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一)椎間孔擠壓試驗(crushing test of interver tebral foramen)
又稱“頭頂加壓試驗”、“斯布靈試驗”。病人取坐位,頭部微向一側偏斜;檢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將手按于其頭頂部向下加壓,若該側上肢發(fā)生放射性疼痛,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提示頸椎病存在。
(二)頭頂加壓試驗(pressing test of vertex)
即“椎間孔擠壓試驗”。
(三)拉斯特征(Lust sign) 病人取自由體位,檢查者觀察其體姿,見其常用手托著下頦或頭部,使頭部保持于向前微傾姿勢,即為此征陽性。本征主要見于頸椎結核。
(四)杜加斯征(Dugas sign)
又稱“肩內(nèi)收試驗”、“搭肩試驗”、“杜加斯試驗”。肩關節(jié)脫位的主要檢查方法之一。①病人屈曲患側肘關節(jié),手掌搭于對側肩部,若該肘關節(jié)內(nèi)側不能貼于胸壁,則為陽性。②病人屈曲患側肘關節(jié),并使其同側緊貼于胸壁上,若患側手掌觸不到對側肩部,亦為陽性。本征陽性可診斷肩關節(jié)脫位。
(五)梳頭試驗(test of combing)
囑病人用患側上肢作梳頭動作,若上肢肩部出現(xiàn)疼痛、運動障礙或不能運動,即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提示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可見于肩關節(jié)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肩關節(jié)周圍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肩關節(jié)韌帶撕裂、肩關節(jié)囊粘連、三角肌下滑囊炎、臂叢神經(jīng)麻痹、腋神經(jīng)麻痹、乳腺癌根治術后、腦部疾病或外傷以及頸部外傷性高位截癱等。
(六)方肩(square shoulder)
又稱“平坦肩”。肩關節(jié)及其肌肉病變的體征之一。囑病人脫去上衣,兩上肢自然下垂。檢查者從其正面或后面觀察肩的外部形態(tài),見其肩部失去正常圓形膨隆的外觀,而如削平成直角,則為方肩。本征可見于肩關節(jié)脫位及肩肌萎縮。
(七)肩關節(jié)外展試驗(abduction test of shoulder joint)
囑病人脫去上衣,取站立位,一側上肢做緩慢外展至上舉活動,若在某一角度出現(xiàn)疼痛或疼痛加重,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表示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組織有病變,多見于肩關節(jié)脫位或骨折、肩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粘連、三角肌損傷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岡上肌損傷或岡上肌腱炎以及鎖骨骨折。本試驗陰性表示病人肩部痛系內(nèi)臟疾病反射痛。
(八)三角試驗(triangle test)
病人取端坐位,檢查者仔細觸膜其肩峰、肱骨大結節(jié)、喙突,并觀測三者的相對位置。正常時這三個骨性突起形成等腰三角形,若發(fā)現(xiàn)該三角形的形狀發(fā)生改變,則為三角試驗陽性。陽性可見于肩關節(jié)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肩峰骨折和喙突撕脫性骨折。
(九)科德曼征(Codman sign)又稱“肩部壓痛”。
病人坐位,檢查者站于其背后,一手握住其肘部,旋轉肱骨和肩關節(jié);同時,另一手放在病人肩上,拇指在后,四指在前,用食指在肩峰下方前后依次觸摸按壓,若在某處出現(xiàn)壓痛點,則為本征陽性。常見于肩周炎、岡上肌損傷、岡下肌或小圓肌的損傷或肌腱斷裂、肩胛下肌損傷以及肱二頭肌腱鞘炎。
(十)翼狀肩胛(winged scapula)
病人站立位,兩臂自然下垂。如見其一側或兩側肩胛骨的脊柱緣和下角明顯翹起,不能平伏于胸壁上,狀似鳥翼,即為翼狀肩胛。此畸形在兩臂前推時最為顯著。如囑病人面向墻壁站立,兩上肢平伸向前,或兩手掌抵觸墻壁并用力向前推時,肩胛骨呈翼狀豎起更明顯。本征可見于前鋸肌無力或癱瘓、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和進行性肌萎縮。
(十一)高位肩胛骨(high scapula)
又稱“肩胛抬高畸形”、“斯撥浪溝畸形”。為肩胛骨畸形體征 。囑病人脫去上衣,取立正位,檢查者從其背側觀察兩肩部形態(tài),若一側(或雙側 )肩胛骨短小、位置明顯升高、肩胛胸壁運動受限,即為高位肩胛骨。本征提示肩胛骨先天性畸形,多為單側。若為雙側應注意伴有的先天性脊柱畸形。
(十二)臂叢神經(jīng)拉伸試驗(drawing test of brachial plexus)
又稱“牽拉神經(jīng)試驗”、“拉塞格試驗”。囑病人取坐位,頸部屈曲。檢查者一手放于其患側頭部,另一手握住其患側腕部,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推拉,若上肢感到麻木并有放射痛,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表示頸肩部痛是由于臂叢神經(jīng)病變累及而引起的,主要見于累及臂叢神經(jīng)的疾患,如頸椎損傷、頸椎結核、化膿性疾患、先天性畸形、腫瘤壓迫或侵及臂叢、強直性脊椎炎、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及手術損傷等。
(十三)伸肌緊張試驗(tension test of extensor muscle)
囑病人屈腕、屈指。檢查者一手壓于其各手指的背側做對抗,同時讓病人強力伸腕、伸指。此時,若其外上髁處疼痛,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是肱骨外上髁炎的特有征象。
(十四)屈肌緊張試驗(tension test of flexor)
囑病人伸肘、屈腕、握拳,手背貼在檢查桌上。檢查者手壓于其拳之掌面,與其屈腕動作相對抗,使其前臂屈肌群更為緊張收縮。若肱骨內(nèi)上髁處發(fā)生疼痛,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是肱骨內(nèi)上髁炎的特有征象。
(十五)雅加森征(Yargason sign)
又稱“肱二頭肌長頭緊張試驗”。囑病人屈曲肘關節(jié),并同時使前臂外旋,若肱骨結節(jié)間溝處疼痛,則為雅加森征陽性。本征陽性是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的特異征象。
(十六)肘直線(straight line of elbow)
又稱“修特線”。讓病人伸直肘關節(jié),檢查者觸摸其鷹嘴及肱骨內(nèi)、外上髁三個骨性突起。正常人的三個骨性突起在伸肘時為一直線,檢查時應注意直線關系是否破壞。肘直線關系被破壞可見于肱骨髁部骨折、鷹嘴骨折移位和肘關節(jié)后脫位。
(十七)伸肘試驗(test of elbow extension)
病人坐位或站立,一側臂上舉,手掌放在頭頂上,然后讓其作主動伸肘動作。若病人不能主動伸肘,或伸肘時可引起該臂疼痛(拜克爾Bikbls征),即為試驗陽性。本試驗陽性可見于肘關節(jié)后脫位、鷹嘴骨折及橈骨小頭半脫位等,還可見于臂叢神經(jīng)炎、腦膜炎和進行性營養(yǎng)不良癥等。
(十八)肘內(nèi)翻與肘外翻(cubitus varus and cubitus valgus )
囑病人脫去上衣,取站立位,肘關節(jié)伸直自然下垂。檢查者測量其提物角(正常人肘關節(jié)完全伸直后,上臂與前臂的軸線所成的角度,稱為提物角或稱提攜角),正常為170°。若小于170°者,為外翻;若大于此角度,則為內(nèi)翻。肘內(nèi)翻可見于肱骨髁上骨折復位不良。肘外翻多見于肱骨骺離骨折復位不佳及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畸形。
(十九)肘后三角失常(abnormality of posterior cubitar triangle)
又稱“肘三角失常”、“修特三角失常”。囑病人取站立位,肘關節(jié)屈曲90度。檢查者沿尺骨嵴由下而上觸知鷹嘴,然后觸摸到肱骨內(nèi)、外上髁。這三個骨性突起在正常人體組成一等腰三角形,即肘后三角。檢查時若發(fā)現(xiàn)肘后三角失去等腰三角形的關系,即為肘后三角失常。肘后三角失??梢娪陔殴莾?nèi)、外上髁骺離骨折或骨折移位,還可見于肘關節(jié)脫位和鷹嘴骨折后移位。
(二十)洛日埃征(Laugier sign)
囑病人卷起衣袖,手掌向下伸出患側前臂,檢查者觸知其橈骨莖突和尺骨莖突的尖端,若該二莖突在同一水平線上,或尺骨莖突低于橈骨莖突,則為洛日埃征。本征陽性可考慮橈骨遠端骨折。
(二十一)科雷骨折(Colles fracture)
橈骨典型部位的伸直骨折。在手極度屈曲時橈骨下端發(fā)生骨折及遠側骨折端向背側移位,而近端向掌側移位。檢查時可見橈腕關節(jié)部位的槍刺狀折疊。
(二十二)前臂直尺試驗(straightedge test of forearm)
囑病人取端坐位,伸出患側上肢,檢查者用一直尺緊貼小指的尺側和肱骨內(nèi) 上髁,若尺骨莖突與直尺接觸,則為試驗陽性。本試驗陽性提示科雷骨折。
(二十三)餐叉畸形(table fork deformity)
又稱“銀叉樣畸形”、“槍刺樣畸形”。病人取端坐位,上肢前臂手掌向下平放于檢查桌上,檢查者若觀察到腕部與手的形態(tài)頗似西餐用的餐叉,其前臂如餐叉柄,腕和手如餐叉齒,則為餐叉畸形。本征陽性表明有科雷骨折存在。
(二十四)屈拇握拳試驗(thumb flexion and making fist test)
又稱“橈骨莖突腱鞘炎試驗”、“芬克爾斯坦征”。囑病人卷起衣袖伸出一手,先將拇指屈曲,再握拳。然后使腕關節(jié)向尺側傾斜,若橈骨莖突處發(fā)生疼痛或疼痛加劇,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是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的特異征象。
(二十五)兩手互握試驗(bimanual intercross grasping test)
正中神經(jīng)麻痹的檢查方法之一。病人坐位,兩肘支于桌上,兩手舉起,手指交叉作互相握手狀,如見其一側食指、中指伸直后不能屈曲,即為該側試驗陽性。檢查時應注意,兩手交叉互握時應使諸手指的掌指關節(jié)與近側指關節(jié)固定, 以防止出現(xiàn)假陰性。本試驗陽性是正中神經(jīng)麻痹的典型征象。
(二十六)屈指試驗(finger flexion test )
囑病人伸出患手,盡力握拳,如其食指尖不能貼著掌心,則為試驗陽性。本試驗陽性提示正中神經(jīng)損傷。
(二十七)拇指屈曲試驗(flexion test of thumb)
囑病人將手放在桌上,掌心向上,檢查者一手壓其拇指背側,使其掌指關節(jié)屈曲。再讓病人主動屈曲其拇指關節(jié),檢查者以另一手食指頂住拇指末節(jié)指腹,對抗其屈曲,此時可感到拇指屈曲無力或不能屈曲,即為本試驗陽性。陽性主要見于正中神經(jīng)損傷,且損傷部位在肘上部。
(二十八)拇指小指夾紙試驗(thumb and litte finger clipper test)
囑病人拇指和小指夾緊一紙片,檢查者若能較輕易地抽出紙片,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表示拇指對掌功能障礙,主要見于正中神經(jīng)損傷或病變。
(二十九)拇指小指尖相對試驗(tip mutual test of thumb and litte finger)
為拇指對掌試驗的核對試驗。當拇指與小指指端相對時,正常時此兩指末節(jié)的中軸可在同一直線上。如拇指指端只能對于小指指端的一側,且兩指末節(jié)的中軸不在同一直線上,而呈一角度相對,即為本試驗陽性。試驗陽性反映拇指的對掌功能障礙,主要見于正中神經(jīng)麻痹。
(三十)拇指對掌試驗(palm to palm test of thumb)
正常拇指對掌運動時,拇指末節(jié)指腹可與小指末節(jié)指腹面面相對。檢查時如病人的拇指只能與小指的側緣相接觸,不能與其指腹相接觸,即為本試驗陽性。試驗陽性提示正中神經(jīng)麻痹。
(三十一)食指屈指試驗(flexion test of fore finger)
正中神經(jīng)麻痹的檢查方法之一。①病人伸出患手,檢查者將其食指固定于中節(jié)指骨處于伸直位,然后囑病人主動屈曲遠側指關節(jié)。如不能主動屈曲,即為該試驗陽性。②囑病人手指伸直,掌心向下平放于桌上,然后各指作搔抓桌面的動作,如見食指不能搔抓,亦為該試驗陽性。本試驗陽性提示正中神經(jīng)麻痹,且損傷部位在前臂上段以上。
(三十二)華騰伯格試驗(Wartenberg test)
囑病人取坐位,兩手四指并攏,拇指外展,然后囑其使食指橈側緣相靠,兩拇指尖相觸,掌面向外放于自己胸前。若見其一側拇指無力外展而逐漸內(nèi)收,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是正中神經(jīng)麻痹的典型特征之一。
(三十三)合掌分掌試驗(shutting and parting palm test)
橈神經(jīng)麻痹的檢查方法之一。囑病人兩手五指并攏,對掌放于胸前,再使兩腕相貼,讓病人保持兩腕相貼試使兩手掌分開,若一手無力分掌而向對側手掌偏倒,偏倒之側為本試驗陽性。橈神經(jīng)麻痹時,本試驗陽性,且具有診斷意義。
(三十四)花托試驗(receptacle test)
檢查者自己先以手指會攏作花托姿態(tài),然后讓病人仿做同樣的動作,或檢查者以一小杯,囑病人用手指托起,如病人均不能完成,即為該試驗陽性。試驗陽性提示尺神經(jīng)損傷。
(三十五)小指屈指試驗(flexion test of litte finger)
?、賴诓∪耸终葡蛳?,平放于檢查桌上,然后令其各指同時做搔抓桌面的動作, 如小指不能,則為陽性。②檢查者將病人的一手舉起,固定其小指與無名指的中節(jié)指骨,并使手呈伸直位。然后再囑病人兩指末節(jié)屈曲,若該二指末節(jié)不能主動屈曲,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主要見于尺神經(jīng)麻痹。
(三十六)小指外展試驗(abduction test of litte finger)
囑病人伸出手,五指并攏,手掌向下,平放于檢查桌上。然后令其小指做外展與合攏動作,若小指不能外展,則為本試驗陽性。陽性表示有尺神經(jīng)損傷。
(三十七)夾紙試驗(clipping paper test)
檢查者將一紙片放在病人手指間,讓病人用力夾緊。如檢查者能輕易地抽出紙片,即為本試驗陽性。陽性對尺神經(jīng)麻痹有診斷意義。
(三十八)持板試驗(clipping plank test)
又稱“弗羅芒紙征”。囑病人用拇指與食指夾持住木板等厚物的邊緣,使拇指平放。若見拇指指關節(jié)處于屈曲狀態(tài)不能伸直平放,同時拇、食指不能夾緊厚物,則為陽性。本試驗陽性表示有尺神經(jīng)麻痹。
(三十九)芬斯特弗征(Finstever sign)
讓病人伸出患手,掌心向下緊握拳,檢查者觀察其第三掌骨頭突起的情況,若此時不見其突起,則為陽性。本征主要見于腕部月骨無菌性壞死。
(四十)并指(趾)畸形(syndactyly deformity)
又稱 “蹼指(趾)”。囑病人伸出患手(足),檢查者觀察其手(足)部形態(tài),見二指(趾)或多指(趾)并聯(lián)成排,有的僅是指(趾)間皮膚或皮下組織相連,有明顯的指(趾)蹼;有的可以是鄰指(趾)、指(趾)骨或指(趾)甲相聯(lián),為并指(趾)畸形。本征多見于先天性或遺傳性畸形。少數(shù)也可見于燒傷處理不妥,瘢痕組織使多指粘連愈合在一起。
來自: 沙偶 > 《臨床》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脊柱與四肢檢查-其他檢查方法和常見體征的臨床意義(一)
陽性提示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可見于肩關節(jié)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肩關節(jié)周圍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肩關節(jié)韌帶撕裂、肩關節(jié)囊粘連、三角...
對腰腿痛的一些見解
7、 脊柱側彎試驗檢查站立位,雙手伸直下垂身體兩側,足跟并攏,檢查者站在病人后方,一手按在病人健側肩處上方推向病側,另一手放在患者髂處方進行骨盆制動,將病人整個脊柱連同頭部漸漸彎向病側,若...
總結 | 腰椎、骶髂關節(jié)特殊物理檢查
總結 | 腰椎、骶髂關節(jié)特殊物理檢查。如果患者訴對側下肢疼痛,此時稱直腿抬高試驗交叉陽性,強烈提示間盤疝。如想鑒別疼痛是由膽繩肌強...
體位檢查
頸部檢查。如果疼痛發(fā)生于腰脊柱運動之后,則說明病變可能位于腰骶關節(jié)或骶髂關節(jié),但以腰骶關節(jié)的可能性較大。4.肱二頭肌長腱試驗病人屈肘至90度,檢查者用力前旋病人前臂,囑病人抗阻力后旋前臂,此...
中醫(yī)殿堂病變檢查篇之軀干部病變的檢查試驗
中醫(yī)殿堂病變檢查篇之軀干部病變的檢查試驗。軀干部檢查試驗。髖關節(jié)后脫位后,患側下肢呈屈曲、內(nèi)收、內(nèi)旋畸形,膝關節(jié)靠在健側大腿上,為粘膝征陽性,髖關節(jié)前脫位,患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粘膝征...
體格檢查-脊柱檢查
體格檢查-脊柱檢查。脊柱彎曲度A:前面觀 B :后面觀 C :側面觀1:頸椎 2:胸椎 3:腰椎 4:骶椎 5:尾椎脊柱側彎檢查方法:病人立位或...
人體支柱——“脊柱”的特殊檢查
人體支柱——“脊柱”的特殊檢查。3.頸靜脈加壓試驗(壓頸試驗,Naffziger試驗):病人仰臥,檢查者以雙手指按壓病人兩側頸靜脈,如其頸部及上肢疼痛加重,為根性頸椎病,此乃因腦脊液回流不暢致蛛網(wǎng)膜下...
肩關節(jié)體格檢查概述
肩關節(jié)體格檢查概述。(一)肩關節(jié)活動度檢查。檢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手保持肩關節(jié)內(nèi)旋位,使患者拇指尖向下,然后...
各項病理反射的檢查方法和臨床意義
各項病理反射的檢查方法和臨床意義 ?。?)劃足底試驗(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被檢查者仰臥,下肢伸直,檢查者手持被檢查者踝部,用鈍頭竹簽劃足底外側緣,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轉向為內(nèi)側,正常...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