要的是東、西、南、北、中五派,另有伍柳派和隱仙派等。

南派為北宋張伯端開創(chuàng),又稱金丹南宗,在諸家之中開創(chuàng)最早,其丹法倡導先命后性,有清修法和陰陽法兩套傳承系統(tǒng)。北派為金代全真道王重陽所創(chuàng),丹法為清修,倡導先性而后命。內丹中派由清代黃元吉所創(chuàng),而上溯思想淵源于元代道士李道純,以“守中”為丹法要訣。內丹東派為明代陸西星所創(chuàng),倡導陰陽雙修丹法,適宜夫妻雙修雙成。西派由清代道光年間李西月所創(chuàng),也傳陰陽雙修丹法。

伍柳派由全真龍門派弟子伍守陽在明末所開創(chuàng),為清修丹法,清代柳華陽對伍氏丹法進行整理和發(fā)展,后世稱其為伍柳派。

明代道士張三豐,自稱其丹法傳自火龍真人,稱為隱仙派,其訣法采陰陽雙修和清修派之長。

 

七、最后一位外丹實踐者——陳攖寧先生

在本節(jié)最后,我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們的觀點,就是外丹與內丹的關系是顯隱,雖然內丹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大行其道,外丹的顯學的地位完全被內丹所取代,但千年以來,外丹的實踐并沒有完全消失。根據文獻可以找到的最后一位外丹實踐者是生于清末,卒于1969年的陳攖寧居士。他是那個時代修道理論和實踐研究的代表人物,曾在新中國成立后擔任過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他對修道的最主要貢獻是提出了“仙學”的概念,并對內外丹以及道教的扶乩進行了實踐。我們將用陳攖寧實踐后的感想作為本書對外丹實踐的看法。

陳攖寧(18801969),字子修,祖籍安徽懷寧。據其自述,其師父共有五位,北派二位,南派一位,隱仙派一位,儒家一位。他在道教全真龍門派為第十九代居士,道號圓頓。19121914年,陳攖寧曾花三年時間通讀了《道藏》,成為中國少數幾個通讀《道藏》的學者之一。陳攖寧的理論著作主要保留在1933年創(chuàng)立的《揚善半月刊》和1939年創(chuàng)立的《仙道月報》中。1953年被聘為浙江文史館館員,19574月,中國道教協(xié)會成立,陳攖寧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196111月,當選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自此,陳攖寧長駐北京白云觀,直至去世。

陳攖寧關于修道思想主要是提出了“仙學”的概念。他說:“我等今日是研究仙學,不是弘揚宗教”,“儒教釋教道教而外,尚有仙教;理學佛學玄學而外,尚有仙學?!?/span>[6]我國自漢代以來就有“神仙家”一說,陳攖寧的“仙學”與之相近,認為仙學是宗教以外的一門學術,是一種養(yǎng)生修道而后成仙的實踐,并認為“所謂仙學,即指煉丹術而言,有外丹、內丹兩種分別?!薄巴獾づc內丹,一個是在爐鼎中燒煉的,一個是在人身內變化的。”[7]他認為:“古來仙學精華,就寄托在煉外丹功夫上。后世學者因外丹功夫手續(xù)麻煩,非尋常所能做到,遂改從自己身中精氣神下手,名為內丹。雖此內丹易于入門,但其功效稍嫌薄弱。”[8]在陳攖寧看來,外丹的效果是好于內丹的,但外丹的冶煉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并要有很大的地方作為煉丹的場所,所以外丹的修煉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后盾,這并不是絕大多數人能夠得到的條件,所以外丹的式微是情理中的事。

陳攖寧經過多年的求師訪道,又經過數年的資財積累,從1922年開始,聯(lián)合四位道友鄭鼎臣、黃邃之、謝季云、高堯夫,曾進行了長達10年的外丹黃白術實踐。但由于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不得不從原住處遷出,以至于藥材散失,同志流亡,外丹實踐以中途中斷而吿終。陳攖寧在對其10年的實踐作的總結中說:“費十載光陰,并千百次試驗之結果,只有兩句話可以奉吿:‘紅銅確能變?yōu)榘足y,但不免于虧本’。在外國人眼光中,或認吾輩為‘破天荒’的發(fā)明家,而在吾輩自己觀之,則認為失敗耳?!?/span>[9]這是因為“古人原料又賤,故能以點金術充實道糧。吾輩在上海生活開支,每月動輒需數百金,而材料起碼需一、二千金方能辦到?!?/span>[10]

但陳攖寧于實踐后有了對外丹的新認識:“惟以多年苦心,并千百次之實驗,證明古神仙所遺各種外丹口訣,確有可憑,決非欺罔。庶幾不致被一般空談心性、賤視物質之假道學先生所迷惑,是則萬分不幸中之一大幸耳!”[11]

 


[1]《抱樸子內篇》卷二《論仙》

[2]《抱樸子內篇》卷三《對俗》

[3]《抱樸子內篇》卷三《對俗》

[4]《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十九》

[5]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下冊第613頁。

[6]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頁。

[7]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頁。

[8]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頁。

[9]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頁。

[10]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頁。

[11]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頁。

本公眾號文章精選:

唐代鄧紫陽與北帝派

初識道教云篆——以五方鎮(zhèn)墓真文為例

南宋禇伯秀及其《南華真經義海纂微》

“靈曜郭真君”——郭文小傳

隨時起卦、占卦之外應與不卜而知未來——善為占者不卜解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